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第九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共4页)第卷 (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何为国学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学概念之所以暂时不用,有观点认为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 又边界不清,而且从“科学”的意义上说也本不可用。b国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是多数学者所取得的基本一致的看法;广义的国学是指“一国所有之学”。c广义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1.c (曲解原文意思,偷换概念,原文“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 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b“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 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c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d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2.b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每类都内涵丰富,譬如“子 部”的“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 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3.d (a 张冠李戴,应归入“子”部。 b 强加因果,原因是“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c项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一)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李苗,字子宣,叔父畎。畎为梁州刺史,大著威名。王足之伐蜀,梁武命畎拒足于涪,许其益州。及足退,梁武遂改授。畎怒,将有异图,事发被害。苗年十五,有报雪志。延昌中归魏,仍陈图蜀计。大将军高肇西伐,诏苗假龙骧将军乡导。次晋寿,宣武宴驾,班师。苗有文武才干,以大功不就,家耻未雪,常怀慷慨。乃上书陈平定江南之计,其文理甚切于时。明帝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 李苗,字子宣,他的叔父叫李畎。李畎担任梁川刺史,有很大的威望和声名。王足征伐蜀地时,梁武帝命令李畎在涪抵御王足的进攻,并把益州许诺给他。等到王足退兵后,梁武帝又改变了授任。李畎愤怒,将要另有他图,后来事情败露被杀。李苗十五岁,有报仇雪恨的志向。他在延昌年间归附北魏,一再陈述谋取蜀的计策。大将军高肇向西征伐,皇帝命令李苗代理龙骧将军向导。军队驻扎在晋寿时,宣武帝去世,只得班师回朝。李苗有文武才干,因为大的功业还没有建立,家族的耻辱还没有洗雪,他经常怀有慷慨激昂的情绪,于是李苗上书陈述平定长江以南的计谋,其文理非常切合当时的情况。当时孝明帝年幼,还没有远扩的想法,最终没有采纳。正光末,三秦反叛,侵及三辅。时承平既久,人不习战。苗以陇兵强悍,且群聚无资,乃上书以为:“食少兵精,利于速战;粮多卒众,事宜持久。今陇贼猖狂,非有素蓄,虽据两城,本无德义,其势在于疾攻,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别命偏师,精卒数千,出麦积崖以袭兵后,群妖自救。”于是诏苗为统军,隶行台魏子建。子建以苗为郎中,仍领统军,深见知待。 正光末年,三秦反叛,其侵扰逐渐波及到京城附近。当时持续和平已经多年,人们已不熟悉打仗。李苗认为陇地的士兵强悍,而且成群相聚没有军需物资,于是李苗上书认为:“粮食不足部队精锐,适宜速战;粮食多士兵也多,战事就适合持久。现在陇地的贼军非常猖狂,但他们平时没有储备,虽然是占据了两座城池,原本没有道德和信义可言,这种形势在于快攻,慢就会使人心离散隔阻,徒然地遭受灭亡。现在暂且应该率领军中大将,挖深沟垒高墙,坚守阵地不出战。另外命令侧翼的军队几千精兵出兵麦积崖来偷袭敌人的后方,敌人自然会溃散。”皇帝于是命令李苗担任统军,隶属于行台魏子建。魏子建让李苗担任郎中,仍然兼任统军,李苗深受重视优待。孝昌中,兼尚书左丞,为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汾、绛、蜀贼,平之。及杀尔朱荣,荣从弟世隆拥部曲还逼都邑。孝庄幸大夏门,集群臣博议,百僚计无所出。苗独奋衣起曰:“今朝廷有不测之危,正是忠臣烈士效节之时,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径断河梁。”庄帝壮而许焉。苗乃募人于马渚上流,以师夜下。去桥数里,放火烧船,俄然桥绝,贼没水死者甚众。官军不至,贼乃涉水与苗死斗,众寡不敌,苗浮河而没。帝闻,哀伤久之,谥忠烈。 孝昌年间,李苗兼任尚书左丞,担任西北道行台,与大都督宗正珍孙讨伐汾、绛、蜀的贼军,平定了他们。等到杀了尔朱荣时,尔朱荣的堂弟尔朱世隆带领部下返回逼近都城。孝庄帝亲临大夏门,召集群臣广泛商议,众官员无计可施。只有李苗振衣起身说道:“现在朝廷面临着难以预测的危难,也正是忠臣烈士们报效国家的时刻,请让我带领一支部队,为陛下直接切断河梁。”孝庄帝认为他勇敢并同意了他的请求。李苗于是从马渚的上游招募兵员,并率领部队趁夜色顺流而下,距离大桥几里,他就放火烧船,不一会儿桥梁就被烧断,落入水中死掉的贼军很多。