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太网盘(标准版)工程师手册编写:审核:版本:V2.0烽火 通 信 科 技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客服中心技术支援部目 录第一部分 数据网概述1.1 数据网定义1.1.1信息的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1.1.2信息的交换方式2-分组交换1.1.3 RPR技术原理及其应用1.1.4以太网帧格式第二部分 以太网基础概念介绍2.1以太网盘功能框图2.2功能描述112.3性能名词解释112.4告警名词说明142.5基本配置162.5.1告警屏蔽配置:162.5.2性能屏蔽配置块172.5.3 J1字节配置:172.5.4单盘专有配置:182.6 交换机配置282.6.1 交换机MAC地址282.6.2 地址学习开关282.6.3 MAC地址老化时间292.6.4 静态单播地址设置312.6.5 静态组播地址设置322.6.6 拥塞控制策略322.6.7 端口优先级322.6.8 流量控制332.6.9 端口聚合342.6.10 端口镜像342.6.11 端口vMAN设置342.6.12 端口PVID设置342.6.13 VLAN配置352.6.14 端口接收帧类型设置362.6.15 生成树372.6.16 全局IP地址和PING使能372.6.17 最大帧长度372.6.18 VLAN共享学习开关382.6.19 广播风暴抑制392.6.20 水平分割392.6.21 二层流配置412.7 状态部分442.7.1 单盘的基本信息442.7.2 单盘的基本状态442.7.3 GFI1单盘支持的汇聚比442.7.4 单盘通道的C2,J1442.7.5 单盘通道的转发状态452.7.6 单盘通道的工作模式462.7.7 单盘端口的优先级462.8 状态监视部分482.8.1 LCAS/NON_LCAS状态(RX)492.8.2 WAN口低阶告警查询(ALM_WAN)502.8.3 接收J2字节查询(RX_J2)512.8.4 低阶误码查询512.8.5 REI_LP查询512.8.6 LCAS/NON_LCAS状态(TX)522.8.7 低阶WAN口GFP查询(GFP_LOF)532.8.8 GFP性能查询(GFP_PM)542.8.9 最大帧长度查询552.8.10 动态MAC地址查询55第三部分 各种以太网盘介绍563.1 ESD1单盘配置说明563.1.1 单盘简介563.1.2 槽位配置563.1.3 交叉界面某些全局设置说明573.1.4 交叉配置方法583.1.5 盘内配置方法593.1.6 注意事项613.2 ESD2盘工程配置说明623.2.1 单盘采用的关键模块623.2.2 面板介绍633.2.3 单盘配置说明643.3 ESC1使用单盘配置说明673.3.1单盘简介673.3.2交叉配置方法673.3.3盘内配置方法683.3.4注意事项703.4 ESC3盘配置说明713.4.1单盘简介713.4.2面板说明723.5 ETD1单盘配置说明743.5.1功能简介743.5 GFC1单盘配置说明753.5.1 槽位配置753.5.2 交叉界面说明753.5.3 交叉配置方法763.5.4 交叉配置说明763.5.5 GFC1 网管说明773.6 GFF1盘配置说明903.6.1 槽位配置903.6.2 交叉配置方法913.6.3 基本配置943.6.4 交换机配置963.6.5 VLAN配置1003.6.6 广播风暴抑制1013.6.7 静态组播地址1013.6.8 二层流配置1023.6.9 单盘控制命令配置1023.7 GFI1盘配置说明1033.7.1 单盘配置说明1033.7.2 常见故障以及故障排除方法1043.7 GTI1盘配置说明1053.8 GFI2盘配置说明1053.8.1 单盘简介1053.8.2 槽位配置1063.8.3 交叉界面和单盘配置说明1073.8.4 QoS以及新功能1113.8.5 限制以及注意事项112第四部分 业务配置实例113第一部分 数据网概述1.1 数据网定义狭义上数据网就是计算机网,广义上数据网则承载了更多类型的业务,如视频、多媒体、IPTV等。数据网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1. 信号的复用方式时分复用:又称为TDM方式,SDH传输和窄带业务采用此种复用方式;1.1.1 信息的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在用户间建立专用的物理连接,对通信信息不作处理(信令除外),固定分配带宽,以时隙为单位,电路交换是实时交换。主要应用于传统的通讯网络,如PSTN交换网、窄带接入网、SDH网(在SDH中称为交叉)。1.1.2 信息的交换方式2-分组交换将用户要传送的信息分成若干个分组(包),每个分组有一个分组头(包头),含有可供选路的信息和控制信息。分组的长度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可变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只有在有信息发送时才占用网络资源。是非实时交换方式,主要应用于以太网、IP网。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区别如下图所示:PC1PC2表示电路交换:有固定传输路径,是面向连接的通讯方式;表示分组交换:无固定传输路径,属于无连接通讯方式。