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问题导学一、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时志士,舌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识,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而况追逐于人已然之末轨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材料二“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清政府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心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衷,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孙中山材料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孙中山(1)材料一观点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对材料中孙中山倡导的“社会革命”的理解。(2)从材料二中可以感受到孙中山的什么精神?“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说明了什么?(3)材料三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它体现了孙中山哪些高尚品质?二、对孙中山的评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材料三“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1)据材料一探究,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与材料二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3)据材料三探究,孙中山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对孙中山作简要评价。1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1)领导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最伟大的功绩)。(3)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4)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进程。2对孙中山一生活动的评价(1)孙中山一生体现的“坚持立场、不屈不挠、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是其备受尊重和爱戴的主要原因。(2)孙中山的民主建树虽然未能真正落实,却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规划了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走向。(3)孙中山晚年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当堂检测1孙中山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时代家里十分贫困,自己也曾一面读书一面劳动,早年的生活环境对他的思想产生的影响最主要的是()a领导农民起义,成为农民革命的领袖b思想中有对劳动人民疾苦的深刻了解和同情c仰慕西方文化,认为西方的思想文化是世界上最先进最优秀的d立志学医,医治贫民,以医道救中国2“先生挺身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这副挽联是纪念()a李四光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3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其史论、史观和史料反映出()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英雄创造历史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合流领导阶级的先进与否,是革命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a bc d4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据此他采取的行动是()a改组国民党,更名为中华革命党b邀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加入国民党c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改组国民党d邀请宋教仁入党,改组国民党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结合两段材料,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是什么?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答案:【问题导学】一、活动与探究:(1)提示:实质: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国强民富。理解:“平均地权”,国民共享地利,避免贫富悬殊。(2)提示:精神: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大无畏精神。说明:革命形势迅速发展,推翻清朝统治的局面已经形成。(3)提示:内容:追求民主自由与平等权利,唤起民众并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为实现这个目标加快努力。品质:奋斗不息、死而后已的高尚情操。二、活动与探究:(1)提示: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实行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2)提示:方法上由改革到革命;目的上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3)提示: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苏联的帮助;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4)提示:孙中山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顺应时代潮流,思想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当堂检测】1b解析:孙中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故a项错误,c项的说法过于绝对,d项中应该是孙中山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故正确答案应为b项。2b解析:通过题干“革命”“民族”“四十余年”“青天白日旗”等信息可以判断是纪念孙中山的挽联。3c解析:根据引文“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可知,突出了资产阶级的作用,故正确;“三剑一击,清王朝就玩完了”体现了三民主义的巨大作用,代表了资产阶级和中国人民的愿望,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积极抗争与探索,故正确;材料中的图片(代表三民主义的三把剑相互交错)可反映出。4c解析: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是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转变之一,而改组国民党主要是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故答案为c项。5参考答案:(1)“民族革命”是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走狗清王朝的统治。只有通过民族革命,才能摆脱清政府的民族压迫和帝国主义的外来侵略。“政治革命”是指推翻帝国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有这样才能铲除君主专制政体。“社会革命”是指平均地权,只有这样才能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莆田市湄洲湾北岸经济开发区国发投资有限公司后备干部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瓷砖美缝施工方案的内容
- 乐亭四星级酒店施工方案
- 开封古建筑施工方案设计
- 2025广东广州花都城投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招聘拟录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滁州南谯城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实体批发店做活动方案策划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所属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海南乐东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招聘保安人员2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河南洛阳市洛报集团招聘模拟试卷及一套答案详解
- 教案2025秋形势与政策纪念抗战胜利坚定民族信念抗战胜利80周年
- 加油站职业健康危害因素分析
- 辽宁省沈阳市2025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 公路统计管理办法
- 《智能建造概论》高职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危重症患者的疼痛管理
- 电力建设安全规程2025新版
- 2024年法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苏州市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面向下一代互联网Web3.0可信数字身份基础设施白皮书(2024年)
- 万达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