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习题集4-详解.pdf_第1页
大学物理习题集4-详解.pdf_第2页
大学物理习题集4-详解.pdf_第3页
大学物理习题集4-详解.pdf_第4页
大学物理习题集4-详解.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5 作业作业 13真空中静电场的真空中静电场的电势电势 13 1点电荷 q 位于圆心处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的 三点 如图所示 若将一实验电荷 q0从 B 点移到 C D 各点 电场力的功 BC A 0 BD A 0 原 1 题变 13 2一均匀带电量 Q 的球形肥皂泡由半径 r1吹胀到 r2 则半径为 R r1 R r2 的高斯球面上任一点的场强大小由 2 0 4R Q 变为0 电势 U 由 R Q 0 4 变为 20 4r Q 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点 原 9 题 13 3 粒子的电荷为 2e 金原子核的电荷为 79e 一个动能为 4 0MeV 的 粒 子射向金原子核 若将金原子核视为均匀带电球体并且认为它保持不动 则二者最接近时的距离 min r5 69 10 14m 原 12 题 解解 最靠近时动能全部转化为电势能 qUWE k min0 4r qQ k E qQ r 0 min 4 e ee 6 9 100 4 792 109 e ee 6 9 100 4 792 109 5 69 10 14 m 13 4两个同心球面 半径分别为 R1 R2 R1 R 时 QqS 内 2 2 4 rE 0 Q r e r Q E 4 2 0 2 P rEU d 2 r rE d 2 r r re r Q d 4 2 0 r r r Q d 4 2 0 r Q 0 4 当Rr 时 内 内 内 V S q S Vqqd d 而rrVd 4d 2 5 0 4 0 2 5 4 d 4d 4ArrArrrq rr S 内 0 5 2 1 5 4 4 Ar rE r e Ar E 5 0 3 1 P rEU d 1 R R r rErE dd 21 R r R r r re r Q re Ar d 4 d 5 2 0 0 3 R R r r r Q r Ar d 4 d 5 2 0 0 3 R Q rR A 0 44 0 4 20 E S R r r E S R r E 0 均匀带正电荷球面 球内U最高 但E 0 最低 Q 负电荷附近 E 矢量 值大 但 U 1 相距 d 如图所示 试证明电 势为零的等势面为一球面 并求出球面半径 及球心坐标 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 原 2 题 解 UUU 4 1 0 r q r nq 0 0 1 rr n 即 rnr 而 222 zyxr 222 zdyxr 代入 式 平方后整理得 2 2 2 2 2 2 2 11 d n n zd n n yx 球面方程 球半径 d n n R 1 2 球心 0 1 0 2 2 d n n 题 13 11 图 x y z nq q O 1 R 2 R 40 13 12电量 Q Q 0 均匀分布在长为 2L 的细棒上 求在棒的延长线上与 棒中心 O 距离为 x 的 P 点的电势 应用电势梯度公式求 P 点的电场强 度 解 解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在带电直线上取电荷元 aqdd a L Q d 2 它在 P 点产生的电势为 r q U 04 d d 8 d 0 axL aQ UUd L Q 0 8 L L ax ad L Q 0 8 La La ax ax d L Q 0 8 Lx Lx ln 0 y U Ey 0 z U Ez x U EE x Lx Lx xL Q ln 8 0 LxLxL Q11 8 0 22 0 1 4 Lx Q E 的方向 在带电直线延长线上 远离 O 点 L2 a ad x O P x L2 O P x 题 13 12 图 41 13 13一半径为 R 长为 2L 的圆柱形薄片 其上电荷均匀分布 总电量为 Q 求在其轴线上与圆柱对称中心距离为 x 的 P 点的电势 应用电势梯度公式求 P 点的电场强度 数学公式 Cbuu bu u 22 22 ln d 解 解 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在圆柱上坐标 a 处取宽度为 da 的细圆环 细圆环带电量为 dq a L Q d 