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目标:了解老子的思想,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初步接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学习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等学术大师在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教学重点:了解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教学过程:导入:(谜语、复习导入法)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老师要先考考大家(搞笑猜谜:黑人 谜底:墨子 / 女扮男 谜底:庄子 / 父亲 谜底:老子 / 找儿子 谜底:荀子 / 儿子的儿子 谜底:孙子/)大家知道他们都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吗?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农具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讲授新课:一、老子与道德经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就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他是道家创始人。老子否认“天命”的绝对权威,提出道法自然。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向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警告统治者不要为所欲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他认为事物虽然相互对立,但可以相互转化,很多成语都体现了这一点,你们能举出一些成语例子吗?(以柔克刚,大智若愚、苦尽甘来、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喜极而泣、弄巧成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老子还希望回归“民智老死不相往来”的淳朴民风。其思想体现在道德经中,老子的道德经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和东方智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想很多人都会说是“圣人”啊,那么同学们对这位“圣人”了解多少呢?学生活动 如果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伟大的思想家“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互相敬爱,相互谦让,和睦相处。“礼”言行举行要符合社会规范。“为政以德”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国。孔子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孝敬父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要宽容、守信等等。这都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地方。作为一位教师,以及你们作为学生,更是要好好像孔子学习。因为孔子不仅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还是著名的教育家,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和学的名言呢?伟大的教育家创办私学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不论社会地位高低,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曾参和子路的故事,不同性格的学生教育方式不一样。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提问:说了这么多孔子的教育思想,知道它们都收录在哪里吗?这本书是孔子所著吗? 过渡:春秋时期,出现了孔子老子这样的大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启发了后世越来越多的人们探索救国统一道路,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道家后继有人,同时,涌现出众多思想派别,形成了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三、百家争鸣历史背景讨论: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政治、经济、思想多方面考虑)商业繁荣和城镇的兴盛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在飞速发展,铁器的普遍使用,牛耕的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一多,必然产生交换,这都促进了商业繁荣的城镇的兴盛。竞相改革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出现了 “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原来的奴隶主贵族开始转化为新兴的地主阶级,奴隶制度也开始走向崩溃。各国竞相改革,刚上台的地主阶级在自己的立场上需要新的政治理论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增强实力。士人的积极思考和探索当时一批士人四处游说,讲学,面对大变革的时代,他们独立思考,由于这些人的社会地位,立场等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形成了各种派别的理论。自孔子创办私学以来,私人办学兴盛,为各派学说的传播提供了阵地。百家争鸣列表归纳:百家争鸣的概况。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作主张墨家墨子墨子兼爱,非攻儒家孟子孟子仁政,“民贵君轻”道家庄子庄子无为而治法家韩非子韩非子法治,加强中央集权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墨翟,代表作为墨子,他主张“兼爱”和“非攻”。孟子提倡“施仁政于民”,“仁”和孔子的主张相似,孔子是圣人,孟子则被称为“亚圣”,儒家的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孔孟之道。庄子主张“道法自然”,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可以加入庄周梦蝶的故事)影响诸子百家相互辩驳又相互吸引,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学以致用: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