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ppt_第1页
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ppt_第2页
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ppt_第3页
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ppt_第4页
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好榜样.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应该给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蒙以养正 圣功也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 至要莫若教子至乐莫若读书 一 教育的重要性 父母责任重大 最能胜任家庭教育的人不别人而是父母自己 忙 心死了 不敏感了 头脑不清楚 不能去体察别人的需要 儒 满足别人的需要 自己需要什么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盲 看不到亲人的需要 看不到亲人的感受 茫 回过神 忙了几十年 孩子没教育好 不能沟通 夫妻关系出问题 身体越来越坏 不知道错在哪里 一片茫然 在错误的道路上停止就是进步 一 家长的现状 二 教育的难题和困扰 依赖性强缺乏自理能力 1 孩子急须修正的行为习惯是 1 顶撞父母2 懒惰3 叛逆4 自私5 敷衍6 生活没有规律 杀父母 神童自杀 成都10岁小学生跳楼自杀 老师我做不到 跳楼时我好几次都缩回来了 10月30日 四川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五年级某班的10岁男孩军军 化名 在语文课本上留下这句遗言后 从30层高的楼上跳下 事发前 语文老师曾因军军不遵守会场纪律批评了他 这起悲剧给所有人都带来伤痛 昨日上午 语文老师见到孩子的遗体后晕了过去 李天一事件现名 李冠丰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 1996年4月出生于北京音乐世家 母亲梦鸽是知名歌唱家 曾就读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人民大学附中 美国Shattuck St Mary sSchool 沙特克圣玛丽学院 冰球学校 2011年9月14日下午 李双江对其子李天一打人事件做出处理回应后 事件中受伤夫妇与李 苏二人家长会面 双方达成和解 2012年9月19日 李天一被解除教养 2013年2月22日 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 药家鑫 2 过失是结果原因在哪里 要把错误的种子除掉 把好的种子种下去 知道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老师和父母是医治孩子的思想观念的医生 救失如救火 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孩子做人做事的判断能力不赶快扎根下去 这个社会的大染缸一席卷而来 就会被污染 3 早期教育的正三角与倒三角 小时基础没有打好 小时基础打得扎实 长大后家长越来越操心 长大后家长越来越省心 早期教育的剪刀效应 儿童时期 成年时期 儿童时期的一点点差异 到成年后被放大到巨大的距离 这就是早期教育的剪刀效应 至要莫若教子 孩子没有教好 一生哪来的幸福 播种一个思想 收获一种行动 播种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个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个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 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思想决定命运 想法决定活法 我们将孩子往分数这条路上推 就是将孩子推向了名利 5 只重分数弊端太多 学会做人做事 对孩子一生具有长远的影响 心胸狭隘的人 总在患得患失 人生怎会幸福 会做人做事 孩子的成绩自然会做到他的最好 会做人做事 孩子无论家庭和事业都会发展得很好 不会做人做事 人生得不到幸福 只重分数弊端太多 学历高肯定就有用吗 没有责任心 不知道做人做事 不知道与人相处 没有能力担当 机会再多再好 最终也会失去 6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 成功的人具备的特质 诚实 责任心 谦虚 信用 耐心 在家庭和事业中很有成就的人还具有的特质 孝顺 勤俭 尊师 尊敬长辈 兄弟和睦 礼让 6 社会需要什么人才 未来的企业需要的是 真正会做人做事的人才 7 传统文化能让孩子学到什么 学 含义 说文解字 学者 觉也 学 是中华先祖圣哲 教育学体系 什么是习 習 小鸟 张羽离巢欲飞翔 即实践之意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 礼记 学记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 教 上之所行下必效之 育 骨肉相连养子所使作善也 王守仁 訓蒙大意 古之教者 教以人倫 惟當以孝弟忠信 禮義廉恥為專務 反复教导的过程 教育 长善救失 父母正 子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子曰 政者 