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上)第三次检测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和癌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b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c动物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体细胞不会发生凋亡d凋亡细胞、癌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都相同,mrna都不同2真核细胞某基因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3:2c该基因中前三个碱基对构成的起始密码子是转录的起点d由于基因中碱基a与t配对,故细胞中的a与t的数量一定相等3如图表示某一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个体,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分裂图象及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3h标记全部核dna的体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则甲图所示时期中有4个dna含放射性b甲图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c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基因组成与卵细胞不同的极体d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丙图细胞,可看到正在分离的性染色体x和y,其分裂产生4个成熟生殖细胞4下列哪种说法指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对应碱基两两配对的规律性b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c主链上碱基排列顺序的可变性ddna两条侧链上碱基种类的特异性5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a受精作用过程中b个发育过程中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6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据图判断该病遗传方式和有关的基因型()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为纯合子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为杂合子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为纯合子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为杂合子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学生都必须作答第34第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答题(共129分)7把细胞中发生的各种生命活动统称为细胞代谢,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和其他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是细胞代谢的结构基础请回答,下列生命活动主要与细胞中的那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相关:(1)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细胞器分解自溶;(2)完成下列图解,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上字母所代表的正确的细胞结构名称8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将其作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1)血影的化学组成是、和少量的糖类 其中对行使细胞膜功能有重要作用的是,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该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会越多(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3)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物质是,这种物质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919511952年赫尔希和蔡司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中,他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然后用标记好的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最后,把受感染的细菌与噬菌体外壳分离过程与结果如图:(1)在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这说明:;(2)在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清液中,这说明:;(3)实验中,选择35s标记蛋白质分子的原因是;(4)如果将新形成的子代病毒分离出来并检测,可否发现有放射性同位素?原因是:10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1)如果他们再生了一个并指的孩子,那么该小孩并指性状的基因型是;生一个只患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2)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可能性是;(3)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三、生物-选修3试题(共2小题,满分25分)(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题目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作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2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以表示为:(1)图解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和;(2)原生质体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14科学家将小鼠体内的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随后,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胰岛素如图所示,请根据下图回答:(3)图中14表示通过的途径,获得目的基因的过程;基因工程的基本程序除此程序外还有,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4)图中3代表,在它的作用下将和切成可的黏性末端2015-2016学年甘肃省天水市秦安二中高三(上)第三次检测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和癌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b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c动物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体细胞不会发生凋亡d凋亡细胞、癌细胞等细胞中基因组成都相同,mrna都不同【考点】细胞凋亡的含义;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突变后被激活而发生的【解答】解:a、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某些基因的表达的结果,a正确;b、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b错误;c、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以动物生活在正常环境中,也会发生凋亡,c错误;d、癌细胞是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而凋亡细胞是一种自然现象,基因未发生突变,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癌细胞和凋亡中基因组成有些不同,因此mrna也有所不同,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凋亡和癌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真核细胞某基因中碱基a占全部碱基的20%,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基因一定存在于细胞核内染色体dna上b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c+g):(a+t)=3:2c该基因中前三个碱基对构成的起始密码子是转录的起点d由于基因中碱基a与t配对,故细胞中的a与t的数量一定相等【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在dna分子中,a与t配对,g与c配对,所以在双链中,a=t,g=c细胞中含有dna分子的结构除细胞核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碱基a、g、c是dna和rna共有的,t是dna特有的,u是rna特有的【解答】解:a、该基因可能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上,也可以在线粒体或者叶绿体内,a错误;b、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那t也占该20%,c=g=30%,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乃至整个dna中(c+g):(a+t)都为3:2,b正确;c、转录的起点位于启动子,启动子位于非编码区,不参加转录,而起始密码子属于编码区的起点,如图所示, c错误;d、细胞中的a存在于dna和rna中,而t只存在于dna中,所以细胞中a与t的数量不等,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要求学生识记dna分子结构内容,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相关计算3如图表示某一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个体,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分裂图象及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3h标记全部核dna的体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则甲图所示时期中有4个dna含放射性b甲图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含8条染色体c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基因组成与卵细胞不同的极体d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丙图细胞,可看到正在分离的性染色体x和y,其分裂产生4个成熟生殖细胞【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1、因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若将3h标记全部核dna的体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则甲图所示时期中所有dna分子都含有放射性2、从图中分析可知,由于丙图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所以该动物个体是雌性动物3、“一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个体”从基因型上来看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解答】解:a、因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若将3h标记全部核dna的体细胞在不含放射性成分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则甲图所示时期中全部dna都含放射性,a错误;b、甲图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也加倍,因此,甲图细胞中含4个染色体组,但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只含4条染色体,b错误;c、乙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为极体,其基因组成与次级卵母细胞不同,因此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即极体是的因组成与卵细胞的也不同,c正确;d、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丙图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动物个体是雌性动物因此可看到正在分离的性染色体是x和x,其分裂产生1个成熟生殖细胞,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提升学生理解和分析图形的能力难度一般4下列哪种说法指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对应碱基两两配对的规律性b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多样性c主链上碱基排列顺序的可变性ddna两条侧链上碱基种类的特异性【