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typicalParkinsonism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冯涛 1 2 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 临床表现 有一些PD样的临床表现 但同时有典型PD所不具有的特征病理 其病变部位不仅限于黑质细胞 在其他多巴胺受体所在的神经细胞 例如纹状体 也存在退行性病变 左旋多巴反应性 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不像典型PD一样对于左旋多巴有良好的疗效反应 3 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类 在广义上包括帕金森叠加综合征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 药物性 血管性在国外文献中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主要指帕金森叠加综合征最常见的是PSP 其次是MSA 4 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的病理分类 基于包涵体内成份 5 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vs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pubmedncbi检索 近5年 AtypicalParkinsonism 近年更常用Title 32Abstract title 185ParkinsonismplussyndromeTitle 0Abstract title 44 突触核蛋白病MSA和DLB 6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 7 8 概念 MSA是散发的 逐渐进展的神经变性疾病 MSA是锥体外系 锥体系 小脑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组合 AAN1998 9 多系统萎缩vs 多系统变性 在Pubmed上检索近10年英文文献题目中有 multiplesystematrophy 的文献有644篇题目中有 multiplesystemdegeneration 的文献有3篇 10 概述 MSA的运动障碍经常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 小脑共济失调 肢体肌张力障碍 肌阵挛和锥体束病变 部分MSA患者主要表现为少动和强直 另有部分患者主要表现为小脑共济失调 相应地分别被定义为MSA的帕金森型或小脑型 MSA P MSA C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包括泌尿生殖功能障碍和体位性低血压 是两种MSA亚型的共同特征 MSA的病理改变 11 12 MSA的病理主要表现是在CNS的许多部位出现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缺失 小脑 小脑中脚和小脑下脚 桥脑 延髓和壳核后外侧萎缩 黑质色素缺失 纹状体 黑质 蓝斑 下橄榄核 桥核 小脑Purkinje细胞 迷走神经运动核 脊髓中间带外侧柱 和Onuf核出现包涵体少突胶质细胞胞浆包涵体的出现提示病变主要累及白质 少突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轴突的营养功能障碍导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 13 病理大体观 上图示MSA 小脑半球的旁正中位截面显示小脑萎缩 特别是齿状核和白质的萎缩 下图示正常对照 14 MSA病理改变的标志少突胶质细胞胞浆包涵体 GCIs 少突胶质细胞胞浆包涵体GCIs之外有广泛的髓鞘退行性改变 15 皮层下白质中的GCIs突触核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阳性 16 流行病学 患病率 2 15 100 000平均发病年龄 52 5 55岁 病程 1 18年 平均存活期6 2 9 5年 性别比 