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时训练 必修1.doc_第1页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时训练 必修1.doc_第2页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时训练 必修1.doc_第3页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时训练 必修1.doc_第4页
(浙江学考)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6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时训练 必修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6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时训练 必修1一、选择题1有一本学术著作写道:“希特勒曾经答应仅仅是咬上一口,结果却把全部都吞了下去。接着,他夺取了立陶宛的梅梅尔,同时要求获得但泽和波兰走廊。”希特勒“全部都吞了下去”的是()a埃塞俄比亚b奥地利c法国d捷克斯洛伐克d本题考查英法绥靖政策的主要表现。依据材料“希特勒曾经答应仅仅是咬上一口,结果却把全部都吞了下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上,希特勒获取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在第二年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故d项正确。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是意大利,排除a项。德国吞并奥地利,英法等国平静地接受了,接着又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了捷克斯洛伐克,排除b项。2在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中,具有共性的是()a武器落后b内奸破坏c没有国际援助d英、法纵容侵略d本题考查辨别历史事物与历史解释的能力。a、c两项为埃塞俄比亚失败的原因,b项为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只有d项属于两者的共性。31939年8月,希特勒私下宣称:“让我们把这一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看作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在以后一两年中,目前的局面将继续存在。”这表明德国签约的首要目的是()a在未来的战争中免于两线作战b在德军突袭波兰时避免与苏军发生冲突c首先攻占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准备d防止苏联与英法构筑集体安全体系a本题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可以看出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故a项符合题意。4“那里的宁静气氛令人惊讶。驻守在莱茵河畔的炮兵悠闲地观望着德国运送弹药的列车在河对岸来往行驶,我们的飞行员从萨尔区工厂冒烟的烟囱上空飞过也不投掷炸弹。很显然,最高统帅部最关心的是不要打扰敌人。”在战地采访的法国记者多热菜斯描绘的这一情景发生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持久的阵地战期间b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时c慕尼黑协定签订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d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后,英法对德国宣战,二战全面爆发。但是英法对德宣战后并未在西线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坐视波兰灭亡。材料反映的是二战爆发初期英法对德“静坐战”的状况。5丘吉尔曾这样评价二战中的一次著名战役:“我们不要把这些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的。但是,在这些援救中却孕育着胜利。”你认为这次战役应是()a不列颠空战b敦刻尔克战役c中途岛海战d斯大林格勒战役b根据材料中“援救”“撤退”“孕育着胜利”等信息可判断出该战役是二战中的敦刻尔克战役。6这是一张1941年名为美国睁开你的眼睛的美国海报,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这张海报意在()a说明德意日法西斯侵略与美国无关b说明美国还没有卷入与法西斯的战争c警醒对法西斯侵略视而不见的美国人d讽刺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c这张海报的真实目的在于警醒对法西斯战争乌云视而不见的美国人,让他们赶快睁开眼睛,认清形势,加入到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中来。7(2017宁波期末)“这年夏季英国也只剩下大约三样东西:皇家空军的勇气,丘吉尔的声音,莎士比亚的一句遗言我们英国从来不曾跪倒在征服者的脚下,将来也不会。”这段话的背景是()a敦刻尔克大撤退b不列颠之战c阿拉曼之战d诺曼底登陆战b关键信息是“这年夏季英国空军的勇气丘吉尔的声音将来也不会”。这说明背景是1940年7月的不列颠之战。8(2017金华十校期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虎”式坦克是一种性能很好的武器装备,德军对其寄予厚望。使这一“厚望”破灭,并使德军从此一蹶不振的战役是()a莫斯科战役b库尔斯克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d阿拉曼战役b德国使用“虎”式坦克是在库尔斯克战役中。9(2017嘉兴期末)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部分):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战役;火海拉锯瓜岛争夺战;铁甲搏杀;摧枯拉朽柏林会战。在填入的战役最合理的是()a莫斯科战役b偷袭珍珠港 c库尔斯克会战d诺曼底登陆c铁甲搏杀指的是坦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10(2017金华十校期末)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为纪念中国抗战五周年发行孙中山像与林肯像之“抗战建国”纪念邮票一枚(如下图)。