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答案必修二.ppt_第1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案必修二.ppt_第2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案必修二.ppt_第3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案必修二.ppt_第4页
高中语文阅读答案必修二.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二阅读答案 我与地坛 一 1 1 正常人的生活环境2 不会和别人接触的地方2 因为作者对当时人生悲观失望 觉得和自己昆虫一样可怜 3 从这些生灵身上感受到了生活的意趣 得到了一些启示 二 1 荒芜但并不衰败 古老而又充满生机 2 1 人因该珍惜生命 2 每个人都是要死的 但不应 急于求成 3 人生的关键是如何活下去 3 人在现实中总是有某些痛苦的 必须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一旦明白了精神家园之所在 他便获得了自由 精神上的痛苦就可以获得解脱 三 1 照应下文 这样想了好几年 说明对生和死的选择曾经是一个长期困绕我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我经过了艰难的思考和抉择 2 1 自然的启发2 母亲的关爱3 自己的思考3 因为我对死有了一个乐观而坦然的态度 最后的常春藤叶 一 1 暴躁 不得志 心地善良 舍己救人2 他老是说要画一幅杰作 可是始终没有动手 最后终于完成了他的杰作 常春藤叶 3 琼珊的病使他没有心思再去做自己的事情 同情和悲悯的情感萦绕在心头 4 1 面对病危的琼珊 苏艾去找到贝尔曼告诉琼珊严重的病情 并表示自己的担心 2 苏艾坚持要贝尔曼去给他当模特 并一块商讨对策 3 贝尔曼看过琼珊之后 苏艾同他商讨救治琼珊的对策 5 苏艾待贝尔曼看过琼珊后 做手势叫贝尔曼到隔壁屋子里去 他们在那里提心吊胆地瞅着窗外那棵长春藤 后来他们默默无言地对望了一会 6 使琼珊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最直接的东西是那 最后的常春藤 这也是小说极力表现的内容 而 最后的常春藤 得以保存下来 是穷画家贝尔蔓的 杰作 所以说是贝尔蔓救了琼珊 但苏艾和医生为了拯救琼珊的姓命 也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特别是苏艾 她为琼珊能活下去 经过了不懈的努力 小说这样写 主要是想揭示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 二 1 对自己严重的病情近乎绝望 而在绝望中又期待着奇迹发生的矛盾心态 2 苏艾以为琼珊不知自己病情的严重 想极力转移其注意力 淡化病情的严重性 六国论 一 1 A 固 本来 然 代词 这样 2 B 指祖父辈和父亲辈 3 各国赂秦奉送得欲多 秦国侵犯这些国家就愈是厉害 你送给他越多 他侵略你越厉害 4 所以 不须作战 谁强谁弱 谁胜谁负 已经确定了 5 论点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 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 二 1 D 也许 2 B 与 亲附 结交 介词 跟以 因为 用 3 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 却在别国之后灭亡 这是用兵抗秦的功效啊 4 韩 魏 楚荆轲 李牧 三 1 A2 B3 A4 以四方无事之国 佐当寇之韩魏 5 苏辙的论点是 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六国却 贪疆场尺寸之利 背盟败约 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 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共同点 都从六国自身找原因 不同点 苏洵认为破灭原因 弊在赂秦 苏辙认为是因为六国不团结 齐楚燕赵不能支持首当其冲的韩魏 六国自相屠灭 荷塘月色 一 1 C3 C2 B 从语段的最后一句看 流水 依旧 遮住 了 4 微风一道 二 1 静静薄薄淡淡弯弯既描摹出眼前的景物 又抒发了作者的情意 同时音节和谐 有音韵美 2 1 与上文月光如流水一般照应 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 又与幽静的环境相吻合 2 描摹出高低错落 明暗掩映的灌木的影子 反衬月光的轻柔 3 B4 B5 A6 陶醉于荷塘月色的美景 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淡淡的哀愁 三 1 D2 酣眠 是指满月的朗照 可喻指欢乐 畅快 小睡 是指朦胧的月色 可喻指本段中所抒写的轻松 闲适的感受 淡淡的喜悦之情 3 4 第一层 结合荷叶 荷花写月 表现月色朦胧恰到好处 第二层 结合树影写月 表现光与影组合和谐 祝福 一 1 祥林嫂认为自己捐了门槛 赎了罪 已是个干净的人 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参与祭祀之事了 2 后句比前句显得惊慌和急切 更突出和强调 你放着罢 这一动作命令 3 外貌与心理4 四婶的喝令彻底粉碎了祥林嫂生前作正常人 死后免受痛苦的愿望 她的精神遭到致命的打击 二 1 乞丐 纯乎 分明 2 表示提示下文 表示总括上文3 衣着身份 贫穷依旧4 5 揭示了封建礼教和封建统治是怎样一步步把祥林嫂摧残至死的 从而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三 