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双质量飞轮发展的困境.doc_第1页
我国双质量飞轮发展的困境.doc_第2页
我国双质量飞轮发展的困境.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双质量飞轮发展前景难料双质量飞轮(DMFW,doublemassflywheel)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汽车上出现的新配置。与单质量飞轮相比,它具有避免怠速共振、减振、降噪和换档轻松等优点。目前,国内有不少企业在从事双质量飞轮产品的研发,有的企业即将进入批量化生产。奥尔威咨询通过对该产品两年来的调查研究,分析认为,由于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双质量飞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还难于预料。 一、我国双质量飞轮研发现状 据了解,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就有企业开始研发双质量飞轮,主要是从离合器企业开始的。2000年,长春一东公司计划与德国Luk公司合作,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开发国产的双质量飞轮。此后,湖北黄石三环、桂林福达等企业也先后提出研发计划。2005年后,国内一些从事飞轮齿环总成的生产企业如吉林大华、重庆海通、重庆光大(今博耐特)等也开始研发双质量飞轮。据奥尔威咨询了解,目前国内正在生产、研发和计划进入的企业有13家。我国双质量飞轮国产化方面取得突破主要在于2007年,是从外资企业在中国以CKD方式生产双质量飞轮开始的。国内最先组装生产双质量飞轮的企业是中日合资的重庆爱思帝,该公司为广州本田的一款车型组装双质量飞轮,2007年该企业有近10万套的规模。2007年10月,Luk公司在中国太仓的二厂也开始组装生产双质量飞轮。他们在中国组装生产的双质量飞轮主要配套给国内车型。今年,吉林大华与奇瑞汽车合作开发的双质量飞轮、湖北三环为江铃汽车开发的双质量飞轮,都有望在年底实现批量化生产。 二、我国发展双质量飞轮主要存在问题 据了解,国内开发双质量飞轮的周期(研发立项到产品样件)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前期投入不高,只要100200万元就可以。但真正要研发双质量飞轮,对国内企业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专利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国际上最先从事双质量飞轮研发的是德国Luk公司,其后还有德国的Sachs等,这些企业都申请了双质量飞轮的产品专利。由于专利还未过保护期,所以国内企业在研发双质量飞轮时,如何避开专利的限制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第二、国内合格零部件配套的问题。由于双质量飞轮在国内还没有成熟的技术,一些零部件上如薄钢板、半圆形弹簧等国内虽有生产,但产品质量如弹性系数等还无法满足产品设计的技术要求。据国内的一位企业副总讲,该企业通过多方了解找到国内的一家半圆形弹簧生产企业,但其生产的价格比进口的价格还贵,且产品质量还没有进口的好。由于双质量飞轮是连接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重要部件,对零部件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尤其苛刻。国内能否有企业提供技术成熟、技术性能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价格低廉的双质量飞轮零部件,对国内双质量飞轮真正能否实现国产化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否则,依靠进口部件来生产的双质量飞轮,在价格上与外资品牌的价格并无太多的竞争力。 第三、能否实现产业化的问题。从上述可知,国内企业从2000年就开始计划研发双质量飞轮,并且很多企业很快就推出了产品样件。但截止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真正地实现了产业化。主要原因就是市场问题。目前,国内采用双质量飞轮的车型寥寥无几,基本集中在大众系统的几款车型上。既然市场没有或者规模不大,即使有产品,也很难实现产业化。 表1我国配置双质量飞轮的部分车型一览表三、我国双质量飞轮发展前景难料 双质量飞轮由于具有减振、降噪等优点,对提高手动档车驾驶的舒适性和平顺性有很大效果,并且是与双离合器系统(DCT)具有最理想的匹配效果,因此,双质量飞轮具有一定的长远发展前景。但奥尔威咨询通过对这个产品两年多的跟踪调查发现,双质量飞轮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仍存在较大的未知数。我国双质量飞轮的发展前景,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双质量飞轮受到变速器形式在我国发展趋势的制约。目前,国际上日、美基本上采用自动变速器(AT和CVT),自动变速器的配置占了绝大部分;在欧洲,总体上MT比AT略占优势,DCT发展比较迅速,但对于未来变速器形式的发展,出现激烈的争论。在国内,未来变速器形式何去何从?目前也尚无明确的方向,任由各种变速器形式自行发展。且国外汽车跨国公司竞争势力在主导着我国变速器形式的走向。但从过去发展的经验来判断,我国自动变速器的比重在上升,手动变速器的比重在下降。 第二、国内主机厂对双质量飞轮的应用态度。目前,国内还很少车型采用双质量飞轮,主要是大众系统采用的比例相对比较多。据了解,当初国内一些引进带双质量飞轮的车型,到国内后,都改成单质量飞轮。国内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双质量产品自身技术不完善,使双质量飞轮在国内存在比较高的返修率。带双质量飞轮的宝莱TDi车型在杭州还出现因双质量飞轮而集体索赔的事件。一家已经在给某车型配套双质量飞轮的企业人员透露,带双质量飞轮的该款车型将于今年年底停产,他认为国内发展双质量飞轮的前景比较暗淡。 第三、汽车柴油化对双质量飞轮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推动作用。在欧洲,柴油车的比例已经比较高,因此对双质量飞轮的需求也比较大。但在国内,柴油乘用车发展进程不是非常顺利,从2004年到现在,我国柴油车总量虽然有所上升,但比重却在不断下降。据了解,由于我国柴油车在振动、气体排放等技术还不成熟,比如目前乘用车柴油机的排控技术还很难达到欧III标准等,限制了国内柴油乘用车的发展。 表12004-2007年我国柴油乘用车产量及比重变化情况 第四、双质量飞轮配套价格过高也是发展中一个很大的制约。目前,一套进口的双质量飞轮的配套价格要1000多元。因为配套价格过高,一些配套双质量飞轮的车厂也开始想把双质量飞轮国产化。但据我们了解,双质量飞轮即使是国产化后,其配套价格也需要500600元,而普通的离合器价格才100200元。手动档车型多为经济车型,对价格还是非常敏感,所以一些车厂表示仍然对国产的双质量飞轮价格很难接受。 最后,我们来看双质量飞轮发明者和专利拥有者Luk公司。Luk公司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研发双质量飞轮,历经10年左右时间才开始批量生产。据报道,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