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诗经重点:1、诗的内容及源流,2、选文翻译难点:选文的翻译解题:一、诗经的编订及主要内容西周有采诗和献诗的制度。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约当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历时500年的时间内,王室乐官积累的古诗达二千多首。春秋末叶,相传由孔子进行删订,取其约数称诗三百,简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才称诗经。成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计305篇,上起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地域涵盖今天的陕、晋、豫、冀、鲁及甘南,这些地域属于当时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1、风又称国风,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郐、曹、豳15国国风,共160篇。相传由周政府派专人游行四方,采集而得,故后人称之为采风。2、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所演唱的乐歌,大部分是贵族们的作品。在当时统治者看来,西周的京畿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程度最高,故将这一带地方的乐歌通称为雅乐,也就是所谓的“正乐”“正声”,以与南方的“蛮夷”俗乐相区别。后来由于时代的不同和音调的变化,又有大雅、小雅之分。大雅全部产生于西周,音调较沉厚,计31篇。小雅则产生于西周末期和东周,音调较轻快,计74篇。3、颂是宗庙祭祀时所演唱的乐歌,共40篇,其中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属贵族们的作品,辞句虽典雅,但音调节奏迟缓板滞。二、诗经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诗经虽是诗歌的汇编,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但是其所包含的丰富的社会历史资料,很多为其它记录所没有的,因此完全有理由把它称作一部古代优秀的历史作品。具体言之:国风中对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劳动人民所受的痛苦都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社会生活、恋爱、婚姻以及各地民情风俗也有许多描写:大雅较集中地搜录了周王朝东迁以前各历史阶段的史诗,所反映的多是西周王朝兴起的事迹和西周盛时的农业生产情况;小雅反映了西周末期政治废弛以及东周社会的混乱状况;颂的内容虽是歌颂祖先神灵之辞,但其中不少篇章也都属于史诗性的作品。三、诗经与先秦历史:诗经之风是地方乐歌,就是各地的土乐。这些诗篇相传是由周王派专行游行四方采集而得,所以后人称采风,风大部分是各地民间歌谣,但不是照原样保留下来,而是经过整理和润色的,对农业生活、社会生活、恋爱婚姻及各地民情民俗都有一定程度反映。雅是宫廷和京畿一带所演唱的乐歌,有大雅、小雅之别,大雅则产生于西周末期和东周,反映了西周王朝的历史和农业生产状况。四、诗经的流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汉武帝立五经后,才称诗经。汉初传诗的有齐(辕固)、鲁(申培)、韩(韩婴)三家,立于学官,属于今文经学。毛诗晚出,未得立,汉书艺文志才著录毛诗古训传,属于古文经,后来,齐鲁韩三家亡之,毛诗独传,所以诗经又叫毛诗。东汉末,郑玄作笺,唐初孔颖达作正义,现在主要传本是十三经注疏本之诗经,今人有程俊英之诗经译注可参考。 选文:七月是国风第一长篇88句,描写了邑一年四季之农业劳动及劳役、田猎情况。1、七月是描写豳邑一年四季的农业劳动和劳役、田猎等事,反映了奴隶受贵族的压迫剥削,虽终年勤劳,仍不免饥寒交迫的悲惨状况。2、豳也作邠,今陕西彬县、旬邑县一带,周族的祖先公刘到古公亶父初曾在这里居住过。3、螽斯:昆虫名,吃农作物、产卵多、繁殖快。古代用作祝颂子孙众多之辞。如:螽斯衍庆。4、古代注音方法方块汉字记音 (1)直音:用一个完全与被注字同音的字注音。 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署车宫属,独骑,从间道走军。(汉书高帝纪服虔注:走音奏) (2)读如、读若注音法用音同或音近字注音的方法。 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夫子亲往。