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在rna中与u(尿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碱基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答】解: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对应碱基两两配对的规律性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只要考生识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a受精作用过程中b个发育过程中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专题】正推法;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解答】解:由于生物体在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因此,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某种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请据图判断该病遗传方式和有关的基因型()a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1为纯合子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为杂合子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为纯合子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为杂合子【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专题】遗传系谱图;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代3号和4号正常,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女儿患病而父亲正常,则不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因此,该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解答】解:ab、根据分析,该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b错误;c、女儿患病而父亲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4正常,如果为纯合子,则后代不可能患病,c错误;d、女儿患病而父亲正常,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患病,而2正常,所以2为杂合子,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析题解题的能力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学生都必须作答第34第40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答题(共129分)7把细胞中发生的各种生命活动统称为细胞代谢,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和其他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功能,是细胞代谢的结构基础请回答,下列生命活动主要与细胞中的那些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相关:(1)调节植物细胞内环境液泡;细胞器分解自溶溶酶体;(2)完成下列图解,请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填上字母所代表的正确的细胞结构名称【考点】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图形图表题;生物膜系统;细胞器【分析】分泌蛋白质是以氨基酸为原料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然后依次进入内质网,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后形成囊泡,囊泡和高尔基体膜融合,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进行进一步加工,形成囊泡,然后囊泡膜和细胞膜融合,将其中的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解答】解:(1)液泡中含有多种物质,如糖、有机酸、蛋白质等,有的液泡还含有色素,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细胞器分解自溶是溶酶体的作用(2)根据试题的分析,图中的a是内质网,b是高尔基体,c是囊泡、d是线粒体故答案为:(1)液泡 溶酶体(2)内质网 高尔基体 囊泡 线粒体【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图解,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对各种细胞器结构和功能的识记和理解是解题的关键8哺乳动物(或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将其作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1)血影的化学组成是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的糖类 其中对行使细胞膜功能有重要作用的是蛋白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该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会越多(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放在蒸馏水中(或清水中)(3)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物质是血红蛋白,这种物质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专题】正推法;生物膜系统【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膜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2、由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提取的膜成分单一,因此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提取细胞膜的材料,将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使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其中的物质,然后通过过滤、离心等方法可以得到细胞膜【解答】解:(1)“血影”即细胞膜,化学组成是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其中对细胞膜行使功能有重要作用的是蛋白质(2)对红细胞进行特殊处理的具体做法是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让红细胞吸水涨破;观察细胞的破裂,制成装片,然后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3)红细胞溶血后,流出细胞外的物质是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故答案为:(1)脂质蛋白质 蛋白质(2)放在蒸馏水中(或清水中)(3)血红蛋白【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吸水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都恩再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919511952年赫尔希和蔡司进行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中,他们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子,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然后用标记好的噬菌体分别侵染大肠杆菌最后,把受感染的细菌与噬菌体外壳分离过程与结果如图:(1)在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这说明:dna进入了细菌体内;(2)在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清液中,这说明: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菌的外面;(3)实验中,选择35s标记蛋白质分子的原因是蛋白质分子含有硫,dna分子不含硫;(4)如果将新形成的子代病毒分离出来并检测,可否发现有放射性同位素?有原因是: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32p标记脱氧核苷酸链被结合到子代的dna分子中传递给子代新形成的病毒(无被标记的蛋白质分子没有进入细菌,35s没有进入到子代的物质结构中)【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专题】教材经典实验;遗传物质的探索【分析】1、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1)在用32p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这说明:dna进入了细菌体内(2)在用35s标记的一组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在清液中,这说明: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菌的外面(3)实验中,选择35s标记蛋白质分子的原因是蛋白质分子含有硫,dna分子不含硫(4)若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由于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32p标记脱氧核苷酸链被结合到子代的dna分子中传递给子代新形成的病毒,因此子代中会检测出放射性同位素;若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被标记的蛋白质分子没有进入细菌,即35s没有进入到子代的物质结构中,因此子代中不会检测出放射性同位素故答案为:(1)dna进入了细菌体内(2)蛋白质外壳留在了细菌的外面(3)蛋白质分子含有硫,dna分子不含硫(4)有 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32p标记脱氧核苷酸链被结合到子代的dna分子中传递给子代新形成的病毒(无 被标记的蛋白质分子没有进入细菌,35s没有进入到子代的物质结构中)【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1)如果他们再生了一个并指的孩子,那么该小孩并指性状的基因型是bb;生一个只患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2)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可能性是;(3)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专题】遗传基本规律计算;人类遗传病【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并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一个正常的女人与一个并指(bb)的男人结婚,他们生了一个白化病且手指正常的孩子,所以男孩基因型为aabb,该夫妇基因型应分别为妇:aabb,夫:aabb因此,后代白化病概率为,并指概率为,据此答题【解答】解:(1)如果他们再生了一个并指的孩子,那么该小孩并指性状的基因型是bb;生一个只患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2)生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并指的男孩的可能性是=(3)后代只患一种病的可能性是+=,后代中患病的可能性是+=故答案为:(1)bb (2)(3)【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应用层次的要求,着重考查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解题关键是能够灵活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题三、生物-选修3试题(共2小题,满分25分)(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道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题目后的方框涂黑注意所作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12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以表示为:(1)图解中,“酶解”所用的酶应该包括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原生质体的结构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组成【考点】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植物的组织培养【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即首先将叶片洗净、灭菌、切条和酶解(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得到原生质体悬浮液;再过滤离心得到纯净的原生质体;最后在dpd培养基中培养获得愈伤组织【解答】解:(1)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可以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2)原生质体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