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新人教版(3).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新人教版(3).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教案 新人教版(3).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识记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春秋诸侯争霸的情况及其作用。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用联3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称霸原因的探究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重点难点春秋争霸战争不同特点及其历学生学习过程二次备课一、自主预习1.春秋时期,出现了 和牛耕,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规模扩大,随着产品的增加,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 交换市场,金属 被更多的使用。3. 、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到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 和 也先后北上争霸。他们以“ ”为旗号。4春秋时,第一个霸主是 ,任用 为相。5.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出现了大规模的 。二、探究尝试:1简述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是什么?(1)农业上出现铁制农具和牛耕兴修水利工程;手工业规模扩大农业化程度提高;商业活动逐渐活跃。(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春秋时期的著名霸主有哪些?第一位霸主是谁?春秋时期晋、楚之间著名的战争是什么?与这场战争有关的成语是什么?这一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著名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第一位霸主:齐桓公。战争:城濮之战成语:退避三舍。影响: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灾难。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促出现了民族交融。三、四、 1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时期开始于(c)a公元前841年 b公元前771年c公元前770年 d公元前476年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他就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秦王嬴政3“春秋无义战”是孟子对争霸战争的评价。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战争说法不正确的是(a)a巩固了周王室 b给社会带来了灾难c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d促进民族交融。4.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c.统一 d、适者生存5.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大变革 b.大一统c.民族政权并立 d.专制皇权加强6.东周一开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大权旁落,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争霸战争频仍。这一时期,下列诸侯称霸的先后顺序是( 晋文公 齐桓公 楚庄王 秦穆公a. b c. d. 7.中国古代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中,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盘庚迁殷c.牧野之战 d.国人暴动一、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我们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西周末年发生的一件事和这则故事很相似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烽火戏诸侯)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讲讲这个故事。烽火戏诸侯的教训是极其惨重的周幽王的权威一落千丈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二、自主学习(教师引导):你认为本课的重要知识有哪些?仔细阅读教材,请在书中用彩色笔标记出来。三、探究尝试要求:交流讨论自学中的疑难、疑惑,一般是先一对一讨论,有质疑和分歧再在组内大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适时请教老师。歌谣记忆:春秋农耕铁农战国时期遍大地。春秋末年采用农耕,农业史上大革命。齐国君主齐桓公,任用丞相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