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凉州词 唐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1 解题 凉州词 是凉州歌的唱词 是流行于盛唐的一种曲调名 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 为他填写新词 因此唐代诗人都写有 凉州词 如王之涣 王翰 张籍 其中最有名的是王之涣的 凉州词 又名 出塞 古代所指的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 2 王之涣 公元688 742 字季凌 排行七 原籍晋阳 今山西太原 五世祖隆迁居绛州 今山西新绛 曾任冀州衡水主簿 因谤辞官 家居十五年 晚年出任文安县 今禹河北 尉 卒于官舍 为人慷慨有大略 善作边塞诗 与高适 王昌龄 崔国辅等唱和 名动一时 全唐诗 存绝句六首 皆历代传诵名篇 3 掌握词义 凉州词 又名 出塞 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 凉州 配的唱词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卷七十九 近代曲词 载有 凉州歌 并引 乐苑 云 凉州 宫调曲 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 属唐陇右道 治所在姑臧县 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 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 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 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 古代的长度单位 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 1尺 33 3333 厘米 羌笛 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 青 川一带 羌笛是羌族乐器 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 何必 杨柳 折杨柳 曲 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诗经 小雅 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北朝乐府 鼓角横吹曲 有 折杨柳枝 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 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 愁杀行客儿 度 吹到过 玉门关 汉武帝置 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 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 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春风 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4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 王之涣 5 辽阔的高原上 黄河奔腾而来 远远望去 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6 一片孤城万仞山 孤零零一座边城屹立在崇山峻岭间 7 一片 是唐诗习惯用词 往往与 孤 连文 如 孤帆一片 一片孤云 等等 在本诗中相当于 一座 在词采上 一片 比 一座 多一层单薄的意思 孤城在万仞高山的衬托下 像一片落叶 显得单薄 孤城 这样一座漠北孤城 当然不是居民点 而是戌边的堡垒 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 孤城 作为古典诗歌语汇 具有特定涵义 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 孤城 意象的引入 为后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了铺垫 8 羌笛何须怨杨柳 将士们何必老是吹奏那哀怨的 折杨柳 曲调呢 9 杨柳 在这里又指 折杨柳 的曲子 折杨柳中的 柳 与 留 同音 故借杨柳表示挽留 古人在临别时有折杨柳相赠的风俗 10 长安陌上无穷树 惟有垂柳管别离 唐刘禹锡 杨柳枝词 柳条折尽花飞尽 借问行人归不归 隋代无名氏 送别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李白 春城洛城笛 11 春风不度玉门关 要知道 春风是难以吹过玉门关外的 12 2020 1 7 13 诗人以 春风 来比喻朝廷的关怀 描写了戍守边疆的士兵的思乡之情 全诗委婉 深沉 含蓄 悲壮而不消沉 充分表现了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14 古诗今译 辽阔的高原上 黄河奔腾而来 远远向西望去 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 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 折杨柳 曲调呢 要知道 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 哪有杨柳可折 15 思考 这首诗表现出什么 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 但悲而不失其壮 也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宽阔胸怀 16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 悲而不失其壮 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 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 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 抓住远眺的特点 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 辽阔的高原上 黄河奔腾而去 远远向西望去 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 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 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 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 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 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 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 所吹的曲调恰好是 折杨柳 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 与 留 谐音 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 鼓角横吹曲 有 折杨柳枝 歌词曰 上马不捉鞭 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 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 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 折杨柳 曲调时 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 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 折杨柳 曲调呢 要知道 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 哪有杨柳可折 说 何须怨 并不是没有怨 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 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 何须怨 三字 使诗意更加含蓄 更有深意 17 三 四两行 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 其所著 升庵诗话 中言 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 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 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 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 兴寄 的传统 更何况 诗无达诂 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 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具体这两句的解释 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 光 怨 它又有何用 18 主题思想 凉州词 一诗 作者通过对驻守在黄河上游 生活艰苦的孤城将士们听到羌笛吹奏 折柳曲 不免产生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之情的描写 表达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柔细之情 也寄予诗人对守卫边疆的将士们的深切同情 19 其他边塞名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出塞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 凉州词 20 阅读训练 一 1 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 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 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 第二句写塞上 孤城 及环境 从表现 孤城 的角度看 这一句运用了 的手法 3分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2分 3 这首诗如一幅画卷 如果说 孤城 是 画卷 的主体部分 那么首句与 孤城 是什么关系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4 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句中的 春风 仅是指春天的风吗 联系本诗的写作背景谈谈 5 诗中的 春风 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 还指的是 21 6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 孤城 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B 杨柳 是双关语 既指音乐的曲调 又指现实中的杨柳树 C 诗歌用 何须 二字 由边地图景描绘转入情感抒发 D 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 情绪消极悲切 7 对王之涣 凉州词 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全诗描写了戍边将士的乡愁和凄苦 A 前两句描绘了塞外荒凉寒冷壮阔的景象 B 第三句透露出征人久戍思家的哀怨 C 第四句一语双关 显得委婉含蓄深刻 D 全诗描写了远征将士慷慨激昂的气概 8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 第三句写所闻 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9 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 绝唱 请以诗的后两句为对象 分析诗歌是如何写出 征夫离愁 之情的 10一片 与 万仞 对照 明写了什么 暗写了什么 22 参考答案 一 1 自下而上 或 由近及远 上 反衬 3分 2 意境雄阔 悲壮苍凉 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2分 3 首句是 孤城 的背景画面 这首诗意境雄阔 悲壮苍凉 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 23 4 春风 既指自然界的风 也暗指朝廷的关心 5 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执照英语真题及答案
- DB65T 4336-2020 马细管精液规范
- DB65T 4377-2021 甜菜品种抗包囊线虫鉴定技术规程
- DB65T 4351-2021 小麦根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 高数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Unit3 weather partB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内科专业英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生物质能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投资分析报告
- 电梯倾倒应急预案(3篇)
- 活动2 有趣的数学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黔科版
- 研究我国养老院老年人精神养老的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 眼保健操原理和穴位按摩要领
- 妊娠与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断指南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知识测评题库(含答案)
- DB44∕T 2569-2024 碧道工程规划设计导则
- 福建土楼文化课件下载
- 医院廉洁行医培训
- 中式面点培训课件
- 医院后勤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涵洞拆除改造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