2 细圆环上各 点到 P 点的距离为均为 22 Rax 该圆环在 P 点产生的电势为 r q U 04 d d 22 0 8 d RaxL aQ P 点的电势 L L Rax a L Q U 22 0 d 8 La La Rax ax L Q 22 0 d 8 La La Raxax L Q 22 0 ln 8 ln 8 22 22 0LxRLx LxRLx L Q 0 y U Ey 0 z U Ez x U EE x ln 8 22 22 0LxRLx LxRLx xL Q 2222 0 1 1 8 RLxRLx L Q E 沿 x 轴指向远方 L2 P x O R 题 13 13 图 L2 P x O R ad x a 42 作业作业 15静电场中的静电场中的电介质电介质 15 1在静电场中 电位移线从正自由电荷或无限远正自由电荷或无限远出发 终止于负自由电荷或无限远负自由电荷或无限远 原 1 题 15 2在一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 一块电介质如图 13 2 放置 以点电荷所在处 为球心作一球形闭合面 B A 高斯定理成立 且可以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B 高斯定理成立 但不可以用它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C 由于电介质不对称分布 高斯定理不成立 D 即使电介质对称分布 高斯定理也不成立 原 4 题 解 高斯定理总成立 电荷与电介质同时具有球 大平面 长轴对称性时 才能用高斯定理求出闭合面上各点的场强 15 3一个点电荷 q 放在相对电介系数为 r的无限大均匀电介质中的一个球 形空穴中心 空穴的半径为 a 则空穴内表面上一点的电位移矢量的大小 D 2 4 a q D 电场强度的大小 E 2 r0 4a q E 极 化电荷面密度等于 1 1 4 r 2 a q 原 2 题 解 0EDP nn e PP P 向外 n e 向内 0ED E0 两者方向相同 B E E0 两者方向相同 C E E0 两者方向相同 D E E2 B E1 E2 C E1 E2 解 C 等效于三个串联 321 1111 CCCC 介质抽出 C2 C 而 U 不变 CUQ 0 E0 SQ 15 7一个大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 两极板间充有电介质 另一半为空气 当两极板带恒定的等量的异号电荷时 有一质量为 m 的点电荷 q 平衡在极板间的空气域中 如图所示 此 后若把介质抽出 电荷 q 将 B 原 8 题 A 保持不动 B 向上运动 C 向下运动 解 右左CCC 介质抽出 左C C 而 Q 不变 CQU dUE q 所受的向上的电场力 F qE 15 8在真空中有 A B 两板 相隔距离为 d 很小 板面积为 S 其带电量 为 q 和 q 则两极板间相互作用力 F 的大小等于 B 原 6 题 A q2 0S B q2 2S 0 C q2 4 0d2 解解 注意注意 任何电荷 只受外电场的作用力 而不会受到自身电场的作用力 0 2 BE S q 0 2 A 受 B 的力 FFd q BqE 0 d q BqE 0 dqEB S q 0 2 2 15 9半径为 R1和 R2的两个同轴金属圆筒 其间充满着相对介电常数为 r的均 匀介质 设两筒上单位长度带电量分别为 和 则介质中的电位移矢 量的大小 D r D 2 电场强度的大小 E r E r 0 2 解 取半径为 r R1 r R2 长为l 的圆柱形高斯面 根据高斯定理 内S qSD 0 S d 有llrD 2 解得 r D 2 r D E r0r0 2 题 15 6 图 r P U Q r q Q 题 15 7 图 题 15 5 图 44 15 10两只电容器 C1 8 F C2 2 F 分别把它们充电到 1000V 然后将 它们反接 如图所示 此时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 600 V 原 13 题 解 UCq 11 UCq 22 反接 21qqq UCC 21 并联 21CCC C q U U CC CC 21 21 15 11电容器由两个很长的同轴薄圆筒组成 内 外圆筒的半径分别为 R1 2cm R2 5cm 其间充满相对介电系数为 r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 电容 器接在电压 U 32 V 的电源上 如图所示 试求 距离轴线 R 3 5 cm 处的 A 点的电场强度和 A 点与 外筒间的电势差 原 17 题 解 