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门一脚)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第一篇 高频考点聚焦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2).doc_第1页
(临门一脚)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第一篇 高频考点聚焦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2).doc_第2页
(临门一脚)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第一篇 高频考点聚焦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2).doc_第3页
(临门一脚)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第一篇 高频考点聚焦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2).doc_第4页
(临门一脚)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第一篇 高频考点聚焦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考点精要】 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计算时间时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操作方法如下: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负方向,刻度不用画。第二,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并计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如果箭头指向负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特别提示】飞机或轮船行程问题的时间计算:把起点与终点的地方时(或区时)转化为同一地点的地方时(或区时),起止时间差即为运行时间。2.日期的区分在判断日期时,一般先确定日界线的位置,即180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越过日界线采用“东减西加”的原则(加减日期时要注意月份和年份的变化);再根据太阳直射或其他时间信息,找出零时经线的位置;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几时。如下图所示:3.正午太阳高度图的判读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图形多种多样,综合各种图形,解题关键是把握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确定位置和时间。具体突破方法如下:(1)看太阳方位若冬、夏季正午太阳都位于南方,说明为北半球,且位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若冬夏季正午太阳都位于北方,说明为南半球,其位于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若冬夏季正午太阳的方向不同,则位于赤道到回归线之间。如下图,地位于赤道,地为南半球,、地为北半球。 (2)看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差不同地区,夏至和冬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不同,具体如下图: 根据冬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即可判断所处的纬度,如正午太阳高度之差为4652,即可判断位于回归线至极圈之间。同时也可应用于太阳能的调节幅度,如赤道到回归线之间,一年中太阳能的调节幅度即为x+2326,回归线到极圈之间调节幅度为4652。(3)看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可以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来求当地的纬度。有时不需要具体的纬度,也可以根据数值粗略地判断,如下图,a地一年中有两次正午太阳高度为90,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说明位于北半球赤道附近;b地冬至正午太阳高度为0,说明为恰好出现极夜,即为北极圈;c地位于中纬度地区。 4.昼夜长短的判断与计算(1)昼夜长短的判断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于夜,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太阳直射点向哪方(南方、北方)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无关。同纬度地区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昼长相同,而且一年中昼最长昼最短24小时。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地区,北半球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的夜长;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外),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纬度越低昼夜变化幅度越小,赤道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圈内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且距二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2)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夜长时间24昼长时间巧点妙拨 光照图判读的技巧确定南、北半球;明确太阳光线来自何方;找出重要的点(如南、北极点,太阳直射点等),其中判读的关键是找出直射点的位置,因为直射点的经线反映出经度和时间,直射的纬线则反映出纬度和季节。找出重要的线(如0和180经线、赤道、回归线、极圈、晨昏线、太阳直射的纬线和经线及6时、12时、18时、24时所在经线等);找出重要的面(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昼半球、夜半球、极昼和极夜的范围等) 。此外要特别注意半圆形、扇形等光照图可采用“补全法”,一些似是而非的翻新图形,可适当进行图图转换,把原图转换成平常学习中较常见、较熟悉的图形,使原图中一些关键信息得到充分显现,从而降低解题的难度。【典题对应】例.(2014福建文综)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回答(1)(2)题。(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 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2)次日泰山站()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命题意图:本题以南极泰山站的建立为切入点,考查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自主探究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 解析: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当太阳位于图示f点时,太阳高度最高,说明是正午,地方时为12时,此时泰山约14时40分,已是午后时间;东京大约是16时16分,刚好夕阳西斜;纽约大约是凌晨2时;开普敦大约是早上8时。第(2)题,南极建站时间是2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此后南极泰山站白昼变短。答案:(1)b (2)c题后反思: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多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楼间距、太阳能集热板、房屋采光等)进行考查,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含义、变化规律,牢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命题趋向】 本专题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和重点,是对考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的首选内容,且历年文综试卷命题大多以此作为高考选拔的一道“分水岭”。从考查内容上看,侧重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区时和日期的计算、晨昏圈、太阳高度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及计算。能力上侧重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日照图几乎是必考内容。从考查的形式上,有两个规律:一是直接以日照图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考查,二是联系实际,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景作为试题的素材,综合考查考生对地球日照图、太阳直射点、晨昏线、季节与时间计算等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直击高考】下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的晨昏线,甲点以东为西半球,甲点与乙、丙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都是3330千米。读图回答12题。1. 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20 b.240 c.1420 d.3202. 此时,关于下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尼罗河出现明显汛期 b. 新西兰昼长夜短c. 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 悉尼处于雨季弧m为某日某一时刻0时与12时经线圈的一部分,a、b两地纬度相同,o点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线与弧m相切于点a,读图完成34题。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地此日昼长为24小时 b. a、b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c. b地此日可能日出东北方向 d. a地此日出现极夜现象4. 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 0 b. c. /2 d. 23.5+读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图,完成56题。5. 图中四地,按纬度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6. 对此日图中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a.四地均位于东半球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纬度值相同c.当地正午时,地处于黑夜d.地的经度为120e某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2014年9月23日这一天对该校附近5米高的电线杆的影子进行测量,并绘制了电线杆影长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7. 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 ) a.种植园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d.商品谷物农业8. 图中电线杆影子最短的时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悉尼的夜景十分美丽 c.与北京同一日期的范围一定大于全球一半d.伦敦的工人正赶去上班下图示意某日南半球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910题。9. 此时某架飞机从地起飞,到达地时恰逢日落。飞机的飞行时间约为( ) a. 4.5小时 b. 6小时 c. 9小时 d. 10.5小时10.图示时刻,下列四地中某1米长的旗杆影子朝向和长短正确的是( )a.b.c.d.【参考答案】1.a 2.a 解析:第1题,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时为7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虚线为昏线;甲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18点,据“甲点以东为西半球”可知,甲经度为160e,所以北京时间为1520。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尼罗河流域降水较多,出现明显汛期。3.a 4.b 解析:第3题,由弧m为某日某一时刻0时与12时经线圈的一部分,a、b两地纬度相同,o点为该经线圈圆心,太阳光线与弧m相切于点a,画图判定a地与b地是极昼现象,a地是0点,b地是12点,所以a. b地此日昼长为24小时,a正确; a、b所在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b错误;b地是极昼,所以此日日出正北或正南,c错误; a地此日出现极昼现象,d错误。第4题,此日a点正好发生极昼,其纬度与直射点所在纬度互余,据图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为,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出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5.b 6.c 解析:5.地昼长为12小时,位于赤道;图中地全天太阳高度大于0,发生极昼现象,纬度最高。6.据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异,可计算出四地的经度分别是:120e、150w、60w、30e,当地正午时,地为0时,处于黑夜。7.d 8.c 解析:第7题,从图中可知,北京时间1140时当地影长最短,为地方时12时,所以,当地在120e以东5处,为125e;正午电线杆的影子长度和电线杆的高度相同,说明当地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5,可以计算出,当地地理纬度为45n。由经纬度位置可知,此中学位于东北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第8题,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在夏至日达到一年中最高;悉尼使用东十区时间,比北京时间早2个小时,图示时间悉尼为下午;北京时间为1140时,东12区的时间为154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