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七 生物的进化考纲要求1.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例必考(a)、加试(a)。2.进化论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必考(b)、加试(b)。3.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必考(b)、加试(b)。4.种群的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概念必考(b)、加试(b)。5.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必考(b)、加试(b)。6.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加试(a)。7.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加试(b)。8.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的过程及实例加试(a)。考点一生物的多样性、统一性和进化1物种和生殖隔离(1)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同种个体之间能互相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2)生殖隔离: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2. 生物的多样性3. 生物的统一性4进化论对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解释(1)对生物多样性的解释: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的作用,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可以发展出多个物种。(2)对生物统一性的解释: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说明生物界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思考诊断1人、大猩猩和长臂猿的骨骼基本相似说明生物界在模式上具有统一性()2动植物、真菌和细菌都由真核细胞构成说明生物界在模式上具有统一性()提示生物界在个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层次上,都存在统一的模式。动植物、真菌是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但细菌是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3鸟的翅膀、海豚的鳍肢有相似的结构模式说明生物界在模式上具有统一性()4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说明生物界在模式上具有统一性()5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必须是同一物种。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6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提示物种的形成必定经过生殖隔离。1种群和物种的区别和联系项目种群物种区别概念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范围较小范围的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同种生物的许多种群判断标准种群必须具备“三同”,即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物种能否互相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即有无生殖隔离联系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很多种群;种群与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障碍,只有同一种群内的个体才能互相繁殖;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经过长期的地理障碍会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种群是物种的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1)若下图中虚线不存在,则种群1和种群2属于同一物种,说明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长期发展下去可成为不同的亚种,进而虚线出现,形成新物种。(2)若图中虚线存在,种群l和种群2属于不同物种,此时两个种群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2生物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分析(1)生物多样性三方面的分析结构方面基因多样性(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直接原因)生物性状多样性变异的来源方面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造成的进化角度方面生物多样性是多样性的环境对性状自然选择的结果(2)生物界的统一性的三个层次生物体层次主要体现在不同生物个体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方面具有整体的相似性细胞层次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含有细胞膜、遗传物质、核糖体等生物大分子层次组成生物大分子各自的结构单体相同,连接方式也相同,作用也相似,且生物界的遗传密码是统一的,即共用一套基本的遗传密码进化论对统一性的解释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题型一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实例1(2016浙江4月选考)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a稀有性 b适应性 c统一性 d竞争性答案c解析生物界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体现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上,鸟的翅膀和人的手臂在骨骼结构上非常相似,这是在生物体层次上的统一模式。2对比人和大猩猩的骨骼可以说明()a统一的细胞模式将动物、植物、真菌和众多的原生生物联系在一起b同种个体之间能相互交配并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c生物体层次上存在某种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模式d人类与大猩猩的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对比人和大猩猩的骨骼可知,人身体上的每一块骨骼,大猩猩身体上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这说明人类与大猩猩在生物体这一层次上,存在着特有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a选项说明了所有真核生物之间在细胞这一层次上存在着统一性;b选项是从物种的角度说明了物种的特征之一。题型二进化论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解释3生物多样性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不包括()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环境的多样性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 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 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由此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环境的多样性。4下列是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其中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的是()a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物能产生各种变异 b生物进化的外因是生物生存的各种环境条件 c环境条件对生物的各种变异进行选择,结果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长期的生物进化使生物出现了适应性和多样性答案d解析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连续的过程,由于生存斗争不断地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是不断地进行,通过一代代的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物种变异被定向地朝着一个方向积累,于是性状逐渐和原来的祖先不同了,这样,新的物种就形成了,由于生物所在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经过自然选择也就形成了生物界的多样性。故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因此,选项a描述了生物进化的内因,选项b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很显然,它们都是生物进化的原因;选项c是环境变化对生物的影响;选项d才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只有适应环境的生物才能生存下来,并不断繁殖后代。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进化的前提条件进化性变化得以发生的前提条件是可遗传的变异。