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三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课后练习 人民版选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三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课后练习 人民版选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四 民主潮流的发展与壮大 三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课后练习 人民版选修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日本民主政治的发展一、选择题1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它使日本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的“脱亚入欧”是指(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2日本自由民权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主要有( )。封建残余大量存在 农民反抗斗争激烈 西学东渐潮流的冲击 民主政治基本实现a b c d3下列有关日本著名政治家板垣退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曾经参加过明治维新运动b要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权利c自由民权运动的坚定领导者d提出设立民选议院建议书4下列有关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要求资产阶级民主权利 b全国性的民主政治运动c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d对明治维新具有继承性5日本1889年宪法规定,天皇总揽统治大权,内阁辅佐天皇。包含相似规定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6在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下列规定中,最能体现其封建性特点的是( )。a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 b天皇不得以诏令改变法律c天皇是军队的统帅 d臣民在“法律范围内”享有基本人权7日本制定1889年宪法的根本目的在于( )。a瓦解自由民权运动 b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专制政体c赋予资产阶级民主权利 d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政治要求8日本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未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而是建立了近代天皇制,最重要的原因是( )。a明治政府的领导者与封建制度联系密切b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克服封建专制主义c倒幕派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熏陶d日本1889年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二 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请完成:(1)结合材料分析英国、日本两国确立了怎样的政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特点。(2)这部日本宪法与其现代社会中存在的右翼势力有何关系?10.阅读下列关于日本1889年宪法的几则材料(材料均引自清水伸明治宪法制定史):材料一 伊藤博文说:“一国之权力,以君主大权为其枢轴,凡百权利皆由来于此。”依此原则,1889年的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天皇总揽统治权”,天皇可以解散议会、批准立法、任免文武官员,军队只对天皇负责等。材料二 关于议会、内阁,该宪法规定:“凡是法律都要经过帝国议会的承认”,“天皇经帝国议会承认施行立法权”。“行政权统一于帝国内阁”,“凡大政必由内阁及各部施行,不出二门”。伊藤博文说,内阁“一方面对君主负有政治责任,另一方面对议会也负有同样责任”。材料三 “对天皇的大权必须加以种种重要的限制,不然立宪政权无论何种形式,毕竟都无法建立。”关于宪法的统治大权,伊藤博文说:“统治大权大别有二,曰立法权,曰行政权,而司法权只是行政权的一个分支。三权各自依其机关之辅翼来施行,又皆渊源于元首,而元首的心思及作用若不依各个机关之辅翼,则无法用以表明国权,因为国家乃一公体而非私体,宪法赋予国家各个机关以适当的职守,使整个机体循环有序,君主要在宪法的范围内行其大权。”请完成:(1)据材料一,1889年宪法中天皇的地位如何?(2)据材料二,1889年宪法规定帝国议会和内阁各有什么权力?这种权力与天皇是什么关系?(3)从材料三看,1889年宪法是如何限制天皇权力的?(4)据材料一、二、三,1889年宪法中的天皇职能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参考答案1. 答案:c “脱亚入欧”是指社会性质的转型,由封建落后的国家转变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2.3. 答案:a 明治维新后,日本人民得到的民主权利有限,说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尚未实现,故排除含的选项。4. 答案:c 自由民权运动期间,板垣退助等人曾接受三井集团代表天皇政府提供的资金出国旅游,从而瓦解了自由民权运动,故c项符合题意。5. 答案:a 日本1889年宪法是以最富有军国主义色彩、最能维护君主权力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起草的。6. 答案:a 天皇“万世一系”并“总揽统治权”,体现了天皇世袭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具有明显而典型的封建性,故a项符合题意;b、d两项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法治与人权观念,c项是作为国家元首的天皇本应具备的权力。7. 答案:b 推翻幕府统治后,日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政权,受专制思想影响较深的旧官僚掌握实权,他们制定宪法的目的是将以天皇为核心的专制政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起来。8. 答案:a 日本的倒幕、维新运动均是由中下级武士领导的,倒幕之后建立的明治维新政府,本质上是个藩阀政府,这就使封建传统观念和专制主义政治得以保留。大日本帝国宪法之所以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正是这种保留的反映。9. 答案: (1)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英国:以代议制为基础,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君主是“统而不治”的虚位元首,实际最高行政首长是首相;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日本:名义上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却规定天皇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或解散议会等实权;众议院由选举产生,对选举权又作出种种限制;议会拥有立法权,法案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内阁只对天皇负责;在天皇身边设立“枢密院”,名义上是咨询机构,却拥有最高决策权,与议会和内阁形成鼎立之势。(2)大日本帝国宪法缺乏比较健全的民主宪政精神,其保守性显而易见。而这正是后来日本右翼势力泛滥的历史根源。10. 参考答案:(1)具有绝对权威;神圣不可侵犯。(2)帝国议会拥有立法权,参与天皇立法,内阁拥有行政权。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3)天皇虽然有最高权力,但具体行使三权整个机体中某一权时,须经其他主权“辅翼”,这是用一种分割的办法限制天皇权力。(4)天皇职能具有双重特点:无限的权威和有一定限度的权力。原因:日本是在“还政天皇”的口号下,通过武装倒幕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为稳定全国政局,巩固维新成果,立宪者需要天皇具有无限的权威;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有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