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六 地理计算的攻克(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1页
(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六 地理计算的攻克(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2页
(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六 地理计算的攻克(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3页
(专项特训)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仿真演练 专题六 地理计算的攻克(含试题 含解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计算的攻克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3浙江六校联考)读我国南极中山站(69s,76e)和南极最高点的昆仑站(80s,77e)位置分布图。完成12题。1昆仑站与中山站的直线距离约为()a820千米 b1 020千米c1 220千米 d1 420千米2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a正圆 b椭圆c直线段 d曲线段解析:第1题,两考察站经度差异不大,纬度相差11,从而可估算两地的距离大约为1 220千米。第2题,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一条曲线段。答案:1c2d某西部临海城市,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市区不仅有两个湖泊,并且还有一条大河经过。结合该城市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3该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与人口最少的两个区分别是()aa f bb gcc e dd f4有关该城市的河流和湖泊,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较大b河流大致由西北流向东南c湖泊的面积最接近45 km2d湖泊的面积最接近25 km2解析:第3题,该城市人口密度最大与人口最少的两个区从人口密度定义和图例做出计算即可得出结论。第4题,该地区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西部临海,河流的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入海洋。湖泊的面积根据比例尺计算。两个湖泊分别在g和e地区,大约25 km2。答案:3c4d(2013云南昆明模拟)下图示意阿根廷某城市1月某日22时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56题。5o、p两点的温差可能为()a4 b5 c2 d1 6观测发现,一条源自山区的宽阔河流穿越而过,河流两岸气温较低。由图可知,该河流在城区的走向大致为()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解析:第5题,据图可知,o、p两地之间相隔4条等温线,因此两地温差为3 5 ,故a正确。第6题,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规律分析可知,沿南北走向温度较两侧低,故河流为南北走向。答案:5a6b(2013四川适应性考试)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此刻,m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北京正处于白昼;om平分foh。据图回答78题。7m点距图示半球极点的最大距离约为()a2 600 kmb2 800 kmc3 000 km d3 200 km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刻,全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相等b此时,我国乌鲁木齐还没有日出c这一天,纽约的昼长短于台北的昼长d此时正值欣赏哈尔滨冰雪景观的季节解析:第7题,由材料中“m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可知,m点纬度最低为665,则m点与图示半球极点的纬度差最大为235,实际距离为235111 km2 600 km。第8题,由图中m点所在经线左侧为30w、右侧为30e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om平分foh说明m点位于0经线上。“m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北京正处于白昼”说明0经线为零时经线,此时为北半球夏季,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地方时为12时,全球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正好相等;此时乌鲁木齐已经日出;在北半球夏季,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纽约的纬度比台北高,昼长比台北的长;欣赏哈尔滨冰雪景观的季节是冬季。答案:7a8a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回答910题。流域流域面积/104 km2多年平均降水量/mm径流总量/108m3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水资源利用率*/%珠江流域451 4703 338123185淮河流域27920622633594注:标*的为2005年的数据。9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a淮河流域面积小b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大c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大d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大10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 200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多少倍()a25 b54c134 d32解析:第9题,从表中可以看出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较大,即淮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率比珠江流域高。第10题,假设单位面积污染量为x,则淮河流域和珠江流域的污染物总量分别为1 200x和480x,单位径流受污染量分别为和,故淮河流域受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倍,即约134倍。答案:9d10c下图为某社区在20052009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出、迁入数量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11该社区524岁人口净迁入约()a750人 b950人c1 250人 d1 750人解析:人口净迁入量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从图示中读出514岁和1524岁人口迁入与迁出数量后就可以算出该社区524岁人口净迁入人口的多少。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的有关材料。(28分)材料一研究小组从m地出发,如图甲所示。材料二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下降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1 。材料三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a、b两地的气温:a_;b_。(10分)(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10分)(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8分)解析:图中m地气温25 ,水汽含量每立方米15克,据图乙可知在175时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有降水,根据气温每百米降05 计算可知海拔1 500米附近天气变化显著。同一高度的a、b两地根据气温的变化规律可以计算出各自的气温。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答案:(1)225285(2)1 500 m1 500 m附近为云雨天气。(3)迎风坡多云雨,背风坡天气晴朗。13图1是1990年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环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城市外环区19902000年的人口数量、城市人口比重和粮食播种面积等的变化情况图。读图1、图2,回答下列问题。(28分)(1)2000年,该城市外环区的城市人口数量是_人,人口密度是_人/km2。(8分)(2)图1中,甲处地价高于乙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甲处_(选择填空,双选)。(8分)a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c交通便利 d人口稀疏(3)十年间该地粮食播种面积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