(吕氏春秋季冬纪高诱注:渔,读如论语之语。) (3)反切:用两个汉字互相拼读,给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大约起用汉代,魏晋以后被广泛使用。基本方法就是取反切上字的声母、反切下字的韵母和声调相互拼读。如:顿,都困切;乌,哀都切;演,以浅切。5、双声叠韵:双声指的是两个或几个音节的声母相同,如辗转、肃霜、蟋蟀;叠韵指的是几个音节的韵相同,如觱发、窈窕、逍遥。6、选文重点词语:流火、栗烈、仓庚、蕉、秀、蜩、莎鸡、向、户、葵、觏。7、翻译课文: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女工缝衣裳。十一月北风呼呼响,十二月寒气刺骨凉,粗布衣服无一件,怎样捱到年底无主张。正月里来修农具,二月里来下田忙,关照妻子和儿女,送饭南亩垅边上,田官老爷喜洋洋。七月火星偏西方,九月女工缝衣裳。阳春二月暖融融,黄莺枝头把歌唱,姑娘手提深竹筐,走在那条小路上,去采柔嫩养蚕桑。春天渐渐白昼长,采蒿人们一大帮,姑娘心里正悲伤,就怕公子哥看上把人抢。七月火星偏西方,八月芦苇正茂畅。三月动手修桑树,拿起斧头拿起斨,高枝长条都砍掉,拉着枝条采嫩桑。七月伯劳在鸣唱,八月织布染丝忙,染出丝来有黑又有黄,朱红色的更鲜亮,得给公子哥做衣裳。四月远志把子结,五月知了叫不歇。八月庄稼来收获,十月树叶纷纷落。十一月去打貉子,同时还要捉狐狸,好为公子哥做皮衣。十二月大伙来聚齐,继续打猎练武艺,小个儿的野猪归自己,大个儿的野猪献上去。五月斯螽弹腿响,六月纺织娘抖翅膀。七月蟋蟀在野地,八月就往檐下移,九月蹦到门口叫,十月钻入我床底。堵上墙洞熏鼠群,封死北窗抹好门,可怜妻子和儿女,为着就要过新春,把这破屋来住进。六月要吃郁李野葡萄,七月把冬葵大豆来烹调,八月去打枣,十月收水稻,用它配成好春酒,祝愿老人获长寿。七月采瓜肚里塞,八月再把葫芦摘,九月拾取青麻籽,掐些野菜打些柴,咱农夫靠这把嘴糊起来。九月夯平打谷场,十月五谷入粮仓,黍米稻米加高粱,禾麻豆麦分开放。叹我农夫命里忙,刚把农活都干完,又有劳役须承当。白天出行割茅草,晚上在家搓草绳,赶快上房修屋顶,马上就要闹春耕。腊月里凿冰咚咚响,正月里抬入窖中藏,二月里取冰行祭礼,献上韭菜和羔羊。九月里来寒霜降,十月扫净打谷场,备上两樽香甜酒,宰杀几只嫩羔羊,登上台阶进公堂,牛角杯儿举头上,祝一声万寿无疆。思考题:1、七月中农人社会生活中和贵族在宗亲方面有无关系?2、从七月看周初农夫的社会身份及幽地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参考书:1、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中州书画出版社1982年版。2、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3、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附:诗经閟宫译文:庙宇深闭清净,广大而又严整,那位显赫姜嫄,德行处处纯正。天帝把她附体,无灾无害怀孕,足月之后分娩,后稷呱呱坠地。天赐后稷百福,黍稷早熟晚熟,豆麦先后播种。拥有天下土地,教民学会农艺。高粱外加水稻,还有黑黄黍米。统领四海土地,事业超过大禹。后稷孝子贤孙,实属这位太王,居住岐山南侧,开始准备灭商。传到文武二王,太王事业弘扬,代天执行征讨,在那牧野战场。不得违误欺诳,天帝在你头上。治服殷商臣民,大功共同开创。成王口称“叔父,册立您的长子,使他为侯在鲁。大力拓展疆土,当我周室佐辅”。于是爵封鲁公,使他为侯在东,赐予山川土田,还有属国附庸。身为周公远孙,庄公次子鲁君,打着交龙旗帜,前来主持祭祀。四马六道缰绳,好不华美隆重!无论春夏秋冬,从来不敢懈怠,但凡祭祀礼品,未曾有过违碍。煌煌天帝在上,先祖后稷在旁,奉献赤纯牲牛,敬请享用品尝。上天连降洪福,周公英明皇祖,也来把你庇护。秋天开始尝祭,入夏设栏养牛,红白雄牛健壮,牛形酒尊铿锵,乳猪连毛烤熟,还有肉片大汤,竹笾木豆肉案,祭器各式各样。演唱天子万舞,场面威武雄壮,奉祀裔孙福大,使你昌盛兴旺,使你长寿安康,保有天下东方,永远守定鲁邦,像山岳不崩溃,像河水不震荡。命在三老之上,长如丘陵山岗。鲁公兵车千辆,长矛札系红缨,硬弓缠绕绿绳,弓矛双副备用。鲁公步卒三万,红线穿贝镶盔,行进抖出军威。痛击西戎北狄,严惩楚国群舒,没人胆敢抵抗。使你昌盛兴旺,使你寿高富强。见多识广老者,一起出谋划策,使你光大祖业,使你老而不衰,活到千年万载,长眉大寿无灾。泰山高大雄伟,它是鲁国象征,辖有龟山蒙山,国境到达极东,沿海邦国臣服,淮夷也来朝贡,没谁敢不顺从,这是鲁侯之功。保有凫山绎山,征服徐国旧地,控制海滨诸国,淮夷南蛮东貊,连同南夷部落,没谁敢不服从,无不唯唯诺诺,听从鲁侯吆喝。天赐鲁公大福,高龄长寿保鲁,收回常、许边邑,恢复周公疆土,鲁侯宴饮喜乐,祝贺贤妻良母,优待众士大夫,国家于是巩固,屡受上天福禄,年老新牙复出。