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优设计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1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1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1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高优设计2017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规范练12 山地的形成(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一、选择题(2015山东日照模拟)读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第12题。1.“北山”属于()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2.图中“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相同的地质形成过程是()断裂下陷风力沉积风力侵蚀河湖沉积a.b.c.d.导学号25360175(2015山东济南一模)东非大裂谷宽约几十至二百千米,深达1 000至2 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读图,完成第34题。3.对图中所呈现岩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b.受到了明显的水平挤压作用c.不会含有化石d.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4.下列四幅图中,能反映东非大裂谷地质构造的是()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与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56题。5.甲处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b.向斜c.地堑d.地垒6.甲处地貌的成因主要是()a.褶皱弯曲成山岭b.外力侵蚀成谷地c.流水沉积成山岭d.断裂下陷成谷地(2015湖南长沙一模)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c为沉积物,b、f、g为沉积岩,a、d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为变质岩。据此完成第78题。7.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a.g晚于bb.a早于dc.b晚于dd.c早于f8.关于该地,说法合理的是()a.如果修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选择f层相对安全b.a处有可能找到的化石硬度比较大c.若c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偏北风比较强盛d.从地向下钻井开采石油费用较少导学号25360176下图是关于地质构造形成的演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甲、乙地质构造分别是()a.褶皱、断层b.断层、褶皱c.背斜、断层d.向斜、断层10.甲、乙地质构造产生的原因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内、外力共同作用d.内、外力先后作用(2015湖南怀化二模)2015年2月,蛟龙号上的科学家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大量的黑烟囱。新生的大洋地壳温度较高,海水沿裂隙向下渗透可达几千米,在地壳深部加热升温,溶解了周围岩石中多种金属元素后,又沿着裂隙对流上升并喷发在海底,形成黑烟囱。图甲为90经线圈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图乙为海底烟囱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112题。图甲图乙11.图甲中1板块为()a.太平洋板块b.南极洲板块c.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12.可能发现黑海底烟囱的是()a.1和2板块交界地带b.3板块内部c.4板块内部d.2和3板块交界地带导学号25360177石油地质图上,某一岩层顶部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称为构造等高线,构造等高线可以直观地反映地下的构造情况,它是石油勘探与开发中常用的图件。读某区域含油岩层顶部构造等高线示意图,完成第1314题。13.表示地质勘探过程中三种不同类型的钻井,据图判断它们分别是()a.气井、水井、油井b.气井、油井、水井c.水井、气井、油井d.水井、油井、气井14.该地沿ef线绘制的地质剖面图为()二、综合题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1图2(1)图1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其成因是。(2)结合所学知识,对图1中c、d、e所代表的三类岩石按年龄由老到新进行排序。(3)图1中b为流动沙丘,结合图2所示的流动沙丘等高线示意图,判断b所处地区的盛行风为。(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哪些?(5)在图1中标出断层两侧岩体的运动方向。1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分别判断甲、丙两地的地质构造及甲、乙的地形。(2)简要分析乙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考点规范练12山地的形成12.1.c2.c解析:第1题,图中“北山”存在明显的断裂面,地质构造为断层,海拔1 200米,地势较高,为断块山。第2题,“库姆塔格沙漠”与“低丘”所在地的古老基岩以上均存在沉积层,可判断两地曾经地势低洼,接受沉积,两地共同的沉积层为“第三纪河湖相砂、泥岩”;结合图中明显的断裂面,两地曾经都发生过断裂下陷。34.3.a4.a解析:第3题,图中岩石呈水平层状分布,为沉积岩,没有受到水平挤压,其中可能有化石分布;而岩石有明显的外力侵蚀痕迹,表明经历了地壳的抬升运动。第4题,东非大裂谷为断层,中间岩块下降,两侧岩块上升,且为沉积岩。56.5.a6.b解析:第5题,甲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第6题,背斜成谷是外力侵蚀的结果。78.7.b8.c解析:第7题,b、f、g为沉积岩,c为沉积物,在具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的岩层在下,新的岩层在上,沉积物在地表形成年代最新,所以由老到新的顺序是g、b、f、c;a、d为岩浆岩,侵入岩层b,要晚于b,且d侵入到a中,说明a形成早于d;e为岩浆岩a形成中经过岩浆的高温作用变质形成的,e形成晚于a。第8题,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g层,背斜处地质结构稳定;a为岩浆岩,化石在沉积岩中才有可能找到;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地向下打井开采,背斜是良好的油气储存构造。910.9.a10.a解析:第9题,甲为水平岩层受到挤压产生弯曲变形,属于褶皱;乙是受到强大压力后发生断裂错位,为断层。第10题,褶皱与断层均是内力作用的结果。1112.11.b12.a解析:第11题,90经线圈穿过的板块有南极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其中南极洲南北跨度最大,因此b项正确。第12题,岩浆活动发生在印度洋底,应为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且岩浆作上升运动,边界类型为生长边界,因此a项正确。1314.13.c14.b解析:第13题,读图可知,钻井中由深到浅的顺序是。结合气、油、水密度差异即可判断结论。第14题,结合ef剖面线上构造等高线分布规律,在注意河流流经处构造等高线变化特点的前提下进行判断。15.答案:(1)西北(内陆)风力侵蚀作用(2)e、d、c(3)北风(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5)画图略。解析:第(1)题,a地貌是风蚀蘑菇,主要分布于干旱多风的西北地区。第(2)题,结合各类岩石的成岩规律判定。第(3)题,结合沙丘形态判定该地区盛行北风。第(4)题,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图示中有褶皱、断层和岩浆侵入,从而判断该地区的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前两种。第(5)题,应沿断层两侧画箭头,断层线南侧为上升岩体,北侧为下降岩体。16.答案:(1)甲为背斜,丙为断层;甲为谷地(或鞍部),乙为山地。(2)向斜槽部受挤压作用,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地。(3)乙地为向斜,向斜是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且向斜处修隧道不安全;丙地为断层,断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