1.1.3 RPR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RPR(ResilientPacketRing,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为解决城域网中已大规模应用的SDH、ATM以及以太网技术的一些局限性而提出的。SDH作为TDM通道,对分组业务的支持较差,资源利用率不高,用其组建城域网结构较复杂,很难做到带宽共享;ATM虽然在QoS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技术的复杂度导致了昂贵的价格和较高的信元开销,并且与网络的IP化发展不相一致;以太网技术作为一种廉价、相对简单的技术,虽然广泛应用于局域网中,但其缺乏有效的QoS、网络恢复与保护以及网管机制,远远不能满足电信运营的需要。而RPR技术则结合了SDH与以太网技术的优势,通过使用环结构,实现带宽的共享与保护。 RPR技术简介 RPR技术是一种在环型结构上优化数据业务传送的新型MAC层协议,能够适应多种物理层(如SDH、以太网、DWDM等),可有效地传送数据、语音和图像等多种业务类型。它融合了以太网技术的经济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同时吸收了SDH环网的50ms快速保护的优点,并具有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环路带宽共享、公平分配、严格的业务分类(COS)等技术优势,目标是在不降低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提供更加经济有效的城域网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RPR中的关键技术。 (1)帧结构RPR位于数据链路层(DataLink),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MAC控制子层、MAC数据通道子层。LLC与MAC控制子层之间是MAC服务接口。MAC服务接口支持把来自LLC的数据传送到一个或多个远端同样的逻辑链路控制子层。MAC控制子层执行与特定小环无关的数据寻路行为和维护MAC状态所需要的控制行为。MAC控制子层与MAC数据通道子层之间发送或接收RPRMAC帧。MAC数据通道子层则与某个特定的小环之间执行访问控制和数据传送。物理层服务接口用于MAC数据通道子层向物理媒介发送或从物理媒介接收RPRMAC帧。 (2)RPRMAC对数据帧的处理方式 RPRMAC对数据帧的处理方式有上环、下环、过环以及剥离4种。上环是指本点用户端口向环上其它站点发送信息时需要进行上环操作,通过拓扑发现和路由表项决定其目的站点地址以及环选择,根据对应的优先级送入相应的队列,最后产生RPR帧头后插入到各环端口;下环是指本点从环上接收其它站点发送过来的到本点的单播帧或多播帧,经过StackVLAN过滤后接收,对于单播帧,将其从环上剥离并发送到用户端口,对于多播帧,将其发送到用户端口的同时进行过环操作;过环是指本点从环上接收的帧根据其优先级(A、B、C)分别放人PTQ和STQ转发通道,发送时将PTQ和STQ队列中的数据帧直接插入源环发送端口;剥离是指本点从环上接收的帧不再继续向下传递,到本点终结。 (3)公平算法原理 RPR技术所采用的公平算法是一种保证环上所有站点之间公平性的机制,通过这种算法可以达到带宽的动态调整和共享的目的。RPR公平算法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应用于从MAC客户来的低优先级服务和超额中优先级服务(即中优先级服务中EIR数据帧)的业务,对于B类CIR以及A类业务不进行控制;二是分别控制两个子环的公平带宽,即每个RPRMAC有两个互相独立的公平协议分别调整上环的带宽。 RPR公平算法是通过对阻塞的检测来触发带宽调整而实现的。当环上某一个节点发生阻塞时,它就会在相反的环上向上行节点发布一个公平速率,当上行站点收到这个公平速率时,就调整自己的发送速率以不超过公平速率。接收到这个公平速率的站点会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两种反应:若当前节点阻塞,它就在自己的公平速率(通过本点的add_rate和归一化的权重得到)和收到的公平速率之间选择最小值公布给上行节点;若当前节点不阻塞,节点就将公平速率向上游继续传递。(4)拓扑发现原理 通过RPR的拓扑发现原理,可以使每个站点都能了解环的完整结构、各点距离自身的跳数以及环上各个站点所具备的能力等,从而为环选择、公平算法、保护等单元提供决策依据。RPR拓扑发现是一种周期性的活动,但是也可以由某一个需要知道拓扑的节点发起,也就是说,某个节点可以在必要的时候产生一个拓扑信息帧(如此节点刚刚进入RPR环中,接收到一个保护切换需求信息或者节点监测到了光纤链路差错)。RPR的拓扑信息产生周期可以任意配置,一般为50ms-10s,以50ms为最小分辨率,默认值为100 ms。 (5)保护原理RPRMAC层保护可支持Steering保护或Wrapping保护,用户可以指配是否同时采用RPRMAC层的保护和SDH物理层的保护。当同时采用RPRMAC层保护和SDH保护时,可以采用拖延RPR层倒换时间来支持层间倒换,以保证两种倒换不会重叠发生。RPR的保护时间有拖延时间和等待恢复时间两种。拖延时间为检测到业务失效到启动倒换之间的等待时间(时间范围为0-10s,步进级别为100ms),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业务恢复,将不发生倒换;等待恢复时间为从故障恢复到业务故障状态清除(取消保护状态)之间的等待时间(时间范围为0-1440 s,步进级别为秒级可设置,默认为10 s),在这段时间内如果业务失效,业务故障状态将不再清除。