男性多发 女 男约为1 3 9 终末期 48 死于支气管肺炎 21 猝死 MSA临床表现 17 18 病程 大多数MSA在40岁以后出现临床表现并快速进展 自主神经和 或泌尿系统功能障碍通常首先发展 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的MSA通常对于左旋多巴治疗没有良好的反应 可能出现皮质脊髓束受损的表现但不是主要 欧洲MSA登记数据库资料汇总Lancetneurology2009 19 20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41 74 患者中为首发表现 最终在99 患者出现症状性自主神经功能衰竭 女性患者最常见首发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 男性患者的最常见首发症状是ED 共同的表现是体位性低血压 21 自主神经障碍 欧洲MSA登记数据库 22 体位性低血压 75 的MSA有体位性低血压59 收缩压和舒张压在体位改变时差异20 10mmg46 收缩压和舒张压在体位改变时差异30 15mmg体位性低血压提示自主神经功能衰竭 可以是症状性或者非症状性的 症状性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于ED和泌尿症状之后 低灌注导致OH的症状可能发生晕厥 19 MSA有体位性晕厥 23 体位性低血压 体位性低血压合并卧位高血压60 MSA在体位性低血压之外还合并仰卧位高血压 后者有时比较严重 190 110mmHg 使得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复杂化 体位性低血压易合并饮食后低血压对降压或者升压药物过度反应 24 体位性低血压 很可能MSA的诊断要求在卧位后3分钟内收缩压降低至少30mmHg或者舒张压降低至少15mmHg 这个标准比美国自主神经功能协会AAS和AAN对于体位性低血压定义的共识要高 25 体位性低血压 鉴别PD合并体位性低血压姿势性心动过缓综合征在卧位改立位后心率增加40bpm而保持血压 DM自主神经病等可合并OH 26 泌尿生殖功能障碍 ED是MSA的常见早期症状 累及84 的男性MSA ED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 可能缺乏特异性勃起功能正常提示MSA可能性低排尿障碍老年人中排尿障碍常见尿失禁 73 的MSA发生 特别是在男性发生的 和膀胱排空不完全 48 的MSA 等提示MSA诊断 慢性便秘见于33 MSA 27 自主神经障碍的实验室检查 心血管和汗液分泌等检查有助于鉴别MSA和其他散发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以及PD等 应用超声测定残余尿容积显示大于100毫升的不完全膀胱排空 随着MSA的进展 残余尿容积倾向于增加 心肌神经的MIBGSPECT显像显示MSA的交感神经节后神经的保留与PD的交感神经节后病变不同 近期的研究发现MSA的严重心脏失神经病变 28 Parkinsonism 可能是46 MSA的首发症状 最终出现在91 患者 强直和少动是主要表现 姿势不稳较早出现震颤8 9 的MSA中出现经典的搓丸样静止性震颤至少29 的患者出现静止性震颤常合并肌阵挛 29 Parkinsonism 多巴反应性大部分MSA对左旋多巴治疗无明确疗效反应 大约28 29 MSA对左旋多巴反应较好 但反应衰退较快 只有13 能维持这种良好的反应 早发MSA 年龄小于49岁 有左旋多巴反应良好的倾向 UPDRS运动评分下降速率PD患者的每年下降不超过10 MSA则达到20 以上 30 Cerebellardysfunction 只有5 MSA以小脑症状或体征为首发表现 小脑型MSA MSA C 以步态和肢体共济失调为最常见表现震颤 锥体系表现和肌阵挛比较少见 31 锥体束征和腱反射活跃在MSA中并不常见 也不作为诊断依据 锥体束征28 的MSA巴氏征阳性43 的MSA腱反射活跃 32 神经精神症状和睡眠障碍 欧洲MSA登记数据库 MSA的结构影像学 33 34 辅助检查 MRI 可显示壳核 桥脑和小脑中脚 MCP 萎缩1 5TMRI的T2加权像上可见壳核后部低信号 壳核外缘高信号 十字征 小脑中脚高信号 MRS 弥散加权MRI MR弥散张量现象 MR磁扩展影像 MR基于像素的形态学测量MRDWI可显示早期MSA P在壳核和MCP弥散系数上不同于PD的表现 35 