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鸡西市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总分:120分 答题时间:120分钟)温馨提示:细心审题,认真作答!一、 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6题,共24分)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我无需祷告神灵,我只用孝心保父母健康平安;我不用祈求上苍,我只凭拼搏扫沿途j绊。我倔强但不直拗,我自尊但不自负,我用持之以恒的修炼描绘绮丽的人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天地间有我,慰籍先人,启示后人。(1)请将下面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2分) 仰不愧于天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倔强 j 绊 (3) 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句( )(2分) a.在美丽中国演讲比赛中,李明的演讲抑扬顿挫,慷慨激昂,赢得现 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b.西游记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书中的许多段落已经深入人心,妇 孺皆知。 c.祖国的大豆说古道今,旁征博引,具体介绍了我国大豆的栽培史、 品种、营养价值以及各种用途。 d.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阅兵仪式现场直播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 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阅兵式上,一架架战机拉着缤纷的彩烟,画出天际最为壮美的彩虹。 b.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做出重要指示,要求 尽快消除、控制火情,全力救治伤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c.通过北京携手张家口成功申办冬奥会,让张家口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d.为了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先锋中学决定加快创建文明校园的规模和速度。4、古诗文默写。(10分) 我国古代诗词是文学殿堂中璀璨的明珠,诵读古诗词,你可以欣赏 到一幅幅意境深远的画面:陶渊明那朵菊花“采菊东篱下, ” 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韩愈笔下的小雨、草“ , ” 传递出浓浓的春意;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 , ” 凝聚成了对天下贫苦士人的一腔期待;李商隐的离别之恨和缠绵之思“ 、 ”化成了千古传诵的爱情名句;岑参的塞外奇观“ 、 ”描绘了美丽的雪景图;李白困居长安四顾茫然后的“ ,直挂云帆济沧海”化成了积极乐观的壮志豪情。5、走近名著。(4分)(1)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闯白虎堂陷 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 (人名)巧施此计,利用 (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2) 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 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外祖父家里的生活经历。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9分) 徜徉浩瀚书海,让读书成为生命的必需;漫步文学殿堂,让读书提 升生命的价值。下面邀请你加入“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活动,一起 感受读书的魅力和乐趣。6、“腹有诗书气自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 铭。(2分)7、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请你设计一个与主题有关的班级活动并 简述活动的主要内容。(3分) 活动名称: 主要内容: 8、古代神话饶有趣味,不少同学非常爱读。下面是某同学读神话故事后 编写的一副对联,请你补全对联。(2分) 上联:女娲补天护大地 下联: 9、 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主持人,你会说些什么结束此次活动?(2分)3、 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7分)(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4题。(共11分)【古诗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0、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古文阅读】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 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 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太祖一日后苑挟弓弹挟弓弹雀。有臣僚叩殿,称有急事请见。上亟出见之,及闻所奏,乃常事耳。太祖曰:“此事何急?”对曰:“亦急于弹雀。”上怒,以钺柄撞其口,两齿坠焉。徐伏地取落齿,置怀中。上怒甚,曰:“汝将此齿去讼我也?”对曰:“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上怒解,赐金帛慰劳而去。 注释:太祖:宋太祖赵匡胤。 弹:用弹弓射。 臣僚:臣子。 钺:古代一种向斧子的兵器。 徐:慢慢地。 讼:打官司。