在下列内容中,符合其发行背景的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日军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盟军已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已取得胜利abcda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于1942年元旦,日军开始丧失太平洋战场战略主动权是在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后,盟军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在1944年5月德黑兰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取得胜利是在1943年2月。11(2017宁波期末)“他们两个国家不寻求任何领土的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在纳粹暴政被最后消灭之后,他们希望建立和平,使所有国家能够在它们境内安然自存。”这段声明应该出自下列哪份国际协议()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波茨坦公告a根据教材知识可知a项正确。12(2016温州二模)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a与英、中领导人发表波茨坦公告b领导美国摆脱了1929年经济大危机c通报珍珠港事件情况并对日宣战d新政初期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a波茨坦公告发布时罗斯福已去世,故a项错误。13“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得加入上述宣言。”以上材料出自()a波茨坦公告b大西洋宪章c联合国家宣言d开罗宣言c由信息“现在或可能将在战胜希特勒主义的斗争中给予物质上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可知这是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有关内容,故选c项。14(2017嘉兴期末)二战后期,某次国际会议的宣言:“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该会议召开地点是在图中的()a bcdc从材料可知这次国际会议是开罗会议,选c项。1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d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d材料认为战争加速了科技的发展,推动了新科技革命的到来。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慕尼黑协定前,在当时各种力量那样配置的情况下,有可能预防第二次世界大战,本来有可能建立一个反希特勒侵略的统一联盟;这个联盟可联合各种不同的力量,首先是联合苏联和在英法两国试图同苏联人民寻找共同语言的各界人士,但慕尼黑使建立这种联盟的一切企图遭到最严重的打击,西方列强在慕尼黑协定中背着我们同德国和意大利搞协议。苏联沃尔科夫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幕材料二英法和苏联的谈判是在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违反慕尼黑协定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的情况下进行的,苏联建议召开苏、法、英、波、罗、土六国会议,讨论共同制止德国侵略问题。4月17日,苏联又进一步提出英法苏三国结盟抗德“八点建议”。苏联的上述建议非常切合实际,在制止战争保证欧洲安全方面肯定可以发挥作用,但是英法两国从传统的欧洲主义立场出发,排斥苏联参与欧洲事务,同时只要求苏联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却不保证苏联的安全。张小兵苏联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与二战的爆发(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苏联在二战前夕转而实行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的原因。(2)简要评价苏联在二战前夕实行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解析】第(1)问,从英法对法西斯势力的态度、英法参与签署慕尼黑协定的目的、苏联的战争准备情况及德国对苏联的拉拢几方面分析。第(2)问,二战前夕苏联实行的民族利己主义外交政策为苏联赢得了备战时间,暂时使苏联免遭德国进攻,但这使德国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可能,加快了战争爆发的步伐,与此同时苏联在德国袭击波兰时乘机向西扩展,建立了所谓的东方战线,侵犯了许多弱小民族国家的权益。【答案】(1)慕尼黑协定的签署,暴露了英法纵容德国侵略,“祸水东引”的企图,这使苏联的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战争的危险临近);由于英法缺乏足够的诚意,使得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苏联尚未完全做好战争的准备;德国从自身的战略利益出发,不惜任何代价拉拢苏联,确保苏联中立。(任答三点即可)(2)使苏联避免首先遭到德国的进攻,为苏联赢得了战争准备时间;但它在客观上打击了各反法西斯的力量,不利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使德国法西斯消除了两线作战的后顾之忧,加快了发动战争的步伐;苏联还趁火打劫,侵犯了许多弱小民族国家领土和主权,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任答三点即可)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2年4月,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中说:“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完全成功,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材料二1942年5月,丘吉尔在给苏联的备忘录中写道:“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9日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无法在这方面做出许诺。”(1)从材料一来看,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问题,罗斯福的主张是什么?为什么他这样主张?(2)从材料二来看,对于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持什么态度?采取这种态度的目的是什么?【解析】第(1)问由材料可知罗斯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