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arald分析数据,结合今年秋季入学申请信息,对2013年度和未来几年的申请形势进行展望,并提醒大家注意几个重要的特点和趋势。1)本文只谈大形势,各种具体的申请话题,请参考Warald美国留学申请与就业博客的文章或者加入一亩三分地论坛跟大家讨论2)既然是整体形势,自然谈的是大面上的、概率比较高的事件,而并非任何场合任何情况都适用3)既然是展望未来,自然有很多是Warald个人观点,并且是推测;只有某个年度的申请结束了,solid facts才会作为马后炮出现,不过很多时候,即使是facts,也不容易被发现关于数据来源:1)美国USCIS、IIE等权威机构的各类reports/news2)中国新闻媒体关于高考的报道3)Warald本人多年来坚持亲手做申请;2009年创办一亩三分地以来,大力提倡按照固定格式提供详细信息定位和汇报申请结果,每年暑假也都进行申请结果问卷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并且数据很可用,因为包含有申请人详细背景和申请结果,而不是简单的网页检索“某人拿了某校offer或者admission”(此类数据往往缺乏申请人背景信息) 相信常在地里出没的各位,应该对一亩三分地和Warald的风格很了解。最精确的申请形势数据分析,应该是比较两个数字:1)每年所有申请赴美读研的中国人数目,2)每年美国研究生院最终录取的中国人数,并且如果能具体到专业最好(各个专业申请难度不同)。很不幸,这些数据不存在。第二个数字理论上可行统计、现实操作比较困难,而第一个数字则根本无法计算;至于具体到专业层次的数据,更是奢望。但是,通过对比一些数据,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整体大趋势。一一幅图说明2013年及今后几年的申请形势先定义或者解释几个重要概念:1)美本:指的是来自中国大陆、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人。2)学年(academic year):从前一年(比如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计算,到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之前结束;2010-2011学年的国际学生数据,只有在该学年结束也就是最早2011年下半年才会有。Warald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最近的数据是2010-2011年的,至于2011-2012年的,要在2012年下半年晚期才会统计出来。3)申请年度:比如某人可能在2009-2010学年开始读本科,作为一个数据点,每年都被统计为美本的一员,而此人具体的申请年度则很可能是4年以后的2013fall入学。4)新生增长/扩招:无论中国还是美国高校,学生总数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大一新生入学、大四学生毕业,而其他因素比如退学、转学、交换等,通常人数要小很多,所以相邻两个学年之间学生总数的差别,可以粗略认为都是大一新生增长和扩招带来的。点击这里,可以查看大图上图中,美国本科生和美国研究生数目来自于美国权威机构统计;中国在读大学生数目是估算的,考虑到中国大学生毕业率很高,Warald就用某学年之前四年高考录取人数的总和来估算规模。从上图中,可以看出两个重要趋势:1)中国国内本科生总数目,稳步直线上升;未来数年内,中国高校会持续制造出更多的本科生;2)2007-2008学年以前,美本数目不多,“人数不过万”的情况维持多年;从2007-2008学年开始,美本大幅度(40%-60%)迅速增长,规模逼近、并且有潜力在下面几年内超过留美研究生人数(2010-2011学年为76830人),成为留美中国学子的主体人群二凶猛的美本浩浩荡荡杀来了!美本已经对2012年入学申请造成很大冲击2007-2008学年,美本首次出现大规模增长,这个时期来美国读本科的很多人,因为英语能力欠缺,需要先上1年左右时间的语言课程,毕业时间也推迟到2012年,这也导致2012年毕业的美本数目出现一个 小高峰;最近几年,随着本科留学生群体素质的提高(i.e,美本新生里英语基础尚可、家里又有经济能力的高中生比例升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4年内按时本科毕业。根据Warald掌握的信息来看:1)2012年出现了大量美本申请人, 导致今年申请难度增大:一亩三分地里出来提供学校录取信息、参加open house、汇报申请战果的很多人是美本;Berkeley、UIUC、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at Seattle等名校本科生在一亩三分地里很常见。2)美本当中的很多人申请到了名校:一亩三分地设立“憾地神牛”头衔,授予拿到美国顶级牛校offer的同学,而今年的神牛里,很多是美本;在出结果的早期阶段,美本曾经一度占据了神牛榜的40%3)如果就读的学校是综合型大学(即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专业排名不错),很多美本有留本校读研的”保底“选项。