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谈唐代古文运动在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我国古代的散文,在先秦两汉时期就已经相当发达。先秦的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汉的史传文和政论文,都取得了高度成就。虽然它们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但作为古代早期的散文,概括起来,又有以下两方面的共同特点:一是置内容于首要地位,无论记事、写人、议论,都是有所为而发的,形式为表达内容服务;二是书面语言比较接近口语,朴实自然,不尚藻饰,写在文章中,便是明白通晓的散行文字,所谓“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是其基本要求。所以韩愈说:“唯古于辞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还以孟子的成书为例,指出:“夫所谓著书者,义止于辞耳。宣之于口,书之于简,何择焉。孟轲之书,非轲自著,轲既没,其徒万章、公孙丑相与记轲所言焉耳。”当时著书撰文,无非是记录口头所要说的话而已。古代早期的散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在文学发展史上,各种文体之间,往往会彼此影响。汉代兴起的辞赋,由骚体诗的散文化演变而来,同时,它又促使散文向着辞赋化的方向发展。辞赋实际上是一种带韵的散文,它的句式整齐,多用对偶排比,语言铺张藻丽,夸奇炫博,这些都给传统散文以很大的影响。汉代的散文家如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同时又是辞赋家,因而他们的散文作品也就往往带有辞赋习气,比较注意语言形式的整饬对偶。特别是东汉以后,这种趋势不断有所加强,语言的形式技巧越来越被放到重要的地位,早期的散体文终于逐渐为所谓骈体文所取代了。骈体文发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当时称作“今体”或“俪辞”,自唐代柳宗元以后,才开始叫做骈文、骈体文或骈偶文、骈俪文,其中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者也称四六文。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堆砌词藻、典故,注意音韵、对偶,句式多以四字、六字成双作对,犹如二马并驾,“骈文”即由此得名。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若夫句笔无常,而字有条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这正是骈文句式上的特点。 应当承认,骈文的出现,充分运用了方块汉字的艺术功能,丰富了古代散文的表现技巧,并非全无积极意义可言。骈文中的一些优秀篇章,也有着比较充实的内容,不应一概否定。但是,就骈文的主导方面来说,却大都以华丽纤巧的形式来掩盖其空虚贫乏的内容,形成了一种华而不实的浮靡文风,语言严重脱离口语,有的甚至变成了文字游戏,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淖。自南北朝至唐代,这种形式主义文风流行了好几百年,以致中断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造成了散文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唐代古文运动的酝酿过程。唐代古文运动虽然至韩愈、柳宗元始获成功,但在韩、柳之前有一个很长的酝酿过程。骈文作为文章体裁的一种,本来无可非议。可是它扩及一切文字领域,便造成很大不便和一些弊端,因为它并不是能够适应一切文字场合的。因此陆续有一些人起来反对。随着骈文的形式主义弊害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因而也不断有人出来加以反对。早在西魏文帝时,大臣苏绰就曾模仿尚书的诰命体制写过一篇替皇帝祭庙用的大诰,图以商、周的古奥文体取代骈体,但并未奏效。隋文帝时,曾下诏规定“公私文翰,并宜实录”,“弃绝华绮”,还将“文表华艳”的泗州刺史司马幼之“付所司治罪”。当时的李谔上书隋文帝,对齐、梁以来“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的浮靡文风作了严厉的批判。但他们还未从根本上反对骈文的形式,因而也未能止住骈文发展的势头。到了唐代,骈文依然盛行不衰。唐初魏征曾称梁以后的骈文“意浅而繁”,“文匿而采,词尚轻险”,是“亡国之音”(隋书文学传序)。“四杰”中的王勃、杨炯等人也提出了改革文风的要求,杨炯在王勃集序中曾指出当时的文坛“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并称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武则天时代的陈子昂更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复古”革新的主张,他的著名的与东方左史虬修作篇序在理论上对古文运动有着直接的影响。他的论事书疏文章“疏朴近古”,盛唐萧颖士自称“凡所拟议,必希古文”。在创作实践上,陈子昂也是唐代第一个学西汉文辞的人。所以韩愈高度评价他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荐士)随着越来越高地反对浮靡文风的呼声,一场文学改革运动势在必行了。 然而积重难返。尽管浮靡文风一次次地受到冲击,尽管当时用散体文写作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萧颖士、李华、元结、独孤及、梁肃、柳冕等一大批古文运动的先驱者,但直到中唐时期,骈文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势力,顽固地占据着地盘。