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1).doc_第1页
辽宁省鞍山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1).doc_第2页
辽宁省鞍山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1).doc_第3页
辽宁省鞍山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1).doc_第4页
辽宁省鞍山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卷)(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鞍山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本卷共有25道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 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 b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c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 d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2. 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盛泽镇及附近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窑近千座。综合上述现象,指出当时经济的突出特点是a手工业生产水平提高 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c区域性经济分工的扩大 d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3据记载,明朝山西大同一带虽然寒冷,但“陆驮水航之物,藏山隐海之珍,靡不辐辏而至者,而转贩之力也。”这段材料突出反映的历史信息是a明朝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b明朝山西资本主义发展迅速c明朝山西大同为全国经济中心 d明朝政府改变了对商业的政策4“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斡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缘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赀之半。”(明宣宗实录)下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明朝前期私人海外贸易已有一定规模b海禁政策根源于私人海外贸易的兴盛c明朝对私人海外贸易告发者予以重赏 1 2 d海外贸易的丰厚回报使官民铤而走险5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人对黄金贪婪的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掠夺黄金是为了满足欧洲人的生活需要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d黄金是哥伦布踏上美洲时所要的第一件东西6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的工具。”在这种新组织的推动下,17世纪上半叶发展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的是a西班牙 b荷兰c法国 d英国7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和掠夺 b电力的广泛应用c工业革命的进行 d垄断组织的形成8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业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业工人就有25 000人,1907年,则达到107 000人。这主要说明a德国人口调查渐趋细化和准确 b德国就业率不断提高c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 d电力工业是德国日益重要的新兴产业919世纪下半叶,除鸦片以外,棉布和棉纱一直是外国输入中国的最大宗商品,比重约占30%。而全部消费资料占进口商品的比重在1873年和1893年分别为91.9%和91.6%。该材料表明a中国无需发展日用工业品 b中国进出口贸易格局渐趋优化c中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低端 d中国应保护关税禁止商品输入10“它接受现代化,但只接受它的形式,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据你的理解,下列哪项最符合“它”的特点a民族资本主义 b洋务运动c辛亥革命 d买办阶层11阅读下面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121956年底,毛泽东说:“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它与国家市场成双成对。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合作工厂做的衣服裤腿一长一短,扣子没眼,质量差。最好开私营工厂,同地上的作对这叫新经济政策。我怀疑俄国新经济政策结束得早了,只搞了两年退却就转为进攻,到现在社会物资还不充足。”这表明毛泽东认为a私营经济能保留竞争机制,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b俄国新经济政策体现不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需要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全面的社会主义改造d发展自由市场、限制国家市场才有益于国计民生13下图是我国某一“五年计划”时期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单位:万吨)。在该“五年计划”时期a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b“左”倾错误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3 4 (高一历史b卷)c国民经济逐渐陷入了瘫痪状态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14有经济学者认为:“三十多年前改革开放,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治改革的一部分。”对材料中“政治改革”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演变的表现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15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 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161882年申报载:“沪上刻有人招集股分(份),创为电灯者。其事原系西人主之,而一时出银附股者,合中西人皆踊跃而起。溯自来火(煤气灯)兴已及二十年,当日西人创行此事,未闻有人乐从而买股者。”这种变化主要说明近代上海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b社会观念的进步c现代企业制度臻于完善d民族工业迅猛发展1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18下图是1933年刊登在华盛顿星报上的一幅漫画,用以宣传当时美国政府的某项措施。位于画面中间的人物代表美国政府,“nra”是“全国复兴管理局”的缩写。这项措施旨在a恢复银行信誉 b鼓励建立工会c加强社会保障 d调整劳资关系19某班学生在探究学习“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这一问题时,得出以下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罗斯福新政把救济、保险、就业较好地结合b战后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制度主要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c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导致国民资产大量转移d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有利于社会和谐 20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困境。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这里“右转”的意义是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21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是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 d人民公社化运动22“他们从苏俄国情出发,认识到在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里必须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联合绝大多数居民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而要做到这点,就需发展唯一能使农民经济同社会主义经济结合的环节商业。”这一论述说明a战时共产主义实行配给制b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c苏俄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苏俄全部放弃了对国家贸易的控制23二战后期,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24每年春夏之交,位于德国边陲的亚琛举世瞩目。因为此时,这座古老的帝王之都要向那些为欧洲作出特殊贡献的人颁发“卡尔奖”。2002年“卡尔奖”第一次颁发给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就是欧元。这主要是因为a欧元代表了欧洲一体化的思维,有力地推动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b欧元已完全成为广泛流通的世界货币c欧元的使用说明欧洲在政治上已经成为一个国家d欧元的使用使德国的地位得到加强25与下列宣传画相关的主题分别是a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 b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c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 d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 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2道小题,共50分。26(24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摘录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二:(董仲舒)又言: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民愁亡聊,亡逃山林,转为盗贼,赭衣半道,断狱岁以千万数汉兴,循而未改。”汉书食货志材料三 歌曲能反映和记录一个时代的历史,也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1)材料一的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处境艰难的主要原因。(6分)(3)材料三在希望的田野上人们的希望源于什么?春天的故事中1992年“在中国 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是指什么?有何影响?(10分) 7 8 (高一历史b卷)27(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20世纪30年代)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美国总统奥巴马2008年的演讲文稿材料二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1985年苏联人均收入为西方国家的1/3左右,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而且,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一战前的欧洲第5位下降到在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88位。1985年人均住房面积仅15平方米,为西方国家50%;每百户汽车拥有量为14辆,仅为西方国家的17.50%。全球通史材料三注:粮票(1955年起发行至1993年停止流通)曾关系到国计民生,虽已退出历史舞台,但仍能昭示那个时期的经济体制特色,颇具史料价值。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是1983年7月8日由深圳市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发行的,它打破了“股票是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