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时 走近法律【知识网络】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特殊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法律是什么 束力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我国现行法律的特征 体现执政党的性质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为生活制定规矩走近法律 生活离不开法律 解决纠纷,协调关系制裁违法犯罪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 依法享有权利维护权利 尊重他人权利履行义务 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履行义务 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考纲要求: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识记);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理解);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运用)。【中考热身】 1(2012玉林)2012年5月18日,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被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这个案例说明我国法律 ( ) a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 b是专门用来制裁犯罪分子的 c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具有解决纠纷的作用 2(2012烟台)张某在某商场购买到一件劣质商品,向消协投诉,经消协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某公安局抓获一名抢劫犯,由检察院提起诉讼,该犯受到刑罚处罚。这些事例告诉我们 ( ) 我国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能做,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a b c d 3(2012南昌)2011年12月28日,江西省某市三位市民因在禁烟区吸烟,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对此,有人不理解:“吸烟是他们的自由和权利,为什么要处罚他们呢?”你会这样告诉他 ( ) a吸烟有害自己的身体健康b在禁烟区吸烟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c公民要多履行义务,少享受权利d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2012山东)按照法律规定,公民接受规定权限的义务教育、依法纳税等义务,如果不履行这些义务,国家就要强制控制其履行,情节严重的还要受法律制裁,这告诉我们公民在履行义务时应该这样做 ( ) a做自己想做的事,做对自己有利的事 b凡是宪法和法律要求做的,就必须去做 c以享用权力的多少为依据 d法律要求做的可以有选择的去做 5(2012菏泽)“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自由了,因为其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段话说明 ( ) 权力与义务具有一致性行使权力要受到一定限制权力与义务都可以放弃履行义务要受到一定限制 a b c d 6(2012常德)读右边的漫画这孩子,从小到大就没变,依据相关法律知识判断“这孩子”长大后的行为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方法归纳】 如何答好法律案例分析题 答好案例分析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第一,找出法律依据。就是根据教材中介绍的法律原则分析案例中当事人的言行,这是答好案例分析题的前提。 第二,公正评价,在找到法律依据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知识对案件中的当事人进行评析,这是答好案例分析题的关键。 第三,说明法律责任。在评析当事人的错误行为后还应指出应承担的相应的法律责任。第四,谈启示。在对案例分析后,还应指出这个案件让我们明白的道理或教育意义,这是答好案例分析题的落脚点。【考点精要】 1法律作为一种特殊规范,其特殊性体现在哪里(与其他规范的不同点)?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其他规范是在社 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其他规范虽然有强制性,但不是国家强制力国家暴力。)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与其他规范的关系怎样? (1)区别: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其他规范,如道德、习俗等往往是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的。 (2)联系:其他规范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会被国家认可为法律的基本内容。 (3)法律是同国家紧密联系的,其他规则、纪律的制定都必须以法律为基本依据,而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3我国现行法律有哪些特征? (1)我国现行法律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 (2)我国现行法律体现执政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先进的文化方向,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我国的现行法律鲜明地体现了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和追求。 (3)我国现行法律体现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4法律有哪些作用? (1)为生活制定规矩。(2)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3)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 5如何理解“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 大到国家的性质、名称,小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都有相关的法律来规定。其中还有许多法律是为了保护青少年权益的。 6如何理解法律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 法律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许多纠纷往往不需要诉诸法律来解决。法律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人们之间由于利益问题而发生的矛盾和纠纷,在无法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时,才会通过法律解决。 7在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一定要用法律解决?哪些问题不需要用法律解决? 法律虽不是解决纠纷的唯一方式,但这并不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任何纠纷时都采取“私了”的做法。当纠纷涉及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时,绝不能私了。 8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怎样? 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每个人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 9公民应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10法律与道德的有何异同?从产生来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而道德是自发形成的;从发挥作用的方式来看,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则通过人的内心信念、信仰及社会舆论来实现;从发挥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道德则只对某阶层、某地区、某民族有约束。