MSA的MRI特征 幕下 桥脑十字征和小脑中脚的异常信号 脑桥核及其发出的通过小脑中脚到达小脑的纤维变性桥横纤维和小脑中脚的变性和神经胶质增生使其含水量增加 形成MRI的T2加权像脑桥的十字形高信号 36 MR 小脑中脚病变的鉴别 Case1 OPCA T2WI示双侧小脑中脚萎缩并有对称高信号 桥脑有十字征 小脑明显萎缩 Case2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症 T2加权MRI示双侧小脑中脚 桥脑锥体束和小脑白质对称高信号 小脑有萎缩 四脑室有轻度扩大 Case3 Wilson病 T2加权MRI示双侧小脑中脚对称高信号 桥脑数个高信号 小脑轻度萎缩 37 MR 小脑中脚病变的鉴别 Case4 低血糖昏迷 T2加权MR示轻度双侧小脑中脚高信号 DWI示双侧小脑中脚高信号 第二天复查时这些变化均消失 Case5 脑梗塞 见双侧小脑中脚对称高信号 同时见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分布区脑梗塞和桥脑腔梗 38 MSA的MRI特征 幕上 可能早于幕下病变出现 T2加权像 壳核外缘线样高信号T1加权像 壳核低信号 壳核萎缩 MSA的分子影像学 39 40 功能影像检查18F脱氧葡萄糖PET可见MSA纹状体或者脑干低代谢 在有帕金森样表现但没有共济失调临床表现的患者中 小脑低代谢提示MSA P而不是PD 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的分子显像在小脑性共济失调但没有帕金森样表现的患者 功能影像显示的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退行性变提示MSA C的诊断123IMIBG心肌显像心肌交感神经节后影像显示PD失神经改变 但在MSA中不常见但是11CHEDPET检查也可能显示MSA的广泛的失神经改变 41 葡萄糖代谢显像用于鉴别诊断PD与MSA的FDG代谢比较 PD 左 纹状体代谢最高 丘脑相对较低 两侧不对称 首发症状对侧明显 黑质病变继发苍白球内侧部相对易化 丘脑受到过度抑制MSA P 右 纹状体代谢最低 丘脑相对较高 呈对称性 纹状体病变是上述特征的基础 丘脑被易化 42 MSA 多巴胺受体即出现降低 氟多巴显像纹状体摄取下降D2受体显像 纹状体D2下降DAT显像 纹状体DAT下降 43 心肌MIBG显像用于鉴别MSA和PD 病理研究显示PD有心脏交感神经节后失神经 心神经丛常见路易体和 突触核蛋白免疫组化阳性 在合并体位性低血压的PD患者中心肌TH免疫组化阳性的神经纤维明显减少MSA则没有心脏交感神经节后失神经的表现 44 心肌MIBG显像用于鉴别MSA和PD 多项研究显示在几乎所有的PD患者均有心肌MIBG摄取的下降 即使没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表现时也有类似表现 MSA基本无心肌MIBG摄取的下降心肌MIBG闪烁显像技术在鉴别PD和MSA方面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超过90 45 心肌MIBG显像鉴别PD MSA和健康对照 MSA诊断标准共识 Neurology 2008年版 46 47 从1998年标准到2008年标准 1998年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提出了MSA的诊断共识将MSA分为帕金森为主型 MSA P 和小脑共济失调为主型 MSA C 对诊断可靠性按照可能 很可能和确诊三个水平 其中确诊的需要病理诊断 48 修订的必要性该标准使用分开的特征和诊断标准不容易操作 对1998年版MSA诊断标准共识的确诊性研究发现对于诊断的阳性预测率较高 但是敏感度欠佳 特别是在疾病早期 近年关于MSA的临床 试验室 神经病理和生化研究的文献较多 因此在2008年在 neurology 发表了新的MSA诊断标准共识 49 可能MSA诊断标准 一种散发性 进展性 30岁以上成年人发病的疾病 其特征表现为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迟缓合并肌强直 震颤或者姿势不稳 或者小脑性综合征 步态性共济失调合并小脑性构音障碍 肢体性共济失调或者小脑性动眼障碍 和至少一个特征提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尿急 尿频或者不完全膀胱排空 