柳宗元曾描绘当时骈文四六为人所赞赏的情形道:“眩耀为文,琐碎排偶。抽黄对白,啽哢奔走。骈四俪六,锦心绣口。宫沉羽振,笙簧触手。观者舞悦,夸谈雷吼。”(乞巧文) 由反对浮华轻艳的文风到明确唾弃骈体。虽势单力薄,缺乏成功的创作实践,不能动俗,却为韩、柳古文运动做了必要的准备。直到韩愈、柳宗元出来倡导古文运动,才给了它致命的打击。韩愈、柳宗元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在当时是经过了一番艰苦斗争的。韩愈在与冯宿论文书中自述他写作古文为人所不容的情况道:“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以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则人必大怪之也。”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也记述了韩愈与“流俗”针锋相对进行斗争的遭遇:“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但经过这样激烈的交锋,形势终于出现了变化。韩愈的弟子李汉在昌黎先生集序中极其简要地概括了这场斗争的经过及结果:“时人始而惊,中而笑且排,先生益坚,终而翕然随以定。”在韩、柳及其门人、追随者顽强斗争和不懈努力下,不断壮大了古文运动的队伍和声势,终于在与形式主义文风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为了同长期盛行的骈文相对抗,韩、柳搬出了骈文兴起以前的先秦两汉散文传统作为武器。韩愈在答李翊书中主张“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主张取道应本之五经,为文应参以孟、荀、庄、老诸子和榖梁传、国语、史记等著作,实际上就是要求继承古代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借“复古”以行革新。称散文为“古文”,称这场革新为“古文运动”,正是打这里来的。 古文运动,不仅仅是一种文体的革新,它的目标,包括“道”和“文”两个方面。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第一点是文以载道。他提倡古文紧紧围绕复兴儒道,提出儒家的道统说,以继道统自居。他的提倡儒道既有严格维护封建等级压迫制度的一面,也有针对现实,解决现实矛盾的一面,如以大一统反对藩镇割据,以儒道排斥佛、道二教,解决二教的扩张加重了人民负担的问题等。因此他的古文理论首先是解决文与道的关系,文章与政治、世教的关系。道是目的,文是手段。第二点提出不平则鸣的主张,这为他的古文理论增添了活力,开拓了古文反映现实的领域,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和战斗性。第三点提出作家的修养和文气说。强调作家要有思想修养的根底,认为有养才能有“气”,有“气”才能恰当的运用语言。这是他的古文创作论,同时也进一步解决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第四点提出了新的散文标准。他举的旗帜是复先秦两汉散文之古,实质上是继承先秦两汉传统,吸收当代文法语言,创造出一种较通俗的富有表现力的中古散文。他的这种散文主张为中古文即唐宋文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韩愈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今者耶!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题欧阳生哀辞后)柳宗元的古文运动理论。他主张“文者以明道”这与韩愈的文以载道在原则上并没有什么差别,不过二人所言的“道”的具体内容并不全同。柳宗元由于思想上具有朴素唯物论倾向,政治上属于革新派,他所称的“道”也含有更为进步的内容。在历史发展观上,柳宗元认为历史的发展决定于历史客观发展中自然形成的“势”,而不决定于“圣之意”。即发展的根源在客观现实中,而不是在圣杰的头脑里。在社会的治乱观上,他认为社会安危在人而不在天,“受命不于天,于其人”,帝王的保持帝位,并非有什么天意,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所以他的“道”更强调济世拯溺,也就是解除人民疾苦,使社会安宁的意义。所以他说“道之及,及乎物而己矣”。要便道及物,即作用于社会与人民。他还明确提出“以生人为己任”。“生人”即“生民”指百姓。其次,与“文者以明道”相关,柳宗元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文章必须“有益于世”,反对那种只“务采色、夸声音以为能”的无益之文。第三,在以内容为基础的前提下,重视艺术性。认为“言之不文则泥”,就是不能流行。又说言辞鄙野足以备于用,然而“阙其文采”,不足以耸动时人视听,使后学景仰,而达到“立言不朽,也是君子所不取的。值得注意的是,他们都认识到“道”是通过“文”表达出来的,“文”是用来表达“道”的,这就涉及到文章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对散文写作来说,也就是要求思想内容充实,言之有物,语言文辞自然并富有表现力,为表达思想内容服务;不仅要从思想内容上扭转长期以来流行的华而不实的浮靡文风,而且要从语言形式上扭转越来越脱离口语的骈偶倾向。韩、柳等人都写了许多内容比较实在、语言比较接近口语的散文作品,实践了他们的理论主张。韩愈、柳宗元在贞元、元和年间倡导古文,逐渐形成一支有相当势力的队伍,又有系统的明确的古文理论和成功的古文创作实践,遂打破了骈文的统治局面,使古文复兴于文坛。 韩愈的散文创作。他的文章众体兼备,每种体裁中都有佳篇。大致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论说文。他的论说文大都有现实的针对性,勇于提出一些大胆的见解,理直气壮。一般说来,文章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具有逻辑说理的力量。突出的如原道、师说等。