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7年高二政治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3讲 全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关系”.doc_第1页
(全国)2017年高二政治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3讲 全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关系”.doc_第2页
(全国)2017年高二政治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3讲 全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关系”.doc_第3页
(全国)2017年高二政治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3讲 全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关系”.doc_第4页
(全国)2017年高二政治暑期作业 复习方法策略15讲 第13讲 全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关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讲全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关系”本单元的核心问题是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我们周围的世界是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正确看待和把握周围的世界,实际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二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另外,还包括物质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用列表法把握运动与物质的关系关系理解强调误区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侧重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承担者或者叫载体。离开物质载体的运动是不存在的侧重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会导致唯心主义例1每天都会有新的盐分进入海水,海水中也会有一些盐分进入海床沉积层。新注入的盐分数量与海水里跑掉的盐分数量互相抵消,海水的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这表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a b c d总结感悟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的原因也在于物质自身,在于物质内部存在的矛盾。运动是物质自身所固有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强加于物质的。二、用列表法把握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运动静止区别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一是指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特点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误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联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例2英国诗人雪莱在无常中吟唱道,“今天,花儿喜爱欢悦/明天,就会凋谢/我们希望长驻一切/诱惑你,然后飞逸/什么是人间的欢乐/那是戏弄黑夜的电火/像闪光一样短促”。下列与诗中的哲理相近的是()a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总结感悟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的属性。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中雪莱诗句的意思,以及各选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三、用结构图理解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例3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故事蕴含的哲理是()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总结感悟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但二者又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是第二性的。四、用结构图把握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例4某村在保护当地民族文化的同时,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一个普通的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一个生动展示少数民族生活状况的“博物馆”和著名的旅游景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从唯物主义观点看,该村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因地制宜,将文化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将客观条件与发展目标一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正确利用规律a bc d总结感悟在掌握“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要注意克服以下几个误区: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认为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认为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五、用结构图把握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例5正如当初无人能预测1450年的印刷术、1750年的蒸汽机、1950年的晶体管会带来何等影响,而今我们仍然无法预测3d打印将在未来漫长的时间里如何改变世界。这说明()a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d通过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总结感悟正确理解认识的发展过程要注意以下几个“并不意味着”:认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并不意味着人类没有彻底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具有反复性,并不意味着人们无法正确认识事物;单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并不意味着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一、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2015江苏高考)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a b c d2我国地质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自然灾害频发。因此,科学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这里包含的道理有()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质气候变化虽然复杂但一定有内在规律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就可以防灾减灾顺从自然是防灾减灾的根本出路a b c d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属性b城市是运动的主体c物质是一切运动的载体d自然界的变化人类无法预料二、运动与静止的关系4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上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机械运动是最基本的运动形式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5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季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三、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6.“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下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意识具有目的计划性b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c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d意识具有科学预见性7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多变性与其大脑的“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档装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人脑是思维活动的生理基础a b c d8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大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大脑效应,会随着年龄增长及大脑进一步发育逐渐消失。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b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c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d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四、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9荀子曰:“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下列诗句中与此寓意相近的是()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10著名钢琴艺术家傅聪认为,学琴的人以为把手指练得飞快就会变成第二个郎朗,其实510年之后,只不过是多了一批“光彩的手指”而已,这与成为艺术家的境界相去甚远。这种学琴方式的问题在于()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轻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缺乏循序渐进的训练违背了人才成长的规律a b c d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11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 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存。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a b c d12(2016天津高考)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13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六、综合提升14为了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始终坚守第一线,专心研究水稻。他说:“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来的。我的工作主要是在试验田”,“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苗头,才会接近灵感”。他始终坚信真正的权威来自实践。“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正是在第一线的坚守,使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了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1)材料中袁隆平为什么要始终坚持在第一线?(2)“杂交水稻这一创新性成果带来了全球水稻生产及可持续性革命化的发展”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第13讲全面把握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和认识论的“辩证关系”备考指导例1b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关知识。材料旨在表明海水与海床沉积层之间每天都有盐分流动,但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每天都有盐分流动表明运动的绝对性,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当选。海水平均溶盐度保持稳定即其性质保持不变,这是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表明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当选。例2b题干信息主要告诉我们事物处于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否认相对静止,b项强调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入选。a、c两项都是唯心主义观点,不符合题意;d项强调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不符合题目要求。例3b“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体现了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激励作用,b符合题意。a属于唯心主义观点;c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d不符合题意。例4b该村建设成为“博物馆”和旅游景区,成功的原因在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了经济发展的规律,故符合题意。说法错误,工作的出发点是客观实际,发展目标不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而不能超越客观条件和规律的制约。例5c本题考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由于受实践条件的制约,人们很难正确预测新的科技带来的影响,故选c。题干没有涉及规律,没有涉及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没有涉及具体的实践行为,a、b、d不选。考点突破1a“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是指世间万物不住地变化,强调物质是运动的,故正确。因时而变,随事而制,强调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思想与观念,故正确。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此题没有涉及矛盾的对立统一,排除。2a地质地貌等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入选;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地质气候变化反映了自然规律,正确。意识具有能动性,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以符合客观条件为前提,夸大了意识的作用,不选;防灾减灾根本上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并利用自然规律,而不是简单地顺从自然,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3c诗句的意思是通过洛阳城的变化可以看出古今兴亡,c与题意符合。a、d说法错误,b说法不准确。4a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银幕上的静止是相同画面的运动,体现a项。b、c两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d项错误。5a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材料中的毛竹表面上静止,实际上在地下生根,体现了静止的相对性和运动的绝对性,a项正确;b项本身错误;c、d两项不符合题意。6c本题考查意识活动的特点。“把落叶看成美妙的音符,就没有了悲秋之感”,加入了自己的情感,故具有主动创造性。本题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7d表述错误,意识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不由人脑决定;表述也错误,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大脑的机能。正确表述了人脑在意识形成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故选d项。8d本题考查哲学意识的概念。a说法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是人脑的分泌物;b说法错误,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c说法不合题意,材料讲的是意识与人脑的关系;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9d从诗句中“常道”“常数”“常体”我们能够看到材料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d项与其寓意相近。a项强调了立足点不同,人们的认识和感觉就不同;b项强调了动与静的对立统一;c项强调了意识能动作用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b、c三项均与题意无关。10b本题主要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题干中“光彩的手指”与艺术家境界相去甚远,说明人才培养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符合人才培养规律,这样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行为习惯,也不是人才训练方法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