徂徕山上苍松,新甫山上古柏,砍断之后截开,制成长短木材。松木屋椽粗大,正殿宽敞气派,新庙别具风采。奚斯作颂赞叹,佳句联成长篇,万民一致称善。五、春秋与左传重点:左传的史学价值,泓之战的翻译难点:泓之战的选文翻译解题:一、关于春秋从目前确知的情况来看,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当以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和西周时期的金文记载为标志。春秋末年孔子整理、编篡的尚书中的一部分文章和诗中雅、颂的一部分诗篇,也是较早的历史记载,前者同甲骨文、金文的记载都是殷周时代王侯贵族的档案文书。后者是西周王室祭祀宴享时的颂诗。这是中国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纪录。一般说来,甲骨文记事简略,还不是有意识的历史记载。金文记事因青铜器物相联系而包含着传世的明确意识,这与甲骨文是有明确区别的。这些记载,都是当时人际当时事。一般不涉及到对于过往历史的追述;同时,所记之事多以王侯贵族为对象。这两点,表明了他们作为官方文书的性质。孔子所编修的春秋,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私人撰述的历史著作。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因致力与历史文献的整理和修撰。春秋而在中国史学史和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春秋”本各国国史统称,司马迁也把它们称为“史记”。孔子修春秋,当在春秋之末,他在阅读了西周和鲁国文献的基础上,博览备采,撰成此书。春秋以编年纪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历经鲁国十二公,共242年的历史。大约18000字,大致写出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春秋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著作,它的第一个特点是“属辞比事而不乱”。就是编缀文词、排列史事有一定的规范,全书井然有序。这说明春秋在编撰形式上的优点,二是用词造句讲究,二是善于综合、排比史实。这样按照时间的顺序把历史事件一一排比出来,使人们可以对长时间的不同地域的历史发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春秋初步创立了中国编年体史书的雏形,在史学发展上是有重要意义的。春秋记入死亡,因身份不同,有的书为“崩”,有的书为“卒”,有的书为“薨”。此为记军事行动,因双方或各方情况不同,而有伐、侵、入、战、国、取、救、执、溃、灭、败等种种书法。记杀人,因杀与被杀者的地位不同,有的书为“杀”,有的书为“斌弑”。类似这样一些在“属辞”上严谨有序的区别,其实反映了撰者对有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关于春秋在撰述上的成就,左传作者借“君子曰”给娱乐这样的评价:“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说它言少意明,意义深远,表达婉转而有顺理成章,直言其事而无迂曲,能起到惩恶劝善的作用。这是把它的语言、内容、著述方法、社会作用都讲到了。司马迁也说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也是从语言和意义上肯定了它的成就。孔子修春秋的时代是社会大变动的时代。按照孟子的说法是“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也认为,“春秋约其辞文,去其烦重,以制义法,王道备,入事挟”。他们的看法,道出了春秋问世的时代特点,春秋作为反映春秋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历史著作,无疑具有特殊的史学价值。春秋对诸国纷繁复杂的历史,进行了爬梳、综合、排比,勾勒了一个时期的历史发展的轮廓。但是它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事件中的有关人物,一般都没有写出它们的或他们的活动,这对于人们了解历史的事实和把握历史面貌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这就由后来的左传来弥补了。二、左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1、左传的作者历来有不同说法,大体上是论语中孔子提到的左丘明;司马迁所说的作国语的左丘;卫左氏人吴起即战国时相魏文侯的吴起。