设两圆筒单位长度带电为 和 由轴对称性 两极间电场强度沿径向向外 大小为 r E r0 2 电势差为 2 1 d R R lEU 2 1 d R R rE 2 1 d 2 r0 R R r r 1 2 r0 ln 2R R ln 2 12r0RR U R EA r0 2 ln 12RRR U 997 8 V m AE 的方向沿径向向外 2 2 d 2 r0 R R ARr r U 2 d 1 ln 12 R R r rRR U R R RR U 2 12 ln ln 12 46 V 1 C 2 C 题15 10图 题 15 11 图 2 R 1 R R U A 45 15 12如图所示 两共轴的导体圆筒的内 外半径分别为 R1 R 0 5 cm R2 3R 其间有两层均匀电介质 分界面半径为 r0 2R 内层介质的介 电常数为 1 外层介质的介电常数为 2 1 4 若两层介 质的最大安全电势梯度值都是 E 40 kV cm 当电压升 高时 哪层介质先击穿 两筒间能加的最大电势差多 大 原 19 题变 解 设内 外筒带电线电荷密度为 由高斯定理易得 r E 1 1 2 r E 2 2 2 r 1 2 00 12 4 rrrr EE R2 3R1 R E R E RrRr 1 1 1 2 2 3 2 12 由 E r 曲线知 当电压升高时 外层介质 的内侧先达到 E 外层介质先击穿 即此时 2 2 11 2 2 0 E RR E Rrr RE 1 r R E r E 2 2 1 1 r R E r E 2 2 1 2 两筒间能加的最大电势差为 R R R R r r R Er r R EU 3 2 2 max d 2d 2 2 3 ln22ln 2 1 RE 23 15 kV E r O R1 r0 R2 1 R1 R2 r0 2 1 R1 R2 r0 2 题 15 12 图 46 15 13一个平行板电容器 充电后与电源断开 当用绝缘手柄将电容器两极板 间距离拉大 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12 电场强度的大小 E 电场能量 W 将 发生如下变化 C A U12减小 E 减小 W 减小 B U12增大 E 增大 W 增大 C U12增大 E 不变 W 增大 D U12减小 E 不变 W 不变 解 绝缘 Q 不变 由dSC 0 d C CQU 12 00 SQE 不变 2 2 CQW 15 14如果某带电体其电荷分布的体密度 增大为原来的 2 倍 则其电场的能 量变为原来的 C A 2 倍 B 1 2 倍 C 4 倍 D 1 4 倍 解 根据VEDWd 2 1 而 QD QE 即 2 W 15 15两个电容器的电容之比 C1 C2 1 2 把它们串联起来接电源充电 它们的电场能量之比 W1 W2 2 1 如果是并联起来接电源充 电 则它们的电场能量之比 W1 W2 1 2 解 串联 Q 相同 由 2 2 CQW 有 1 2 2 2 1 2 2 1 2 2 C C CQ CQ W W 2 1 并联 U 相同 由 2 2 1 CUW 有 2 1 2 2 2 1 2 1 2 2 C C UC UC W W 1 2 15 16如图所示 用力 F 把电容器中的电介质板抽出 在图 a 和图 b 中的两 种情况下 电容器储存的静电能量将 D A 都增加 B 都减小 C a 增加 b 减小 D a 减小 b 增加 原16题 解 电介质板抽出后 电容 C UQW 2 1 e 2 2 1 CU 2 2 1 Q C a 情况 U 不变 We b 情况 Q 不变 We 题 15 16 图 a 充电后仍与电源连接 F b 充电后与电源断开 F 47 15 17今有两个电容器 其带电量分别为 Q 和 2Q 其电容值均为 C 求该电 容在并联前后总能量的变化 W C Q WWW 4 2 总 原 10 题变 解 C Q W 2 2 1 C Q W 2 4 2 3 21WWW 总 C Q 2 5 2 并联后 QQ3 CC2 C Q W 2 3 2 1 2 C Q 4 9 2 C Q WWW 4 2 总 是减少 15 18半径为 R 的金属球 A 接电源充电后断开电源 这时它们的存储的电场 能量为5 10 5J 今将该球与远处一个半径也是R的导体球B 用细导线连接 则 A 球存储的电场能变为 5 1025 1 J 原 15 题变 解 A B 两球一样 且相距很远 电荷均分于两球上 即 连接 B 后 A 球带电2 QQ 而 C Q W 2 2 0 J 105 5 球储能变为 C Q W 2 2 4 0W J 1025 1 5 15 19如图所示 一球形电容器 在外球壳的半径 b 及内外导体间的电势差 U 保持恒定的条件下 内球半径为多大时才能使内球表面附近的电场强度最 小 并求这个最小场强的大小 原 14 