《端午的鸭蛋》讲授_第1页
《端午的鸭蛋》讲授_第2页
《端午的鸭蛋》讲授_第3页
《端午的鸭蛋》讲授_第4页
《端午的鸭蛋》讲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陕西省旬阳县棕溪初级中学 樊荣福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框架,了解端午的习俗,探究端午的鸭蛋,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诵读课文,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平淡而有味、方言表现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3、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对儿时的回忆难忘和对家乡的热爱赞美。 教学重点:1、整体把握文章框架,了解端午的习俗,探究端午的鸭蛋,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 2、诵读课文,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平淡而有味、方言表现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教学难点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对儿时的回忆难忘和对家乡的热爱赞美。学情分析 学生对端午的习俗和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对端午文化的深层内涵不是很熟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态度要做正面引导,传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文化,领悟其精髓所在。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1看古诗 ,猜传统节日: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选自节令门端午阳 (清)李静山2端午节是每年的哪一天?(农历的五月初五,广为知晓的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端午节虽然是我国传统节日,但各地的风俗也略有不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汪曾祺一起去品尝江苏高邮的鸭蛋风味,了解作者故乡的端午风俗。(板书:端午的鸭蛋)二、出示学习目标1、理清行文思路,学习借物抒情的写法;2、品味平淡自然、韵味十足的语言;3、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自豪之情。三、课前预习检查四、走进文本,快速浏览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本文可分成几部分?用找中心句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 端午的习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01) (23) (46)五、观看端午的来由,了解端午的习俗(课件视频),速读第一段,勾画重点信息,用横线“_ _” 标示。作者向我们介绍家乡端午节的哪些习俗? 六、品味语言美点。“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飘散着淡淡的幽默。”请用下面句式说话:“ ”这段话(很美,有情调,很幽默.)美在“(1) (2) (3) (4)”(从下面选某一方面加以品读分析) (1)妙用了“*”词语,绘声绘色,动感传神; (2)适度的地方方言,语言虽平淡,却又一番 风味; (3)幽默中藏着典雅。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 雅俗共赏。 (4) . 例如:(1)“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的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所食鸭蛋多矣”带有文言性质,增强幽默意味,通过对“完全”“实在”等词语的强调突出作者的荣幸之情。(2)“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象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有些不满、嗔怒,也有淡淡的幽默。实际上认为高邮不仅出鸭蛋,还有那么多心灵手巧的勤劳能干的高邮百姓,自豪和赞美之情油然而生。(3 ) “一般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等句中的“空头”“白嘴”等词语,都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4)“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以及快感,从一个“吱”字中得到了活灵活现的表现。) (5)“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淡淡的幽默。七、合作讨论,积极思考,感受家乡情缘和生活的真谛。1.作者为何对家乡的鸭蛋久久不能忘怀?(对家乡咸鸭蛋的难以忘怀,实际上并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这是人类普遍的心理。儿时的一切,在成年之后,都会笼罩上一层异样的光辉!)2、作者为什么津津乐的写 “挑”“吃”“玩” 鸭蛋?(1)爱生活,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快乐,发现诗意;(2)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自豪和热爱!端午的这一天,是幸福的一天,快乐的一天。孩子们挑鸭蛋装鸭蛋吃鸭蛋玩鸭蛋,富有童真和童趣,家乡的鸭蛋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挥了最极致的价值!八、拟写广告词,推广高邮的鸭蛋。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九、(播放策划视频)今日作业1、选一种旬阳产品,拟写一则广告推广旬阳土特产。2、 我们家乡也有很多风俗和美食,请选取一种写一篇500字的作文。寄语:童年岁月的生活富有情趣,饱含人生的百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酸甜苦辣。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端午的鸭蛋教学反思“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种美妙的享受”将永远是我追求的目标-题记端午的鸭蛋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生趣盎然。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所写内容虽然简单,但作者灌注深情,于一个简简单单的鸭蛋中发现到诗意的美,品味到日常生活的动人底蕴。一、在备课时,我从这一单元的主题以及课文特点入手,制定了如下几个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框架,了解端午的习俗,探究端午的鸭蛋,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2、诵读课文,通过品读重点字词句子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平淡而有味、方言表现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3、体味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对儿时的回忆难忘和对家乡的热爱赞美。 二、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设计教学注重如下几方面的安排:创设情境。1看古诗 ,猜传统节日: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2端午节是每年的哪一天?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主探究这个环节中以语言教学为立足点,关注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积累,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品味语言美点。“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飘散着淡淡的幽默。”请用下面句式说话:“ ”这段话(很美,有情调,很幽默.)美在“(1) (2) (3) (4)”(从下面选某一方面加以品读分析)(1)妙用了“*”词语,绘声绘色,动感传神;(2)适度的地方方言,语言虽平淡,却又一番 风味;(3)幽默中藏着典雅。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 雅俗共赏等 三、课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四动”能力。教学中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注意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精神,使语文教学更加鲜活,更加有趣,更易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我适当地扩展教学范围。为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动情”的能力, 八、拟写广告词,推广高邮的鸭蛋。示例:“天上月亮太阳,高邮鸭蛋双黄”(播放策划视频)作业布置为1、选一种旬阳产品,拟写一则广告推广旬阳土特产。2、 我们家乡也有很多风俗和美食,请选取一种写一篇500字的 四 虽然在备课时经过了精心准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不少不足之处: 1.感的挖掘上不够到位,还要加强朗读教学; 2.归纳上、自己的语言表达不够连贯。关于语文的教学设计,我力争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本着这一原则,我在设计端午的鸭蛋这课时,重学生感悟能力,并抓住几个主要问题,适时、适度地巧设妙问,引导学生感悟内隐的涵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