但杨伯峻在春秋左传注中一一予以驳斥,理由如下:论语中的左丘明与孔子似乎是同一时代人或者要早于孔子,而左传记述到了孔子死后若干年;如果国语作者与左传同,那么二书至少仍有互补作用或相互参证作用,然而二书风格文笔不同不说,内容上也看不出有互为参考之意义;吴起是著名军事家,讲究形势、谋略,而左传不排斥“怪乱力神”内容,其观点不一致。2、其成书年代当在公羊传、谷梁传之前,即战国之际,上距鲁哀公不远。有两种传本,一种是孔壁藏书,一种是民间私传本。左传是用先秦文字写就的,属古文经。三、左传与春秋的关系左传也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所记上限与春秋同,下限到鲁悼公十四年,一共269年的历史,比春秋下推了14年。左传是战国时期早期间世的历史著作,关于其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也有人认为是子夏或吴起。从左传的纪年和书法来看,其作者肯定是受到了春秋的影响。据各种资料研究,左传似应是完成与战国初期的作品,出自鲁国史宫的手笔,整理者可能是左丘明。它吸收了以往编年史重视时间观念的长处,但传文内容同所谓春秋经文内容并不密切配合,记载的历史也比春秋多27年。顾炎武说“左氏之书,成之者非一人,录之者非一世,可谓富矣。”是有道理的。不过,一般认为左传是春秋时期编年史,作者相传为鲁国史学家左丘明。按鲁国十三个君主的顺序编写,自鲁隐公元(公元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计269年。1、左传是解释春秋的传。 在汉代,解释春秋的传有五种,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后两种早亡,流传下来的三种合称春秋三传,这三传释经的侧重点不同。公羊传、谷梁传以释微言大义为主,左氏传则以史事叙述为主。 2、在体例上,左传依循春秋,以鲁四国君在位的年次为纲,依照周历(有时按鲁历),按时、月、日用史实说明春秋经文上所列举的重要历史事件,属编年体史书。3、在内容上,左传记事终止时间较春秋后延27年,并且通过经传相对照看,有的经有传无,有的经无传有。左传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悼公14年(前454年),历经鲁国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悼公13个君主。而春秋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中经12个国君。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这不但从起止时间上能够看出来,而且具体内容上也是这样,有经有而传无的地方,有经无而传有的地方,有材料就解释,无材料就从略,只要有可靠材料,即便经无,也会记载下来。 4、今本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春秋左传二书,原本单行,晋杜预为二书作注,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为整齐记事,因将左传原文分割,按年隶属春秋经文之下,先经后传,合为一书,而成今本。四、左传的成就1、左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是保存了大量史料。全书18万字,材料丰富,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战争、诸侯争霸,制军制改革,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载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甚至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史书。左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和的进程。它大致记载了华夏族和华夏以外的各族的分布以及分支的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广泛的通婚,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2、左传在思想观点上,较春秋有很大突破。 (1)左传一改春秋的“正名”、“尊周”主旨,将周王室与诸侯国同等看待。 隐公三年“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故“周郑交质”、“周郑交恶”。 僖公二十八年践土之会“是会也,晋侯召王,以诸侯见,且使王狩”(春秋“天王狩于河阳”)。 