这一类中还包括种小品式的论说文,短小精悍,意趣横生,严肃的道理而出以巧言妙构。如获麟解、杂说等。它们本质上属于论说,就其文章表现形式说,也可以另立一类,即小品杂文。第二类是叙事文。这类文章继承了史记等记事的优良传统,善于选材,工于描写,能刻画出人物形象,还往往融议论、叙事、抒情于一炉,增强思想性和感人力量。突出的如张中丞传后叙。第三类是抒情文。这类文章往往善以琐事叙情,文笔朴实而楚楚动人。突出的如祭十二郎文。第四类是应用文,即书信赠序一类作品。这类作品往往写得很活,不拘一格,就人就事生发,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态度。如送董邵南游河北序、送李愿归盘谷序、应科目时与人书等。第五类出以谐谑的杂文。这类文章是继承东方朔答客难等恢谐幽默的文章体格,而自出机杼,以有趣的文笔发泄心中的牢骚怨怒。如进学解、送穷文、毛颓传等。柳宗元的散文创作。第一类是论说文。他的论说文的主要特点是思理细密、论证有力而笔锋犀利。封建论可为代表。第二类是传记文。他的传记文明显的分为两种,一种是重在传述人物的事迹,如段太尉逸事状写段秀实制暴护民的卓异行为,童区寄传写少童的智勇故事。另一种是借为人物立传而发挥政理。所取的人物大都是市井与乡野的下层人民,但着眼点是这些人物的品格、技能与政理相通的部分,择其足以发挥治道之处落笔。如梓人传通过给指挥营造的梓人立传,发挥做宰相的原则,种树郭橐驼传通过为种树者立传发挥洽民的道理。第三类是寓言小品。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寓言甚多,但大都是文章中的个别组成部分。梯宗元继承了这一传统而加以发展,单独成篇,使之成为一种独立文体。他的寓言小品都是针对社会中某种现象构想成文,寓深刻的教训或讽刺意义,形象鲜明生动而富于战斗锋芒。突出的如三戒、罴说、蝜蝂传等。第四类是山水游记。代表作是“永州八记”。其特点之一,是能描绘出永州山水的奇景胜境,八篇游记所写之景各有其特异之处,不相雷同。特点之二,是在景观描写中渗透进诗人的身世之慨和高尚的情操,茅坤所谓“吐胸中之气”,这使他的山水游记流注入的感情,分外增加了动人的力量。总之,唐代古文运动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主要贡献,就是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从而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局面,拨正了古代散文的发展方向。宋代及宋以后的散文,其主流就是在唐代古文运动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经过一场古文运动,文坛上就再也不会出现形式主义逆流了。实际上,韩柳之后,唐代古文运动的一般发展情况,大致有两种趋向:一是以李翱为代表的偏于阐道,反映现实的范围窄了,一是皇甫湜、孙樵等的“趋怪走奇”,使文章晦涩难晓,这都是不利于古文发展的。至晚唐,出现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等人的小品文,短小精悍,笔锋犀利,为晚唐文坛增添了光彩。五代至宋初,浮靡华艳的文风又一次泛滥,北宋真宗年间还出现了以杨亿、刘筠等人为代表的西昆派, “务以言语声偶擿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欧阳修苏氏文集序)。这一次,挽转文坛、诗坛颓风的使命落到了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人的身上。由他们掀起的诗文革新运动的浪潮,就文的方面来说,是直接继承了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的,也可以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所以在文学史上,也常常连称为唐宋古文运动。宋代的古文运动不再标举学习先秦两汉而主张直接取法韩愈,如欧阳修在记旧本韩文后就认为,“学者当止于是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废线路板回收拆解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激光雷达固态化技术发展报告:成本控制与行业应用挑战
- 2025年3D建筑打印技术的效率分析
- 潮玩市场IP运营:2025年行业洞察与运营策略优化指南
- 2025年炊事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生产PVC复合布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年产700万件冰箱隔板生产线新建项目环评报告表
- 脚课件的归属
- 2025版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云南高压电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0716.2-2025道路车辆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电连接器(7芯)第2部分:12 V标称电压车辆的制动系统和行走系的连接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2023年浙江黄龙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储罐施工方案(电动葫芦)
- CMA全套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表格)
- 数控机床(超全)课件
- 医院信息安全与保密承诺书2篇
-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高清现行
- 康复护理学-康复评定认知功能评定
- 最全的食物相克表(打印版)
- 施工现场安全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