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吉 突破成长极限[文档资料]_第1页
黄江吉 突破成长极限[文档资料]_第2页
黄江吉 突破成长极限[文档资料]_第3页
黄江吉 突破成长极限[文档资料]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江吉 突破成长极限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2010 年的一天,小米创立前夕,北京知春路的一家咖啡馆里,这是黄江吉第一次与雷军见面。 雷军丝毫没提创业的事儿,他们只是从手机侃到电脑、再从电脑聊到电纸书,没想到二人竟然同为 Kindle 的发烧友,只是,黄江吉觉得雷军比他更疯狂,他甚至把 Kindle拆开,去研究里面的构造。 这场兴致勃勃的谈话持续了 4 个半小时,临走前,黄江吉扔下一句话, “ 我先走了,反正你们要做的事情,算 上我一份。 ” 黄江吉就这样成为了小米七位创始团成员之一。翻开黄江吉的履历,确实足够光鲜,美国普渡大学毕业,在微软工作 13 年,升了 7 级, 30 岁之前已经成为微软首席工程师。这在他的同龄人看来,简直就是 “ 羡嫉恨 ” 。然而,他却抛弃了这样的金饭碗,选择去创业,这就是因为他的不甘心。 选择 “ 台风口 ” 的那艘船 那晚与雷军见完面回来,他就迫不及待地研究起了安卓系统。 为这一天,他似乎等了太久。 五年前,面对苹果的势头,微软在美国和欧洲的移动市场,露出些许窘迫。而这种现状却一 直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当时的中国,对于微软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机会丛生的地方。因此黄江吉主动请缨,满怀希望地从微软总部来到中国,意图在中国开辟一块移动市场的新天地。 当时,黄江吉在中国汇集了接近 200 个最好的工程精英、产品精英。他做了各种尝试,但是 5 年下来,即使竭尽全力,中国市场也打不进去。 作为产品领头人,黄江吉最明白这其中的原因。当中国市场铺天盖地是安卓系统的时候,微软仍然坚持使用自己在 PC 端上的技术,无论他带领团队开发什么样的产品,都要使用公司的技术。 比如:微软总部规 定,新开发的手机浏览器一定要用IE 浏览器的内核。 “ 当你把精力放在如何把一些不适合的技术上时,就已经落后了。 ” 明明知道移动是下一个风口,但是微软就是抓不住。一家市值 3000 多亿美元价值的公司,它的移动业务竟然不是第一、第二,甚至连第三都排不上。这让黄江吉很郁闷,后来,他越发想摆脱这种状态。 “ 当你看到一个风口,如果所在的企业拥抱不了的话,那个平台就不是你需要的。 ” 遇到雷军,仿佛是上天设定的一样。虽然很多人都说雷军找人、找资源的能力很强,但现在回想起来,其实,当时雷军最打动他的,正是他对产 品的极致追求。在黄江吉看来,雷军是他见过对产品体验和用户体验追求最极致的一个。 “ 遇到像雷军这样的人,我还有什么理由留在微软将就一辈子呢? ” 有 “ 猪 ” 的状态才能进步 雷军曾有一句名言,被很多互联网人士封为 “ 神作 ” 找到台风口,猪都会飞起来。黄江吉对此却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他认为,很多人都将注意力放在这个 “ 风口 ”两个字上。而事实是,重点是那个 “ 猪 ” ,猪是什么,就是承认自己一无所知。 “ 只有猪才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错的,所以有必要倾听用户的声音。 ” 黄江吉解释到。 也正是这种直 面用户,倾听用户的极致精神,催生了黄江吉对团队与以往不同的管理方式。以往在微软,他曾带领过一个由上百名成员组成的产品团队。那时候,最糟糕的境况是,当一个员工向他汇报工作时,他得先花费一个小时去倾听员工所做的事情,以及面临的问题,然后才能帮他做判断。 因为随着管理工作的增加,黄江吉已经严重脱离产品。这种状态让他觉得自己像是飘在空中。而黄江吉本身的兴趣其实还在研究产品上,特别疯狂的是,写代码就是他在假期里重要的休闲方式,这会给他带来像游戏通关一样的快乐。 来到小米后,他发现互联网公司的特质使 得管理模式发生了彻底的革新。减少了层级,接近了消费者,直面终端市场,使每天的工作都是基于对产品本身的不断深入研究,有的时候要不断否定之前的创意和构想,接受来自全球各地粉丝的质疑和批评,这种热辣的工作模式很有挑战性,但也非常能够锤炼人。 实际上,在小米内部,七个创始人团队每人坐阵一层楼,分管不同的产品。现在,通过米聊,很多事情几分钟就可以决定。黄江吉也有了更多的精力用于创新,他经常会叫助理去买一堆好玩新鲜的东西,然后在办公室里一件一件琢磨。每天,黄江吉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就是下午拿着手机进行软件升级, 看每天的更新日志。 “ 员工所干的任何工作,一个新的功能、优化、修复,我每天都会感受到。 ” 正是这种可视化的成果,驱动员工努力去完善产品的每一个细节。可能有的员工两三个月也见不着面,但他们所有的工作都会体现在产品上。 “ 我认为最好的管理,是通过产品,给员工带来荣誉感和成就感。我常常开玩笑,有几千万米粉帮我们去管理工作,我们哪还需要去管理? ” 回想与雷军的相遇,自视为产品发烧友的他,至今都自愧不如。 “ 小米今天做的任何一个产品,都达不到他的要求,你想象有多难,他每天活在痛苦中。 ” 黄江吉打趣道。 责任编辑:邓纯雅 个人档案 姓名 黄江吉( KK) 星座 水瓶座 年龄 39 职位 小米联合创始人 副总裁 人物画像 谈到产品,就是个好奇心 泛滥的孩子 Q:您给职场人士的建议? A:第一、精英分子要把自己当 “ 猪 ” ,要有归零心态。第二、愿意与用户做朋友,愿意接受批评,把自己的气量练出来。第三、千万不要怕吃亏。愿意先付出,不问回报。 Q:您给职场人士推荐什么书? A:乔布斯传。乔布斯对产品的追求, 不仅挽救了苹果,而且把它变成了全世界最有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