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湖南省龙山县皇仓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第i部分 客观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60分)1观察图片,从图1至图3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进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中国古代生产工具以骨器、石器为主2考古发现在安阳殷墟宫殿遗址区内属于王室贵族的一个窖藏圆穴里,400多把有使用痕迹的石镰刀比较集中地堆放着。这说明商朝农业发达主要依靠()a奴隶集体耕作b当时唯一的生产工具是石器c生产工具不断改进d耕作技术不断改进3“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42006年,商代“子龙鼎”等四件珍贵文物入藏国家博物馆。“子龙鼎”是已发现的商代青铜圆鼎中形体最大的也是最早的带有“龙”字铭文的青铜器。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a“子龙鼎”是先秦时期形体最大的青铜器 b商代青铜器上已出现大量可辩认的甲骨文c国家重视文物保护,抢救流散海外的珍贵文物d在商周青铜器中“子龙鼎”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5在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6“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动辄肩挑车载,民苦转贸重。”这种现象最早得到解决是()a明清时期广泛使用黄金、白银b元代货币制度的变化c宋代出现最早的纸币交子d春秋战国时期黄金、白银开始用作货币7平遥是著名的“晋商”的发源地之一。清道光四年,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在平遥诞生。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山西是近代中国的经济中心b晋商与外国资本存在竞争关系c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有了新的发展d金融汇兑事业在中国开始发展8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说明()a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b启蒙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商人地位提高,传统社会结构解体9.读下图,从中我们可直接得到的信息包括 农业税相对稳定 工商杂税逐渐增长并超过农业税 商品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a b c d10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在西方人看来,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是()来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传播天主教掠夺金银财富推动商品输出a b c d1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a西方的殖民掠夺 b东方的借鉴学习c正常的文化交流 d封建主阶级衰落12西方史学家指出“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完全入迷了”。然而到了“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与引起此兴趣变化直接相关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范围的扩大c工业革命的需求 d世界市场的形成13“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互动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为论证该观点,你将选择的论据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国际交流,孕育着世界性市场的形成电力推动下的交通运输,密切了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新殖民主义加速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各地商业信息的交流a bc d14.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d要实现工业化就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15.20世纪初期,时事画报发表了一幅名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的漫画,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结合所学推测,作者的意图可能是 a希望孙中山领导同盟会冲击清朝统治 b赞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短暂春天c期望孙中山搞民生建设实现同家富强d拥护保路运动,反对“铁路国有”政策16“素业织土布,自洋布盛行,其利已薄。光绪中,西人始至内地市茧乡人获利,育蚕者骤增,不数年,境内每岁售茧所获逾百万金,且递增不已。”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该材料说明了国内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b材料所述现象是伴随着西方国家掠夺中国的原料而发展起来的c中国逐渐被卷入世界市场d蚕茧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大发展17李鸿章号称大清“裱糊匠”,他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这表明()李鸿章对晚清的颓败无能为力洋务派以西方军事科技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专制统治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a b c d18某学校历史探究小组在图书馆搜集资料时找到了以下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定的主题中,最恰当的是()a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历程和新的春天b“实业救国”道路在近代中国行不通c民族工业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困难重重d民族工业是近代中国的主体经济19右图为新中国“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构成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比例上升与当时的大炼钢铁运动直接有关b农业比重下降是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趋于合理d国民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20胡乔木在中国为什么犯20年的“左”倾错误一文中指出:“1958年以后,中国经济工作所追求的另一个和最重要的主题是革命化或不断革命。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已经由发展生产力,一变而为纯洁生产关系。”体现上述思想的重大活动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 b工业化建设c人民公社化运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21中国人过年有写对联的习惯,一幅好对联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风貌。下列对联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柳暗花明万木春坚持科学发展喜桑田好雨,鹏程丽日三十载促进市场繁荣庆经贸惠风”“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a bc d22根据右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23下图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个体及其他经济成分占有较大比重由单一公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转变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完成a bc d24点、线、面结合,我国最终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开放格局。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14个沿海港口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上海浦东a bc d25近代诗人黄遵宪曾作诗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该诗反映了( )a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西化倾向b交通工具近代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c西装传入对中国服饰改革的推动d西方饮食文化传入中国传统食俗的影响26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27维新运动期间,一位英国人到中国来。此时,他能够( )到北京观看中国人拍的电影到重庆租赁土地开设工厂在上海阅读时务报到广州吃西餐abcd28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29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当时的教学中已经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bcd30世博会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通过完整展现事物的过程,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给人们以深刻的启迪。据此判断,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二战后第一个世博会的主题及用意应是( )a“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揭示人类已经进入城市化时代b“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倡导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理念c“交通与通讯人类的发展和未来”;提醒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d“科学、文明和人性”;用科学进步促进人类的和谐共处第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题(3题,31题15分、32题13分、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拆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翔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二 清政府在粤海关规定:(一)洋船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内地行商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了弹压、稽查。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材料三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飘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2分)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4分)(2)依据材料三,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带来的影响。(2分)32、(18分)2010年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明上河图近年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动画片麦兜响当当将其作成了动画,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也特设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展示宋代都城的街市。材料二 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600167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 摘自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材料三 考察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总的看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1949-1957年,是城市化起步发展阶段;(二)1958-1965年,是城市化的不稳定发展时期;(三)1966-1978年,是城市化停止发展时期;(四)1978年至今,是城市化的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三材料四 在19世纪上半期的伦敦,人满为患,迁移到城市里的穷人,大多只能靠乞讨为生。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与此相反,英国富人享有市内住宅和乡间宅第,拥有艺术收藏品,能参加被广泛宣扬的娱乐活动和去外国旅行,他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是社会底层的群众所不能理解的。 世界近现代史(1)结合材料一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第(一)、(四)截断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城市化的认识。(2分)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及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材料二: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请概括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观点,并用相关史实加以说明。高一期中考试历史答案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