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总复习 跳出题海15大秘诀 14 争夺高分策略 突破思维定势(含解析).doc_第1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跳出题海15大秘诀 14 争夺高分策略 突破思维定势(含解析).doc_第2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跳出题海15大秘诀 14 争夺高分策略 突破思维定势(含解析).doc_第3页
高考化学总复习 跳出题海15大秘诀 14 争夺高分策略 突破思维定势(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争夺高分策略 突破思维定势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或许是物理学的惯性定律在思维领域的反映,人一旦采用某种思维获得成功后,就会形成一个定势,碰到相似新问题后,也要先用老经验去试一试,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思考,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维定势。也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习惯思维方向。在情境相同的情况下,定势有助于人们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略有变化时,定势也会阻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考试解题时,思维定势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后,可以为考生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也是少数失分原因),因为思维定势也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题,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导致失分。总结近几年各省高考试题,发现产生考场思维定势的原因大致有五种:1.经验定势:平时训练题产生的干扰。2.维度定势:题中信息(陷阱)的干扰。3.书本定势:高中理论知识教学的局限。4.视角定势:习惯无机体系的思维方式,对有机体系的陌生和茫然。5.方向定势:习惯从已知到未知的顺推思维,比较难适应从未知到已知的逆推思维。下面介绍一下这几种思维定势的突破方法和技巧:1. 利用创新思维的新奇性,突破经验定势【典例1】(2015全国26)酸性锌锰干电池是一种一次电池,外壳为金属锌,中间是碳棒,其周围是碳粉,mno2,zncl2和nh4cl等组成的糊状填充物,该电池在放电过程产生mnooh,回收处理该废电池可得到多种化工原料,有关数据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3)废电池糊状填充物加水处理后,过滤,滤液中主要有zncl2和nh4cl,二者可通过 分离回收;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 和 ,欲从中得到较纯的mno2,最简便的方法是 ,其原理是 。【答案】(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碳粉 mnooh 在空气中灼烧 碳粉燃烧生成co2, mnooh氧化生成mno2。【分析】错误定势分析情境对比正确分析第一空不少考生填“受热分解”或“高温加热”等。受平时训练题“固体nacl中如何除去nh4cl”的影响。.“滤液中分离zncl2和nh4cl”, 关键字眼 “滤液” 、“溶解度”信息等。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溶液中氯化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nh4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两者可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实现分离。第二空不少学生填“溶解、过滤、灼烧”或“灼烧、溶解、过滤”。受平时训练题“混合物mno2、kclo3、kcl中如何提纯mno2”的影响。mno2、碳粉、mnooh均难溶于水,mnooh中锰元素化合价+3价。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碳粉、mnooh。最简便的方法是在空气(或氧气)中灼烧,碳燃烧生成co2,mnooh能被氧化转化为mno2。【点拨】解题过程中不要沉迷在已有的成功经验之中,抱着经验不撒手;遇到曾经做过的类似题型时,要细心,要反复对比新旧题的应用情境。确认完全一致时,才可用已有经验。否则,不可应用,而要另辟蹊径。“旧题新貌”是高考考题的惯用伎俩,考生千万不能高兴过早,草率答题,要利用好创新思维的新奇性,一再提醒自己“高考题不会这么简单”。2. 利用创新思维的顿悟性,突破维度定势【典例2】(2015全国38)a(c2h2)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下所示:回答下列问题:(3)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 。【答案】(3);ch3ch2ch2cho。.【点拨】认识对象,研究问题要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手段去考虑。而不只限于一个方面,一个答案。只有不断突破思维定势、超越自我,人生才会更精彩。有一句话用在这最恰当不过的,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就是创造性思维中所说的顿悟性,也是突破思维定势的征兆。3. 利用创新思维的灵活性,突破教材定势【典例3】(2013 北京28)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mol/l的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数值):(4)ii中虽未检验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 nacl的浓度是 mol/l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 。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 。【点拨】“知识是力量”,但如果是死读书,只限于从教科书的观点和立场出发去观察、处理问题,不仅不能给人以力量,反而会抹杀我们的创新能力。保持思想的灵活性,学会灵活对待所学知识很重要。在科学史上有着重大突破的人,几乎都不是当时的名家,而是学问不多,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因为他们的大脑拥有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敢想,敢做中升华。4. 利用创新思维的联想、迁移性,突破视角定势【典例4】(2013课标26)合成正丁醛(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2014广西29)苯乙酸铜的制备(2)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 。(2013课标26)环己烯的合成(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答案】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将正丁醛及时分离并减少其进一步的氧化。促使苯乙酸结晶析出。 【分析】错误定势分析情境对比正确分析不能从正丁醛的还原性角度答出防止正丁醛的氧化。受无机实验的影响,能从沸点角度答出将正丁醛分离,从速率、平衡的角度分析促使反应正向移动。有机物通常易燃易爆,要注意防高温、防氧化。根据正丁醛的沸点和还原性,主要是将正丁醛及时分离,促使反应正向进行,并减少正丁醛的进一步氧化。不知如何答题。没获取“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的信息,受无机酸性质的影响,误以为苯乙酸易溶于水有机物一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易溶于有机溶剂。根据“苯乙酸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的性质,分离苯乙酸与硫酸氢铵的方法应该是:改变溶剂的性质使苯乙酸结晶析出。答co2、so2、等。没认真审题或图书写方便的有机反应通常伴随的副反应多,副产物多。根据有机反应的特点(副反应多、反应条件(催化剂、温度等)可控制反应的方向等)入手,抓住关键字眼“最容易产生”就应该填。【点拨】以上错因分析,同学们在解答有机物制备实验题受无机物性质或制备实验的影响很大,也可以说是思维定势的负面影响。如果同学们能抓住有机实验的基本特点,排除无机实验的思维定势,遇到陌生有机物和情境,记住要寻找相关信息,合理联想,准确迁移,这些得分率较低的题,将迎难而解。5.利用创新思维的反常规性,突破方向定势 【典例5】(2015江苏17)化合物f是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中间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4)已知:,请写出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x(结构简式见右图)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可任选)。【答案】【点拨】逆向思维是指思维程序与通常相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