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图11.某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1所示。则在光屏上( )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不会得到像d.像距大于10 cm ,小于20 cm2.通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问题是( )a.物体通过凸透镜所形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c.凸透镜在什么情况下能成什么样的像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3.图2所示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 a.照相机 b.望远镜 c.自行车尾灯 d.放大镜图2 图14.要把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当放大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8 cm b.等于8 cm c.小于8 cm d.大于8 cm,小于16 cm 图35.艾力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3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b.20 cmc.30 cmd.40 cm6.用水彩笔在磨砂的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形不可能发生的是( )a.能在墙上看到倒立、缩小的所画图案的像b.能在墙上看到倒立、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c.只能在墙上看到放大的所画图案的像d.不能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图47.图4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 )移动。a.aob.af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8.张宁用图5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5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5 a.凸透镜的焦距是40 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图6 9.如图6所示,蜡烛置于凸透镜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成清晰的像。下列光学器件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是( )a.照相机 b.放大镜c.平面镜 d.投影仪图710.如图7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 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眼 凸透镜 b.远视眼 凹透镜 c.近视眼 凸透镜 d.近视眼 凹透镜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图811.如图8所示为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_镜,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_像。生活中与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写出一种即可)。12.广东省湛江市湖光岩地质公园因湖水清澈可鉴,是因为光在水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的缘故。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13.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该装置的光学系统主要是凸透镜,通过该装置能记录车辆及行人 、 的实像。14.生活中我们经常观察到“实像”和“虚像”,请写出二者的一项区别: ;在我们学过的光学元件中,能使物体成“虚像”的有: (写出一种即可)。15.小云利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进行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测得光屏到透镜的距离是40 cm,则光屏上出现的是一个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 (答出一个即可)。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的环境应该_(选填“较亮”或“较暗”)为好;实验过程中,蜡烛烧短后,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移动。三、作图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7.在图9中根据出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图9 图1018.如图10所示,画出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19.如图11所示,已知射向凹透镜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对应的折射光线。图13 图11 图1220.如图12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射到一个平面镜上。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1.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图13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四、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30分) 图14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亮将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刻度线处不动,如图14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_。(2)要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蜡烛应向_移动,光屏应向_移动(均选填“左”或“右”)。23.小明利用如图15所示的装置对眼睛的成像原理进行探究,凸透镜的焦距f=10 cm(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_上。(2)图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眼睛的_,此时应将光屏向_移动,光屏上才可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3)若进一步探究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应更换一个焦距_(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 图15(4)实验完毕,小明想继续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他应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_,光屏换成_。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 检测题参考答案1.a 解析:由题图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 cm,焦距为10 cm,蜡烛处于凸透镜的1倍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2倍焦距。2.d 解析:a只是了解了成像的特点,b、c和d中主要是探究了成像的原因,特别是d选项,探究了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明确了规律更容易在生活中进行应用。3.c 解析:自行车尾灯是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a、b、d是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4.c 解析:放大镜是应用了当凸透镜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5.a 解析: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物距大于2倍焦距,即2f34 cm,则焦距小于17 cm,可得a选项正确。6.c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灯泡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图案通过凸透镜可以在墙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选项可能发生、c选项不可能发生;当灯泡在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外、2倍焦距之内时,图案通过凸透镜将在墙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选项可能发生;当灯泡位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之内时,图案通过凸透镜成虚像,该虚像与所画图案在同侧,所以不会在墙上看到所画图案的像,故d选项可能发生。7.b 解析:当物体ab沿着主光轴远离凸透镜时,由a点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传播路径未发生改变,经过透镜后始终过焦点,而由a点发出的经过光心o点的光线角度发生变化,这两条光线的交点就是像点a的位置,所以像点a会沿着af移动。8.b解析: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30 cm-20 cm=10 cm,故本选项错误;b.图乙中,物距u=15 cm,则f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本选项错误;d.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所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则在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要想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9.d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在2fuf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d。10.a 解析:据图能看出,此时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方,所以是远视眼的示意图,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使原来的光线会聚,故应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故选a。11.凸透 缩小 实 照相机(或摄像机等)12.镜面 放大镜(或凸透镜) 虚像 解析:平静的湖水相当于平面镜,“湖水清澈可鉴”说明湖水中出现了物体的像,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形成的;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就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或凸透镜),我们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13.倒立 缩小 解析:摄像头和照相机都是根据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14.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不能(或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虚像则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平面镜(或凸透镜等)15.放大 投影仪(或幻灯机) 解析:当u2f时,物体经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等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16.较暗 上 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为了便于观察,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图1 图217.如图1所示18.如图2所示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19.如图3所示20.如图4所示 图4 图5 图321.如图5所示22.(1)缩小 照相机 (2)右 右 解析:(1)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 cm处,此时u2f,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2)要使成的实像更大,应减小物距,所以蜡烛应靠近透镜而向右移动,同时要增大像距,所以光屏应远离透镜而向右移动。23.(1)同一高度 (2)视网膜 左 (3)更大 (4)透明玻璃板 与实验中完全相同的蜡烛解析:(1)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整到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