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货的基本环节1(2015洛阳高三统考)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诱变剂决定了青霉菌的变异方向,加快了变异频率四种菌株中d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 b c d2(2015浙南、浙北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3(2015赤峰质检)下列有关生物遗传与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自交过程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改变c生物进化过程中,直接受到自然选择的是表现型d生殖隔离的产生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4(2015沈阳二中期中)下列有关物种形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d一些生物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导致新物种的形成5下列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是生物的突变和重组 b是自然选择c是自然选择学说 d是物种多样性6(2015泉州质检)下图a、b、c表示自然条件有差异、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地区。a地区物种甲某些个体迁移到b、c地区,经长期进化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乙、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留居a地区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再发生改变c乙、丙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它们的基因库存在较大差异d甲、乙两个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的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7(2015江西高三联考)右图中由于河道改变将某种群隔离开来,使它们之间彼此不能往来接触,失去了交配的机会。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它们形成了两个新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8(2015玉溪一中高三月考)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于突变和基因重组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使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新形成的蜥蜴新种组成不同种群9(2015芜湖模拟)生物的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对的缺失会引起基因的丢失b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和淘汰,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库,获得新物种c自然选择能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d环境变化剧烈会加快生物的变异速度,导致生物快速进化10(2015江苏启东中学第一次月考)以下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b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c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11(2015孝感二模)科学家在研究北美两种不同物种(物种1与物种2)果蝇的进化过程时发现:在百万年之前,北美大陆只有一种果蝇,其基因型为aabbccddeeff,随后不同区域的果蝇出现了不同的基因型(见下图)。当基因a与b同时出现在个体中会发生胚胎早亡;同样,基因c与d或e与f同时出现也发生胚胎早亡。(1)甲地所有的果蝇可被称为_。(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果蝇在阶段出现了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的特点。(3)果蝇最多只能飞跃邻近两地的距离。对历史阶段而言,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差异的最高级别属于_(物种、个体、基因)之间的差异。判断的理由是_。(4)北美大陆在阶段时,一些地区的果蝇类型消失,其消失的原因可能有_(多选)。a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b环境导致果蝇基因定向突变c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d某些果蝇的天敌大规模增加12某研究小组研究某地的两个湖泊,这一地区有时会发洪水,每个湖中生活着两种相似的鱼: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他们不清楚这两种鱼之间的关系,于是做出两种假设,如图所示:(1)湖泊中红褐色鱼出现的原因,请你写出“假说甲”的观点是_;“假说乙”的观点是_。(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果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_。(3)dna分析能较快判断两种鱼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湖泊中红褐色鱼与_亲缘关系最近,则这一证据能有效支持“假说甲”。(4)对湖泊中的某一种群进行调查时,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鱼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5%和75%(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和65%,在这一年中,该鱼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的单位是_,进化的方向决定于_。13(2015银川一中质检)蚱蜢属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纲,直翅目,蝗科,危害禾本科植物,多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生活在绿草丛中的蚱蜢多为绿色,生活在干草丛中的蚱蜢多为黄褐色。为证实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_。(2)实验步骤:选择绿草丛区a和_区b。收集蚱蜢,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绿色蚱蜢和黄褐色蚱蜢若干。_。一段时间后捕捉蚱蜢,记录、统计结果。(3)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区域不同体色蚱蜢回收率的柱形图。区域项目黄褐色蚱蜢绿色蚱蜢绿草丛区a释放数400500回收数52150干草丛区b释放数500600回收数6030(4)结论:_。(5)分析与评论:对上述实验结果的解释_。已知蚱蜢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蚱蜢的绿色与黄褐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杂交。f1中绿色蚱蜢与黄褐色蚱蜢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蚱蜢,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a实验步骤:_。b结果与分析:_。答案解析1d使用诱变剂后菌株由a变为b、c、d,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剂可以加快变异频率,但不能决定变异方向;由题图可知,四种菌株中d的产量最高,最符合人们的生产要求;青霉菌是原核生物,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2d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发生变化,a项错误;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的原因是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正常个体中存在色盲基因携带者,b项错误;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与a基因的频率相等,c项错误;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d项正确。