1.1.4 以太网帧格式首先先介绍标准的以太网帧格式(以Ethernet-II为例)以及802.1q所定义的帧格式,如图1所示图1 以太网帧格式DA: 目的地址, 标识接收数据帧的目标节点MAC地址.SA: 源地址, 标识发送数据帧的源节点MAC地址.Tag: VLAN标记,标识发送该帧的工作站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其长度为四个字节,前两个字节总是设为Ox8100,称为802.1q标记类型.在后面两个字节中,前三个比特是用户优先级字段,接着的一个比特是规范格式指示符CFI,最后的12比特是该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符VID,它唯一的标志了这个以太网帧是属于哪一个VLAN.Type: 类型,标识数据字段中包含的高层协议.Data: 数据,传送的数据长度在461500字节之间.CRC: 循环冗余校验, 32位CRC循环冗余校验对从目标MAC地址字段到数据字段的数据进行校验第二部分 以太网基础概念介绍2.1以太网盘功能框图 图2 以太网功能框图 2.2功能描述按盘功能框图中的模块划分,分别描述其功能:PHY:物理层单元,主要完成自动协商、数据格式转换(从串行数据变成SMII、SS-SMII、RMII接口格式或者相反)、冲突检测、载波侦听、配置管理、时钟恢复同步等功能;SW:交换单元,提供24个FE以太网接口和4个GE以太网接口来实现2层线速交换。当以太网帧通过FE接口或GE接口进入交换芯片后,交换芯片将获得帧的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并对以太网帧进行差错校验,如果没有错误,就将帧保存到MEMORY中,如果发现错误,就将帧丢掉。交换芯片将源地址保存到内置的MAC地址表中,同时将目的地址与MAC地址表中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没有找到匹配的目的地址,就将帧转发到除源端口之外的其他属于同一VLAN的所有端口或者某一个上连端口(与寄存器的设置有关);如果找到匹配的目的地址,就将数据从MEMORY中取出来转发出去。EOS:ethernet over sdh 单元,功能:1)在上行方向(以太网SDH),每个端口接收以太网帧进行GFP或LAPS封装,封装帧映射入可配置的虚级联净荷。2)在下行方向(SDH以太网),为每个以太网端口终结虚级联净荷。采用外部SDRAM对齐虚级联通道,补偿通道之间的时延差。将GFP或LAPS帧解封装并转发至对应以太网端口。3)在进行虚级联处理时,可以支持LCAS,网管可以增加和减少虚级联组的成员。同时,LCAS可以根据VC12或VC4通道的状态,自动删除或增加虚级联组中的成员。 SDH:SDH单元,功能:1)上行方向,所有开销和包封帧净荷以字节形式处理,进行VC12 POH和VC4 POH的处理。在系统侧以Telecom或Serdes总线送出。2)在下行方向(SDH以太网),经过AU4指针处理,VC4 POH处理,TU12指针处理,VC12 POH处理。2.3性能名词解释以太网盘常用性能名词解释描述如下:OOP :光发送功率,以太网光口盘光口输出功率,适用于光口盘所有光口;IOP:光接收功率,以太网光口盘光口接收功率,适用于光口盘所有光口;CRC_ERR:接收CRC校验错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STAT_USZ:长度小于64字节但是帧格式完整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STAT_OSZ:指长度大于交换机配置的最大帧长(一般默认值为1518字节)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FRAGMENT:长度小于64字节并且帧格式不完整的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JABBER:具有三个特点的包数统计:长度大于1518字节、有CRC错或ALIGNMENT错、内容有连续的01010101或10101010与前导符类似的字节,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BCAST:接收广播包即目的MAC地址是0xFFFFFFFFFFFF的包数统计数,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MCAST:接收组播包即目的MAC地址的最高字节的最低比特为1(MAC地址和比特都以最左边的为最高)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UCAST:接收单播包即目的地址不是组播和单播地址并且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唯一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PKTS:接收总包数统计,单播包、组播包和广播包之和,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PAUSE:接收的PAUSE帧数统计,交换收到PAUSE帧后若流控功能开启的话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停止发送,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DROP:接收丢包数统计,由于交换本身的原因,如交换端口拥塞、需要过滤信息等需要丢弃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