【课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 1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刑法修正案,把“酒驾入罪”纳入其中。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酒驾驶造成四车追尾,后因涉嫌危险驾驶罪被刑事拘留。最后法庭判决:高晓松犯危险驾驶罪,拘役六个月,罚款四千元。这体现了法律 ( ) 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明星具有特殊的约束力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a b c d 2“法律用处大,处处需要它。国家兴法治,兴旺又发达。权益受侵害,维权要靠法。我们青少年,人人要学法。守法又护法,利民利国家。”普法歌告诉我们法律在社会生活的作用。下列属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的是 ( ) 法律为生活制定规矩通过法律解决纠纷,协调关系通过法律制裁违法犯罪法律无所不能 a b c d 3在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酒后驾车”、“严禁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等。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 a人们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维护良好秩序,就必须限制人们的自由 c道德比法律更有约束力 d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4(2012龙东)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规定: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选举权。这一规定 ( ) a体现了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c说明我国法律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d说明我国已实现了区域协调发展 5任何社会行为规范,都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法律的强制性与其它行为规范的强制性有明显的区别。法律强制性的维持和实现是以 ( ) a社会舆论和习俗的力量来保证的 b警察、法庭、监狱等作为后盾的 c道德、纪律和规章制度来保证的 d大规模群众运动的力量来保证的 6(2叭2鸡西)王某出于好玩的心理,在网络上发布了某地将于某时发生9级地震的消息,迅速被其他网民广为转发,引起当地居民的极大恐慌。王某也因此受到了法律的追究。案例告诉我们 ( ) a公民可以用任何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c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言论自由权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7(2012衡阳)中学生小刚路过一家旅行社时,发现门口摆放的广告牌上写有“赴港澳台出国旅游”的字样,小刚走进这家旅行社,向他们指出其中的错误。这表明 ( ) a小刚在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b小刚在行使揭发检举权 c小刚在行使执法权 d小刚在履行国家安全的义务 8(2012南京)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关爱他人生命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维护他人人格尊严依法纳税 a b c d 9欣赏漫画厚此薄彼,图中人物的做法 ( ) 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利 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不正确,但可以原谅 a b c d 10小胡同学在上学路上骑车闯红灯。如果让你去劝告他,可以运用的法律知识是 ( )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资源性 b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权利,也要自觉履行义务 c立身需自尊,人格不可辱 d要树立诚信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二、判断题(对的标“t”,错的标“f”) 11下面的漫画告诉我们,遵守公共秩序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 12权利比义务更重要。 ( ) 13劳动和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 ) 14纪律、道德、规章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则。 ( ) 15法律不是解决纠纷的惟一方式,甚至有时不是最好的方式,但法律往往是解决纠纷的最后方式和手段。( )三、简答题 16(2012泉州)八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一内容时,进行了小组讨论,其中夏雨同学认为:“权利就像橄榄球,我要抢到手,随心所欲;义务就像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不关我的事。”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夏雨同学的观点加以辨析。四、分析说明题 17案例一:以旧城改造存在问题为由,郭某、杨某在未向公安机关申请并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带领一部分居民集会、游行、示威,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当地人民法院依法以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判处郭某、杨某有期徒刑。 案例二: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小罗每天晚上都约了一帮朋友到家里看球,每到激动时便发出阵阵欢呼声或叫骂声。在多次劝阻无效的情况下,无法入睡的邻居们拔打了110报警,警察依法对小罗进行了处罚。 案例三: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案宣告一审判决,认定陈良宇犯受贿罪、滥用职权罪,两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8年,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 案例四:一名中学生在某游乐场游玩时因游乐设施质量问题造成重伤,这位学生的家长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该游乐场作出赔偿。(1)说一说:公民维护权利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2)议一议:上述案例分别体现了公民维护权利的哪方面的具体要求? 参考答案中考热身 1c 2a 3d 4b 5a 6答案一:漫画中“这孩子”长大后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这孩子”只享受了被抚养的权利而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或“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或“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像他那样,长大后要孝亲敬长,赡养父母。 答案二:漫画中“这孩子”长大后的行为是不对的。因为“这孩子”没有做到孝敬和赡养父母。“这孩子”的父母不仅赋予他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所以,理应受到他的尊敬和赡养。作为中学生,我们不能像他那样,长大后要孝亲敬长,赡养父母。课堂演练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b 6d 7a 8c 9c二、判断题 11t 12f 13t 14t 15t三、简答题 16(1)夏雨的观点是错误的。(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公民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必须采用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3)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解析】(1)本题应从“判断正误”、“为什么”、“表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