题 解 设球形电容器带电量为 q 则两极间电场强度的方向沿径向 大小为 2 4r q E 电势差为 b a lEU d b a rEd b a r r q d 4 2 ba q11 4 恒量 ab Uab q 4 2 4 4 aab Uab Ea U aba 11 令0 d d a E 0 22 ab U a U 2 b a b U E 4 min 题 15 19 图 b a U 48 15 20球形电容器如图所示 其内导体球半径为 R 外导体球壳的内外半径分 别为 2R 3R 两导体之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 r 1 5 的电介质 若给外导 体球壳总共带电 Q 并将内球接地 求 各表面的带电量 电场的总能量 解 设内球接地后各表面带电荷为 q1 q2 q3 在导体球壳内取高斯面 S 则 S 上处处E 0 0d SE S 0 21 qq a 而Qqq 32 b 内球接地 内球0 1 U c 由电势定义有 rEU R d 1 rE R d r r q r r q R R R d 1 4 0d 1 4 0 2 1 2 0 3 2 r0 1 20 3 1r0 1 r0 1 4 4 4R q R q R q 由电势叠加原理 20 3 1r0 2 r0 1 1 4 4 4R q R q R q U 20 3 1r0 1 r0 1 4 4 4R q R q R q 由已知得 R q R q R q U 3 425 1 45 1 4 0 3 0 1 0 1 1 3 4 31 0 3 qq R q d 由 c d 得0 31 qq e 联立 a b e 解得 2 1Qq 232Qqq r R 处 0 1 E 2R r 3R 处 0 3 E R r 3R 处 0 2 0 321 4 4 r r qqq E r r q 4 2 0 3 VwWd 0 rrErrE R R R d 4 2 1 d 4 2 1 22 40 3 22 2r0 2 R q R q 3 82 8 0 2 3 r0 2 1 R q 0 2 1 6 R Q 0 2 1 24 R 2R 3R r 题 15 20 图 或或 49 作业作业 17稳恒稳恒电流的磁场电流的磁场 2 磁磁力力磁介质磁介质中中的磁场的磁场 17 1电子在均匀磁场B 中沿半径为 R 的螺旋线运动 螺距为 h 如图所示 则 电子速率 22 e 2 hR m eB B 方向向 上 原 7 3 题 解 eB m R e eB m h e 2 R m eB e 2 e h m eB 2 2 2 2 e 2 h R m eB 由洛伦兹力BeF 可判断出B 沿螺旋轴竖直向上 17 2把 2 0 103eV 的一个正电子 射入磁感应强度 B 0 1 T 的匀强磁场中 其速度 与B 成 89 角 路径为轴在B 方向的螺旋线 则该螺旋线的 周期 T 3 57 10 10s 螺距 h 1 65 10 4m 半径 r 1 51 10 3m 原 7 7 题变 解 m Ek2 r m BeFm 2 eB m r eB m sin eB mE sin2 k r T 2 eB m 2 Th cosT 17 3在一汽泡室中 磁场为 20 T 一高能质子垂直于磁场飞过时留下一半径 为 3 5m 的圆弧轨迹 该质子的动量大小 p 1 12 10 19kg m s 能量 E 1 54 10 10J 或 E 9 63 108eV 原 7 8 题 解 eB m R mp eRB 42 0 22 cmcpE R h 题 17 1 图 50 17 4如图所示 两正电荷 q1 q2相距为 a 时 其速度各为 1 和 2 且 21 2 指向 q1 求 q1对 q2和 q2对 q1的电磁场力是多少 原 8 4 题 解 运动点电荷的电流为 t q I d 电流元为l t q lI d d d q 运动点电荷的磁场为 2 0 4 d r rlI B 2 0 4 r rq q1在 q2处产生的磁场 1 B 向外 2 110 1 4 a q B 而 212 r q2在 q1处产生的磁场B2 0 q1对 q2 1222m BqF 向右 2 21210 2m 4 a qq F 2e F 向下 2 0 21 2 4a qq Fe 2 2 2 22em FFF 2 2 2 1 2 0 2 0 2 0 21 1 4 a qq 2 F 与 夹角 2e 2m 1 tg F F tg 2100 1 q2对 q1 0 1 m F 2 0 21 1e1 4a qq FF 1 F 向上 17 5在一个电视显像管里 电子在水平面内从南到北运动 如图所示 动能 是 1 2 104ev 该处地球磁场在竖直方向的分量向下 大小是 5 5 10 5 T 问 电子受地球磁场的影响往哪个方向偏转 电子的加速度有多大 