2选择是进化的动力(1)选择的类型人工选择选择对象家养动物中普遍存在的变异个体选择标准人们自己的需要选择手段挑选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淘汰其他变异个体;连续数代的选择选择结果人类所需要的变异被保存下来,微小变异积累成为显著变异,从而培育出新品种自然选择 (2)选择的作用:自然条件下,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3种群的变异性种群中普遍存在可遗传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4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1)相关概念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称为基因座位。基因库: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基因型频率: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2)遗传平衡定律: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也称为哈迪温伯格定律。(3)使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加试)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和自然选择等。5自然选择导致适应(加试)(1)适应是生物特有的一种现象,是生命的结构及功能、行为、生活方式有助于该生物在一定环境下生存和延续,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3)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6异地的和同地的物种形成(加试)(1)异地的物种形成:(2)同地的物种形成: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完成。思考诊断1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2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提示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是随着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3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4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提示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5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6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提示基因突变是多方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7生物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1说明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以远离大陆的克格伦岛上的有翅力大昆虫和无翅昆虫的形成为例)各种可遗传变异进化的前提条件(不定向);大风大浪的作用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定向);有利变异逐渐积累进化的结果。2把握物种形成的两种模式(1)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2)骤变式主要是通过染色体畸变的方式形成新物种,一旦出现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的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物种二者联系(1)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2)生物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发生了生物进化题型一基因库、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借助于数学方法的基因频率计算1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一个等位基因数目占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基因频率100%例如,从某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30、60、10个。那么a、a基因的频率求解如下:a基因的频率为100%60%a基因的频率为100%40%2基因型频率:是指某种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占群体内全部个体数的比例。基因型频率100%3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1)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2)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3)已知基因型aa或aa的频率,求a或a的频率经常用到开平方的方法。即:a(a)基因频率(对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的伴性遗传除外)例如,在某一个人群中,经调查得知,隐性性状者为16%,该性状不同类型的基因频率求解如下:由于题中告知隐性性状者为16%,即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16%,也就是aa同时出现的频率为16%,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40%,故知a的基因频率为140%60%。4运用哈迪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由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1)内容: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pq)2p22pqq21,其中p2是aa(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2pq是aa(杂合子)基因型的频率,q2是aa(纯合子)基因型的频率。(2)适用条件: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在符合以下5个条件的情况下,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一代代的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或者说是保持着基因平衡的。这5个条件是:种群大;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没有突变的发生;没有新基因的加入;没有自然选择。1(2016金华、温州、台州部分学校3月联考)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200只纯合长翅果蝇、400只杂合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a20% b40% c60% d80%答案c解析v和v等位基因的总数为(200400400)22 000,基因v的总数为400140021 200,基因v的频率为1 200/2 000100%60%。2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依次是()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授粉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40%40%16%,aa:60%60%36%,aa:48%,a的基因频率:16%48%1/240%。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16%48%1/428%,aa:36%48%1/448%,aa:1/248%24%,a的基因频率:28%1/224%40%。技法归纳自交和自由交配时基因(型)频率变化规律(1)自交:种群个体自交时,纯合子增多,杂合子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不改变基因频率。(2)自由交配:在无基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不变。如果一个种群没有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自由交配不改变基因频率,但改变基因型频率。题型二选择是进化的动力3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答案b解析a项,抗生素不能诱导细菌发生突变,而是对具有不同耐药性的细菌进行选择。b项,细菌本身就存在耐药性的与非耐药性的两种类型,所以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新生儿感染的细菌也可能存在耐药性的类型。c项,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将会导致体内的致病菌数量增加,但不会增加其耐药性,耐药性的增加是药物对致病菌进行选择的结果。d项,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不能对该类细菌产生免疫力,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繁殖。4(2016台州1月期末测试)科研人员用连年选种的方法(每代选种200300株)培育出含油量高的玉米,其含油量随选择世代数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选育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基因型b选育过程使微小变异积累成显著变异c选育过程提高了控制产油量的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d连续多代的选育提高了玉米的含油量,说明人工选择是定向的答案a解析选育过程中直接被选择的是表现型;在人工选择中,通过多代的选择,种群中相关的有利变异(含油量较高)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从而使微小变异累积成显著变异。在此过程中,控制产油量的相关基因的基因频率会增大,这一过程是定向的。