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2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万州区岩口复兴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2 新人教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妖娆(ro) 嗔怒(chn) 狡黠(xi) 面面相觑(x)b画缯(zn) 庖官(po) 佯怒(yng) 猝(c )然长逝c拮据(j) 恣睢(zh) 桑梓 (z) 恃才放旷(sh)d谮害(zn) 佝偻(lu) 鸡肋(li) 咬文嚼字(ji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舐渎情深 味同嚼蜡 精血诚聚 相形见绌 b挖心搜胆 铤而走险 勃然大怒 吹毛求疵 c重蹈覆辙 义愤填膺 廓然无累 娇揉造作 d断章取义郑重其是 涕泗横流 豁然贯通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b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林,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c围绕“科学与文学”的话题,杨振宁、范曾、莫言三位大师引经据典,侃侃而谈,给大家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d作为一档新兴的电视选秀节目,2012年中国好声音走红全国。于是各家电视台前仆后继,纷纷推出类似节目,我是歌手刚结束,中国最强音又开播了。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朝鲜半岛局势似乎不像前段时间剑拔弩张,朝鲜不再像前段时间那样每天抛出一颗“炸弹”,而是开展了对话的条件。 b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c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天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5.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作者是明代小说家曹雪芹。 c范进中举狼分别选自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作者分别是清代的吴敬梓和清代的蒲松龄。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著名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6. 仿照下面划线句,补写一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4分)困境无可避免。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 , , 。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7.综合性学习(11分)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4分)【材料一】 【材料二】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主要信息: (2)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5分)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置,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探究结果: (3)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2分)副标题: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运用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2)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辅佐刘备父子,得到了极高的赞誉。这可借用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词句“,” 来概括。(3)山坡羊 骊山怀古中与“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 , (4) ,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5)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温庭筠(6) ,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陆游(二)阅读出师表选段,回答9一12题。(15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2)先帝不以臣卑鄙( )(3)猥自枉屈 ( ) (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10.翻译下面句子。(4分)(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1选段分别回顾了 、 、 三件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往事,表达了作者 (摘录原文)的感情。(4分)12结合选文相关内容说说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一17题。(21分) 那盏叫父亲的灯 迟子建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破棉絮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根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上面,待到夜幕降临时,点燃蜡烛,再小心翼翼地落下灯罩。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己风光无限。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东家走西家串,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点燃蜡烛去另一家。每每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还真顾家啊。”父亲打趣着我,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父亲说过年要里里外外都是光明的,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高高挂起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是冰灯,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都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吗?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提着灯的福气了。现在,每年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我们去看父亲了。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了些纸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叩头对父亲说:“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我又补充说:“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父亲的房子上落着雪,有时从树林深处传来几声鸟鸣。