正也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家教就是父母的身教 父母就是孩子的模子 二 教育方向 方向比努力重要 清华毕业寄语 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也者 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礼记 学记 教育的方向 蒙以养正 圣功也 易经 教育的方法 养正莫先于礼 养正遗规 屠提学童子礼 人格 五心 1 恻隐之心 仁 仁爱 将心比心 替人着想 2 羞恶之心 义 以做坏事为耻 3 恭敬之心 礼 待人处事恭敬 谨慎 有礼 4 是非之心 智 明辨是非 善恶 美丑 5 诚实之心 信 诚实守信 赢得信任 一 顺人性 什么是人性 就是我们的教学安排要符合人的生理成长规律 这个规律不用再去研究 古人说得很清楚 它分为四个阶段 1 幼儿养性 零岁至三岁前 心无分别 尘垢未染 真如湛然 性德纯正 心如明镜 朗摄无碍 先入为主 深深入心 终身不移 幼儿怡养本性 正宜此时 第一个阶段是 幼儿养性 在3岁之前 幼儿是什么 他的任务是什么 就是养性 所谓养性就是先入为主这个特点深深入心 终身不移 怎么养 古人只用了一个字 叫做 怡 养 怡养 指 和乐 保养 休养 陶冶之意 就是指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启蒙教育 3岁之前 小孩所接受的一切对他终生都有影响 胎教 慎于始的教育 太妊之性 端一诚庄 惟德能行 及其妊娠 目不视恶色 耳不听淫声 口不出敖言 生文王而明圣 太妊教之 以一识百 卒为周宗 君子谓 太妊为能胎教 列女卷 中讲到 古者妇人妊子寝不侧 坐不边 立不跛 不食邪味 割不正不食 席不正不坐 目不视于邪色 耳不听于淫声 夜则令馨诵诗书 道正色 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 才德必过人矣 故妊子之时必慎所感 感于善则善 感于恶则恶 人生而肖父母者 2 童蒙养正 至十三岁前 物欲微薰 烦恼潜伏 知识略萌 性德仍净 记性犹强 悟性微弱 童蒙蕴养正见 正宜此时 第二个阶段是 童蒙养正 也就是13岁前 这个阶段的人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就是 知识略萌 性德仍静 记性犹强 悟性微弱 这个时候养正怎么养 古人也是说 蕴养 也是用了一个字 蕴 所谓 蕴 是什么 就是蕴藏 这个时候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蕴藏 所谓蕴藏就是收藏 那么你收藏的东西决定了养正是否成功 就像我们收藏文物 收藏古董 如果你收藏的是一件真的古董 那就是成功的 如果你收藏了一万件假的 那都是垃圾 所以蕴养 蕴 是最根本的任务 蕴藏什么东西是最重要的 3 少年养志 十三岁后 知识渐开 物欲既染 烦恼增多 心逸情泳 故真性渐隐 记性渐泯 然性向显发 崇效楷范 悟性转强 少年启养心志 正宜此时 北宋政治家范中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第三个阶段是 少年养志 就是13岁以后 记性渐泯 然性向显发 崇效楷范 悟性转强 这个时候任务是启养 启发的启 启养心志 幼儿养性 童年养正 童蒙养正 少年养志 最后四个字都一样 叫做 正宜此时 就是这个时间3岁以前 13岁以前 13岁以后正宜此时 错过了这个时间就晚了 就像我们四季农耕一样 春天该播种了 不能错过 春天不播 等到夏天再播 那已经晚了 4 成年养德 凡所当读书 如能自幼扎根熟读 庶以诚意正心 格物致知 学以致用 而为将来成学立业之深基 修身明德之永磐 唯德业无穷 学无止境故 成年学养行德 随时皆宜 无有终时 5 圣贤教育是根基和底蕴的教育 做人的根基 教善先教孝百善孝为先 一个孩子德行的根本 就在孝顺父母 尊敬师长 教善先教孝百善孝为先 孝是一个人仁慈的原点 从这个原点出发 会扩展到对一切人的爱和恭敬 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 教以悌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 教以臣 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孝经 亲亲而仁民 仁民而爱物 孟子 教善先教孝百善孝为先 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 只要长养孩子的一个善 则孩子所有的坏习惯就会全部改正 长哪一个善 孝心 百善孝为先 孝为百善之首 孝心开了 百善自然就有了 孝心不开什么都好不了 恩德莫大于父母之恩 假如一个人对父母之恩都不感恩回报 又如何会去感谢其他人 一个人情义 恩义的态度没有形成 则利益跟害人的态度就会形成 对他有利的 他会很积极 对他没有利益的 他可以翻脸不认人 一个人恩义 情义的态度从何处下手 从孝道下手 当孩子对老师没有恭敬心 在学业上就不可能有所成就 为人父母要教导孩子尊敬老师 而老师很重要的职责 是要教导学生孝顺父母 好习惯 要从小培养 使之内化为孩子自然的行为 德有伤 与阳光心态 有德有才 破格重用有德无才 培养使用有才无德 限制录用无德无才 坚决不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一切恶劣品德从好逸恶劳开始 教孩子做家事很重要 劳动是我们中国父母最忽视的地方 我们能看到的就是 作业做没做 考了多少分 被母亲逼着学习而杀死母亲的少年犯徐力他只自豪两件事 一是给一位孤寡老人做过饭 一是在母亲生病时搬过煤气罐 教孩子做家事很重要 从小教孩子做家事很重要 这是培养孩子做人做事的德行 人生绝对不是单方面的努力而已 人生应该是全面的学习 全面的圆满 做人做事的能力 孩子没有学会 他在人生的旅途中 就会出现相当多的困难和阻碍 