电子在显像管内南北方向上飞经 20 cm 时 偏转有多大 原 7 6 题 解 Bef 电子在地球磁场的影响下向东偏转 电子的动能 2 2 k mE 速度 mEk2 m s105 6 7 考虑相对论效应 1 2 0k cmE 22 11c m s 104 6 7 相对论效应不明显 电子受到洛仑兹力 Bef 电子的加速度为mfa mBe 6 3 104 m s2 电子的轨道半径 eBmR 6 7 m d 表示电子的南北向飞行路程 则电子向东偏转 22 dRRx 21 2 1RdRR d R 2 1 1 2 RdRRx R d 2 2 m100 3 3 题 17 4 图 1 2 1 q 2 q a 题 17 5 图 B Fm2 Fe2F2 1 2 1 q 2 q a Fe1 R f d x B 51 17 6如图所示 一根细金属棍 ab 用软导线悬挂在匀强磁场B 中 电流由 a 向 b 流 此时悬线张力不为零 即安培力与重力不平衡 欲使细金属棍 ab 与软导线连接处张力为零则必须 B A 改变电流方向 并适当增加电流强度 B 不改变电流方向 而适当增加电流强度 C 改变磁场方向 并适当增强B 的大小 D 不改变磁场方向 适当减少B 的大小 17 7有一质量为m 的倒U 形导线两端浸没在汞槽中 导线的上段 长为l 处 在均匀磁场B 中 如图所示 如果使一个电流脉冲 即电量 t tiq 0 d通过导 线 这时导线会跳起来 假定电脉冲持续时间与导线跳起时间相比非常小 试由导线所达到的高度 h 计算电流脉冲的大小 原 7 1 题 解 ilBF m m F 向上 而电脉冲意味着 i 很大 且为变量 重 FF m 于是 tt tilBtF 00 dd t tilB 0 dlBq m 而gh2 Bl m q Bl ghm 2 17 8如图所示 一条任意形状的载流导线位于均匀磁场中 试证明它所受到 的安培力等于载流直导线 ab 所受到的安培力 原 7 4 题 解 取直角坐标系 使原点位于 a 点 x 轴位于 ab 在导线上取任一电流元lI d 并分解为 Idx 和 Idy Idx 将受到沿 y 方向的安培力 y F d BxIFy dd Idy 将受到沿 x 方向的安培力 x F d ByIFx dd xx FFd 0 0 dByI 0 yy FFFd b a BxIdab IB F 沿 y 正向 ab 等效于直导线ab所安培力 题 17 6 图 I ab I I B 题 17 7 图 B l i 题 17 8 图 B a b I B a b x y O Idl Idy dFy dFx Idx 52 17 9一长直导线 AC 通有电流 I1 其旁放置一段导线 ab 通过电流为 I2 且 AC 与 ab 在同一平面上 ab AC 如图所示 a 端距 AC 为 ra b 端距 AC 为 rb 求导线 ab 受到的作用力 原 8 2 题 解 在 ab 上由 AC 产生的磁感应强度abB 向内 大小为 r I B 2 10 90sinddlBIFlBId rIBd F d均向上 FFdrBI b a r r d 2 r r I I b a r r d 2 10 2 a b r rII ln 2 210 F 向上 17 10三条无限长的直导线 等距离的并排安放 导线 a b c 分别载有 1A 2A 3A 同方向的电流 由于磁相互作用的结果 导线 a b c 单位长度 上受力大小分别为 F1 F2 F3 如图所示 则 F1 F2的比值是多少 原 8 3 题 解 设相邻两导线间距为 d 无限长直导线的磁场 r I B 2 0 方向沿圆的切向 导线b c在 a 处的磁场均向外 dd Ba 2 2 3 2 2 00 处 d 4 7 0 1 1 aa IBF 处 d 4 7 0 向右 导线 a 在 b 处磁场均内外 c 在 b 处磁场均向外 dd Bb 2 3 2 1 00 处 d 0 向外 1 2 bb IBF 处 d 2 0 向右 比值 8 7 2 1 F F 题 17 9 图 1 I 2 I O A C ab 题 17 10 图 cab F2F3 ab c 1A2A3A F1 53 17 11如图所示 一长直导线和一宽为 b 的无限长导体片共面 他们分别载有 电流 2 I和 1 I 相距为 a 求导线单位长度上所受磁场力的大小 解 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坐标 x 处宽为 dx 的窄条可视 为无限长直载流导线 其电流为x b I Idd 1 1 它在无限长载流导线 2 I处产生的磁场大小为 2 d 2 d d 1010 xbab xI xba I B 其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因为所有窄条产生的磁场方 向相同所以总的磁场有 