勃起障碍或者显著体位性低血压未达到很可能MSA中的标准 和至少下列一个附加特征 50 可能MSA诊断的附加特征 51 可能MSA诊断的附加特征 可能MSA P或者MSA C巴氏征阳性伴腱反射活跃喘鸣可能MSA C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迟缓和肌强直 MRI上可见壳核 小脑中脚或者桥脑萎缩FDG PET上可见壳核低代谢SPECT或者PET上可见突触前黑质纹状体代谢障碍 52 可能MSA诊断的附加特征 可能MSA P快速进展的帕金森综合征左旋多巴反应不良在运动症状出现3年内有姿势不稳步态性共济失调 小脑性构音障碍 肢体共济失调或者小脑性动眼障碍运动症状出现5年内吞咽障碍MRI上可见壳核 小脑中脚 桥脑或者小脑萎缩FDG PET上可见壳核 脑干或者小脑低代谢 53 很可能MSA诊断标准共识 一个散发性 进展性 30岁以上成年发病的疾病 特征表现为左旋多巴反应不良的帕金森综合征 运动迟缓合并肌强直 震颤或者姿势不稳 或者小脑综合征 步态性共济失调合并小脑性构音障碍 肢体共济失调或者小脑性动眼障碍 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累及尿失禁 男性合并ED 或者体位性低血压 站立3M内收缩压下降至少30mmHg或者舒张压下降至少15mmHg MSA的鉴别诊断 54 55 MSAandPAF Bradbury等1925年首次将原发性低血压诊断为PAFPAF的诊断标准在没有锥体外系 锥体系和小脑功能障碍基础上的自主神经系统障碍 56 病理MSA在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受累PAF在自主神经系统的外周受累辅助检查血浆去甲肾上腺素过低提示PAF 倾斜试验中血管加压素反应提示PAF 进展速度MSA的进展比PAF快 预后更差 57 MSA与PSP鉴别 PSP临床表现可能类似于MSA 垂直眼动检查有助于鉴别PSP和MSA 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PSP的排除标准 58 MSAvs CBD CBD单侧起病 受累肢体显著的强直 肌张力障碍 CBD皮层表现 失用 异己肢征 皮层感觉缺失 皮层反射性肌阵挛 在MSA罕见 59 成年起病小脑共济失调的鉴别诊断 有进行性共济失调患者时应考虑多种可导致成年起病进行性共济失调 显性遗传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SCAs可导致散发疾病即使是阴性家族史 仍有15 到20 的SCAs多谷氨酰胺突变机会 特别是SCAs1 2 3 6和7等 家族史阳性不支持MSA C的诊断 而应该考虑SCA 但今年也发现家族性MSA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 尸检证实MSA中也发现异常的SCA3型基因等位基因的异常扩展 在小脑性共济失调但没有帕金森样表现的患者 功能影像显示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退行性变提示MSA C的诊断 60 散发性成年起病的共济失调 当结构影像学提示小脑和脑干萎缩时 可诊断为散发性成年起病的共济失调 也称为特发性晚发小脑共济失调或者散发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这种疾病原因不明 大多数不发展为MSA 61 治疗 强直 少动的药物治疗左旋多巴剂量可达到800 1000mg day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作为二线药物金刚烷胺可作为三线药物局灶性肌张力障碍肉毒素A注射 62 体位性低血压夜间床头抬高穿弹力袜提高盐的摄取量氟氢可的松0 1 0 3mg day盐酸米多君2 5 10mg t i d 疗效呈剂量依赖性多潘立酮可治疗OH 路易体痴呆 63 64 1984年Kosaka等首先报道路易体痴呆 在一些痴呆患者的脑皮层发现了以往在帕金森病患者脑干发现的嗜酸性胞浆包涵体 而不是在AD常见的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 1996年国际路易体痴呆协作组发表的指南中明确了路易体痴呆的关键特征 路易体痴呆在痴呆中是仅次于AD的病理类型 85岁以上人群中被认为至少有5 患有路易体痴呆 在痴呆中约占22 DLB的病理 