我们一边召唤着父亲回家过年,一边离开墓地。母亲决定把父亲“送”到弟弟家去。早饭后,母亲穿戴好,推着自行车,对父亲说:“孩子也稀罕过了,跟我到儿子家去过年吧。”母亲哄孩子似的说:“慢慢跟着走,街上热闹,可别东看西看的,把你丢了,我可就不管了。”初三过后,父亲要被“送”回去了。我多希望永远也不“送”他回去。天那么冷,他又有风湿病,一个人往回走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11)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在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个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走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12)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13为什么那盏灯叫“父亲”?联系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4分) 14作者在第段说“那不寻常的灯”,请分析它有哪些“不寻常”。(4分) 15结合具体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2)我多希望永远也不“送”他回去。 16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1)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2分) (2)母亲哄孩子似的说:“慢慢跟着走,街上热闹,可别东看西看的,把你丢了,我可就不管了。”(3分) 17文章以我给父亲送灯结尾,简要分析这样写有哪些妙处。(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1821题。(19分) 历史像条棉被 商志强历史像条夏天的棉被,时不时就得翻出来晒晒。国人爱翻案。先是张艺谋在英雄中塑造了心怀天下和平的秦始皇,接着又有某些专家在教科书中把岳飞、文天祥“清除”出了民族英雄的队伍。现在,轮到李鸿章了,在央视热播的走向共和中,李中堂从卖国贼一跃而成为忧国忧民的能臣干将。历史毕竟不是被子,可以翻过来掉过去。对有些事,越是翻案,人们就越糊涂。就算是大学历史系教授,也未必能说得清。前不久,偶然看了几集孝庄秘史,才发现当年的大清聂政王多尔衮也成了有情有义的好汉。在我的记忆中,多尔衮的名字似乎总与什么“扬州十日”、“嘉定屠城”之类的惨剧联系在一起。连韦小宝都知道啊!这样的人也能翻?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翻案文章一概否定。为秦始皇翻案,不能算错,对李鸿章大人也应该手下留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李中堂提的吧,在“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晚清,这就是进步。开办实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新式军队,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开创了中国近代许多第一。这不是一顶卖国贼的帽子就能压住的。至少,李鸿章绝不是历史课本中描述的那种跳梁小丑。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飞行员操作失误导致班机坠毁,自然罪责难逃;但如果是飞机引擎本来就有毛病呢?风雨飘零的晚清,就像一架缺零件少机油的战机,坠落是必然的,责任并不能完全推到“飞行员”李鸿章的身上。当然,并不是说李鸿章就能从卖国贼一步跨到民族英雄的行列,李中堂自有李中堂的局限。公平而论,李鸿章倒并非是一个坏得毫无道德和良知的人,李鸿章只是一个“重实利者”。历史应该得到尊重。有关中国近代的史书,永远藏着一条鞭子,它把历史人物驱赶成两队,一列是神灵,一列是魔鬼。大忠大奸各归其列,只是不见了人的影子。关于李鸿章,比较普及的知识是他是卖国贼。一个人的一生,浓缩为谈判桌前的卑怯;一个细节,遮掩了一个人的一生。不是神灵,必然是魔鬼,人人得而唾之。直到出现走向共和,李中堂仍然不是神灵,但即使他是魔鬼,却血肉丰满。他媚上,他签约,他宣扬任人唯亲;不过,他不乏政治家的韬略,也有鲜明的政治主张,说明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负。“共和”的蓝图,几乎可以用数学方式,测量出它的长宽高,堂堂正正载入史册。每一段历史,她的总体格局,像大江,像长城,在哪里拐弯,在某处奔腾,显而易见,不可篡改。而对“蓝图”的施工者,显然不适合用数学方式去评判,去记载。多少年来,一直被评判的英雄史观,其实是被很多人当成了研究历史的工具,他们崇尚归类法,要么是好人,要么是坏人,好人必然被描绘成英雄,英雄必然修成正果,必然成为神灵,被供奉,被膜拜。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追述态度,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程度,唯有披露人的血肉,才能对历史有真实地考察。对李中堂们,我们需要的是尽可能接近真实,不是给了他血肉就是“翻案”。甚至,不必非要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他们就是在某个位置上书写了一段历史的人而已。他们的得失,使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对未来有更多的借鉴,对做人有更多的警示。我们自己,正这样生活着,等待后人评说最好不是上天堂,也不入地狱。18、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并简要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这样。(4分) 19、文章第、第段都引用了走向共和中李鸿章的事例,分别有什么作用?(4分) 20、文章第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作简要分析(5分) 21、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文章观点,评析曹操这个历史人物。(6分)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诗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赢了袁绍;曹操借“鸡肋”事件杀了杨修;曹操的救命恩人陈宫,是真君子,与曹操是两路人,却因“宁死不肯归附”曹操而最终为曹操所杀。 四、作文(55分)22.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不得抄袭。(1)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很遥远。其实,点点滴滴的幸福在你的生活中俯拾皆是。只要用发现的眼光看待世界,用感恩的心态采撷生活,你就能够收获许多幸福的印记。课堂上一声真诚的赞许,赛场上一句热情的鼓励;手机里一张张欢聚的照片,餐桌上一盘盘温暖的饭菜;抑或是一次快乐的远足,一次春雨中的漫步,一次醉心的阅读,.同学们,用心捡拾生活中的幸福吧,把它装入行囊,伴你快乐成长!请以“捡拾幸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2)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出发,伴随我们的,有亲情、友谊、理想、知识、叮咛而这一切激励鞭策着我们勇往前行。请以“带着 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8(10分)(每空1分)(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4)只恐双溪舴艋舟(5)肠断白蘋洲(6)零落成泥碾作尘9(4分)奔走效劳;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辱,这里指降低身份; 怠慢,疏忽。10.(4分)(1)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