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纪念堂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中山纪念堂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中山纪念堂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中山纪念堂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中山纪念堂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中山纪念堂 介绍 1 广州市中山纪念堂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集资兴建的 1929年1月动工 1931年11月建成 1956年 重铸的高5米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屹立在纪念堂前 1963年对纪念堂进行了大规模翻修 屋顶全部采用蓝色琉璃瓦 在6万多平方米的公园四周增建了铁栅栏 在园内栽种了很多树木 花卉 广州中山纪念堂是一座八角形建筑 外形庄严宏伟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设计师巧妙运用了建筑力学的结构原理 采用钢架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 跨度达71米的建筑空间内不设一柱 2 中山纪念堂的历史介绍 1921年5月5日 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设总统府于越秀山南麓 今广州中山纪念堂所在地 3 1922年6月16日 陈炯明部下在广州叛乱 将总统府夷为平地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中山纪念堂 是广州人民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筹资兴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吕彦直先生设计 1929年动工 1931完成 吕彦直设计的中山纪念堂效果图 经过三年半的施工 1931年10月10日 中山纪念堂竣工 4 1938年6月8日 中山纪念堂遭到日军飞机轰炸 图为被炸中的中山纪念堂西北角 1945年9月16日上午10时 驻广东日军在中山纪念堂举行签字投降仪式 5 解放前夕 纪念堂因年久失修 已严重损坏 解放后 人民政府从五十年代初开始至1988年曾七次拨出专款对各项设施进行修葺和完善 1998年再次拨款6000万元 对纪念堂进行一次全面的综合性大维修 现在的中山纪念堂成了广州主要的游览胜地 成为中外人士喜爱的参观游览胜地 6 中山纪念堂游览介绍 中山纪念堂全园占地面达6万平方米 环境十分优雅 站在纪念堂门楼前 可以看到 大堂在总体上非常强调轴线和对称 并将外围总平面设计融人其中 显得非常宽阔与凝重 从空中俯视 纪念堂呈外突的伞型结构 青砖蓝瓦蓝象征着孙中山先生当年设计的青天白日 实在令人瞩目 7 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楼 这座有三道屋宇式三孔大拱门 朱色的铁门 门头重檐叠阁 飞檐出卷 宝蓝色的琉璃瓦映着灿烂阳光 显得庄重而不失绚丽 这座无梁殿式的建筑物 便是中山纪念堂的大门楼 大门楼宽约二十余米 8 9 高插云天 雄伟俊挺 它的八角形底座超过一个人的高度 柱顶祥云缭绕 显得气派非凡 庄严肃穆 中国只有皇宫式的建筑才有华表出现 可见孙中山先生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在人民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 另外 据 广州日报 的报道 按照中山纪念堂设计者吕彦直的原设计图 纪念堂大草坪两侧那两根华表顶端 各自立着一只石羊 以与越秀山顶上纪念碑二层平台外围四周的石羊头雕相呼应 同时用一石羊来昭示 羊城 广州的悠久历史 本可谓神来之笔 而当时 建管会 的外行们却不懂装懂 硬要取消石羊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云鹤华表 由于这云鹤图案的圆柱头 与八角形的华表柱体 以及其上的荷花莲叶图案没有呼应 显得有所欠缺 10 11 该雕像为一座高5米的孙中山全身雕像 加上1929年建造的碑座 总高达到12 6米 像下的座基上刻有孙中山于1942年4月12日手书的 国民政府建国纲领 全文 铜像于05年2月 进行了自1998年中山纪念堂大维修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维修 内容包括喷砂清洗铜像表面污垢及锈迹 重新着色及覆盖保护层 12 2020 1 7 13 14 纪念堂须 庄严固丽 暗合孙总理生平伟大建设之意味堂内以容纳5000人为最低限声浪传达 视线适合以臻善美 15 民权纪念堂的内部结构按照拜占庭式样 使堂内七十一米跨度的大型圆穹顶下无一立柱 不但完全满足了 容纳5000人 视线适合的要求 也由这种圆形会场的建筑形制体现出西方议会的民权概念 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用于大体量的会堂建筑的大胆而成功的作品 16 民族殿顶制式一顶中式 攒尖八角亭 给整片建筑区域赋以了皇家庭院的色彩屋瓦颜色孙中山先生生前最喜爱的宝蓝色琉璃瓦而不用黄瓦 表示对中山先生 不是皇帝却胜于皇帝 的敬意 只有祭天的天坛使用蓝瓦 脊兽数量八角亭檐脊上的象形脊兽数量多达10个 中国传统纪念故人宜用阴数 10为阴数之最 17 民生 吕彦直把中国民间的纹饰艺术大胆地运用到纪念堂 他并没有模仿皇宫中金碧辉煌的龙凤饰纹彩绘 而是通过纹饰 雕刻 彩绘去着力表现民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堂正门立柱上的 字图案 与1929年1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市徽极为相似 是否互为影响 目前难以考证 但至少反映出身在上海的设计师非常尊重羊城人民 其细腻的寓意 由此可见一斑 18 避难古鼎在纪念堂大堂正门两侧 分别摆放着两个鼎 分别于1929年6月1日和1930年10月10日烧制 已有近80年的历史 据介绍 在 文革 时期 因为 破四旧 运动 两个鼎上面的 民国 等字样被人弄掉了 纪念堂当时的老馆长 为了避免损坏了古鼎 带领几个壮劳力 在半夜三更将它们埋进了东边的草地里 当作绿化用的 大粪 肥料池保护起来 文革 结束以后 再挖出来向游客展示 九级 五级台阶一般人很难注意到 沿着孙中山铜像往正门走 登上两段台阶 这两段台阶的级数分别是九级和五级 中国古代通常把数字分为阳数和阴数 奇数为阳 偶数为阴 阳数中九为最高 五居正中 因而常常以 九 和 五 象征帝王的权威 称之为 九五之尊 19 彩绘天面和地面走廊纪念堂内还保留着当年彩绘天面 以云朵彩图为主 地面彩绘是 青天白日满地红 与国民党的党旗 党徽的图案相近 滴水石不穿紫铜天沟有句成语叫 滴水穿石 但在纪念堂四周地面有近百年历史的石板却 滴水不穿石 这是因为设计者巧妙地在檐口处设计了 天沟 将屋面上的大部分雨水进行拦截后 再从暗藏的柱子里排走 从而对石板几乎无法造成影响 20 男室 女室标牌大堂内一楼的男女厕所的标牌上还保留着当年的称呼 男室和女室 通过这两块小小的牌子 可以了解过去对厕所的称呼为男室 女室 而不是 茅坑 厕所等 一平米铺5个年代地砖在广州中山纪念堂历史陈列馆的二楼 有一个恐怕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的 绝世文物 一平方米地面铺有5个年代的地砖 据了解 很难考证到底哪种砖出自哪个年代 但至少有两种地砖是可以一眼看出是解放前的 因为其中有种图案跟国民党的党旗相似 有种图案与国民党党徽相似 孙中山遗嘱汉白玉石碑纪念堂的舞台上有一处汉白玉石碑 上面刻有孙中山浮雕头像和总理遗嘱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