美本的主体人群,无法在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在美国找到工作,必将申请读研目前还没有任何机构统计美本的就业数据,未来应该也不会有。不过,我们仍然推断其规模。出身富贵、家族资产雄厚到可以藐视留美工作的美本,还是少数;被新闻媒体炒的声势浩大的美国投资移民(即eb5,详情参考美国绿卡申请和移民介绍),根据美国移民局消息,2010年度中国也只拿到了不到800个绿卡名额,规模相对于留学生数目,可以忽略不计。美本总数目扶摇直上:08年2万6、09年4万、10年5万7;最近几年,新生数目应该是每年2万五到三万人的规模;再过几年,美本人数会超过留美研究生数目、可能超过10万人。绝大部分美本,如果要在美国就业,还是得靠h1b签证。美本们有资格申请的h1b签证(详情参考Warald美国职业谈 H1-b工作签证简介、回顾和形势综述), 每年全球只有约58000个名额,参考历史数据,大部分名额被印度人占用,中国人只能拿到9000多,尽管有美本能找到工作(一亩三分地论坛找工就业版里就有这样的例子),但是Warald估计今后短时间内,数目会很少,如果能从印度人手里抢来小几千名额,就很不错了。绝大部分美本在美国是找不到工作的,那么,他们毕业之后去哪里?主要就是两条路子:彻底回国,或者继续在美国读研。美本和他们的父母们,在投资留学之后, 很多家庭也会选择读研深造、至少在美国工作几年积累经验;本科毕业没找到工作,下面接着读硕就是了,而且美国的硕士,1年半左右就读完了,时间成本很低。同时,在美国找工作充满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很少有人有必胜的把握;而研究生入学申请,最晚也得大三暑假开始准备,启动时间远早于求职,所以,即使能找到工作的这小批人,估计也会做好两手准备,大四上学期参与研究生申请。不成器、读废了的美本当然是有的,4年内无法毕业的、中途退学的、毕业以后无论本人是否愿意都最终回国的美本,都有一部分;不过在每年招收两三万人这个前提 下,哪怕只有不高的成材率,美本扩招对研究生申请的冲击依然很大。在美国读书的同学,都应该知道3.0的GPA很容易拿,往往被认为是本科的passing grade,加上美本很可能免托福、GRE很多学校没有最低分数规定,具备申请研究生项目的基本条件很容易。由此可见,中国人塞满美国大学本科的一大直接后果,就是继续去塞满研究生院,除非中国人观念改变不想留美读本科、或者认为本科念完后直接回国更好、中国美本在就业市场上击败印度人等小概率事件发生。三申请美国研究生院的出国人群比例已经发生变化据Warald了解,早些年出国的人里面,在国内先读完研究生的比较多,而最近几年,凡是想出国读研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大四上学期申请、本科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而不是在国内读研究生继续耗消耗时间成本。目前没有准确的数据来表明美国申请人里最高学历为本科和硕士的比例是多少。根据Warald在一亩三分地里收集的申请人教育背景数据来看,2012年度入学申请,84.8%的 申请人最高学历是本科;2013年度入学申请,截止8月中,76.4%的申请人最高学历是本科,最终比例如何,要等到明年才能计算。有的人可能会argue,说也许是恰好一亩三分地对本科层次的申请人更有吸引力,但是作为论坛创始人和管理者,Warald认为一亩三分地在内容和氛围上,并没有特意去吸引或者迎合本科生。如果你认为申请人群里研究生比例应该更高,一亩三分地的85%是由于专业特点造成的,那Warald恭喜一亩三分地主流专业的本科生:你读书的时间成本,比很多专业的同学,可能要少2年半到3年的国内研究生。四热门专业申请难度增大比较各个专业之间的申请难度可能没有多大的意义,尤其是比较截然不同的专业,因为大多数人,还是申请本专业或者相关性很大的专业,并非毫无背景的硬转、硬申。比如,比较电子工程和化学两个专业的申请难度就纯属浪费时间,学化学的估计不会去申请电子工程,反之亦然。Warald重点谈一下两个大类的专业:1)计算机专业(Computer Science,简称CS)在今后几年内难度会持续增大去年我根据以往经验,写过一个ece/ee和cs申请难度比较,与去年相比,今年以及今后几年,CS专业申请难度增长幅度会大于EE。毫无疑问,CS是国际学生在美国最好找工作的专业,我在美国就业Warald指数数据分析各专业在美国找工作难易程度和工资水平一文里做了量化比较和阐述。美国金融危机过后,从2010年起,一亩三分地找工就业版不断爆出很多CS专业学生的成功就业故事,国内本科毕业后留学美国,短短1-2年的时间拿到硕士学位、找到年薪十万美元的工作也成为一种现象。根据Warald掌握的信息来看,2012fall年度入学申请,就有不少同学转专业申请CS,尤其是EE类各专业,很多人选择了EE和CS两个专业混合申请,导致很多CS系申请难度明显比往年增。2013年这个势头依然很明显。另外,人已经在美国读书,读了一个学位发现就业难,重新转CS的,也越来越多。 毕竟,读完书后找份满意的工作先在美国工作几年,还是留学生的主流意向;CS以其高就业率自然吸引了数目最多的申请人。美国IT行业动态会直接影响国际学生学习CS的潮流。今后几年,IT行业most likely会保持高速发展,at least也会大体平稳,就业市场不会突然垮掉,CS专业申请难度应该只升不降。2)统计/金工类专业名校申请难度会持续增大Warald前段时间在今年统计/金工类专业名校申请难度会持续增大一文中指出:尽管Computer Science在美国红火,但是国人眼里的热门还是金融、经济等专业,美本们学习这类专业的人不少。