昭公三年,叔向、晏婴论齐、晋季世的对话“其(民人)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 (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左传较集中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表明殷周以来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天命论观念己开始动摇,作者同那些进步的思想家一样,试图用无神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鲁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虢国国君享神祈福,左传记载了史嚚对此事的评论:“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3、左传关于战争的观点,给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单纯地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重战争的性质,争取与国的援助、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表明作者把战争首先看作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军事行动问题。左传在历史表达上以写战争、写辞令尤其突出。如: 僖公22年的宋楚泓之战,先写宋襄公两次坐失战机以至造成宋军大败的恶果;接着又写出他为自己的指挥失误而辩解,说什么“君子不鼓不成列”,“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的愚蠢做法。把宋襄公的迂腐固执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如僖公28年的城濮之哉,这是一次规模很大的战役。作者先写楚晋双方对战争形势的估计,接着刻意写了晋文公派人稳住草、卫二国,命晋军退避三舍以报所谓的“楚君之惠”。最后,写战役的本身:晋军以其下军、上军、中军分别与楚军的右师、左师、中军对垒,最后写晋军先击溃楚国的同盟军陈、蔡的军队,然后一举打败了楚军。作者不仅写出了后发制人的战略思想,而且还写出了多种战术的具体运用,使人有一种历历在目之感。4、左传新创了史论,将各种形式的史论(如“君子曰”、“孔子曰”)组合交织于记事之间,较之春秋“书”、“不书”或于一字见褒贬之类,已是大有不同。5、全书文字生动,在文学上价值也很高。左传内容丰富,篇幅为春秋的十倍,字数多达19万字之多。记述了不少生动的历史过程和人物的活动。这是左传与春秋在详略上的差别。左传在编撰上对编年体有很大的发展,有集中记录一件事的本末原委的,有集中写一个人的活动经历的。如隐公元年记郑伯克段于鄢,就从郑武公娶妇写起,写出了郑庄公与其母其弟的矛盾的原委始末及事件的历史结局。而僖公十三年则记录了晋国公子重耳出亡的坎坷经历。这不仅丰富了编年体史书在记事、记人方面的容量,也有助于弥补事件经过、人物活动被年代割裂的不足,增强了历史表述的艺术性。左传作者重视交待历史事件的原委,注意记录各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历史见解的宗教观点,左传特别重视战争活动的记录,它叙述的不少战役的过程都已成为中国战史的有名战例。五、左传的局限1、较明显地存在多体杂糅。左传基本以编年为主干,但同时兼采人物传记、本末记事、以言述史等手法,且于此类人、事、言的记述中常常缺少时间界标以为限制,致使编年体式受到削弱。2、评论尚未能完全把握历史文体。左传评论史事,基本上以礼的违合为标准,“礼也”“非礼也”一类论断充斥全篇,还未能通过编年记事,从历史的变化发展和统治的成败得失来立论,读后使人有诵伦理书之嫌,而少观史策之得。3、过多地收录奇闻轶事和频繁地使用遥体人情的笔法致使闺房私语、个人独自、密至阴谋之类时有所闻,这些虽有助于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但于史料的可信程度未免有所损伤。六、左传的流传左传之源流,编年体历史在我国出现很早,周代各国都有,或称春秋,如燕、齐、宋等;或别定它名如乘、祷杌等,编年体注意历史事件的时间联系,有利于明白形势。现存最早的编年体春秋相传是孔子所删订。后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解释,叫做传,汉代有五种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现在邹氏、夹氏二传佚,三传存,为春秋三传。现存左传通行体是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唐孔颖达作疏称春秋左传正义。