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私我也: (2)自有史官书之: 12、 翻译下列语句。(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臣岂敢讼陛下,自有史官书之。13、结合原文谈谈这两篇短文分别称赞了臣僚和帝王什么精神?两位大臣 在劝谏方法上有何不同?(3分)(2) 阅读把内脏当“子弹”打出去,完成13-17题。(8分) 世上的许多种动物皆可以视作一部励志大书,即便是那些生命形态极其简单的物种。海参就是这样一种动物,它的生命形态简单得甚或连眼睛也没有,但仿佛世上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能练出不一般的本领。 海参数亿年前就具有这种隐身的本领,生活在礁石旁边的海参,它的身体颜色为棕色,而生活在海藻、海草中的海参则为绿色。海参变色的本领使得敌人很难发现它们。 为了不致于被贪得无厌的人捕捉,它们终于练就一种绝技,这就是自溶。它们的体壁中拥有了一种自溶酶,当海参离开水时间太长,体壁就会变形,自溶酶发生反应让整个海参迅速溶解成液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溶成了海参们的一种自然归宿,在海洋中生长约10年时间,海参就会把自己溶解在海洋里,以此结束坚强而奇葩的一生。 海参的奇特之处还在于它们一年两眠。海参除了冬眠外,还会夏眠。海参的食物来自于海洋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特点是趋温避冷,冬秋之季水下的温度比海面要高,微生物就生活在海水下面。海参只在水深处13至15米的地方活动,这就让它们有了足够的食物。到了夏天,海水表面温度随着阳光的照射开始升高,海底的微生物上浮到海面上来活动和繁殖。这时海参的食物匮乏,它们于是开始夏眠,睡它三四个月的觉,一觉醒来,那些浮游生物正好沉入水底,在海参身边快乐玩耍着,这时海参只要开开合合嘴巴,很快就痛痛快快地吃了一个肚儿圆。冬天,浮游生物虽然在海水下面,但已不多了,这时,海参就再睡一个长长的大觉。 海参最为奇葩的技艺是遇到危险时,它们会把内脏当作“子弹”打出去。天敌来袭了,它们的身体一收缩,海参的肛门就有一道黑烟喷出。这可不是它们从体内排放出的对敌人造成伤害的有毒液体或气体,而是它们的身体内的肠子、肝脏以及大量的体腔液。海参的这一“子弹”也不是去伤害敌人,而是让天敌的眼前有一片障碍,不,海参是以整个内脏给贪心于食物的天敌,自己则借助内脏及体腔液喷射出去对身体所起的反作用力,从而迅速逃掉。 当然,海参这不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最初也许是,但到后来,这种方法成为海参的“独门绝活”。因为通过一次次进化,海参体内形成了一种结缔组织。这种结缔组织由若干个形状的细胞构成,也就使海参具有了很强的再生能力,它们一旦抛掉内脏等器官,仍然能够完好坚强地活着,并在适宜的条件下重新生出内脏。 海参以极其简单的个体,在世界生存了6亿多年,成为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种之一,有海洋活化石之称。 选自知识窗2015年第7期)14本文以“把内脏当子弹打出去”为题,有什么作用?(2分)15 阅读全文,概括海参的几个奇特之处。 (2 分)16结合语境思考,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 分)17文章第段加点词语“适宜的条件”能否删去?说说理由。 (2分)(三)阅读擦亮民族的精神利刃,回答1822题。(共9分)狂妄的日本侵略者,很少把对手放在眼里,尤其是实力悬殊的侵华战争。但是,面对英勇的中国抗战军民,他们也有肃然起敬,甚至不寒而栗的时候。 1936年春,赵一曼被捕。日本特务大野泰治担心她因伤势过重死掉,决定立即开始审讯。当赵一曼从容地抬起头,与之四目相对时,大野泰治情不自禁地倒退了两三米 杨靖宇牺牲后,头颅被割下送给司令长官野副昌德邀功。这位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见到杨靖宇的头颅后,闭上眼就做噩梦,赶忙叫人举行灵祭大会。亲自切开杨靖宇的胃进行解剖的岸谷隆一,后来毒死妻儿后自杀,他在遗书中说:中国有杨靖宇这样的铁血军人,一定不会亡国。 这些震人心魄的细节,在抗日战争的历史中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他们的英雄事迹,留给后人一个最深刻的启示:一个民族真正的强大是精神的强大,只要精神利刃永不卷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强敌。 全面侵华战争打响前,日本驻北平特务机关曾做了一份秘密报告,除了渲染不战而胜外,也客观谈到了不可忽视者:倘彼时中国的官民能一致合心而抵抗,则帝国之在满势力,行将陷于重围自鸦片战争以降的近百年里,面对外敌的入侵,中国从来不缺振臂一呼、断头流血的英雄人物,但只有抗日战争,才真正唤醒了全民族的觉醒,第一次如此万众一心、气壮山河地擦亮了民族的精神利刃,向侵略者集体亮剑。 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民族空前团结、共御外侮,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百姓漠然视之,因为所谓国家,不过是朝廷而已。甲午战争,在日军占领后的城镇、村落,各种规模的集市很快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景象,一些商贩还很快学会用日语叫卖。在日军驻扎的营地附近,有的赶着骡马大车、拿着扁担等着揽活,没有一点亡国之恨的样子。民众麻木至此,战争焉有不败之理 现在,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一些人也失去了对历史的痛感。有的解构历史、泼污英雄,有的缺少忧患、丧失警惕,有的妄自菲薄、膜拜西方,有的则在唱衰中国做空中国。前车之鉴,殷鉴不远!【丙】 著名作家魏巍在漫忆黄土岭之战一文中写道: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这是两种精神在较量:一种是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一种是老红军的革命意志,看看究竟谁更顽强,谁压倒谁。回过头来看,14年的艰苦抗战,不只是时间的刻度;3500万人的巨大伤亡,不只是生命的刻度;10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也不只是物质的刻度,它们共同标注的是一个民族的精神韧度。 历史的横断面,如同树的年轮,时间越是久远,越能看得清晰。70年过去了,硝烟虽已散去,警钟依然长鸣民族的精神利刃决不能锈蚀,决不能卷刃!18.