a ba b I xbab xI BB b a ln 2 2 d d 1010 因为电流 2 I所在处各点 B 相等 并与 2 I垂直 所以 a ba b II lBIF ln 2 210 2 17 12如图所示 一半径为 R 的平面圆形线圈中载有电流 I1 另无限长直导线 AC 中载有电流 I2 设 AC 通过圆心 并和圆形线圈在同一平面内 求圆形 线圈所受的磁力 原 8 24 题 解 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见图 大小为 r I B 2 20 2 由BlIF dd知 右半圆上各电流元受径向向外的磁力 左半圆上各电流元受径向向内的磁力 由对称性0d yy FF sind FFF x sin d 2 210 rl II L sin sin d 2 2 0 210 R R II 210 II F 向右 O xd ba 2 I 1 I x x 1 dI 题 17 11 图 ba 2 I 1 I 题 17 12 图 2 I 1 I R O A C C I2 I1 A Idl dF d R r Idl y x 54 17 13有一矩形线圈 AOCD 通以如图示方向的电流 I 将它置于均匀磁场B 中 B 的方向与 x 轴正方向一致 线圈平面与 x 轴之间的夹角为 a a F右 线圈向左平移 17 15一半径 R 0 10 m 的半圆形闭合线圈 载有电流为 I 10 A 放在均匀 磁场中 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平行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 5 0 103GS 此半圆形闭合线圈所受力矩的大小 为7 8 10 2 N m 方向向上 解 n e ISm BmM 得BRIM 2 2 方向 17 16一螺线管长 30 cm 直径为 15 mm 由绝缘的细导线密绕而成 每厘米 绕有 100 匝 长导线中通以 2 0 A 的电流后 把这螺线管放到 B 4 0 T 的 均匀磁场中 螺线管的磁矩为1 06A m2 螺线管所受力矩的最大值 为4 24N m 解 磁矩NISm mBM max I R B 题 17 15 图 I x y z O A C D B 题 17 13 图 en B I x y z O A C D 题 17 14 图 I I A CI I A C F左 m F右 B 55 17 17有一片半径为 R 0 2 m 圆心角为 1 0 rad 的扇形薄板 均匀带电 电荷面密度为 6 100 1 C m2 它绕过 O 点垂直于扇面的轴以匀角速率 100 rad s 顺时针旋转 旋转带电扇形薄板的磁矩大小为 2 0 10 8 2 mA 方向向里 解 dI 的磁矩m d向里 rrIrmd 2 1 d d 32 总磁矩m 向里 rrmmd 2 1 d 3 4 8 1 R 17 18一个平面圆形载流线圈 半径为 R 通电流 I 把它放到一均匀磁场B 中 使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 用电流元所受力矩的积分求出此线圈所受的力矩 并验证它也等于线圈的磁矩与磁场B 的矢积 原 7 5 题 解 取左右对称的一对电流元 Idl FrMMd2d sind2lrBI hrBId2 SBId 2 RBI 由图示矢量关系BmM 即BRI M 2 2 RBI 17 19证明原子内电子轨道运动磁矩 Pm与轨道运动角动量 L 有下述关系 m eL p 2 m m 为电子的质量 原 9 6 题 证 设轨道半径为 r 运动速率为 则其运动周期为 r T 2 T e I r e 2 ISp m 2 2 r r e 2 re 而角动量 rmLrm m eL p 2 m O R 题 17 17 图 O R rd r Idl dF Idl dh M rr m B 56 17 20一同轴电缆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内导体是半径为 R1的长圆柱 外导体 是内外半径分别为 R2和 R3的长圆筒 两导体的相对磁导率均为1 r 导 两 导体之间充以两层相对磁导率分别为 1r 及 2r 的不导电的磁介质 两层磁 介质交界面的半径为 a 两导体的电流均为 I 且都均匀分布在横截面上 电流由外导体流进 内导体流出 求空间中磁感 应强度的分布 并分别画出 H r 和 B r 曲线 解 电流及磁介质具 长轴对称性 以电缆轴为中心作半径为 r 的圆形回路 L 绕向 逆时针 则 内L L IrH d 0cosd 2 0 r lH 内L IrH 2 r I H L 2 内 当 r R1时 区 2 rjIL 内 2 2 