除此之外,还有清李贻德左传贾(逵)服(虔)注辑述、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仅到襄公五年)、近人章炳麟春秋左传读、今人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徐中舒左传选。选文:1、课文讲解。泓之战选自左传公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记载了宋襄公争霸的历史。(1)涨之战发生的背景:争霸 宋因郑归楚而伐郑,楚为救郑而与宋于泓(前638年即僖公二十二年,今河南)(2)宋失败的原因:一是宋本为小国,国力不强,与楚交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二是宋襄公以商裔自诩,刚愎自用,战争观迂腐。 毛泽东论持久战“蠢猪式的仁义道德”2、重点词语:歃血、盟、堪、伐、会、如、败、咎、二毛、隘。3、课文翻译:僖公二十一年春季,宋襄公和齐国、楚国举行了鹿上会盟,来向楚国要求先已归附楚国的中原诸侯奉自己为盟主,楚国答应了这一要求。公子目夷说:“小国争当盟主,这是祸殃,宋国恐怕要灭亡了吧!失败得晚一点就算幸运了。”秋季,诸侯在盂地会见宋襄公。子鱼说:“祸殃就在这里吧!国君的欲望太过份,靠什么承受得了?”在会上,楚国扣押了宋襄公来攻打宋国。冬季,诸侯又在薄地会盟,释放了宋襄公。子鱼说:“祸殃还没有结束呢,不足以惩戒国君。”二十二年三月,郑文公去楚国朝拜。夏季,宋襄公讨伐郑国。子鱼说:“所说的祸殃正在这里了。”楚国攻打宋国来救援郑国。宋襄公准备应战,大司马公孙固劝阻说:“上天遗弃我们已经很久了,您想振兴它,这是违背天意而不能赦免的呀!”宋襄公不听。冬季十一月己巳这天是初一,宋襄公和楚人在泓水交战。宋军已经排好队列,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马司建议说:“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趁他们还没全部渡过河,请下令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军全部过河以后还没有摆开阵势,司马又建议出击,宋襄公还是说:“不行。”等楚军列好战阵以后,宋襄公才下令进攻,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也大腿受了伤,门官全被歼灭。都城里的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再伤害已经受伤的敌人,不擒捉头发斑白的老人。古代用兵之道有个信条:不靠阻击处于险境的敌人来取胜。我虽是亡国者的后代,不进攻尚未排好战阵的敌军。”子鱼说:“国君不懂得作战。强大的敌人,处于险境而未摆好战阵,这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哪!趁机阻击和进攻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就这样,还怕打不赢呢!面前强大的楚国士兵,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老头子,俘虏了就抓回来,管他什么头发花白不花白!使将士明确什么叫耻辱,教给作战的本领,都是为了杀伤敌人。敌人受伤还没有死,怎么不能再杀伤他们?如果不忍心再杀伤,那就应当一开始就不杀伤。如果可怜敌军头发花白的人,那就应当向他们投降。军队是按照有利的时机来行动的,金鼓是通过声音来激励士气的。既然时机有利就行动,阻击处于险境的敌人是可以的。鼓声大作使斗志倍增,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也是可以的。”二十三年春季,齐孝公攻打宋国,包围缗地,来讨伐宋国过去不到齐国参加会盟的罪过。夏季五月,宋襄公死去,这是因为在泓水之战中受伤的缘故。思考题:1、左传的记事特点。2、左传中子鱼论战与曹刿论战的异同。参考书: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版。2、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3、赵生群春秋经传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六、国语重点:国语的史学价值,翻译选文难点:翻译选文解题:国语是和春秋、左传同记春秋时期历史的又一部历史书,但是国语在编撰体裁上却不是编年纪事,而是分国记言。这说明春秋时期已经有了记言的历史著作了。三国时期的韦昭说它是“治国之善语”,当得其大体。关于国语的作者司马迁有“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说法,即是说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但是,此说并不可信。