TX_BCAST:发送广播包即目的MAC地址是0xFFFFFFFFFFFF的包数统计数,交换单元发送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TX_MCAST:发送组播包即目的MAC地址的最高字节的最低比特为1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发送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TX_UCAST:发送单播包即目的地址不是组播和单播地址并且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唯一的包数统计,交换单元发送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TX_PACKS:发送总包数统计,单播包、组播包和广播包之和,交换单元发送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TX_PAUSE:发送的PAUSE帧数统计,对偶设备收到PAUSE帧后若流控功能开启的话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停止发送,交换单元发送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FLOW:一段时间内统计接收的平均每分钟字节数,一段时间的标准以网管上报时间段为准,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TX_FLOW:一段时间内统计发送的平均每分钟字节数,一段时间的标准以网管上报时间段为准,交换单元发送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GFP:EOS单元接收GFP帧统计,EOS单元接收SDH单元方向,适用于EOS所有WAN口;RX_GFP_ERR:EOS单元接收GFP错误帧统计,EOS单元接收SDH单元方向,适用于EOS所有WAN口;TX_GFP:EOS单元发送GFP帧统计,EOS单元发送给SDH单元方向,适用于EOS所有WAN口;BBE_LP:低阶通道块误码计数,SDH(低阶)单元接收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ES_LP:低阶通道误码秒计数,SDH(低阶)单元接收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SES_LP:低阶通道严重误码秒计数,SDH(低阶)单元接收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UAS_LP:低阶通道不可用秒计数,SDH(低阶)单元接收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REI_LP:低阶通道远端误码计数,SDH(低阶)单元接收SDH(高阶)或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BBE_HP:高阶通道块误码计数,SDH(高阶)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ES_HP:高阶通道误码秒计数,SDH(高阶)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SES_HP:高阶通道严重误码秒计数,SDH(高阶)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UAS_HP:高阶通道不可用秒计数,SDH(高阶)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REI_HP:高阶通道远端误码计数,SDH(高阶)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PJE_AU:高阶通道AU指针调整计数,SDH(高阶)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2.4 告警名词说明以太网盘常用告警名词解释描述如下:LINK_LOS:连接信号丢失,当PHY端口没有收到连续的包间填充信息时,即产生此告警,PHY单元接收线路侧方向,适用于所有LAN口;CRC_ERR:CRC校验错包过限,当交换接收CRC错包数超过网管设置CRC错包数门限时产生此告警。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RX_ERR:收坏包过限,当交换接收丢包数超过网管设置丢包数门限时产生此告警。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LAN_ILOOP:LAN口内环;在PHY单元设置系统侧环回时产生此告警。PHY单元环回到系统侧方向,适用于所有LAN口;WAN_ILOOP:WAN口内环;在SDH单元设置系统侧环回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环回到系统侧方向,适用于所有WAN口;WAN_LOOP:WAN口外环,在SDH单元设置线路侧环回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环回到线路侧方向,适用于所有WAN口;BW_LIMIT:限速启动,当交换单元接收二层流超过网管设置的限制带宽时产生此告警,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BCS:广播风暴抑制,当交换单元接收广播包超过广播包抑制门限时产生此告警,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BLOCK:拥塞告警,当交换单元端口接收流量超过此端口缓存时产生此告警,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SWITCH_LOOP:交换单元环回提示告警。