65 66 路易体痴呆的病理 A 黑质色素细胞中成熟的路易体 泛素免疫组化 路易体是包含有突触核蛋白沉积的细胞胞浆内的嗜酸性包涵体 B 皮层神经元中的路易体 泛素免疫组化 C 皮层神经元中的路易体 H E染色 D 神经原纤维圆形缠结和路易体的比较 67 病理 AD经典的表现顶叶 颞叶和顶枕叶皮层分布的淀粉样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PD主要表现为皮层下区域特别是中脑黑质和蓝斑区的路易体分布 路易体痴呆某种程度上AD与PD两者之间独特的病理类型在皮层 额颞皮层 和皮层下区的路易体分布以及淀粉样斑块分布 而神经原纤维缠结则少见 68 从生化角度分析 路易体痴呆具有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双重缺失 因此从临床 病理和生化角度上 路易体痴呆可能介于AD到PD之间的疾病谱中间 DLB的临床表现 69 70 痴呆 定义为进行性认知下降导致正常生活或者职业能力受损是很可能DLB诊断所必须的 痴呆应在有帕金森样表现1年内发生 早期常无记忆力障碍 而注意力 执行功能和视空间方面的障碍更显著 71 认知障碍的波动性 路易体痴呆患者中50 75 有波动性认知障碍 这种波动可能是以数分钟 数小时或者数天 更常见 为周期的其出现特别有助于鉴别路易体痴呆和AD 波动性认知状态非常接近于谵妄状态 因此被称为 假性谵妄 询问病史和检查应该从家属或者看护者处获取患者认知状态的信息 医生不能只依赖一次的检查 因为患者的认知状态可能从正常波动到严重意识混乱 72 Mayo波动成份量表四个波动性的特征非常有助于鉴别AD和路易体痴呆 日间困倦和嗜睡日间睡眠时间超过2h长时间凝视空中发作性的无结构语言如果看护者对Mayo波动成份量表中三个以上问题回答为 是 则可诊断为很可能DLB 这些特征中出现3或者4个见于63 的路易体痴呆患者只见于12 的AD患者 73 视幻觉 路易体痴呆患者中80 有幻觉 患者常经历复发性 生动 彩色 三维的人物或者动物的视幻觉 视幻觉常是良性的 由于路易体痴呆患者可能对抗精神病药物产生严重反应 需要认识这种幻觉可能是疾病的一种表现而不提示合并的精神疾病 74 帕金森样表现 帕金森综合征发生于75 的DLB患者 痴呆与帕金森样表现在顺序上的差异在帕金森痴呆患者中 运动症状在痴呆之前数年就发生 路易体痴呆患者 痴呆和帕金森症状可能发生相隔时间不超过1年 两者都可能成为首发症状路易体痴呆和PDD中运动迟缓 强直和跌倒都比较常见路易体痴呆中静止性震颤少见路易体痴呆中在下列方面比PD更显著更早中线偏倚 伴有严重姿势不稳 步态障碍和面具脸自主神经症状 特别是体位性低血压和尿失禁路易体痴呆患者不像PDD患者对左旋多巴反应那么显著 75 快速动眼期 REM 睡眠行为障碍 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是DLB的提示特征REM期行为疾病在REM期没有肌肉失张力 主要表现为生动的梦境 梦境常表现为对于想像的攻击行为的自卫行为 伴有单纯或者复杂的快速动眼期运动行为疾病 在睡梦中出现大声喊叫和走动的现象 患者在觉醒期不能回忆这些 需要询问看护者 REM期睡眠行为障碍可见于50 的DLB患者常在痴呆症状前发生 76 其他特征 对氟哌啶醇等D2受体阻滞剂等神经安定剂过敏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抑郁 非视觉性幻觉 重复跌倒和晕厥 短暂性意识丧失都是DLB的主要支持特征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在疾病中早期出现 可出现OH 尿失禁 便秘 ED和吞咽障碍 40 的患者出现抑郁发作 77 诊断 DLB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 没有确定的实验室或者诊断试验 DLB诊断标准共识在1996年首次发表 为了提高敏感度在2005年进行了修订 该版本的DLB诊断标准包括中心 核心 提示和支持四个分类 目前文献中常用的是1996年版本 有时需借助初步的生物学标记物 78 路易体痴呆的诊断标准共识 1996年版本 2005年修订 79 DLB的诊断路径 80 路易体痴呆与AD PD鉴别 2020 1 7 81 82 DLBvs PDD 基于临床表现的1年分界线DLB先痴呆后运动障碍帕金森样运动出现后1年内出现痴呆PDD先帕金森样运动障碍 