1 r R I 2 1 2 R r I r R I H 2 1 1 2 r R I HB 2 1 0 101 2 当 R1 r a 时 区 IIL 内 r I H 2 2 212 HB r I 2 1r0 当 a r R2时 区 IIL 内 r I H 2 3 323 HB r I 2 2r0 当 R2 r R3时 区 0 内L I 0 5 H 0 5 B 1 R 2 R 3 R a 1r 2r 题17 20图 L R1R2R3 H r O aR1R2 R3 B r O a 57 17 21如图所示 流出纸面的电流为 2I 流进纸 面的电流为 I 则下述各式中哪一个是正确 的 D A IlH L 1 2d B 2 d L IlH C 3 d L IlH D 4 d L IlH 17 22如图所示的三条线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磁介 质的 H B 图 试指出 2 表示顺磁介质 1 表示抗磁介质 3 表示铁磁介质 17 231911 年 昂尼斯发现在低温下有些金属失去电阻而变成超导体 30 年 后 迈斯纳证明超导体内磁感应强度为零 如果增大超导体环的绕组的电 流 则可使 H 达到临界值 HC 这时金属变成常态 磁化强度几乎为零 在 H 0 到 H 2HC的范围内 画出 B 0作为 H 的函数的关系曲线图 在 H 的上述变化范围内 画出磁化面电流密度 j 作为 H 的函数的关系 曲线图 超导体是顺磁的 抗磁的还是铁磁的 原 9 7 题 解 磁感应强HB r0 磁化强度H B M 0 磁化面电流密度H B Mj 0 B 0H B0 且随 H 变化 即 r在 0 1 之间变化 超导体是非线性的抗磁体 题 17 21 图 I 1L I2 2L 3L 4L H B O 3 1 2 题 17 22 图 H B 0 O 2HCHC HC 2HC H j O 2HC HC HC 58 作业作业 19光的量子性光的量子性 19 1用频率 和波长 表示的光子的能量 h 质量 m 2 chv 动量 p h 动能 Ek h 原 3 题变 19 2用频率为 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 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 E1 若改 用频率为 2 的单色光照射此种金属时 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 E2 12 EhvE 原 8 题变 解 AEhv 1 1 EhvA 而AEhv 2 2 12 2EhvAhvE 19 3波长 200 nm 的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 光电子最大动能是 2 0 eV 试 求 金属的脱出功 A 该金属光电效应的 红限 频率 0 若用 2 的单色光照射 光电子的动能 Ek 脱出功 A 红限频率 原 5 题 解 2 m 2 1 mhvA 2 m 2 1 m hc 4 2eV Hz1001 1 15 0 hAv eV2 4 A Hz1001 1 15 0 v eV2 8 A hc Ek 19 4如图所示 K 是一细金属丝电极 A 是以 K 为轴的半径 R 的圆筒形电极 其内部有沿轴向的均匀磁场B A K 之间接有一个灵敏计 G 当波长 的 单色光照射到 K 上时 G 可以测到光电流的大小 如果逐渐加大磁感应强 度 B B B0时恰好光电流为零 试求金属丝 K 的脱出功 原 6 题改 解 光电流为 0 时 光电子被限制于磁场内 洛仑兹力为向心力 2 2 0 R mBef m ReB 2 0 而A hc m 2 2 1 m RBe hc A 8 22 0 2 题 19 4 图 A K B G R 59 19 5一共轴系统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外面为石英圆筒 内壁敷上半透明的铝 薄膜 内径 r2 1 cm 长为 20 cm 中间为一圆柱形钠棒 半径 r1 0 6 cm 长亦为 20 cm 整个系统置于真空中 今用波长 300 nm 的单色光照射 系统 忽略边缘效应 求平衡时钠棒所带的电量 已知钠的红限波长为 m 540 nm 铝的红限波长为 m 296 nm 原 9 题 解 钠棒 铝薄膜构成一电容器 U Q rr L C ln 2 12 0 平衡时 电压即为截止电压 2 C 2 1 meU m vvh 11 m hc 11 m hc C eQ eC105 2C104 811 Q 19 6别以频率为 v1和 v2的单色光照射某一光电管 若 v1 v2 均大于红限频 率 v0 