当交换单元检测到发出的包又收到时产生此告警。交换单元接收方向,适用于交换所有LAN口和所有WAN口;GFP_LOF:GFP帧失步;当EOS单元检测到来自SDH单元的GFP帧不同步时产生此告警,EOS单元接收SDH单元方向,适用于EOS所有WAN口;LP_LOP:低阶通道指针丢失,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LP_TIM:低阶通道踪迹标识失配,SDH低阶通道开销J2接收值和期望值不对应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LP_SLM:低阶通道信号标签失配,SDH低阶通道开销V5的bit5-bit7接收值和要求值不对应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LP_AIS:低阶通道告警指示,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LP_RDI:低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SDH低阶通道开销V5的bit3为1时产生此告警,表示对偶盘接收失效,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低阶通道;AU_LOP:通道管理单元指针丢失,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HP_TIM:高阶通道踪迹标识失配,SDH高阶通道开销J1接收值和期望值不对应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HP_SLM:高阶通道信号标签失配,SDH高阶通道开销J1接收值和期望值不对应时产生此告警,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HP_AIS:高阶通道告警指示,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高阶通道告警指示;HP_RDI:高阶通道远端缺陷指示,SDH高阶通道开销G1的bit5为1时产生此告警,表示对偶盘接收失效,SDH单元接收系统侧方向,适用于SDH所有高阶通道;POWERALM3V3:3.3V电源故障告警;当3.3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告警;POWERALM2V5:2.5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告警; POWERALM1V8:1.8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告警; POWERALM1V5:1.5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告警; POWERALM1V2:1.2V电源故障告警;当2.5V电源消失或低于门限时产生此告警,单盘级告警; 2.5基本配置2.5.1告警屏蔽配置用来屏蔽单盘上产生的各种告警。通过鼠标右键进行添加和删除的操作,支持多条告警屏蔽,被屏蔽的告警将不上报。1)若要求屏蔽所有告警,则GFI1盘配置如图3所示:图3 告警屏蔽配置 2)若要求只屏蔽LINK_LOS告警,则GFI1盘配置如图4所示:图4 告警屏蔽配置2.5.2 性能屏蔽配置块用来屏蔽单盘上产生的各种性能。通过鼠标右键进行添加和删除的操作,支持多条性能屏蔽,被屏蔽的性能将不上报。1)若要求屏蔽所有性能,则设备的GFI1盘配置如图5所示:图5 性能屏蔽配置2)若要求只屏蔽CRC_ERR性能,则设备的GFI1盘配置如图6所示:图6 性能屏蔽配置2.5.3 J1字节配置独立配置16个VC4通道的期望接收和发送的J1字节。如果收到的J1和配置的期望接收值不一致,那么该VC4通道将产生高阶的TIM告警,一般是在开通或故障定位时作为辅助参考的。在第三章SDH通道踪迹标识法中给出了如何用J1字节判断通道连通的情况,针对每个VC4通道,配置对端的发送J1字节和本端的期望接收J1字节相同,然后在本端状态监视中查看本端接收的J1值,和对端发送J1对比,即可判断出通道连通情况。2.5.4 单盘专有配置1、 单盘类型选择(该项配置为GFI1盘独有,不具备通用性):可配置面板出百兆电口/面板出百兆光口/端子板出百兆电口,分别对应三种单盘类型,选择对应的盘类型才能保证单盘状态里的软硬件版本号显示正确。端子板出百兆电口单盘支持盘保护,而面板出百兆电口/面板出百兆光口不支持盘保护。设定支持盘保护应用,故采取以下配置。1)设备GFI1盘配置如下图所示: 图7 单盘类型配置2)设备GFI1盘配置如下图所示: 单盘类型配置2、 汇聚比选择:可配置16:1/24:1模式。“汇聚比”有24:1和16:1两种。24:1时FE LAN口只有前2个(LAN1,LAN2)有效,GE LAN口2个都有效,其他不可用,而WAN口的数量达到24个,所以最大可以做到从24个WAN口向一个LAN口的业务汇聚;16:1时FE LAN口全部有效,GE LAN口2个都有效,而WAN口前16个有效,后8个不可用,所以最大可以做到从16个WAN口向一个LAN口的业务汇聚。