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张掖中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历史试卷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一、选择题(前10题每题1分,后20题每题2分,合计50分)1据通志载:“曹氏,叔振铎,文天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为宋景公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由此可见导致曹姓形成的制度应该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郡县制2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古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这表明a郡县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 b周王是天下唯一大宗与政治上的最高领袖c宗法制的确立割断了“国”与“家”之间的关系 大宗与小宗既是家庭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3西周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并确立了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 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 确立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建城制度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5“严密的行政、控制和告诫都需要,因为不讲人情的选拔原则虽然它始于汉制与渗透在儒家伦理中的家族和个人联系背道而驰。”材料所述的“选拔制”是a先秦的世袭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隋唐的科举制6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而能然哉。”这表明,郡县制的出现及推行有利于消除分封制带来的隐患 便于皇帝直接控制地方的行政制度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组成部分使秦以来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始终处于绝对上风a b c 7“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国家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官僚制度 朝议制度8辅政的体制,历史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另一种是参议辅政机构制。前一种体制下,宰相可以个人开府,自辟僚属,这类宰相的权力较大。后一种设置固定的宰相机构,现任的宰相无权更换各机构的属员,宰相没有单独办理政务的权力。据此,可知由开府施政的宰相辅政制向参议辅政机构制过渡的时期是a秦至南北朝 b隋至宋 c宋至元 明至清9南宋遗民马临端在文献通考中评价某一制度时说:“然则行台省之名,苟非创造之初,土宇未一,以此任帷幄腹心之臣;则必衰微之后,法制已隳,以此处分裂割据之辈,至若承平之时,则不宜有此名也。”马临端评价的是a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b宋朝的地方机构改革 c元朝的行省制度 唐宋的科举制度10以下四幅有关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其中首次体现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是皇帝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皇帝枢密院中书省宣政院皇帝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皇帝太尉丞相御史大夫a b c 11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2“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以下各朝官职中,其职权与引文中所述的官职相符的是a秦朝御史大夫 b唐朝尚书令 c明朝内阁首辅 清朝军机大臣13唐朝杜牧地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途。”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a层层推荐 b注重门第 c唯才是举 打击了贵族14布鲁图是罗马帝国时期迦太基城里的一个铁匠,他向贵族卡西借了20个金币,并立契约30天以后归还。但30天过去了,布鲁图并没有能力还钱,贵族卡西因此告上法庭,要求布鲁图做他的奴隶。法国同意了卡西的要求。法国之所以这样判决,主要是因为a布鲁图是铁匠,地位低下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罗马法只保护贵族的利益 罗马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5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16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德国威廉二世处于同一时代。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享有盛誉, 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在德国,威廉二世被称为“骑士皇帝”,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维多利亚女王和威廉二世都“统而不治”b英国是世界强国,不需要国王做什么;刚统一的德国则需要皇帝统领国家大事c两国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两人都可以解散议会17马克思这样评价近代德国的政体:“一个以议会形式装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而有人这样评价近代英国的政体“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从以上材料中可看出近代德、英两国在政体上的最大不同是a国家元首的名称不同 b政府首脑的权限不同c议会与君主之间的关系不同 议会组织结构不同18西方在近代确立民主政治其实就是确立代议制,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最本质的特点是a人民掌权 b公民间接行使权力 c公民直接行使权力 选举与任期19“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巨大的贡献。”a英国 b美国 c法国 德国20独立宣言第一行写道:“在世界各国之间依照自然法则和上帝的意旨,接受独立和平等的地位”;最后一行写道:“为了支持这篇宣言,我们坚决依赖上帝的庇佑,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的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这主要说明a北美人民信仰上帝 b独立宣言体现天赋人权思想c天主教统治着北美大陆 英国对北美大陆实行宗教迫害21爱尔兰民族主义领袖亨利格拉顿因美国革命的成功而受到鼓舞,他告诉自己的同胞:“在你们确定当奴隶的可行性以前,请始终朝美国看。”爱尔兰人可以看到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政体 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 b c 22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国1875年宪法的共同之处是体现了代议制民主的特征 规定了资产阶级国家政体资产阶级斗争成果的法律总结 赋予全体公民以充分的选举权a b c 23“部落和村社的划分不取决于血缘关系,而是由地域决定,因此不论在宗教或政治领域,基于出身的特权被毁灭了,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代替了氏族社会。”与这一改革成就密切相关的人物是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苏格拉底2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25.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6.a.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25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2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依据天朝田亩制度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很快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a.原来的城市政策具有空想性 b.领导人开始转向腐化堕落c.领导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d.太平天国由攻转守28.大国无兵一书中认为:“较之清王朝的制度,洪秀全政权的制度建设没有历史进步的大势。”下列各项中,最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a.以“拜上帝教”为号召,发动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案d.颁布了具有资本主义施政纲领资政新篇29.西方文明史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方说:“如果我们将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将这棵树砍断”指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革命开始了全盘西化 b.辛亥革命迈出了民族政治关键性的一步c.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击败 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30.“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从法律上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合计50分)31阅读材料,请分析。(18分)材料一 秦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分封”,“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纂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视为一种制度。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 ,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 ,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三 明末清初, 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弊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趋于乱也。”近代学者吕思勉也进行总结:“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之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1)结合材料一、二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6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4分)(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以宋元时期的史实说明如何避免郡县制的弊端。(6分)(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的行政制度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2分)32阅读材料,请分析。(17分)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材料二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白宫(行政)联邦法院(司法)国会(立法)最高法院内阁其他机构参议院众议院材料三“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材料四 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16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第63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4分)(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形式体现的原则和建立的政体类型是什么?(4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5分)(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4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印,不师赵良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