间隔1年以上才痴呆上述标准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不高还需借助多种辅助检查 DLB的结构影像学 83 84 DLB与AD的鉴别 内侧颞叶和海马是否萎缩 85 DLB与CJD HIV脑病鉴别 DLB的分子影像学 86 87 DLB典型的枕叶FDG低代谢 88 AD与DLB的脑代谢SPECT比较 上 AD的正中矢状位下 路易体痴呆的正中矢状位示枕叶的低代谢 89 AD与DLB的脑FDG PET比较AD 枕叶代谢正常DLB 枕叶代谢降低 90 与额颞叶痴呆FTD的鉴别 91 FTD FDGPET DLB的治疗 92 93 治疗的目标包括运动障碍 认知障碍 精神症状 抑郁症 睡眠障碍 行为疾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 需明确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 因为有些治疗是矛盾的 如治疗痴呆的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加重帕金森症状 流涎加重和姿势不稳等 94 个体化的行为 环境和药物治疗常被用于缓解症状和支持治疗 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于路易体痴呆的效果要优于对AD的效果 目前被认为是治疗DLB的一线药物 对抗帕金森药物的反应较差 应避免抗胆碱能药物 因为可加重痴呆症状 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反应 使路易体痴呆的患者死亡率增加2 3倍 95 有显著视幻觉的患者比其他类型的痴呆对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更好的反应这些药物改善波动性认知 幻觉 无欲 焦虑和睡眠障碍 在120例路易体痴呆患者进行的艾斯能与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显示在20周时显著的行为改善 根据偱证医学综述 如果路易体痴呆患者有行为或者精神症状 服用艾斯能有效 前提是能耐受 除了胃肠道不良反应 服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能增加流涎 体位性低血压和跌倒等 96 路易体痴呆患者应避免服用经典D2受体拮抗剂为主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氟哌啶醇 氯丙嗪 在病例中应注明 同时告之护理者 如果服用这些药物 其中一半可能出现致死性的不良反应 表现为意识模糊 肌强直 姿势不稳 跌倒 意识混乱和神经安定剂恶性综合症 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小剂量试用 但同样可能导致类似的反应并增加卒中的危险 97 如果给予抗帕金森病药物 需给予最小剂量 不要合并其他药物 对帕金森症状的疗效可能不如经典的帕金森病 潜在的不良反应包括视幻觉 错觉 体位性低血压和胃肠道不适等 抗帕金森症状药物治疗的目标是在不诱发或者加重精神症状同时改善运动 REM期睡眠障碍疾病可以用氯硝安定 睡前服用0 5毫克到1毫克 但可能导致共济失调和晨起困倦 对于REM期睡眠障碍的治疗可以改善认知波动并提高生活质量 98 药物治疗 Tau蛋白病 99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100 101 概述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 progressivesupranuclearpalsy PSP 是由多伦多的Steele Richardson和Olszewski于1964年首先报告的 因本病有核上性眼球运动麻痹而命名临床病理研究提示PSP可能是非典型帕金森综合征中最多的一种 102 流行病学 患病率 5 3 10万 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性别比 男女比为2 4 1 发病年龄 45 73岁 病程 2 11年 平均5 6年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中约有4 为PSP PSP的神经病理学 103 104 神经病理学 PSP是一种tau蛋白病PSP的NFT分布特征与CBD不同 