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_第1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_第2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_第3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_第4页
甘肃省天水一中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水一中2013级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考试生物(文科)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内环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蛋白质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与内环境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即人体的正常体温2如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外界环境食物o2co2废物内环境组织细胞a都必须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b人体的体液包括内环境和细胞外液c细胞与内环境交换的为养料和氧气d可表述为: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3血浆中的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会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的是()a.大量饮水 b.血容量减少c.食用过咸的菜肴 d.血浆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4在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调节剂通常不能被应用于()a.水果催熟b.农田间除去某些种类的杂草c.改变植物的基因型d.延长某些植物营养器官的储藏期5感染赤霉菌而患恶苗病的水稻,要比周围的健康植株高50%以上,由此可推测赤霉菌()a.能产生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b.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c.能产生赤霉素,促进植株发育d.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特殊物质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的单向性是因为动物的食性一般不能逆转b.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得到外部的能量补给c.一个封闭的生态系统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供应就可以长期维持正常功能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因是生物的呼吸消耗和资源利用率不高7下图表示的是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8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上有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高农产品的产量b.提高畜产品的产量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d.可以提高农作物抵抗害虫的能力9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10采取下列哪项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一样c.增加适宜的物种种类d.限制某一个演替过程11如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包含了12条食物链b.鹰处于第三营养级c.优良牧草与杂草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竞争d.要了解某种优良牧草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样方法12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a.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b.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化c.群落优势种无明显变化d.森林形成后苔藓会消失13以下现象属于生态系统行为信息起作用的是( )a.蝙蝠的“回声定位”b.萤火虫发光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声音d.雄鸟的“求偶炫耀”14下列陆地生物群落中,生物种类最多的是a.荒漠 b.草原 c.热带雨林 d.苔原15属于我们学习过的人类生存面临的问题之一的是a.粮食问题 b.如何克隆人c.培养转基因植物 d.培养转基因动物16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总数开始是逐渐增多而后趋于稳定17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18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还有一种生物的灭绝会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前一种生物是( )a乙 b丙c丁 d戊19建国以来,我国政府共组织进行了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我国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均耕地面积减少b环境污染治理的难度增加c淡水资源的危机将日趋严重d促进了人与环境和谐发展20下列有关生物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样方法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c.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要随机取样,同时保证样本数量足够多d. 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21下列生物中,属于生产者的有小球藻香菇乳酸菌硝化细菌水绵 烟草花叶病毒a bc d22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有关b分层现象只发生于群落中的植物,动物不具备分层现象c.植物群落水平分布现象与地形有关d群落中水平分布的生物种类有差异23为了调查某一地区鼠群的数量,常采用“标志重捕法”。第一次捕获100只,并进行标志,然后放回原地区;过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捕获20只,其中有标志鼠2只。则可以推断该地区鼠群约为a.200只 b.400只 c.1000只 d.2000只24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物质和能量能够循环流动,反复利用c生态系统具有固定不变的营养结构d人类加大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25最近国务院关于我国人口发展报告指出,205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出现负增长。这一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 b人口密度 c性别比例 d年龄组成26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应使鱼群种群数量达到k/2水平再捕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密度最大b.环境所能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c.种群数量相对稳定d.种群增长速率最大27荷兰学者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d单向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28组成内环境的三种主要成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 d淋巴组织液29某脑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看书看报。病人受损的是大脑皮层a运动语言中枢 b听觉语言中枢c视觉语言中枢 d感觉语言中枢30静息时和产生兴奋后,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电位分别是a内正外负、内负外正 b内负外正、内正外负c内负外正、内负外正 d内正外负、内正外负二、综合题(共40分)31(10分)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a促进植物生长(低浓度)b抑制植物生长(高浓度)。请用a或b填空回答生产实践中对生长素的应用,是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哪一种原理。(1)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获得无籽番茄:_。(2)扦插繁殖时,用生长素处理插技,使其容易生根成活:_。(3)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_。(4)将植物的花药或组织培养成植物个体,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生长素:_。(5)棉农修剪棉花枝条来提高棉花的产量 。32(10分)下图是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填出各标号所指液体的名称: , 。(2)对正常人内的ph直接起调节作用的是其中的 物质。(3)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填标号)。(4)图中内物质来自 。33(10分)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三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1) 如图a所示,单独培养三种草履虫时,其种群数量增长符合_型增长模型。(2) 图b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的结果,由于前者的繁殖能力比后者强而占有更多的资源,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_关系。(3)图c为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所以分布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这种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34右下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一些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示意图。请结合图解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图反映出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2)大量捕杀蛇后,老鼠的种群增长曲线最可能是 型曲线。(3)在示意图表示的结构中,碳元素通过 (填生物关系)传递,以 形式从一种生物传递到另一种生物。(4)若任何一种生物向它下一营养级的各种生物传递能量相等,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若鸟类全部死亡,绿色植物固定了3000kj的能量,猫头鹰同化的能量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