援军没有赶到,贼军于是涉水过来同李苗拼死搏斗,寡不敌众,李苗浮水作战而死。皇帝听说此事,哀伤悲痛很久,追赠李苗忠烈的谥号。苗少有节操,志尚功名。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及览周瑜传,未曾不嗟咨绝倒。解鼓琴,善属文咏,工尺牍之敏,当世罕及。死之日,朝野悲壮之。 李苗年少时就有气节操守,志在求取功名,每次读到蜀书,看到魏延请求出兵长安,诸葛亮不同意,李苗就叹息着说诸葛亮并没有妙计。等到读周瑜传时,深深地感叹折服。李苗懂得弹琴,擅长写文章和诗歌,书画创作精妙快速,当时世上很少有人赶得上他。李苗去世时,朝野上下为他感到悲壮。(节选自北史李苗传)注:宴驾:对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诏苗假龙骧将军乡导 假:代理b次晋寿,宣武宴驾 次:驻扎c明帝幼冲,无远略之意,竟不能纳 竟:竟然d迟则人情离阻,坐受崩溃 坐:空,徒然4c(竟:最终)5.下列各句,能表现李苗有文武才干的一组是(3分)( )苗年十五,有报雪志 乃上书陈平定江南之计,其文理甚切于时今且宜勒大将,深沟高垒,坚守勿战 请以一旅之众,为陛下径断河梁贼乃涉水与苗死斗,众寡不敌,苗浮河而没 解鼓琴,善属文咏,工尺牍之敏a. b. c. d.5c(是指李苗的志向;表明李苗的忠诚与勇敢:李苗为国献身)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苗对叔父李畎被害一事耿耿于怀,归魏后仍陈说伐蜀之计,后朝廷曾出师西伐,但因皇帝驾崩而不得不班师回朝。b李苗在三秦反叛时,根据敌情提出正面坚守不战,选派精兵偷袭敌后的方略,一举击溃了叛军。c李苗在众大臣对尔朱荣的堂弟率部下逼近都邑束手无策时,主动请缨,招募兵员与敌作战,后因寡不敌众而死。d李苗崇尚功名,读蜀书时,会因诸葛亮不同意魏延请求出兵长安而叹息;读周瑜传时,总是深深感叹折服。6b(文中没有交待此次作战的结果)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建以苗为郎中,仍领统军,深见知待。(5分)(1)魏子建让李苗担任郎中,仍然兼任(担任也可)统军,李苗深受重视(知遇也可)优待。(以、领、见知1分,句意2分)(2)去桥数里,放火烧船,俄然桥绝,贼没水死者甚众。(5分)(2)距离大桥几里,他就放火烧船,不一会儿桥梁就被烧断,落入水中死掉的贼军很多。(去、俄然、定语后置的句式各1分,句意2分)8.用“”给下面语段断句。(5分)志 苟 不 立 虽 细 微 之 事 犹 无 可 成 之 理 况 为 学 之 大 乎 昔 者 夫 子 以 生 知 天 纵 之 资 其 始 学 也 犹 必 曰 志 况 吾 党 小 子 之 至 愚 极 困 者 乎答案:志苟不立/虽细微之事/犹无可成之理/况为学之大乎/昔者夫子以生知天纵之资/其始学也/犹必曰志/况吾党小子之至愚极困者乎/(每错1处扣分,扣没为止。共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共11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塞下曲四首(其一) 李益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9.“牧马群嘶边草绿”句,“绿”字下得绝佳,请结合本句赏析。(5分)答:“绿”字是动词化,变绿的意思(1分),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1分)暗示春天不知不觉又回到草原上。(1分)“边草绿”与“牧马群嘶”连文,意味尤长;似乎由于马嘶,边草才绿得更为可爱(1分)。赞美西北边地高原之春的油然生意景色(1分)。10.请结合全诗赏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6分)答:本诗描绘了英姿飒爽、慷慨激昂、为国献身的边塞将士形象(2分)。正面描写(外貌和动作描写)(1分)。首句只夸他们“能结束”,即善于戎装打扮。 “朝暮驰猎黄河曲”的行动,表现出健儿们的精神和决胜信念,前两句着重刻画人物和人物的精神风貌,(1分)侧面烘托(景物烘托)(1分)。天高云淡,大雁群飞,歌声飘荡在广袤的原野上,马群在绿草地撒欢奔跑,是一片生气蓬勃的壮丽气象(1分)。后两句则展现人物活动的辽阔背景。(三)名篇名句默写 (6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在杂说中论述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韩愈杂说(四))(2)总结春冬之景并写出自身感受的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哪两句话表意相同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5)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侯伯宇: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1930年9月11日,侯伯宇生于天津。从少年时起,侯伯宇就在父亲爱国思想的影响下,立志“科学救国,作出更好的武器”。建国前夕,侯伯宇放弃了台湾大学的学业和出国的机会,辗转回到北京。1951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志愿军,并将父亲给他的四年学费、生活费1000美元全部捐出。1953年,新中国“一五”计划工业建设急需懂外语又有数理基础的人,侯伯宇放弃了回清华继续深造的机会,赴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当了一名俄语翻译。1956年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他积极响应,考取了西北大学物理系。