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2周 第8周周6(练)古诗中对写法(悬想式虚写或对面落笔)10练.doc_第1页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2周 第8周周6(练)古诗中对写法(悬想式虚写或对面落笔)10练.doc_第2页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2周 第8周周6(练)古诗中对写法(悬想式虚写或对面落笔)10练.doc_第3页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读练测12周 第8周周6(练)古诗中对写法(悬想式虚写或对面落笔)10练.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6 古诗中对写法(悬想式虚写或对面落笔)10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注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采用了什么技巧?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该词下片与上片的写作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 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苏幕遮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请赏析“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答: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请找出本诗中运用对写法的诗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答: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请赏析“故乡今夜思千里”一句。答: 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技巧?请简要分析。答: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从军行(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请结合全诗,赏析“无那金闺万里愁”一句。答: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八声甘州柳永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请赏析“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句。答: 5答案解析1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解析此诗作于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它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通过造境,“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醉别江楼橘柚香”写送别魏二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在靠江的高楼上设饯宴,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眼前的景物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暗含离别后物是人非之意。这里叙事写景已暗含依依惜别之情。“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江风引雨入舟凉”,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里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吟咏。“忆君遥在潇湘月”,诗人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领起,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愁听清猿梦里长”,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2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3对面落笔(对写法、悬想式虚写)。如果只是一般平直说,兄弟重阳登高,佩带茱萸,而自己独在异乡不能参与,就缺少新意与深情;而从对面落笔,说兄弟们的缺憾,就显得曲折有致,出乎常情。4上片写男性行人途中所见所感,下片写旅人想象中的女性居者对他的怀念。下片写行者感到离愁无穷无尽,于是推想到居者也一定相同。她必然是痛心流泪,登高望远。“楼高”下三句,正是行者心里设想的居者心里的话。5该句不言自己思念家乡朋友,却写渔郎是否思念自己,这是对面落笔写法,反衬自己对家乡朋友的浓烈思念。6“洛阳亲友如相问”,该句运用了对写法,辛渐要回洛阳,诗人明明托他问候洛阳亲友,而诗人却转换笔锋写洛阳亲友对自己的询问,构思新颖,把对亲友的关切之情表达得婉曲深刻。7这句运用了对写法,写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夜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巧妙的运用对写法,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亲人思念诗人,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使诗人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蓄。8运用了对写法。诗一开头,就点出了诗人思念鄜州亲人这个主题。但诗人并不直接从自己的方向落笔,而是从对面设想着笔:“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写妻子望月思念自己的情形。颔联通过“未解忆长安”的小儿女,进一步衬托出妻子的孤寂。颈联笔锋一转,从想象中正面描写妻子月下久伫的动人形象,进一步映衬妻子思念自己的深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结束这种相思之苦的愿望。明明是诗人在长安望月思念鄜州的妻子和儿女,诗人却从对面落笔,写鄜州的妻子在月光下思念羁居长安的丈夫。诗人巧用对写法,把他们夫妻之间缠绵悱恻的感情表达得委婉动人。9前三句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正值秋季,又逢黄昏,凉气侵人,边塞征人“独坐”在烽火城西孤零零的戍楼上,寂寥的环境中,羌笛声声,呜呜咽咽的关山月曲调,使征人积郁在心中的思亲感情,再也控制不住,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诗的最后一句,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久戍不归的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诗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10这句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