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6中国近代精神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1页
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6中国近代精神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2页
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6中国近代精神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3页
重庆市万州区龙宝中学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6中国近代精神文明练习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6 中国近代精神文明一、选择题:1.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甲午战败中国知识界萌生了“向东洋学习”这一现象,大量翻译和介绍日本的书籍。因此应选d项。3.康有为在研究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撰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不久便被清政府毁版,其根本原因是这两本书( )a.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b.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c.损害了孔子的威信d.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清政府的毁版说明它宣传的思想为统治者所不容,d项符合题意。4.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新民丛报是辛亥革命期间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进步报刊;1915年陈独秀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6.历史学家指出:“五四爱国运动是与新文化运动紧密结合的,而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成功,也仰赖于当时社会多元力量的威力。”这段材料表明(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均有社会多元力量的参与五四运动的成功是工、商、学等阶层共同努力的结果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a. b. 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由材料表述可知表述不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由此判断a项正确。7.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a.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独裁b.追求现代民主政治c.反对尊孔复古逆流d.追求中国社会现代化【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提到的陈独秀的态度,说明了他对中国现代潮流的追求,a、c是直接目的,b是d的一个方面,现代化应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10.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中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上海已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b.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c.中国工人阶级即将登上政治舞台d.中国工人阶级认清了中国社会的性质【解析】选b。注意时间:1920年,这一时期a、d两项内容还没有成为现实,而中国无产阶级在1919年已经登上历史舞台,所以这段材料实际上是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工人运动的影响,引导中国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建立属于自己的政权和国家。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请回答:答案:(1)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2)秦始皇焚书坑儒,思想高度专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大一统;宋明理学盛行,进一步禁锢了思想。(3)西学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更多人向国外寻求救国真理;不同的政治主张涌现并展开争论。(4)社会处于变革时期,都有新的经济因素、新的阶级、新的思潮出现;思想文化十分活跃,诞生了一大批思想家。(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目的。(3)依据材料二,如何认识儒家传统思想在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自然的变化规律并利用它造福人类。(只要回答出两点即可)(2)目的:维新派把西方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