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注:卷面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基础知识(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行伍(hn)数罟())颁白(bn)阿谀奉承(y)b跬步(ku) 针砭(bin)经传(zhun) 度长絜大(du)c骐骥(q) 句读(du) 洿池(ku)万乘之势(shn)d驽马(n) 郯子(tn)归顺(u) 比权量力(lin)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的是( )a因利乘便 尊贤而重士b七十者衣帛食肉 天下云集响应c外连横而斗诸侯 约纵离横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3.下列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倔起阡陌之中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斯天下之民至焉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d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尽心焉耳矣 古之学者必有师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因为长句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铸以为金人十二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a申之以孝悌之义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下列对各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輮使之然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填然鼓之王道之始也鸡豚狗彘之畜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申之以孝悌之义a b.c./ 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d.人非生而知之者 明智而忠信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黄河泛滥 寡人之民不加多 加:更b.低眉信手续续弹 信手:随手 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因为c.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发:征发 谨庠序之教 庠序:学校 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参:检查 而闻者彰 彰:清楚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假:借助 整顿衣裳起敛容 整顿:整治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一步 声非加疾也 疾:强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护 隳名城,杀豪杰 隳:毁坏d.逡巡而不敢进 逡巡:徘徊不敢前进 振长策而御宇内 策:国策 10.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渔人甚异之 d.吾从而师之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新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像所有前任总干事一样,她需要处理世卫组织技术、管理和政治等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她决心在促进卫生事业方面取得重要的实际成果。b由于有消息称张含韵将进入山东卫视主持“笑声传中国”,使广大“韵迷”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纷纷致电该栏目表示支持。c百年老字号“王致和”商标,目前在德国恶意抢注。在与对方协商未果后,王致和集团表示,将在德国柏林提起诉讼,追讨商标权。这将是中华老字号首次进行海外诉讼维权。d中国湖泊资源破坏严重,平均每年有近二十个天然湖泊消亡,水利部专家指出,由于过度围湖造田,是造成天然湖泊及其湿地面积锐减的主要因素。12.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集合哨已经响了,他还在七手八脚地收拾行李。 b.红楼梦是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所谓的“生死恋”的“索隐”,这一观点早已被红学界视为不经之谈。 c.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说时来运转,就时来运转,谁不高兴。 d. 由于自己好吃懒做,以前接济过他的亲戚也不愿再理他,现在的他已百无聊赖。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3-15每题3分,16题8分,17题9分) 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文侯曰:“寡人不好军旅之事。”起曰:“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主君何言与心违。今君四时使斩离皮革,掩以朱漆,画以丹青,烁以犀象。冬日衣之则不温,夏日衣之则不凉。为长戟二丈四尺,短戟一丈二尺。革车奄户,缦轮笼毂,观之于目则不丽,乘之以田则不轻,不识主君安用此也?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虽有斗心,随之死矣。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故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僵尸而哀之,无逮于仁矣。”于是文侯身自布席,夫人捧觞,醮吴起于庙,立为大将,守西河。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余则钧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吴子曰:“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有四不和: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陈;不和于陈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不敢信其私谋,必告于祖庙,启于元龟,参之天时,吉乃后举。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战,则士以尽死为荣,退生为辱矣。”吴子曰:“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五胜者祸,四胜者弊,三胜者霸,二胜者王,一胜者帝。是以数胜得天下者稀,以亡者众。”武候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喜色。起进口:“昔楚庄王尝谋事,群臣莫能及,退朝而有忧色。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曰: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才,而群臣莫及者,楚国其殆矣!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说之,臣窃惧矣。”于是武侯有惭色。吴子图国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 儒服: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穿着儒生的服装”。