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8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 北师大版必修1(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课标要求: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学习探究区 课前自学 课堂互动【主干知识】一、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2)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3结果:初步胜利(1)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2)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意义(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特点: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作用:一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走上同工人相结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工人中去。(4)影响: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巴黎和会”解读:是一战结束后的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处置战败国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而召开的会议。和会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及其他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2.“新民主主义革命”解读:是指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材料 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问题: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的含义?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背景(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在共产国际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2标志: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2)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3)中央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3意义: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共产国际”解读:也称第三国际。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在莫斯科。共产国际于1943年6月10日正式宣告解散。材料一、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我党纲领如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中共一大纲领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中共二大纲领问题:(1)结合材料指出,中共一大和二大确定的党的奋斗目标的主要差别是什么?(2)二大为什么修改党的奋斗目标?说明了什么?三、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必要性:反动势力强大;中共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2)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3)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4)作用:国民革命运动迅速高涨。2北伐战争(1)准备: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随即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2)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3)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4)结果:打垮吴佩孚、孙传芳两大军阀;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3大革命失败(1)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原因(3)教训:中共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进行武装斗争。1.“右倾机会主义”解读: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主要表现就是保守、退让、妥协。国民革命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政治斗争经验欠缺,当时的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已经蜕化为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未认清这一点;另外受到共产国际的影响,听从共产国际的直接领导,把一切革命领导权交给国民党,而对国民党右派的阴谋活动步步退让妥协,最终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2. 国共合作、国民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民革命运动和北伐战争都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的;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表现,是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材料 1926年,国民政府誓师北伐,国民革命如同狂风暴雨冲击着旧世界,国民革命军犹如秋风扫落叶撼动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图一国民革命军宣传标语图二北伐战争形势示意简图问题:(1)图二中a城属于北伐战争的什么战场?北伐的主要对象是谁?北伐战争的最主要功绩是什么?(2)为什么说北伐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大革命却失败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四、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军长征1革命根据地的创建(1)背景:国民党镇压革命力量;中共认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2)过程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七会议: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点燃星火: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扩展巩固:十几块农村根据地建立,粉碎四次大“围剿”。(3)意义:开创了中国革命通向胜利的正确道路。2红军长征(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2)转折点: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3)结束: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4)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共产党和红军的计划,保存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1)中共“二大”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2)“八七会议”及时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新的出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3)在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的分歧和矛盾,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材料八一南昌起义八七会议会址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问题:结合教材及以上图片,分析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是怎样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5【课堂探究答案】“第一次历史巨变”指的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反帝反封建并不彻底,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第二次历史巨变”指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而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中共一大的目标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二大修改为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2)中国当时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说明了二大所制定的目标更切合当时实际,这种差别是党在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的具体体现。 (1)湖北战场。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最主要功绩:歼灭了吴佩孚和孙传芳部主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2)虽然北伐战争取得胜利,但由于国民大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了。客观原因: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破坏;国民党右派叛变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