汇聚比选择改变后,交换芯片需要重新初始化,所以单盘会有一次自动重启的过程。3、 端口开关:可配置端口关/开。是指打开或者关闭相应的LAN/WAN口,只有端口被打开后,与该端口相关联的告警和性能,以及时隙和功能才能生效,同时端口开关还与交换机的逻辑端口的开关保持一致,相应的端口状态会在单盘状态的交换机端口中反映出来。端口关闭,则禁止端口收发包;端口开,将使能端口收发包。端口关闭后,与该端口相关的告警和性能不上报。图9端口开关配置 在首次配置的时候,如果无告警,业务不通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检查网管配置中我们是否打开了端口,并通过状态来读取端口的真实工作状态,是否是转发。4、 FE以太网帧封装:可配置HDLC/GFP/LAPS。用来选择封装形式,目前只支持GFP封装。本端和远端的封装要一致,否则业务不通。图 10 FE以太网帧封装配置5、 FE-WAN口GFP封装FCS设置:可配置使能/不使能。“使能”:在以太网数据被封装为GFP包后,是否在GFP包末尾添加FCS开销。“不使能”:在GFP包末尾不添加FCS开销。此项只对发送有效,所以并不需两端一致。图11 FE-WAN口GFP封装FCS设置6、 FE-WAN口LCAS设置:可配置WAN口工作在LCAS/NON-LCAS(SQ自动)/NON-LCAS(SQ手动)模式。“LCAS”:启用LCAS功能。即增减时隙无丢包功能,比如两站之间开通一个100M(50*VC-12)的以太网业务,而且开启了“LCAS”功能,业务运行中如果该业务的部分时隙出现故障(时隙减少或增加)并不会影响该业务;“Non-LCAS(SQ自动)”:表明不启用LCAS功能,由系统自动分配VCG中各VC通道的SQ号。“Non-LCAS(SQ手动)”:表明不启用LCAS功能,需在“WAN口时隙设置”页面中配置VCG中各VC通道的SQ号。 图12 FE-WAN口LCAS设置7、 FE-WAN口映射模式:可任意配置为VC12/VC3/VC4三种模式。用来设置WAN口的映射模式。当通过端口的信号最小颗粒为VC-4时,选择“VC-4”,最小颗粒为VC-12时,选择“VC-12”。受芯片容量的限制,GFI1盘前4个VC4通道支持VC-12、VC-3和VC-4的映射模式,后12个VC4通道只支持VC-4的映射模式。图13 FE-WAN口映射模式配置8、 FE-WAN口时隙设置:用来设置和查看WAN口时隙配置,默认为不占用。其中高阶通道14可配置VC12/VC3/VC4,高阶通道516只能配置VC4(该特性是GFI1盘独有的,不具有通用性)。SQNo、源端和宿端设置在不启用LCAS时不需配置。启动LCAS后,SQNo协议自动配置,源端和宿端设置用来配置WAN口是否占用该时隙。当WAN口工作在LCAS模式时,必须配源端,宿端为占用。9、 WAN口J2设置:独立配置各个WAN口的期望接收和发送的J2字节。如果收到的J2和配置的期望接收值不一致,那么该WAN口将产生低阶的TIM告警,该告警本身对业务并没有影响,一般是在开通或故障定位时作为辅助参考的。通常情况下,对端的发送J2字节要配置成和本端的期望接收J2字节相同。针对每个VC12通道,配置对端的发送J2字节和本端的期望接收J2字节相同,然后在本端状态监视中查看本端接收的J2值,和对端发送J2对比,即可判断出通道连通情况。我们可以通过状态监视看各节点J2接收值,判断出通道连通性情况。10、 LAN口屏蔽设置:可配置不屏蔽/屏蔽。该选项一般不用,在端口开关选项里直接选取要屏蔽的LAN口,即可屏蔽对应端口的告警和性能,它的使用效果跟同时配置告警屏蔽和性能屏蔽是一样的,无非仅仅针对LAN口。图15 LAN口屏蔽设置11、 WAN口屏蔽设置:可配置不屏蔽/屏蔽。该选项一般不用,在端口开关选项里直接选取要屏蔽的WAN口,即可屏蔽对应端口的告警和性能,它的使用效果跟同时配置告警屏蔽和性能屏蔽是一样的,无非仅仅针对WAN口。图16 WAN口屏蔽设置12、 LPT开关:可配置关/开。用来使能链路状态穿通功能。LPT即链路状态穿透功能,目前是广东客户特别关注的一个简单的功能。公司目前是由软件实现之。在工程上,通常大量采用透传模式组网传递业务,这时LPT能很好的实现业务链路的故障探测再以LINK_LOS方式通知源宿端从而启动切换保护。工程上在局端也大量应用交换或汇聚模式组网,这时则不能使能也不需LPT而通过自动依据地址学习重新路由也得到业务链路很好的保护。而接入端则仍采用隔离透传模式,由LPT实现保护。LPT只是针对透传或等效于透传模式下实现的一种保护方式,如图17所示,透传模式利用LPT实现逻辑层保护。SWSWBBAAP3LAN1WAN1WAN1AGAGP1LAN1P4LAN2LAN2P2P2P4LAN2WAN2WAN2LAN2图17 LPT开关图中AG为远端上联业务,有端口P1/P2,在逻辑上是一个口,即P1/P2共用一个IP/MAC,而SW为局端交换机,有端口P3/P4,在逻辑上是一个口,即P3/P4共用一个IP/MAC。正常时,P1LAN1WAN1WAN1P3工作,而P2LAN2WAN2WAN2P4并无业务。如图17中,当P1LAN1间线路断开,则LAN1检测到LINK_LOS,盘A会往WAN1插CSF,盘B在检测到WAN1有CSF后,将自己的LAN1关断,报LINK_LOS并LPT_WAIT进入等待回复态。当盘A的线路回复后,LAN1检测到LINK正常了,就不再插CSF,则盘B在检测不到CSF后,此时,AG会探测到P1断开而自动将P2启用工作,而SW也同理启用P4,业务回复正常。当盘A的LAN侧线路回复正常后,盘A就停插CSF,进入正常态,而盘B在检测不到CSF后就打开LAN1,并消除LPT_WAIT,一切回复正常,即. P1LAN1WAN1WAN1P3这条业务信道又可正常工作了。但业务仍走P2LAN2WAN2WAN2P4,即两信道其实主备是对称的。