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颐和园.doc_第1页
18颐和园.doc_第2页
18颐和园.doc_第3页
18颐和园.doc_第4页
18颐和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颐和园 教材分析:本册第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明的一扇窗口。颐和园一课是其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最大特点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根据文本特点和中年级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的读书要求及学习作者表达方法的习作要求,我力求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体会颐和园丰富的人文内涵。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话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2、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课前准备:1、读课本85、86页资料袋,搜集颐和园的资料,初步了解颐和园。2、认真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3、将不明白的地方画下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或查阅资料,试着解决。4、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语。教学过程与方法:第一课时一、初步了解颐和园。1、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同去参观北京的颐和园。2、交流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初步了解颐和园。A、自主交流有关颐和园的资料。B、师补充介绍:(幻灯)二、初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颐和园。首先,请大家借助拼音把课文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读流利。2、检测生字、词语。3、抽查读课文:一个小组读一个自然段。4、分小组练习读课文。5、分小组检测读课文。三、默读课文,在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然后交流。四、作业: 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划出相关语句。第二课时一、课前准备:传话游戏。1、下面,我们来做个传话的小游戏,好吗?请听游戏规则:说话声音不能太大,不能让后面一位同学听见,哪一组把话传至最后一个同学,就请最后一个同学站起来说出所传的内容。比一比,哪一组同学传得又好、又快。2、请各组小组长上台,教师将纸条发给小组长看,然后收回。 神清气爽 闪闪发光 金碧辉煌 姿态不一 隐隐约约 湖光山色 如诗如画 举世无双 巧夺天工3、教师点评,请各小组按顺序将词语读一遍。4、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词语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吗?对,我们今天就来接着学习18课。二、读课题,了解颐和园的历史背景。1、齐请读课题。读准并理解“颐”字。2、颐和园是我国保持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该怎么读(课题)?3、今天,颐和园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竞相游览的一个美丽的大公园。你又想怎么读?三、了解文章结构和课文内容。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作者的印象又是什么?课文哪些段落概括写了作者的感受?(1、6)课文开头、结尾都在赞美颐和园,这种写法叫“首尾呼应”。2、那么中间又写了什么呢?(作者游览的景点)游览了哪些景点?3、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划出相关语句。4、出示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指导学生读一读,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像这样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就叫“移步换景”法。5、给表示游览顺序的四句话加上文章的首尾段,让学生自读一读。课文开头、结尾赞美颐和园,中间分别写作者游览的几个景点,.这种结构形式叫“总分总”。 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纲,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课文。6、学生根据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提出进一步的学习要求:现在,我们就移步换景,依次游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去感受颐和园这个美丽的大公园。四、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体会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的同时,学习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颐和园有这么多的美景,真吸引人呀!快速浏览一下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景点?(生读课文,自由汇报自己喜欢的地方。)、小组合作学习:请大家各小组选择一个最喜欢的景点学习。请看学法提示:找一找:找出小组最喜欢的一处景点。 说一说:这处景点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当中体会到的?谈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展示汇报:师引导(配合出示课件):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朗读感悟:三看长廊:整体看: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多米长,分成间。(运用数字写出了长)看廊内: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作比较)看廊外:长廊两旁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没谢,那一种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佛香阁、排云殿: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高、气势宏伟)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金碧辉煌)昆明湖:正前面,昆明湖静得象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体会“滑”字的用法,好在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很静、很清。)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样式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岛上一片葱绿。(说明昆明湖很美、很宽阔。)十七孔桥: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也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狮子姿态不一、数量多)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 )、有的( )、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游览了颐和园,你有什么感受?小结:是呀,颐和园是我国的名园之一,它体现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5、在颐和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请把这些美景补充在课文后面(美景有: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课件出示。6、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全班齐读最后一自然段。五、拓展训练、提高能力你能试着当导游,向别人介绍颐和园吗?六、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