国语是战国早期的私人历史撰述,是逐步汇集各国之语编撰出来的,恐怕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国语记载各个诸侯国的政治言论,其中晋国最多,几乎占了全书的半数,以郑国最少,仅记载了一事。而记录各国的历史起迄首尾又各不同。这说明国语取材多途和体例尚不严谨,因此带有明显的资料汇编的性质。但是,国语作为以记言为主的史学著作,包含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政治见解和历史见解,这使其在先秦的史书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如:召公谏历王弭谤,芮良夫论荣夷公专利等都是同政治得失、历史经验紧密相连。国语全书以记言为主,但也有记载历史发展过程的部分,如重耳出奔、文公称霸、三家灭智氏、吴越争霸等。本课选文就是吴越争霸。国语作为一部春秋时期的国别史,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语,共二十一篇。21卷,按照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的顺序编次而成。这显然是以周王室为时代的标志、以各诸侯国与周王室的关系的亲疏为编次次序的指导思想。国语记事,上起西周祭公谏穆王征犬戎事,下至晋国智氏之灭,首尾400余年。但其所记载的历史基本上是春秋时期的史实。除周语、郑语有西周少量史实外,主要是春秋列国的史料。其书的下限与左传一致,到三家灭智伯,说明成书也不会早于战国初期。因司马迁说过“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所以,一般认为作者是左丘明。国语的编篡,以“国”分类,以“语”为主。前一特色反映春秋间各个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发展的不平衡,因而在同一时间的历史在不同空间表现的差异,引起了历史家的注意。后一特色反映了春秋时不同地域政治力量的消长变化,在人们中间有很大不同的议论,也促使大家去采辑,国语着重记载齐、晋、楚、吴、越五国霸业的兴衰,以曾在中原称霸而被三家瓜分的晋事特祥同时对向称落后的楚、吴、越三地区的历史表示重视,正是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国语与左传关系。同左传相对照,国语记叙的事件很多相同,但记原委很简单,记言论则详细,似乎二书在“记事”和“记言”方面有分工。因此东汉的班固、王充都曾把国语叫做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但唐朝以来不断有人怀疑,最极端的今文经学家,还说今本国语已由刘歆篡改,并将其中一部分割裂成左传。其实,国语从内容到形式都是自成一体的史学著作。国语从汉以来,学者们对它加以研究训释的名家有郑众、贾逵,三国有吴之虞翻、唐固,现存最早之注本只有三国吴韦昭的国语解。到清代学者再加校释,有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近人徐元浩国语集解也可以参考。选文:1、讲解选文。2、重点词语:栖、昆弟、成、赦、偶、饩、次。3、翻译选文:越王勾践退守在会稽山上,于是向三军传告说:“凡是我的父老兄弟和与国同姓的人,有能够帮助我谋划而打退吴国的,我将与他共同执掌越国的国政。”大夫文种站出来对答说:“臣下听说,买卖人在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在冬天就要储备葛布,在旱路就要求取船只,在水路就要求取车辆,这是防备措手不及呀!一个国家,即使平时没有战争威胁,谋臣武将也不能不培养而随时录用,这就像蓑笠,雨季一到,必定要拿来用。如今君王您已经退守在会稽山上,然后才询求谋臣,恐怕太晚了吧!”勾践说:“如果听到了大夫您刚才这番话,还有什么来不及的呢?”说完亲自握住文种的手,与他商讨退吴的办法。于是派遣文种到吴国去议和。文种对夫差说:“鄙国国君缺乏人才,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派遣,只好派遣下臣文种我来了。我不敢直接向天王您面禀,只是私下对您手下的办事人员说:鄙国国君的军队不值得天王屈尊再来讨伐了,愿意用金玉子女来报答天王惠临越国,请允许勾践的女儿充当天王的婢妾,越国大夫的女儿充当贵国大夫的婢妾,越国士人的女儿充当贵国士人的婢妾。越国的宝器也全都一起带来,鄙国国君率领越国的臣民归从天王的军队,一切都听凭天王您来调遣。如果认为越国的罪过是不能饶恕的,那鄙国就准备烧毁宗庙,捆绑起自己的妻子儿女,把金玉沉入江中。鄙国还有全副武装的将士五千人,也准备拼死一战,无疑就一个顶俩,这样就是用甲兵万人来服事天王您啊!