当如图出现WAN2WAN2的单向断开时,盘B探测到LP_AIS和GFP_LOF,而盘A只有LP_RDI,此时盘B关断LAN2而往WAN2插CSF,盘A收到CSF后关断LAN2报LPT_WAIT进入等待回复态,而业务则因两LAN2都断开而都切换到P1LAN1WAN1WAN1P3上。LPT的主要功能即此。LPT还支持和APS保护的协作,即如使能APS等待,则APS保护过程不会有LPT的状态变化操作。否则有。目前GFI1盘只支持LAN1与WAN1,LAN2与WAN2,以此类推的这样的一对一的逻辑通道上的LPT功能,使能后,触发LPT的条件是当该逻辑通道上有Link_los、AIS、LOP、GFP_LOF等告警中的任意一个时,就使对端和本端的FE电口关电,以此通知与该FE电口相连的设备发生倒换。如局方没有特殊要求,一般我们不开启LPT功能。如图18所示图18 LPT功能2.6 交换机配置2.6.1 交换机MAC地址交换机的唯一MAC地址,和PC网卡的MAC地址一样,是交换机在网络中的标志符。当以太网设备出厂时,会被分配一个全球唯一的MAC地址,开局时需要把这个MAC地址配置到单盘上去,该值会在交换机的高级应用中(如生成树)用到,但一般情况下,该配置并不影响业务的正常通信。下面只是举例,具体的MAC地址值需要查询单盘上贴的标签。图19 交换机MAC地址2.6.2 地址学习开关交换机带有自身的地址表。地址表由条目组成,每个条目用来存储网络节点的地址信息,包括端口号、MAC地址、VLAN值等。这些信息来自以太网交换机的学习功能。 在对数据帧进行转发的过程中,为了知道目的地址对应的转发端口,需要查询内部地址表,并将结果返回。同时,在地址表上查询其源地址与接收端口号是否已经登录在地址表上,若没有,就在地址表上登录。这个功能称为地址自动学习功能。在一定时间内,相同源地址的数据帧在同一端口接收时,它们的地址与端口信息保持在地址表中,如果超过一定的时间没有收到来自此端口的相同源地址的数据帧,就将此地址端口信息从地址表上删除。此时间即为MAC地址老化时间。 地址学习模式有两种:共享学习模式和独立学习模式。配置为共享学习模式时,交换机地址表的每个条目由端口号、MAC地址组成。配置为独立学习模式时,交换机地址表的每个条目由端口号、MAC地址和VLAN组成。配置为共享学习模式的情况下,当一个数据包被以太网交换机的某端口接收,在检测源地址的同时也将检测目的地址。以太网交换机会在地址表中查找目的地址,如果找不到,数据包将被发送到具有相同VLAN值的除该端口以外的其它端口。如果找到,并且目的端口不是数据包接收的端口,以太网交换机会根据地址表中的信息转发该数据包到目的端口。但是如果目的端口就是数据包接收端口,该数据包将被丢弃以增加网络的效率和畅通性。配置为独立学习模式的情况下,当一个数据包被以太网交换机的某端口接收,在检测源地址、VLAN值的同时也将检测目的地址、VLAN值。以太网交换机会在地址表中查找目的地址和VLAN值,如果找到同时匹配目的地址和VLAN值的条目,并且目的端口不是数据包接收的端口,以太网交换机会根据地址表中的信息转发该数据包到目的端口。如果找不到,数据包将被发送到具有相同VLAN值的除该端口以外的其它端口。2.6.3 MAC地址老化时间MAC地址老化时间如图21所示图21 MAC地址老化时间当交换机从A端口收到一个包后,会将此包的源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存入MAC地址表中。如图22所示连接,如果交换机的端口A、B、C、D都收到了包,那么在交换机里将建立起如表23所示的MAC地址表。当在C端口在接收的最后一个包算起,在设定的MAC地址老化时间N这段时间内没有收到包,那么就删除MAC地址表中对应的项,如表24所示。如果C端口在此期间收到了包,那么交换机内部计数器清0,重新计数。图22MAC地址目的端口00 00 35 00 A0 00A00 00 35 00 00 01B00 00 A0 00 00 02C00 00 00 0C 90 01D 图23MAC地址目的端口00 00 35 00 A0 00A00 00 35 00 00 01B00 00 00 0C 90 01D表24图25 MAC地址老化时间2.6.4 静态单播地址设置静态单播地址设置如图26所示图26 静态单播地址设置给某个端口配置一个静态的MAC地址。当在这个自治域里,某个端口如果收到了一个目的地址为此MAC地址的包,那么此以太网包从此端口转发,并且在不删除该条目的情况下,该地址不会被老化。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需要配置静态单播地址。2.6.5 静态组播地址设置静态组播地址设置如图27所示图27 静态组播地址设置将某几个端口固定划为一个多播域。当收到一个目的地址为此组播地址的以太网包,将同时向这几个端口转发,并且在不删除该条目的情况下,该地址不会被老化。一般情况下我们不需要配置静态组播地址。2.6.6 拥塞控制策略优先级方式:利用以太网包的优先级进行疏导。流量控制方式:利用802.3x协议来进行疏导。该配置必须配合2.6.7和2.6.8才有效。2.6.7 端口优先级拥塞控制策略里“优先级方式”一起使用。、在网络出现拥塞时,交换机提供的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可以确保高优先级的流量优先获得带宽。交换机首先需要对进入交换机的流量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进行分类,将分类后的流量放进输出端口上的优先级队列进行排队。需要注意的是,当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带有VLAN TAG的时候,如果VMAN未打开,那么根据数据包的自身的优先级进行疏导,如果VMAN打开,那么按网管配置的优先级来进行疏导。