很明显,美国就业市场不会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和意志来运 转,国际学生在美国学习Finance、Economics专业,整体就业不好,比如读Finance的,中国父母觉得很光明很热门,但是即使读了硕士, 拿到了master of finance(MSF)学位,大多数人在美国还是找不到工作。美国金融财经类专业,重视 数理基础,很多美本上了基础的数学和统计课程,鉴于金融类专业硕士项目少、少数名校极其难申;主申统计,或者在申请金工金融的同时辅申统计,据 Warald了解,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统计专业本身,规模依然不大,很多名校每年招收的中国学生(自费硕士+全奖博士),只是个位数而已。Warald感觉某些同学,对能申请统计名校录取的乐观估计是建立在“用Columbia保底、Columbia”的基础上,而我前段时间已经写过你才是哥大的!你全家都是哥大的!- 悼念一个时期的逝去。 2013fall,除非Columbia统计系不在乎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大规模扩招,否则,很多人无法实现“我能拿下Columbia统计系保底,所以我申请前30的学校没问题”这一目标,原因无他:Warald觉得自认为很有希望申请到Columbia的人数,远超过其录取人数。五本科就读的学校牌子会原来越重要Warald 每年亲自做很多申请,也在申请结束后进行大规模的申请结果调查,根据我的了解,2012fall美国一些学校提高了录取中国学生的门槛,表现之一就是越来越倾向 于录取中国名校或者非中国大陆本科(也就是“海本”、海外本科),这包括招生比较少的项目比如Berkeley、也包括招生规模大的比如Columbia、USC等。也就是说,浙江大学85分的GPA很可能会比国内普通211甚至非211的90分更有说服力;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可能会面试中山大学中上游学生而直接拒绝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优秀学生;Rice University可能会录取清华背景较差的学生而拒绝中国东北大学某专业的前几名。总的来说,今后非中国名校、非美本的同学,申请美国名校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其实,这种现象在国内很多领域也出现,从考研到就业,只要是人满为患的地方,都是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户间农业合作生产协议
- 2026中国电建西北院校园招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寿县寿州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环卫保洁项目管理人员10名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双钙钛矿氧化物体系:结构、磁性与电输运性质的深度剖析
- 参芪糖肾安冲剂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机制探究
- 2025浙江宁海县机关事业单位第三批招聘派遣制工作人员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贵州黔南州惠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青年就业见习岗位募集的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企业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应用案例
- 离婚协议模板:无子女家庭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权确定
- 股权变更及税务筹划的制造业企业合同
- 2025年外企面试英语常见问题与答案解析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民宿课程题目大全及答案
- 2025年银行内部审计部门财务审计员竞聘考试指南
- 洗煤厂冬季三防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版2024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新教材解读课件
- 2025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批招聘(42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院保洁院感知识培训
- 2025年广西中考数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艺术类院校教学创新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