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8中国现代经济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8中国现代经济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8中国现代经济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8中国现代经济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4页
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8中国现代经济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8 中国现代经济文明一、选择题1.国家主席刘少奇曾到濉溪县卧龙湖视察工作,听到当地干部汇报水稻亩产为2万8千斤时,他皱起了眉头,连连说:“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导致刘少奇“皱起了眉头”的主要原因是该汇报( )不符合当时总路线的精神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a. b. 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干材料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这种现象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b.大力提倡玉米运动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漫画内容是对“大跃进”时期高指标、浮夸风盛行的讽刺。3.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下列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举措是( )“上山下乡”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发展乡镇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加快承包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决策a. b. c. d.【解析】选d。就正确路线来说,前者有过渡时期总路线;后者有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就5.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经营权的变更,农民对土地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6.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8.19世纪30年代有人说:“内地富有者,有了钱,未必就有汽车来坐,未必就有各种新奇的游艺如伟大的影片梅兰芳京戏等来给你看,未必就有各种中西菜什么来给你轮流大嚼必须要踏到上海这般的豪华社会。”根据材料分析有误的是( )a.社会生活的西风东渐存在地区差异b.上海是东西文化交汇的中心城市之一c.中国东西区域经济差距在不断扩大d.传统文化吸收外来因素,重新焕发生机【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材料反映的是社会生活的地区差异,与东西区域经济差距无关。9.2009年6月5日报道,设计时速为380公里/小时的新一代高速列车将于2010年年底在青岛下线,这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又一重大进步。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促进了人口流动、信息交流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 b. c. d.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汉冶萍公司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 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 “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8分)(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8分)【解析】本题以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为主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第(1)题从材料信息可知,机器工业影响中国的区域由南向北在逐渐减小;而从王公大臣的态度可知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在中国并非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以为非者亦半”。 第(2)题首先应明确“带洋字的词语”在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始于新中国的成立,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分析即可。但经济方面原因应答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影响。受西方影响较大。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当时中国城市出现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