b.修德废武,以灭其国 灭:使动用法,意为“使国家灭亡”。c.能得其师者王 王: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称王”。d.僵尸而哀之 僵尸:僵硬的死尸。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 先和而造大事b.以数胜得天下者稀 数目项王c.虽有斗心,随之死矣 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d.臣以见占隐,以往察来 掩以朱漆,画以丹青15.以下各组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外治武备”思想的一组是( )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凡制国治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当敌而不进,无逮于义矣吴起儒服以兵机见魏文侯吴起进言武侯之事a b c d1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4分)(1)若以备进战退守,而不求能用者,譬犹伏鸡之搏狸,乳犬之犯虎。(2)夫人有耻,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1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1)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819题。18.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2小题,共8分)古歌(汉乐府)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18.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9.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一下。(4分)答: 四诗文默写,完成20题。(每空一分,共15分)2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3)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 。(4)故木受绳则直, ,(5)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6)吞二周而亡诸侯, , ,(7)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8) ,潦倒新停浊酒杯。(9)去来江口守空船, 。夜深忽梦少年事, 。(10)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_,_。五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123题。(共17分)琴王游睿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 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原载小小说月刊2004年第13期)2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两次出现“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琴声的美好,给人们内心带来愉悦。b.从“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句中,可以看出琴王已经死了,但他永远活在乡亲们心中,是乡亲们心中永远的琴王。c.“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的含义是当人们的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到提升以后,死亡也就变得不可怕了,他们准备勇敢赴死。d.文章的结尾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留给人一些深思。 e.文章结尾才点出他是聋子,说明人们根本不关心他,很少有人记得他是聋子,他是属于多余人一类。22.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说明。(6分) 青岛啊,青岛 青岛是一个很美丽的城市。我那时认为它恰如其分的美丽是因为父亲去了那里。 父亲是去青岛干建筑小工的,抬水泥、搬石块、挑砖头是他的工作。但这是次要的,父亲在青岛生活和工作了,这是让人感恩的事。 那时我正上高三,父亲带着家中最破的被子和那顶漏雨的安全帽到县城坐火车。因为还有40分钟的空闲,父亲就到学校去看我。但他并没有见到我,他的脚刚好踩到上课铃声。父亲就给看门师傅留了一张字条,写道:“儿,我去青岛干活儿了。青岛好啊,包吃包住一天20块钱。你好好念书,争取考到青岛去。”署名是“父亲亲笔”。 青岛好啊!父亲这个赞美诗般的感叹也是听别人陈述来的。父亲没去过青岛,甚至他连比县城更大点儿的城市都没去过,但父亲那时去青岛了。看到父亲的留言,我很高兴。 父亲在一个叫观海山的山上建花园。山不太高,但站在屋顶上可以看到海,下雨天不上工,父亲就上山顶去看海。看海是父亲最高级的精神生活。在他的物质生活方面,让他津津乐道的,是能隔三差五吃到两块五一斤的肥肉膘。父亲说,瘦的他们才不爱吃呢,青岛的肥肉真贱!父亲说,乖乖,青岛就是青岛啊! 但青岛没有及时给他发工资,这是堵心窝儿的事。父亲说,肥肉很香,但,想到钱就咽不下去了。 父亲走时只准备了25块钱生活费,父亲花了40天。之后,他摸口袋时,兜里只剩下五个手指头了。当然,在他的内裤边,母亲还连夜为他缝进了50块钱。但那钱不能动啊! 青岛怎么不发工资呢?老板解释说临时有点儿困难,让父亲等人顶一顶。父亲觉得那个李老板说的话不虚。以前李老板让父亲下山替他买的烟都是十多块钱一包的,现在下降到四块多钱一包了。 给李老板买烟是父亲难忘青岛的另外一个原因。 起初,父亲买烟买得一肚子得意,觉得老板还挺把自己当回事。等父亲戒烟了实际是没有闲钱买烟了,他才感觉到买烟成了一种煎熬和痛苦。 父亲每次烟瘾上来的时候,都要到厕所尿一泡尿,每次进行的时间都很长。他低头思考着什么,最后还是使劲地捏一把那,内裤边的50块钱,忍了。 但父亲经常把烟包放在鼻子下使劲地闻一闻。闻一闻烟又不会少,没事的。有几次他甚至就想把手中的烟往腰里一别,一口气跑回家,坐在田头再一口气抽光。边抽烟边看玉米生长,多美的事儿啊! 有一次,李老板客气地说,剩下的三毛钱硬币不要了,看你累的,头上的汗珠子比雨点儿还大!父亲不收,两个人互相推让,拿着,对,拿着。父亲的兜里就多了三毛钱。 李老板已经好几天没让父亲买烟了,也就是说李老板已经很少过来了。慢慢地,父亲他们就感觉到李老板可能在耍熊蛋了他跑掉了!大家也很久没能吃上肉了,伙房的人也好久没接到钱了。 工程没完,老板就跑了,碰上这样的事,算是倒了八辈子霉。 父亲等人也不能干等着,就买了车票回家。 父亲把他在青岛的这些经历讲给我听的时候,我还在等青岛方面的大学通知书。青岛与我的关系还八字没一撇。 但青岛朝我走来了。我被青岛一所重点大学的土木工程系录取了。 那天父亲把烟头抽得很兴奋,他满眼亮亮的,左手比划着青岛宽阔的马路怎么走,还一个劲儿说,青岛好啊!青岛好啊! 我不知道,当父亲赞美诗一样地感叹青岛好的时候,他的右手在口袋里把从青岛带回来的那三毛钱都攥出了汗!到了学校后我才发现,那三枚硬币,被父亲打进了我的背包那是父亲在青岛赚取到的财富,儿子应当继承。23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概括分析。(6分)_六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人何尝不是呢!那些胸怀大志的人,沉重的责任感时刻压在心头,砥砺人生的坚实脚步,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了出来;而那些得过且过地空耗时光的人,像一个空水桶,往往一场人生的风雨便把他们彻底地打翻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答题卡一、选择33分(1-12每题2分,共24分;13-15每题3分,共9分)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二、翻译下列句子(16题每小题4分,共8分,17题每小题3分工9分)16(1)_ (2) _ 17(1)_ (2) _ (3) _ 三、古代诗歌阅读(每题4分,共8分)18.