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习题 新人教版(2).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习题 新人教版(2).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习题 新人教版(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1、 单项选择题 1.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 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2.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争霸称雄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统一国家的建立3.战国时期,生产力显著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青铜器的改进 铁农具的出现 牛耕的推广 铁农具的普遍使用a. b. c. d.4.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 )a.承认土地私有 b.奖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推行县制5.(2016青岛)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a.商鞅变法失败的原因是触犯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会付出沉重代价6.下列是描写公元前351年生活在关中地区的某人发迹的故事,以下各项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他在一次战争中杀敌立功,得到了几十亩土地的赏赐b.几年后,他辛勤耕种这些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国家免除了他的徭役c.接着,他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土地,成了小地主d.四十五岁后,他卖掉所有土地经商,得到政府的奖励,后来成为拥有雄厚资本的大商人2、 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这一天,在咸阳城内,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二、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三、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多缴租税者,免其徭役。四、建立县制,全国划分为31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人群中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回答:(1)商鞅变法发生在战国时期的哪个诸侯国?(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旧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措施最为不满?理由是什么?(3)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8.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 请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和最南的诸侯国的名称。(2) 据图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3) 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4)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战国初期还有十几个诸侯国,到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四海一”。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什么趋势?参考答案1. d 2.a 3.d 4.a 5.d 6.d 7.(1)秦国。(2)对按军功授予爵位这一措施最为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严重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3)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8.(1)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