1973年,侯伯宇主动投身西部建设,并最终在西北大学扎根,一干就是37年。其间,国内外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以优厚的条件邀请他去工作,他都一一谢绝。他说:“西部更需要我,这里的学生更需要我。”侯伯宇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后期,侯伯宇致力于群论在物理学中应用的研究,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1983年,侯伯宇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一系列非定域守恒流的结果,运用对偶变换找到了给出所有无穷多个守恒流生成元的办法。这一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侯氏理论”,是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被誉为“中国的骄傲”。 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在国际理论物理学界名气很大,但他却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有一次,他的学生在帮助他整理申报科学院士材料时,发现他居然舍弃了发表在影响非常大的学术刊物上的论文,反而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非常不解。他解释说,有些论文,虽然发表的期刊档次很高,但实际上的学术价值却不及另一些论文,我要选择那些更具生命力的文章。上世纪80年代,侯伯宇一手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在教学过程中,侯伯宇十分重视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法,非常注重创新和提高课程起点,把授课内容与研究课题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讲授国际上正在发展的最新、最先进的内容。他认为“学生必须对本学科的全局有通盘的了解,这样才能判断学科生长点,选择能带动学科的课题”。 侯伯宇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访学进修。在他的努力下,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1985年获批为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很多诺贝尔得主和国际著名物理学家相继前来访问,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座,实现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国际化的很好结合,培养的学生具有国际意识,有能力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前沿研究。30多年来,侯伯宇培养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生,许多人在读研究生期间就在现代物理前沿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的成果。如今,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其中李卫、顾樵的研究成果被学术界冠名“侯李变换”和“顾效应”。中国科学院院士戴元本说:“侯伯宇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陕西日报有删改)相关链接1950年,20岁的侯伯宇第一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80年,先后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的侯伯宇,在50岁之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青年报)“我誓要以创新湮灭顽疾之苦痛,以创新来消灭死。誓以我有生之年,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以作为最后的礼物。”(侯伯宇自传)在学界,大家都知道侯伯宇有两“怪”:一是出去开学术会议,无论国内国外,从不参加游玩,总是抓紧时间在宾馆看文献;二是不当官、不退休,晚年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 (中国青年报)12.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侯伯宇因与美国学者合作推导出当时世界上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20项现代科技成果之一的“侯氏理论”,被誉为“中国的骄傲”。b.侯伯宇在申报科学院士的材料中收录了一些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是因为他认为论文的学术价值与学术刊物的档次水平没有关系,有些档次并不高的期刊上刊发的论文更有学术价值。c.侯伯宇的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这是因为他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d.尽管侯伯宇一生成果卓著,但这并未影响他把在国际竞相攀登科研高峰中顽强登顶作为有生之年的奋斗目标。e.本文摘取侯伯宇的若干人生片段,记叙了他刻苦钻研理论物理、献身科学和教育事业的经历,介绍了一位杰出物理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12.ed(e 3分;d 2分;c 1分)(解析:a项,错误。