果真如此,恐怕就辜负了您对鄙国的一片慈爱之心了吧!与其费力杀掉鄙国这群人,不如坐享其成得到越国呀!您看哪种做法有利呢?”夫差打算同意和越国讲和,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与越国,向来是互相仇视、互相对敌、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江环绕两国周围,居民无处迁移,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这种势不两立的局势怎么也无法改变了。我听说,以陆地为生的人习惯于居住在陆地,以水乡为生的人习惯于居住在水乡。中原各国,我们攻取战胜它,不能居住在那里,也不能坐惯那里的车辆,至于越国,我们攻取战胜它,能够居住在那里,也能够坐惯那里的船只。现在局势对我们是最有利的,不可丧失掉哇!国君您一定要消灭越国。失去现在的有利局势,即使再后悔,也来不及了。”越国听到伍子胥的谏阻,火速打扮好八名美女献给吴国太宰伯嚭,并且说:“您如果能使吴王赦免越国的罪过,还有比这更美的美女准备献给您。”太宰伯嚭随即劝告天王说:“我听说,古代讨伐敌国的,使它顺服就行了。如今越国已经顺服了,还要求什么呢!”夫差于是同越国达成和议,撤离越国。勾践向越国民众解释说:“我过去不明白自己的力量不足,却又和大国结仇,而把百姓的白骨暴露在原野之中,这是我的罪过呀,我请求改正。”于是掩埋战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赡养阵亡者的家属,安慰办丧事的人,祝贺有喜事的人,迎送在越国往来的他乡人,消除民众痛恨的现象,补助民众生活方面的困难。然后自居于卑贱的地位来侍奉夫差:派遣三百名宫庭供奉人员到吴国充当奴仆,自己也亲身给夫差当马前卒。 勾践管辖的地盘,南部到达句无,北部到达御儿,东部到达鄞地,西部到达姑篾,面积百里。于是招集越国的父老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天下民众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如今我身无雄才大略,也要率领你们夫妇来繁衍人口。”命令青壮年男子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男子不许娶青壮年女子。女子十七岁还不出嫁,父母担当罪责;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父母担当罪责。谁家孕妇临产,前来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护理。生下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岗位安全说明书题库有哪些及答案解析
- 防水安全知识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儿科药物过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交通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建筑装饰设计与施工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成本会计A试卷及答案
- 2025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Access》操作试题及答案
- 食管癌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教师职业道试题及答案
- 基于互联网的城市排水调控系统:技术、挑战与展望
- 医疗纠纷应急处置流程演练脚本(2025版)(2篇)
- 岩板施工流程工艺
- 中小企业管理(第五版)课件 第8章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与控制
- 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模板
- 2025年电商行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研究可行性报告
- 大唐电力常州市2025秋招面试专业追问及参考自动化与测控岗位
- 汽车工厂安全培训教学课件
- 2025-2030动力电池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进程与性能测试报告
- 2025年6月上海市高考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医疗卫生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