1 把祝福的欢乐气氛与祥林嫂的惨死形成强烈对比 以乐景衬哀 更突出祥林嫂命运的悲哀 2 灰白 沉重 钝响 这些词语或色彩暗淡 或声调低沉 使祝福的景象蒙上了灰暗的色彩 表达了作者悲哀 郁闷的思想感情 3 疑虑 指前文写到的下午遇到祥林嫂时回答她 人死后有没有魂灵 的问题后的 不安 听到祥林嫂死讯时的 负疚 和从鲁四老爷 俨然的脸色上 感觉到的 疑 等疑惑 忧虑 不安的心情 祥林嫂的惨死和天地圣众 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幸福 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 表达了作者对杀人的旧社会无比憎恨的思想感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1 D2 这首词上阕主要写赤壁景色 下阕主要写人物事迹 篇末借怀古抒发感情 把写景 咏史 议论 抒情融为一体 气势雄伟 一泻千里 不过 词末几句 抚今追昔 情调低沉 封建士大夫失意时往往发出 人生如梦 的感叹 这是作者思想上消极的一面 在写景方面 如 乱石穿空 写山势险峻 惊涛拍岸 写巨浪惊险 卷起千堆雪 写江水汹涌澎湃 这三句合写江山 有声有色 3 AC4 A B C D 5 1 第一种理解较妥 理由是 羽扇纶巾是三国六朝时一般儒将的装束 可用在描写诸葛亮 也可用来描写周瑜 指周瑜 与下文联成一气 好理解些 2 第一种理解较合适 WDT为作者自我解嘲 更符合 赤壁怀古 这个题目 3 第二种理解符合实际情况 因为作者反对投降妥协 6 1 以 乱 修饰 穿突 之 石 表现出岩峰错列 直插云霄的态势 以 惊 修饰 拍岸 之 涛 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 卷起千堆雪 卷起 这个动词 千堆雪 这个比喻 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 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 宛如堆堆白雪 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 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 2 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 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 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 但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 立大功 他年已四十有七 却事业无成 所以自讥 多情 倾慕周瑜 渴望建功 这自我讥笑当中 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 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则更是在坎坷遭遇中的强自排遣 在消极情调之中也包含有报国无路的感慨 3 这首词塑造了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 面对古代战场 倾慕周瑜伟业 慨叹自己无成的形象 创造出开阔深沉 壮丽奇险的意境 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感情 4 作者认为周瑜在赤壁之战中起了决定作用 所以巧借这一典故 塑造周瑜成竹在胸 指挥若定的形象 表达出自己对周瑜的敬佩之情 从而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 5 雄姿英发 羽扇伦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6 不消极 人生如梦 是词人在遭受压抑 内心苦闷情况下的自慰之词 但他并没有想到及时行乐 这只是壮志难酬的无奈 是悲壮苍凉的无奈 7 大江 故垒 乱石 惊涛8 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 一时多少豪杰 京口北固亭怀古 1 稼轩长短句 南宋辛弃疾力主抗金壮志难伸支持韩侘胄北伐反对草率冒进北固亭抚今追昔2 1 ACD 2 AaBdCbDd 3 AdBcCaDb 4 D 5 D 3 1 用 千古 修饰 江山 表现出深沉的古今兴亡之感 蕴含着对南宋国势日益衰微的深切忧虑 在这大好河山上 自古以来多少代兴 多少代亡 现在国势又日益衰微了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即赞美历史上的孙权 更深恨现实中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紧承上句 并且用 总 修饰 被 这就既慨叹孙权时期京口繁华景象和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 都已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复存在 更表明了英雄人物及其业绩都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 江山本应代有英雄出 当时却没有孙权这样的英雄 抒发了对屈辱苟安的南宋统治者的不满 2 单写 斜阳 之下的 草树 用 寻常 修饰 巷陌 表明刘裕出身寒微 突出他以寒微出身而建立了赫赫功业 含有讽刺南宋朱紫权贵失地误国的意思 金戈铁马 表现出刘裕统帅万众精锐部队勇战强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