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 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20.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21如何理解第段画线句的含义?(2分)(4) 阅读一杯水的温暖一文,完成第22-25题。(9分) 这是一天里最热的时段。 毒辣的日头悬在半空里,炙烤着大院里的一草一花,水泥路白亮亮的,反射着刺眼的光,没有一丝风,没有一个人走动。整个院子像中暑了,蔫头耷脑地躺在烈日下。 谁也没有想到,一辆运水的人力三轮车碾压着自身的影子,踏进院里来了。三轮车摇摇晃晃、吱吱呀呀地行进着,在宿舍楼前停下了。 车上下来一位中年人,淋漓的汗水漫流在黝黑的脸上,浸湿了上身那件灰色的衬褂。他扯起搭在肩上的毛巾,囫囵擦了一把汗,便从车袋里摸出一个装饮用水的瓶子,摇了摇是空的,就又放回去了。水没喝上,中年人有点失望,但也就是一瞬间,他抬起头,眯着眼望了望,迅即从车上搬起一桶水,扛上肩,往宿舍楼里走去。 原来,他是来给住在楼里的人家送水的。 攀上,跨下,中年人搬着一桶又一桶的水往楼里送。几趟下来,他想喝杯水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可是那些人家都只是从透着冷气的门缝里塞给他五元钱,就让他把水放下了,他连讨杯水的机会都寻不到。总算只剩下一桶水了,并且还是二楼的,他算计着送完这桶水踏着空车回去,顶多半个小时就可以喝上水了。一想到马上有水喝,脚下又有劲了。 门铃一响,不想这回门全打开了,是一位大妈,看见中年人连声叫道:“哎哟,看把你热的,快进屋来歇歇!” 中年人放下水,看了看自己的模样,不好意思往屋里走,大妈见状,一把把他拉了进来,光洁的木质地砖上,留下了几个脏兮兮的脚印。 大妈赶紧挪过一台风扇,凉爽的风顿时源源吹向中年人。 “师傅,今天怎么是你送的水?”大妈问。 “听说跑这路的顾不过来,我是他们临时叫来的。” “是的,都打电话要水,能顾得过来嘛。”大妈说这话时,已将一杯水递到了中年人面前,可是中年人没有接,问:“大妈,您家有一次性茶杯吗?” “”大妈望着中年人,有些疑惑。 “大妈,我患过肺结核。” 一丝黯然从大妈的脸上掠过,随即淡然一笑,说:“不必顾忌,没事的,你快喝吧,是温水。” 中年人接过水,脖子一仰,干了。一杯温水下肚,他感觉舒坦多了,就返身从门口把水提进来,拆了封,装到饮水机上。大妈也就让中年人帮着装水,等他装好了水,掏出五元钱来给他。中年人收了钱正要离去,大妈又叫住了他,让他等一等。大妈去房里取回几盒药来,对中年人说:“这是进口药,专治那病的,你拿去问问医生,要是行就服了吧。记着,那病要根治,一旦复发就有些难了” 大妈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异样,中年人不解地望着大妈,大妈将药塞进他的手里,又说:“拿着吧,我女儿从国外寄来的,都是上好的药,只是我家老头他自个耽误了” 中年人明白了,心里难过起来,两眼一润,想说些什么,可一时又不知从哪里说起,像个孩子似的站在大妈的面前,好一会才说:“大妈,您老人家今后要是有力气活,就打我电话!” 踏车回去的时候,中年人感觉腿脚都是劲,日头好像减了几分威力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23. 请联系全文,说说文中的“大妈”是个怎样的人。(2分)24.小说的第二段在内容、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分)25. 谈谈你对小说标题“一杯水的温暖”的理解。(3分)四、写作表达(共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题目:请以“平淡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题二:阅读下面三则格言,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一个话题,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 (1)爱能够创造一切。 (2)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 莫扎特 (3)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表达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 号班 级姓 名 初四学年语文试题答题卡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1) 仰不愧于天 (2) (3) 改为 改为 2、 3、 4、 5、(1) (2) 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探究(9分) 6、 7、 8、 9、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37分)(1) 文言文阅读,回答1013题。(11分)10、 11、私: 书: 12、(1) (2) 13、 (二)阅读把内脏当“子弹”打出去,回答1417题。(8分)14、 15、 16、 17、 (三)阅读擦亮民族的精神利刃,回答1821题。(9分)18、 19、 20、 21、 (四)阅读一杯水的温暖,回答2225题。(9分)22、 23、 24、 25、 初四语文试题答案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2)jue 羁 (3)“直”改为“执” “籍”改为“藉” 2. d 3.a4.悠然见南山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忽如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 长风破浪会有时5.(1)周瑜 蒋干 (2)一 阿廖沙 二、综合性学习(9分) 6、示例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示例二: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垠广阔的海洋。(凯勒)7、示例:活动名称:书香校园展 主要内容:邀请新华书店到校园内开一个书展,营造读书氛围。8、示例:精卫填海显豪情 大禹治水保民安 唐僧取经度万众9、示例:同学们,书籍的力量是无穷的,“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在书香的熏陶下刻上青春的烙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