人的价值感是从劳动中得来的 任何有欣赏价值的或值得拥有的东西都是因为凝聚着劳动 只有在劳动中我们才学会真正的感恩与责任 教孩子做家事很重要 父母应安排孩子在家时每天要做的家务活或者每周一次贴出孩子干的家务劳动内容 检查完成情况 可以给予一些奖励 使孩子因自己的劳动产生一种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与责任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禮 毋不敬 炎黃子孫禮儀之邦華夏文明 有章服之美称为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 什么是礼 礼 简介 礼者 理也 礼者 敬而已矣 礼者 事之治也 礼是做事的根本方法 不学礼 无以立 礼之用 和为贵 一言以蔽之 礼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根本 礼仪表现的三个方面 1 正容体 行住坐卧 2 齐颜色 脸色 3 顺辞令 懂得说话的艺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礼仪的根基 人文底蕴 人文底蕴 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 甚至包含文史哲 琴棋书画等内容 人文底蕴是促使一个人长久 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 精神支撑的综合体 因为是 底蕴 所以它不张扬 往往隐含在各种事物之中 像 春雨润物细无声 因为是 人文 所以它对一个人的精神走向有极大的影响 为修身养性输送源源不断的养分 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人 他的心智必将是豁达的 他的情感必将是纯净的 他的意志必将是经得起磨砺的 60 三 教育原则 正己化人 身教为先 童蒙养正 德育为先 亲师配合 家教为先 一 家庭教育首先从根上教 家庭教育的根 家长 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的根 孝敬父母 做出榜样 家庭教育从家长孝敬父母开始教 三等家长用棒教 二等家长用嘴教 一等家长用身教 特等家长用道教 不管孩子对不对 家长自己先做对 1 身教要教对 身教则从2 言教要教对 种子要好3 无怨又无悔 不要抱怨一定要坚信人是教得好的 宜早不宜迟 二 教育好孩子只要三招 上行下效长善救失无怨无悔 1 禁于未发 大学之法 禁于未发之谓豫 礼记 学记 大学教人的方法 在一切邪恶的念头未发生之前 就用礼来教育 来约束禁止 这就是预备 防备的意思 古德所谓防患于未然是也 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死刑犯与母亲 2 慎于始 第一次犯错时 第一次哭闹要挟时要抓住教育机会 不可错失 说教训斥体罚重罚 3 慎于小 见微知著 从盛饭等先后顺序意识到长幼有序孩子骂人 对人不礼貌用语 说话不允许带脏字 4 环境很重要 班上一个混世魔王 其他小孩子很快就学会他的言语 动作身边的大人言语粗俗 孩子很快学会电视 网络 平板 手机新的环境对孩子影响很大 5 不拔苗助长 摒弃功利心 不要把儿童阶段该重视的德育课程换成小学阶段的知识课 6 重德育教育而不是才艺 当前有些家长和学校把才艺和道德教育划等号是步入另一个误区 7 教育重实质不重形式 比如学国学 是否读经 是否穿汉服不重要 重要的是把仁义礼智信落实到生活习惯中 内化到性格中 三 夫妻如何配合教育子女 1 达成共识 夫妻教育的原则要一致 当太太觉得先生的教育方法不妥当时 当场不能讲 什么时候讲 等事情过了之后 趁先生情绪不错时再跟他沟通 毕竟夫妻都有一个共识 都是为了孩子好 所以沟通也不必着急 欲速则不达 只要有那分耐性 诚心 夫妻之间就会形成共识 取得教育孩子共同的好方法 所以夫妻达成共识也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2 恩威并济黑脸白脸配合教 夫妻教导孩子的过程也要密切配合 在家庭里要有一个黑脸 一个白脸 假如家里人都是白脸 孩子会怎么样 每个人都对他百依百顺 保证他会骑到父母的头上 假如每个人对他都是黑脸 凶巴巴的 他会怎么样 他从小就没有自信心 甚至于父母跟子女之间的情感会慢慢疏离 因为他太怕你们了 中国的伦理教育强调的是中庸之道 所以家庭当中也要恩威并施 恩就是白脸 威就是黑脸 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有好的影响 你有威严 他就会守规矩 不敢造次 你有恩施于他 他跟你的感情就会很好 3 训斥是出于爱护之心 我们在训斥 责罚孩子的时候 内心还是在爱护他们 而不是真的发脾气 4 不接受孩子坏脾气的威胁 面对孩子脾气大怎么办 你一定要给他一个非常明确的态度 就是告诉他 发脾气绝对不能解决问题 大人绝对不会接受你坏脾气的威胁 一定要给他这种非常坚定的感受 5 不论何时何地犯错都得接受处罚 注意慎于始 注意避开其他家庭成员 6 让孩子清楚他错在哪而不把情绪留在被处罚上 7 家里要有令孩子敬畏的角色 家里一定要有让孩子能敬畏的角色 就是黑脸 这样孩子才懂得要守规矩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中 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 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中 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中 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