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doc_第1页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doc_第2页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剪刀,正方形纸片、铅笔、尺子。二、 教学课题1、结合现实事例,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三、 教材分析对称是自然界中的普遍现象,在学生周围的生活中具有对称性质的物体有许许多多,如某些建筑物、动物、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陌生。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境和事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充分感知对称现象,为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做准备。 四、 教学方法1、加强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借助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对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学时,除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要让学生寻找并观察周围存在的大量的对称物体,从中感受和体验什么是对称现象。2、突出实践,加强操作。教学时,要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等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对称现象,初步感知对称的特点。五、 教学过程(一)认识轴对称图形。1、观察图形,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精美的视频材料,请大家欣赏一下,它们美吗?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百度图片】/it/u=4258588651,1342824477&fm=52&gp=0.jpg【百度图片】/it/u=1835326558,1856028645&fm=59【百度图片】/it/u=1851609521,2519372379&fm=52&gp=0.jpg【百度图片】/it/u=512865343,3014042694&fm=23&gp=0.jpg【百度图片】/it/u=141006752,3921062971&fm=52&gp=0.jpg【百度图片】/it/u=2263823563,187627127&fm=23&gp=0.jpg【百度图片】/it/u=290442852,3384842345&fm=23&gp=0.jpg2、小组内合作交流。3、反馈。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和大家说一说?(大屏幕演示“这些物体有什么特征的动画”)小结:像这样,一个图形对折以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对称轴。画对称轴要用点划线。(教师演示对称轴的画法)【百度百科】/view/811624.htm5、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6、小高潮部分: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3件神秘的礼物,猜中的话就是你的啦。【百度图片】/it/u=1000440113,3112182009&fm=23&gp=0.jpg【百度图片】/it/u=4202461453,3196693383&fm=23&gp=0.jpg【百度图片】/it/u=2613716511,456917026&fm=23&gp=0.jpg(二)折一折,剪一剪。 师:同学们,现在请看大屏幕上的剪纸视频,观察这2个图形是如何做出来的?【百度视频】/v?word=%BC%F4%D6%BD&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百度视频】/v?ct=301989888&rn=20&pn=0&db=0&s=19&rsp=8&word=%B6%F9%CD%AF%BC%F4%D6%BD%CA%D3%C6%B5请同学们思考下,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一起把它们剪出来。 选取3个小组分别展示各自小组的动手操作的成果。(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说一说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轴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也是对称的?(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三)自主练习,达成目标。(大屏幕展示练习)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画出下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猜字游戏。(四)欣赏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最后,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更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大屏幕演示)【百度图片】/it/u=3735433914,1664233295&fm=15&gp=0.jpg【百度图片】/it/u=43139377,3835698793&fm=52&gp=0.jpg【百度图片】/it/u=3248638478,3095232881&fm=15&gp=0.jpg【百度图片】/it/u=2091998623,1254777208&fm=51&gp=0.jpg【百度图片】/it/u=275165260,3631126174&fm=51&gp=0.jpg【百度图片】/it/u=4154787026,1383165020&fm=52&gp=0.jpg【百度图片】/it/u=3180112132,2099537017&fm=51&gp=0.jpg(通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轴对称图形,陶冶情操,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五)自我评价: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今天谁表现的很棒?你觉的自己学的怎么样?我们的课即将要结束了,你想和老师说什么吗?(大屏幕演示)(六) 课外作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还能找到那些对称图形吗?试一试。六、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轴对称图形,并能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通过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给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猜想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从而总结出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第二个层次:让学生通过动手折一折的方式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对称轴。第三个层次:通过学习小组讨论画轴对称图形。一层一层地递进式的教学,学习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熟练掌握判断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离不开感知,感知是数学学习的初始环节,是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让学生对提供的数学材料、数学事实进行最初的认识,其目的是向学生提供学习抽象知识的认知支柱。“对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如果没有数学材料、数学事实作支柱,学生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对称”。要理解什么是“对称”,必须先发现“两边完全一样”,学生通过对折,对称的特点就在眼前的图片中体现出来,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直观而又形象。有了这一感知、体验的过程,就能理解得深刻、接受的自然。情景图中的四个板块包含了建筑、脸谱、舞蹈与杂技、民间艺术手工艺品,这些都具有很强的民族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