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9.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一下。(4分)答: 四、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5分)20.(1) (2) (3) (4) (5) (6) (7) (8) (9) (10) 五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123题。(共17分)21( )(5分)22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说明。(6分) 答: 23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概括分析。(6分) 答: 800800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选择题1-9 每小题2分,10-12 每小题3分1.c 洿池(w)2. b衣,名词活用为动词;云,名词作状语3. c斯天下之民至焉 一句没有通假字4.a尽心,古今意义一样;学者,古今意义不一样5. c宾语前置句6. c.代词,他助词,宾语前置标志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7 b.竟然.8. d.9a.10. a下, 名词活用为动词11. a 12. b. 七手八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不经之谈,意思是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天有不测风云,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百无聊赖,聊赖:依赖,指生活或感情上的依托。精神上没有依托,形容非常无聊。 13.d(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看着僵硬的死尸”。)14、d(a前者“连词表递进”,后者“连词表承接”。b前者“数词多次”,后者“副词屡次”。c前者“形容词,拼斗”,后者“使动用法,使斗”。d均为“介词以”。)15、b(为“内修文德”思想。)16(1)如果说您准备用来作战,这就好象孵雏的母鸡去和野猫搏斗,吃奶的小狗去进犯老虎。(2)人们有知耻之心(勇气),有了勇气,在大的方面(力量强大)就能出战,在小的方面(力量弱小)也能竖守。17.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1)这就与拿兵器杀人,然后说“杀人的不是我 是兵器”相比有什么不同呢?(2)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3)(一方面)不通晓句读,(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学习18.答案:抒发了出塞戍守的士兵漂泊异乡的有家难归的痛苦和离家万里的痛苦怀思。(2分)19.答案:直抒胸臆,“秋风萧萧愁杀人”将主人公心头的万缕愁绪,化作烈烈秋风。细节刻画,“出亦愁,入亦愁”,抒写愁苦中人的坐立不安。借景抒情,“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两句看似写景,实亦写愁,将满腹的忧愁“外化”了。反衬,诗人巧妙地运用“衣带”之“日缓(松)”,以反衬主人公身躯的日见消瘦,写得含蕴不露而哀情深长。比喻,“肠中车轮转”这一奇喻,用滚滚车轮在肠中的转动,写主人公无可言传的曲曲愁思,真是形象感人!(6分)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满分。20、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5分)(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 而致千里 (3)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4) 金就砺则利 (5)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6)履至尊而至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7)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8) 艰难苦恨繁霜鬓 (9)绕船月明江水寒 梦啼妆泪红阑干 (10)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1( ce )(5分)22小说中的“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说明。(6分)他是忘记了自己的苦难和安危,在每个傍晚都会准时拉动琴弦,让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平静的琴王。他不只是一个聋子,更是一个舍己救人的英雄。 他执著地追求艺术,演奏技艺高超,对作品有独到的领悟能力。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他在灾难面前镇静沉着、勇于牺牲的精神。在发大水人们慌乱绝望时,人们听到了他的悠扬的琴声,一直到村民们都安全登上了救生船,他才停止弹琴。每点2分23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概括分析。(6分)父亲是一个被包工头骗了但仍对生活充满感恩之情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农民工。他淳朴、真诚、善良:青岛好啊,包吃包住一天20块钱。没有及时给他发工资,老板解释说临时有点儿困难,让父亲等人顶一顶。父亲觉得那个李老板说的话不虚。他乐观大度,不抱怨,不急不躁,平心静气地对待不如意的现实:工程没完,老板就跑了,父亲等人也不能干等着,就买了车票回家。每点2分【参考译文】(一)吴起穿着儒生的服装,以兵法进见魏文侯。文侯说:“我不爱好军事。”吴起说:“我从表面现象推测您的意图,从您过去的言行观察您将来的抱负,您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呢?现在您一年到头杀兽剥皮,在皮革上涂以红漆,给以色彩,烫上犀牛和大象的图案。若用来做衣服,冬天穿着不暖和,夏天穿着不凉快。制造的长戟达二丈四尺,短戟达一丈二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通州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租车境外旅游合同协议
- 销售人员工作合同范本
- 软件开发驻场合同协议
- 销售人员合同变更协议
- 酒店住宿转让合同范本
- 道路标准运输合同范本
- 服装生产订货合同范本
- 门面转租合同三方协议
- 酒店改建店铺合同范本
- 2025年时政100题(附答案)
- JG/T 127-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滑撑
- CJ/T 180-2014建筑用手动燃气阀门
- 海参池养殖合作合同协议书
- 日本《大肠癌治疗指南》解读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构词方式
- 中国宠物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医院转诊合同标准文本
- 新课标解读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课件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考试题库试题
- 老年人误吸的预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