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习题 北师大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1 单项选择题: 1.下面原始人类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2.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 a、300万年 b、200万年 c、170万年 d、7020万年 3.假如时空倒流,你回到170万年前的中华大地,你最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 ) a、元谋人正在采集食物 b、北京人正在用火烧烤捕获的野兽 c、山顶洞人正在用骨针缝制衣服 d、河姆渡人正在捕鱼4.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生产技能方面的表现有( ) 开始采取磨制和钻孔技术 开始饲养家畜 会制造骨针 出现了原始农业 会人工取火 a、 b、 c、 d、 5.韩非子是一部古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圣人出现以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通知天下,称他为燧人氏”。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远古人类怎样的信息( ) a、远古人类发明了文字 b、远古人类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c、远古人类会制作陶器 d、什么信息也得不出来 6.小明随同学一起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活动。经过讨论,他们决定先到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 ) a、云南元谋 b、北京周口店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7.下列发生在我国原始社会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 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 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 a、 b、 c、 d、 8.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 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 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9.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 ) a、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 b、小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小华: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小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10.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a、神话传说 b、史书记载 c、学者推断 d、考古发掘2 非选择题 11.下面两幅图生动地展现了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场景。识图后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假如你是图一中的一位北京人,你平时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得到“火”的?(2)图二中的山顶洞人在用火方式上与北京人有何不同?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图二中右边的那个人应该在干什么?(3)请说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相同点有哪些?(说出三项即可) 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等。” 历史教科书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韩非子 阅读材料回答:(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 它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 从什么人生活的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这种远古居民是以怎样的方式生活在一起的?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参考答案1. d 2.c 3.a 4.c 5.b 6.a 7.a 8.b 9.d 10.d11. (1)大自然雷电生火、森林草木自燃生火、露天煤的自燃起火等(2) 使用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3) 都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都会使用打制石器和木棒;都主要靠采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