则当两种频率的入射光的光强相同时 所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 E1 E2 为阻止光电子到达阳极 所加的遏止电压 Ua1 Ua2 所产生的饱和光电流 is1 v2 E1 E2 Ua1 Ua2 光强NhvI 而 2211 hvNhvN N1 N2 Nei s is1 它们对应的强度分别为 ILi和 IFe 则 B A Li Fe ILi IFe C Li Fe ILi IFe D Li IFe 解解 散射波长 只与散射角有关 Z 束缚电子数 光子打到束缚电子概率 波长不变的散射光强 I 从而波长变长的 I 19 12波长 0 0 0710 nm 的 X 射线入射到石墨上 与入射方向成 45 角的散 射波长 有多长 反冲电子的动量 p 有多大 反冲电子运动方向与入射光 夹角 为多少 原 12 题 解 cos1 0 0 cm h 0710 0 45cos1 024 0 0 0717 nm 而 sin45sin cos45cos 0 ph phh 2 2 0 45sin45cos1 hp 7 1 10 24kg m s 1 45cos 45cos arctg 0 0 66 9 h 0 h p 45 61 19 13氢原子光谱的巴尔末系中波长最大的谱线用 1表示 其次波长用 2表 示 则它们的比值 1 2 27 20 原 20 题改 解 解 巴尔末系下能极 k 2 最长波上能极 n 3 其次的 n 4 231 EEhv 22 1 2 1 3 1 E 1 36 5 E 242 EEhv 22 1 2 1 4 1 E 1 16 3 E 而 v c 1 2 2 1 v v 36 5 16 3 20 27 19 14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基态氢原子中电子绕核运动的速率为 2 185 106m s 原 22 题 解解 nrmL n n 1 11 1 1029 5 rm 34 1005 1 2 h J s 31 1011 9 mkg 19 15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线系中 有一波长为 434 nm 试求 与这一谱线相应的光子能量为多少电子伏特 该谱线是由氢原子由能级 En跃迁到能级 Ek产生的 n 和 k 各为多少 最高能级为 En的大量氢原子 最多可以发射几个线系 共几条谱线 请 在氢原子能级图上表示出来 并标明波长最短的是哪一条谱线 原 46 题 解 chhvE 2 86 eV 巴耳末线系k 2 2 1 2 1 2 E n E EEE kn 解得 n 5 最多可发射 4 个线系 共 10 条谱线 n 5 n 4 n 3 n 2 n 1 波长最短的谱线 62 19 16波长 63 6 nm 的紫外线照射到基态氢原子上 可否使之电离 激发出的 光电子动能 Ek为多少 光电子远离原子核以后运动速率 为多少 原 17 题 解 c hhv 1910 8 34 106 1 1 10636 103 1063 6 19 5 eV 13 6 eV 能电离 动能为 6 13 k hvE 5 9 eV 电子速率为 m Ek2 31 19 101 9 106 19 52 1 44 106 m s 19 17已知氢光谱的某一线系的极限波长为 364 7 nm 其中有一光谱线波长为 655 6 nm 试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 求该波长相应的始态与终态能量 原 45 题 解 c h EE v kn 22 1 11 nkh E min c h EE v k max h Ek 2 1 kh E 则终态 hc E k 1 2 E2 3 4 eV 同理始态 n 3 E3 1 51 eV 19 18按照玻尔理论 移去处于基态的 He 中的电子所需能量为 54 4 eV 解 对于类氢离子 按照玻尔理论假设 2 以及库仑力等于向心力可导出 Z n rn 2 53 0 2 2 6 13 n Z En He Z 2 基态eV 4 54 1 E 电离能 11 EEEE 63 习题答案 作业作业 13真空中静电场的真空中静电场的电势电势 13 10 0 13 2 2 0 4R Q 0 R Q 0 4 20 4r Q 13 35 69 10 14 13 4 210 1 12 11 4RR Q U 电力线始于正 止于负 指电势降落向 13 5略 13 6球内 r e Ar E 5 0 3 1 R QrRA U 0 0 44 1 420 球外 r e r Q E 4 2 0 2 r Q U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