主要病变部位 在苍白球内侧部 丘脑底核 红核 黑质 蓝斑 上丘 楔状核 桥脑被盖 下橄榄核 小脑齿状核等 主要病理特点 神经细胞消失 神经原纤维缠结 NFT 出现 颗粒空泡变性及神经胶质增生 在小脑齿状核可见到粘液变性 PSP的临床表现 105 106 运动障碍 步态障碍和姿势反射障碍 步态不稳 以冻僵足或奇异动作 kinesiaparadoxale 为特征 很少出现帕金森病样小碎步行走者 从病初就常向后方倾倒 颈部肌张力异常 是PSP特征性表现 初诊时仅有21 的患者颈部肌张力异常 最终也只有46 患者出现 肌强直 常表现为越接近躯干越明显 而手在初期多呈肌张力低下 动作缓慢 无震颤 为单纯运动不能症 pureakinesia 107 眼球运动障碍 眼球运动障碍为本病的核心症状 主诉 视物模糊 阅读困难 复视 眼干等 查体 主要为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 核间性眼肌麻痹 眼球运动障碍出现时间 20 病例在初发症状同时伴发40 于发病第3年出现30 发病11年出现少数始终未出现视力 视野及瞳孔对光反射仍保存 108 认知障碍和精神症状 皮质下痴呆智能障碍缺乏如失语 失用及失认等大脑皮质性症状智能障碍发生率 1年内为52 至晚期可达69 一般智能障碍程度较轻精神症状主要有抑郁 欣快 易激惹 情感失控 夜间谵妄 伴有幻觉妄想等 109 鉴别PSP与PD DLB MSA和VP的临床特征 视幻觉 药物诱发异动和自主神经损伤少见于PSP 110 NINDS SPSP诊断标准 很可能PSP 进行性加重40岁后起病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在症状第一年内姿势不稳反复跌倒无引起上述表现的其它疾病的证据 111 可能PSP 病情进行性加重40岁后起病下列之一 垂直性核上性眼肌麻痹在症状出现后第一年内姿势不稳反复跌倒无引起上述表现的其它疾病证据 112 确诊PSP 临床诊断很可能或可能PSP组织学表现典型PSP改变 113 PSP排除标准 体征 异己手综合征皮层性感觉缺失非多巴类药物治疗引起的幻觉皮层性痴呆小脑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体征严重的不对称性 神经影像学 相关结构异常的证据 基底节或脑干梗死 脑叶萎缩 Whipple病 必要可经PCR证实 组织学 脑炎后改变 PSP的影像学 114 115 MRI示PSP的中脑 峰鸟征 T1加权像上中脑正中矢状位显示中脑上缘平坦或凹选 116 PSP 中脑被盖长T2信号A 正常 B 异常 117 MRI鉴别PSP与PD的诊断价值 118 PSP的中脑萎缩定量指标正中矢状位中脑面积 中脑面积 桥脑面积均下降 在正中矢状位上中脑截面面积 PSP 56mm2PD 103mm2MSA 97mm2年龄匹配健康对照 118mm2在正中矢状面上中脑与桥脑截面面积比值PSP 0 124PD 0 208MSA 0 266年龄匹配健康对照 0 237 119 PSP与对照的比较 中脑上缘萎缩 中脑截面减小 120 PSP的FDGPET特征初级运动皮层对应的额叶区域和脑干显著的低代谢 121 PSP的亚型 PSP的诊断基于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一些病理诊断为PSP的患者没有出现这些典型表现 提示非典型的PSP 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 核上性眼动麻痹 早期跌倒和痴呆 占病理诊断PSP的1 3 122 PSP的亚型 在103例病理诊断PSP中 发现有两个以上临床亚型 Richardson s综合征 54 帕金森型PSP 32 PSP Parkinsonism PSP P 无法归类 14 123 Richardson s综合征早期出现姿势不稳和跌倒 核上性垂直眼动麻痹和认知障碍 2 3是男性 平均病程5 9年 死亡年龄72 1岁Tau蛋白病变更广泛地累及黑质 纹状体 丘脑和皮层PSP P不对称起病 震颤 左旋多巴治疗起始阶段有疗效 与PD类似 平均病程9 1年 死亡年龄75 5岁Tau蛋白病变相对局限 PSP的治疗 124 125 无明确有效的治疗多巴胺能药物对部分患者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可能与PSP的异质性有关 皮质基底节变性CBD 126 127 概念 皮质基底节变性 CBD 