当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不带有VLAN TAG的时候,将网管配置优先级和PVID一起加在进来的数据包上,然后按照此优先级来进行疏导。目前单盘支持07级绝对优先级配置,第7级为最高优先级。图28 PE1-PE24的端口优先级2.6.8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策略里的“流量控制方式”一起使用。如果入口流量大于当前端口所拥有的资源时,就会发生端口阻塞,引起丢包。流量控制的作用是防止在出现阻塞的情况下丢包。如果打开流量控制开关,在资源不够发生拥塞时,交换机将发送出pause包给信息源,让对端暂停发送数据,收到pause包的信息源会根据pause包的参数,暂停一段时间发送数据。当交换机处理完当前已收到的以太网包后,再发送特定参数的pause包,通知对方继续发送。2.6.9 端口聚合端口聚合功能可以将多个以太网端口聚合成为一个逻辑端口,从而线性增加交换设备间的连接带宽,并增加链路的可靠性。参与端口聚合的所有端口应工作于全双工方式并具有相同的速率。对于所有Trunk的端口来说,它们虽然有几条网络连接,但它们工作起来就如同一个端口。2.6.10 端口镜像将被镜像端口的数据复制一份从镜像端口发出,便于在不影响业务的时候进行业务监测和故障处理。我们的单盘支持一对一的端口镜像,可以配置为双向流量镜像、入流量镜像、出流量镜像。入流量镜像端口复制被镜像端口的接收数据包,出流量镜像端口镜像被镜像端口的发送数据包。VLAN、PVID与VMAN的关系:VLAN、PVID与VMAN是交换机配置中非常重要的术语。由于目前的交换机都是基于VLAN进行交换的,因此必须使得进入交换机的包具有VLAN TAG,VMAN和PVID(Port VLAN ID)就是用来处理入口的数据包的。当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不带TAG时,不论VMAN是否打开,交换机都会将相应端口的PVID值作为TAG打在该数据包中;当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本身带TAG时,如果VMAN打开了,那么交换机会强行在该TAG的外层再打上一层以PVID作为TAG的标签作为转发使用的标签,如果VMAN没有打开,那么交换机将以该包自身的TAG作为转发使用的标签,不再重复打标。可以用下表来进一步说明:VMAN打开VMAN关闭收到的数据包本身不带标签交换机给该数据包打上一层具有PVID值的标签收到的数据包本身带标签交换机强行在数据包的标签外层再打上一层具有PVID值的标签,并通过外层标签进行转发交换机保留数据包本身的标签,并通过该数据包本身的标签进行转发2.6.11 端口vMAN设置VMAN的作用是在进入的包的外层打上已经配置好的PVID,即在SA字段之后加上一层VLAN TAG,而原来的TAG保留(如果进入的包有TAG的话)。当VMAN打开时,将对应打开VMAN的端口上进入的包打上TAG。 2.6.12 端口PVID设置PVID配置即PORT的入口VID配置,PVID只对入口的包起作用,对出口的包不起作用。图31 端口PVID设置 图32 端口PVID设置2.6.13 VLAN配置 规定哪些端口属于一个VLAN自治域,如果一个端口不属于一个VLAN,那么该VLAN自治域的包将不会出现在此端口。一个端口可以同时属于多个VLAN,比如LAN1既可以属于VLAN3,也可以属于VLAN5。VLAN的作用就是建立出口转发表,即:对进入交换机的包(包括LAN口和WAN口),检查其TAG中的VID值与配置的VLAN中的VID值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就属于同一个VLAN,则该包从属于该VLAN的端口转发出去,不属于则不作任何操作。这就是VLAN隔离功能。VLAN配置中有三个操作,TAG/UNTAG/不属于,其实可以规为两类操作:属于和不属于,即:TAG/UNT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访工作计划怎么写范文大全(5篇)
- 固态废旧物合同范本
- 老师新学期个人工作计划表怎么写(5篇)
- 全球旅游市场调研报告
- 2025年国企煤矿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圆形推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省人民法院聘用书记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潍坊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传统制造企业新质生产力
- 培训行业的业务合同范本
- 汽车销售日常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广东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武装部招聘民兵教练员5人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薪酬激励与职业发展研究报告
- (正式版)DB15∕T 2351-2021 《燕麦米加工技术规程》
- 小学朗读教学课件
- 患者身份识别管理标准WST840-2025学习解读课件
- 皮肤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 玄麦甘桔颗粒讲解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