被誉为“中国的骄傲”的是“侯氏理论”,而非侯伯宇。b项,错误。“没关系”过于绝对。c项,表述不完整。侯伯宇的多数学生的研究都处于国际学术领域的前沿水平,有三个原因,除了他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经常邀请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到物理所来为学生上专业课,还有千方百计送学生到国内国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进修。)13.侯伯宇有哪些先进的教学理念?请简要概括。(6分)答案:重视教学研究,钻研行之有效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强调课程内容与研究课题的密切结合。强调学生应形成对本学科的通盘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答出任意三点6分)14.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侯伯宇的贡献有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案:第一:理论物理研究方面:研究群论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解决了苏联国际权威未能证明的重要公理和量子化学权威未能提出的重要公式。创立了“侯氏理论”。(3分)第二:物理教育方面:创办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并促成了该所1985年获批全国首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我国理论物理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对于得到广泛认可的我国理论物理“西北军”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3分)(要求:概括出两方面并做出具体阐述。没有概括酌情扣分。)15.作者为什么说侯伯宇具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风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案:侯先生是一位真正的学者,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纯粹学者的榜样。爱国爱党、矢志不渝的风险精神:从小立下爱国志愿,国难当头,投笔从戎,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科学,扎根西部;始终没有动摇入党的信念,三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50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奋斗精神:一生致力于理论物理研究,不断创新,做出了很多开创性的贡献,如“侯氏理论”。还誓以创新对抗顽疾之苦痛。精心培育人、甘为人梯的师德风范:注重教学研究,努力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绍给学生,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深造创造条件,培养出了一大批物理人才。朴实无华、淡泊名利的人格品质:从不接受新闻媒体对他的采访和宣传,不当官、不退休,晚年依然坚持在科研第一线。(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不结合文本分析酌情扣分。)第卷 (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一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b.橄榄球联盟年度冠军赛的实况转播在美国是重量级的节目,其收视率傲视群雄,其他类型的节目只能望其项背。c.刚从世锦赛载誉归来的羽坛名将林丹,即使着便装上街,也同样是精神抖擞,引得路人纷纷侧目而视,暗暗喝彩。d.美国在前方的兵力吃紧,部队换防一拖再拖,加上它到处插手,兵力使用已经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答案: d 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a贻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与让人重复。b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差距不大,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c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各级政府精心组织,精心实施,精心规划,使灾区人民在回复重建中赢得新的发展机遇。b.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4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c.目前,北大、清华等高翔国防生的培养,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学习与军事训练并重、院校教育培养与军人实践锻炼结合的格局。d今年4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