病理定义1967年Rebeiz等首先报道为神经元染色不良性皮质齿状核黑质变性 由Gibb等提出皮质基底节变性 CBD 这一名称 是一种tau蛋白病 曾经被认为是罕见病 但是由于诊断标准拘泥于经典的临床综合征而可能低估了发病率 parietoperceptuomotorsyndrome 128 皮质基底节综合征 CBS 临床定义近年有学者提出CBD不只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而是一个综合征 进而提出CBS这一广义概念 指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痴呆 帕金森综合征 肢体失用等 而病理上可能是异源性 CBGD的病理学 129 130 病理学 皮质变性 非对称的额顶部皮质变性是CBD的典型特征 颞部一般幸免 显微镜下可见神经元缺失 胶质细胞增生 神经元去染色质 气球样及去染色神经元 肿胀神经元 是CBD的第二个特点 皮质下变性 在基底节 丘脑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红核 齿状核可见神经元缺失 胶质细胞增生 tau相关的免疫学改变 tau蛋白免疫组化阳性的星形细胞斑块退变神经元内NFT呈现tau蛋白免疫组化阳性 131 CBGD的临床表现 132 133 发病年龄40 70岁 平均60 9岁 病程4 8年 性别无差异散在发病 一般隐袭起病 缓慢进展 多先出现一侧肢体障碍症状 双侧症状体征可不对称 134 CBD的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 少动 强直 肢体肌张力障碍 局灶性放射性肌阵挛 姿势 动作性正常和姿势不稳等 脑皮层障碍特征 皮层感觉缺失 失用 异已肢征 额叶释放征 痴呆和失语 其他特征 皮层脊髓束征 眼动障碍 眼睑运动障碍 构音障碍和失语等 135 临床表现 锥体外系受损 几乎均有运动减少 动作缓慢 肌强直等帕金森综合征表现 多巴药物治疗无效 可伴有姿势反射障碍 步态障碍 行走困难 易跌倒 平衡不稳 部分病人可见肌阵挛 额 顶叶高级神经功能障碍 可表现为失用 皮质性感觉障碍 失语 认知功能障碍 人格改变 行为异常 最终出现痴呆 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 垂直性或水平性眼球运动障碍 但以垂直性眼球运动障碍为主 锥体束受损 136 异己手综合征 alienhandsyndrome AHS 定义 患手不受患者意愿支配 或误把患肢当做外人肢体 以及非意愿性肢体活动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CBD中大约15 50 的患者存在AHS 肢体的外来感 患肢活动被视其为外来或外人的肢体 可表现为忽略综合征 当视线移开时 不能识别患肢的归属 自主运动行为 运动诱发有固定形式或节律的运动 或无目的强握摸索 强迫操纵工具 甚至自伤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脑血管血栓健康课件
- 竹石说课课件模板教学
- 出口运输协议书模板范本
- 抽水设施转让协议书范本
- 理性离婚协议书范本
- 新增耕地管护协议书范本
- 公司售房协议书模板范本
- 窗花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TI粉末多孔过滤器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医用制氧机(系统)项目发展计划
- 有机化学(冯骏材编)课后习题答案
- 《招商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产后子宫破裂应急预案演练脚本
- 监护室健康宣教健康宣教手册
- 选择性必修上课本原文、翻译
- 高一语文暑假“读写”作业布置
- 《学习教育重要论述》考试复习题库(共250余题)
- 2022年电白县体育教师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每日一题(春季版)上(包含答案)
- 冠心病介入治疗进展-精选课件
- DB37-T 3776-202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评估规范-(高清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