题型三自然选择与生物适应的关系及实例(加试)5(2016忻州四校二模)某种群基因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且a和a的基因频率都是50%,一段时间后,若a的基因频率变为95%,由此判断,错误的是()a此时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5%b该种群所处的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c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产生了新物种d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答案c解析一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和为1;基因频率改变,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可能是因为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但是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故没有形成新物种;通过自然选择,a的基因频率提高,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6南水北调工程可能导致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随水北上。与血吸虫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它会产生定向变异来适应环境b它与北方血吸虫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c它会因环境改变发生定向进化d漫长的地理障碍可能使其演化成新物种答案a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南方水系中的血吸虫与北方的血吸虫由于地理障碍,不能交配进行基因交流;环境会对生物进行定向选择;同一物种的个体可能由于长期的地理障碍,导致各种群基因库出现显著差异,导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形成新物种。探高考练模拟1(2015浙江10月选考)所有生物都用一套基本相同的遗传密码,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界具有()a统一性 b多样性c变异性 d特异性答案a解析生物界在模式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体现在生物体、细胞或生物大分子等层次;其中所有生物都用一套基本相同的遗传密码属于生物大分子层次的统一性。2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这些种群间只是因为地理障碍,阻碍了基因交流b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c由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障碍d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答案c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障碍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障碍而达到生殖隔离,但并不是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障碍,故选c。3下图中a、b、c表示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存在地理障碍的三个地区。a地区某种群部分个体迁移至b、c地区(t1、t2表示不同的时期),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留居在a地区的甲种群基因库将保持稳定b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地理障碍这一条件ct1时b、c两地区的种群遗传上的差异不可能是遗传漂变造成的d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乙、丙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新物种答案d解析两个新物种乙、丙的形成方式是异地的物种形成;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除了异地的物种形成,还有同地的物种形成,而同地的物种形成不需要地理障碍这一条件;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分隔成两个种群时,可能会发生遗传漂变而导致种群的基因组成差异;乙、丙新物种的形成方式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障碍而达到生殖隔离的异地物种形成,这种方式下形成的新物种都是能适应各自环境的,而同地的物种形成可在一次有性生殖中形成,可能不能适应环境。4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改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ba基因控制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答案c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的基因频率不断减少,a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加,由于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可判断该生物发生了进化;由于a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加,则a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1970年a的基因频率为0.10,a的基因频率为0.90,若按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得出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100.900.18,如果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就不是0.18;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的。5(2016浙江10月选考)随着除草剂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剂杂草不断增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的变异性是杂草进化的前提b突变是杂草进化的重要动力和机制c杂草中全部抗除草剂基因构成了基因库d种群内的基因朝着抗除草剂增强方向突变答案a解析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和前提;进化的动力是生存斗争;基因库是指一个生物种群中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故选a。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学考必做演练1(2016金华十校1月联考)人长期使用青霉素易导致药效下降,其原因是()a人对青霉素产生了适应b细菌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抗药基因c青霉素诱导细菌基因突变d细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答案d解析人长期使用青霉素治病,由于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淘汰了没有抗药性和抗药性低的病菌,生存下来的病菌都具有较强的抗药性,因此出现抗药性强的病菌;病菌基因库中抗药基因频率增加,使青霉素药效降低。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中存在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b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因素,但却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c自然选择不仅能保留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而且能使有利变异积累起来d长期的地理障碍形成的生殖隔离的异地物种形成方式不是物种形成的唯一方式答案a解析种群中存在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也是生物进化的前提,但变异中的不遗传变异不能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3(2016金华、温州、台州部分学校3月联考)下列不存在生殖隔离的是()a二倍体与四倍体西瓜杂交后代无籽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c山羊和绵羊杂交后代不能成活d东北虎和华南虎杂交后代可育答案d解析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互相交配,或者在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因而d项不存在生殖隔离。4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亲本杂交得到f1。选取f1中显性个体分别进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雌雄个体进行交配)和自由交配,则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的基因频率和aa的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为()a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b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相同ca的基因频率相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da的基因频率不同,aa的基因型频率不同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aa的雌雄果蝇杂交后得到f1,f1的基因型有3种,分别为aa、aa和aa,比例为121。f1的显性个体中,aa占1/3,aa占2/3,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2/3,a的基因频率为1/3。