3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a正确;杂合子自交过程中基因频率不改变,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生物进化过程中,受自然选择的是生物的表现型,c正确;多倍体的产生可以不经过地理隔离,d正确。4b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某些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a正确;变异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正确;一些生物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的出现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d正确。5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导致了基因频率的改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6c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的形成;a地区的环境在变化,留居a地区的甲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乙、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基因库也有较大的差异;甲、乙是两个物种,存在生殖隔离,但是乙物种是从甲物种进化来的,二者的基因库组成可能部分相同。7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彼此不能往来接触,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但不会完全不同,b错误;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出现明显的差异,两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出现不同,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出现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d正确。8b由图示信息“蜥蜴新种产生”可知z为隔离;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达尔文未能做出科学解释;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即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会增大,不利性状的基因频率减小。9c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对的缺失导致基因突变,不会引起基因的丢失,a错误;杂交育种过程中,通过不断自交、筛选和淘汰,获得的是新品种,没有新物种产生,b错误;自然选择能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但新基因的产生与自然选择无关,c正确;变化的环境只是对生物起选择的作用,与变异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10c二倍体生物经秋水仙素处理形成的四倍体与原来二倍体之间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高度不育,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不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b错误;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c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因而所引起的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也是不定向的,d错误。11(1)一个果蝇种群(2)不定向(3)物种甲、乙两地果蝇交配后代不能存活,导致基因不能交流(4)acd解析(1)某一区域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构成种群。(2)北美大陆不同区域果蝇在阶段出现基因结构的差异,这种变化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3)甲地与乙地果蝇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交配后代不能存活,导致基因不能交流),两地果蝇之间的差异达到最高级别,属于物种之间的差异。(4)若某些类型的果蝇不适应逐渐改变的环境,或突变产生了新的致胚胎早死基因,或某些果蝇的天敌大规模增加,都会使一些果蝇类型消失。12(1)红褐色鱼起源于一种灰色鱼(红褐色鱼是灰色鱼的变异)洪水将湖中的红褐色鱼带到了湖中(2)生殖隔离(3)湖泊中的金黄色鱼(4)没有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5)种群自然选择解析如果湖泊中的红褐色鱼和金黄色鱼的繁殖季节不同,说明它们之间已产生了生殖隔离。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13(1)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2)干草丛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蚱蜢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区域中(3)柱形图如下(4)在绿草丛区,绿色蚱蜢数量占优势;在干草丛区,黄褐色蚱蜢数量占优势(5)绿草丛区和干草丛区的草颜色不同,使生活在其中的不同体色的蚱蜢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a.选择f1的多对雌雄绿色蚱蜢杂交;观察、记录后代的体色b若后代出现黄褐色蚱蜢,则绿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绿色蚱蜢,则绿色为隐性性状解析(1)本实验研究两种体色的蚱蜢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2)实验应该选择绿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点解析-河南省辉县市七年级上册基本平面图形专项攻克试题(含解析)
- 推拿治疗学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5年纺织服装制造业智能化生产智能生产设备智能化改造市场机遇报告
- 2025年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进展与市场趋势报告
- 押题宝典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贸易合同范本
- 解析卷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解析卷-四川成都市华西中学7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 概率初步专项训练试题(含详解)
- 2025代办消防系统验收及整改施工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建筑材料购销与全程物流配送合同
- 迷彩九月+启航青春+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军训动员主题班会
- 2025年暑期教师研修心得-研修蓄力笃行致远
- 2025秋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陕西事业单位联考A类综合应用能力试题及答案
- 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1《电压》听评课记录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 (2025年标准)被迫堕胎补偿协议书
- 2025年四川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 咸阳赤壁市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战术基础动作低姿匍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