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躬敬纪念碑阅读训练 苏教版.doc_第1页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躬敬纪念碑阅读训练 苏教版.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躬敬纪念碑姜继先 我站在那块纪念碑前,立即被一种沉稳凝重所包围。这块碑由一块巨石雕成,略显粗糙,却透露出源于山脉的高大和与生俱来的沉重。碑体已经残缺,呈暗灰色,光泽尽失,可传递的是沧海横流的时光深邃。碑上依稀可见的文字,更是彰显着忠诚与气概。 这块碑现陈列在五师陈列馆内。几年前,为弘扬兵团精神,再现五师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激励后人,经过多方努力,五师建起了这个被命名为“红星之旅”的陈列馆。因面积有限,陈列馆内以图片陈列为主,辅以部分文物、半景画、雕塑等,配上声光电效果,开辟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后又经几番周折,将此碑从原立地运了回来,陈列在馆中。纪念碑为“十六师烈士纪念碑”。 这是一段用血与火锻造的历史。 五师发源于南昌起义,经历了长征和抗日战争,前身为六军十六师,在延安时期为陕甘宁晋绥联防教导旅,被授予“红星部”的称号。一九四六年,国民党部队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教导旅随西北野战军投入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在延安保卫战中,激战七天七夜,然后转战西北战场,围歼醒醐(h)镇,血站盘岭,攻占西安,鏖战郑州,然后又扬鞭催马,凯歌进疆,保卫伊吾,剿灭残匪,一次次枪林弹雨中突进,一次次烽火硝烟中穿行,锤炼得“红星”愈加熠熠生辉。 志书上称,当年碑上共刻有十六师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2319名烈士的名字。2319名,看似很精准,但我对这个数字产生了深度的怀疑。就算这个数字是准确的,那么再往前追溯呢?一直追溯到南昌起义,在这支部队中到底有多少人牺牲于烈火烽烟之中,我想肯定没人说得清楚。其实,对于这一点,说清说不清都不重要,只要我们记住一点就行了,那就是这些牺牲了的人都是理想的追随者,或者说都怀着一颗渴盼自由、向往幸福的心。从古至今,这个世界之所以生生不息、精彩万分,就是因为人类从来没有中断过渴盼与向往,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理想的追求,也由此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因为心中怀着那个理想信仰抑或追求自由和幸福,他们都对前方有一个美好的世界、有一种幸福的生活深信不疑,所以一路走来,义无反顾,哪怕是流尽鲜血,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可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抵达目标,中途殒殁。就意义而言,我以为,他们并不是消亡,而是化为星辰,依然光彩夺目,而他们所追求的理想,正在渐趋实现。也许神州大地上绿浪翻涌,硕果累累;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城镇中高楼林立,花红柳绿;人们居住楼房,出行小车代步都是表象,但绝对是一种证明,是烈士的理想追求的证明。 “最高的基座才会有最高的主峰临盆”,因为石是基座、碑是基座,那些追逐理想的人们更是基座,所以,由他们托起的峰才如此高大,巍然屹立 (选自当代兵团,有删改)1.文章第段插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2.文章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大量的动词和短句,有什么表达效果?3.“2319名,看似很精准,但我对这个数字产生了深度的怀疑。”“我”为什么深度怀疑这个数字?4.在“我”看来,这些牺牲了的战士们的生命意义是什么?答案:1.插叙了纪念碑的来历。为下文论纪念碑的意义作了铺垫。 2这些短句配以动词的使用,读起来节奏明快,恰当地表现了十六师战士们浴血奋战,在各处战场上的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