如果f1自交,则f2中aa占(1/3)1(2/3)(1/4)1/2,aa占(2/3)(1/2)1/3,aa占(2/3)(1/4)1/6;a的基因频率仍为2/3。如果自由交配,则上下代之间的基因频率不变,a的基因频率仍为2/3,a的基因频率仍为1/3,则f2中aa占(2/3)(2/3)4/9,aa占(2/3)(1/3)24/9,aa占(1/3)(1/3)1/9。因此,自交和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a的基因频率相同,均为2/3;aa的基因频率不同,分别为1/3和4/9。5(2015浙江7月学考)某种群由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组成。若该种群中基因a的频率是50%,则基因a的频率是()a 0% b13.35%c50% d100%答案c解析控制一种性状的各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即基因a的频率基因a的频率1,则基因a的频率为1基因a的频率50%。6(2015杭州高级中学等五校联考)下列与生物进化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纯合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b一片林中的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是自然选择作用下由一个物种进化成的两个种群c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害虫因为变异而存在抗药性差异,经农药的选择作用导致抗药性强的基因频率增加答案d解析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d或d基因的频率没有改变,故没有发生进化;一片林中的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仍是同一个种群;生物的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7(2015宁波模拟)下列关于鸭跖草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鸭跖草种群数量增加,则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也增加b若鸭跖草种群中 rr个体的百分比增加,则r基因的频率也增加c持续选择条件下,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频率可能降为0d只有自然环境的选择作用才能决定鸭跖草的进化方向答案c解析当种群数量下降时,各基因型的个体也减少,某种基因很可能因相应基因型个体的偶然死亡而丢失,所以这种改变的偶然性会增大,反之,当种群数量增加时,这种偶然性会减少;基因型的rr的群体中,个体连续自交,rr个体的百分比增加,而r基因的频率并没有改变;持续选择条件下,不良性状的个体可能被淘汰,决定某不良性状的基因的频率可能降为0;人为因素也能够决定鸭跖草的进化方向。8(2016绍兴一中1月期末测试)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蜗牛自然种群内,无条纹个体占20%,有条纹个体中杂合子占50%。若人工抽离无条纹体,让其他蜗牛间自由交配,子一代中a基因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81.25%,37.5%b75%,37.5%c81.25%,25%d75%,25%答案b解析若人工抽离无条纹个体,剩余的蜗牛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3/4,a基因的频率为1/4,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基因的频率不变,a基因的频率仍为3/4,a基因的频率仍为1/4,并且子代达到遗传平衡,则子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2(3/4)(1/4)6/16,即37.5%。9某研究小组研究了某地的两个湖泊,每个湖泊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的和金黄色的。这一地区可能发生过洪水。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做出两种如下图所示的假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假说甲认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b假说乙认为湖中原来只有红褐色鱼,湖中原来只有金黄色鱼,发洪水时,这两个湖中的鱼混杂在一起c假说甲说明湖和湖由于地理障碍的作用形成金黄色鱼和红褐色鱼d如果红褐色和金黄色鱼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说明它们不是一个物种答案c解析假说甲表明在两个不同湖中的灰色鱼均进化为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表明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起源于同一种灰色鱼,a项正确;假说乙的湖中原有的鱼种为红褐色鱼,而湖中原有的鱼种为金黄色鱼,由于洪水使两种鱼混杂在一起,b项正确;假说甲说明湖中红褐色鱼与金黄色鱼的形成过程中并不存在地理障碍,湖中也是如此,c项错误;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代不育的现象叫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d项正确。选考加试冲关10(2015课改革协作校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没有选择的非随机交配的种群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b植物杂交育种过程中,基因频率保持不变c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答案c解析影响基因频率的因素有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和自然选择;在杂交育种中存在着人工选择(选择所需性状的个体),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由于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在 x染色体上,而男性只有1条x染色体,女性有2条x染色体,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但色盲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中是相等的。11(2015浙江五校联考)某地有一种植物,同一植株上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其传粉者包括当地的白线天蛾和8月上旬将迁徙离开的蜂鸟。下图表示7月30日8月15日前后,当地各类群生物的数量变化。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a8月该植物种群的红花基因频率下降b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c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d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答案a解析同一植株不同时期所开花的花色会发生变化,8月该植物种群中开红花的植株数量减少,但植物内的基因没有改变,红色基因频率不会改变;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植株数量减少;白线天蛾增加,开白花的植株数量增多,说明花色的变化与传粉者的选择作用有关;蜂鸟迁徙离开,开红花的植株数量减少,说明红色的花更容易吸引蜂鸟完成传粉;植物的快速反应适应了传粉者的改变,有利于植物花粉的传播,即有利于繁殖。12(2016嘉兴期末测试)下表是对三个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进行调查分析的结果。家蝇对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被替换为苯丙氨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a.三个地区抗性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4%、1%b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选择的结果c基因迁移不会改变三个地区种群抗性基因的频率d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答案b解析甲地区抗性基因的频率为2%20%/212%,乙地区抗性基因的频率为4%32%/220%,丙地区抗性基因的频率为1%15%/28.5%;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临时建筑安全使用及维护管理协议
- 2025版全新老旧小区改造施工合同编号下载
- 2025年度绿色环保土方工程清运服务合同协议书
- 改劳务派遣合同(标准版)
- 回顾与思考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2024七年级上册-鲁教版五四制2024
- 巴南广高速公路TJ5合同段临时便道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食堂劳务承包合同常用版4篇
- 2025机械设备采购合同书示范文本
- 股权放弃合同(标准版)
- 模具品质合同(标准版)
- 《低能耗建筑多排孔自保温砌块墙体体系应用技术规程》
- 有限空间监理实施细则
-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
- 防御台风复盘工作情况报告
- 拼音卡片(四线三格)
- 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神经内科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
- 一年级幼小衔接开学第一课系列:《会问好》教学课件
- 1.2 规划初中生活(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统编版2024)
- 2021年销售货款回收管理制度范本
- DB11-T+2260-2024中成药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NB-T+10131-2019水电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