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桥中学高一(上)期中测试历 史 试 卷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美国历史学者费正清在谈到中国古代的某项制度时说:“它依靠的是血缘或准血缘的宗法关系而非封建制度的法律原则。”下列各项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禅让制 b井田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2、据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享用八排六十四人规格的乐舞礼仪;而诸侯六排,大夫四排。后来鲁国大夫用六十四人奏乐舞蹈。孔子对此非常愤怒:“是可忍也,孰不可如忍也?”这反映了( )a西周贵族的家庭文化生活 b西周社会的生活礼仪c孔子对贵族生活的关注 d周朝生活礼仪的政治色彩3、中国古代历史上,君权与相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下列选项中,体现封建君主直接削弱宰相权力的措施有( )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唐朝实行三省制 元朝实施行省制 明朝设立内阁a b c d4、西汉建国后,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认为:“秦据势胜之地,骋狙诈之兵姗笑三代,荡灭古法,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无)骨肉本根之辅。外亡(无)尺土藩翼之卫。”基于这一认识,西汉政府实行的措施是( )a.分封同姓王 b.实行刺史制度 c.实行察举制 d建立中朝制度5、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在现济宁地区设任城县,隶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齐郡无权任免辖区任城县令 d济宁是齐郡郡守的封地6、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是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b.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7、明太祖曾作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设立了()枢密院内阁殿阁大学士军机处8、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9、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疆土辽阔,臣民众多国家一统,皇帝集权法律严苛,覆盖全国10、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开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万年红”,因“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企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11、某地发生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交付兵部、户部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 )秦朝唐朝宋朝明朝12、“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这个时代是指( )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13、“(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14、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 )a.分封制度 b.世袭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 d.宗法制度15、中国古代崇尚“德治”,孝道是政府与民间最推崇的。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 )a.分封制 b.编户制c.察举制 d.科举制16、封泥又叫“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封泥中隐含着诸多历史信息。如图是西汉时期的封泥,从中可以看出西汉地方制度所具有的特点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b.广泛推行封国制c.实行郡县两级制d.推行单一县制17、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汉武帝( )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 b.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c.让身边侍从、秘书参与军国大事 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18、今天我们国家共划分为23个省、5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其中“省”作为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开始于(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c.秦朝的郡县制 d.元朝的行中书省制19、假如你是一位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收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政策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c这做法使军政大权进步集中到皇帝手中d废除丞相制度,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20、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21、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与空白a、b、c、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鸦片走私、民族危机、出超、入超b开埠通商、民族危机、宗主国、殖民地c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解体、商品倾销、原料出口d鸦片走私、财政危机、入超、出超22、“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向中国倾销鸦片 掠夺中国原料 打开中国市场 向中国输出资本a b c d23、某学校组织了一个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有关 “南京大屠杀”真实再现的课题研究,在众多的材料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a当年受害者的控诉材料 b历史专著中对“南京大屠杀”的描写c侵华日军撰写的回忆录 d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拍的新闻照片24、南京失守后的第三日,蒋介石发表告全国国民书,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我全国同胞能晓然于敌人之鲸吞无可幸免,父告其子,兄勉其弟,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堡垒,以制敌之死命。”可见他已经认识到( )中国的对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抗战 必须以空间换时间来争取胜利 民心团结的重要性 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主战场 a. b. c. d.25、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 )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 d国人的心态具有盲目自信26、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的局面过渡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a b c d27、19世纪未一个中国人说到:“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此话所反映的情况,不正确的是( )a上述情况是由马关条约签订造成的b中国人民反对割地,斥责清政府的悲愤心情c反映了 “扶清灭洋”的思想d体现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28、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1843年上海的场景,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头( )a一队队英国士兵在街上巡逻,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b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c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d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锐额29、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1894年估计约有1亿多美元,到1914年时已增至9.6亿多美元这些投资有很大部分不是来自于国外的资本流入,而是由对中国的暴力掠夺转化而成的。例如“庚子赔款”(即辛丑条约的赔款)有一部分就转化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企业投资”。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始于甲午战争b资本输出基本来源于列强国内的剩余资本c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华输出资本增长迅速d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注入了资金30、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在向同学们解说近代列强是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如何不断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美国提出了利益均沾的门户开放政策;接下来取得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后来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最后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显然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那么符合史实的顺序是( )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共两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分): 材料一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材料三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明太祖实录(1)材料一中“始皇”创建了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4分)(2)据材料二指出唐初一道旨意主要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三省六部制有何特点?对当时起到什么作用?(8分)(3)材料三中明太祖的看法和主要做法是什么?(4分)(4)概括以上三则材料所反映的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3分)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1分)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一系列战争,致使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面对侵略,中国军民奋起抗争,谱写了一曲曲爱国诗篇。请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二: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 图四:日本全面侵华形势图(1)列举图一图二图三战争期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图四战争中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6分)(2)面对以上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分别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5分)(3)图二与图四都是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但结果不同,你能说说致使结果不同的主要原因吗?(4分)(4)图四战争的结果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什么影响?(6分)铁桥中学高一(上)期中测试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小题)1-5:cddad 6-10:bbbcd 11-15:dbccc 16-20:acdbd21-25:dcdad 26-30:dcbcc二、非选择题:(共两题,共40分)31、答案:(19分)(1)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等(4分);(2)皇帝和三省长官的综合意见;三省长官都是丞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作用: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决策的失误。(8分)(3)明太祖认为丞相多小人,易专权乱政;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设五府六部分理事务)(4分)(4)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分散削弱。(3分)32、答案:(21分)(1)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 罪行:野蛮的军事侵略和残酷的屠杀、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疯狂的经济掠夺、扶植傀儡政权、推行奴化教育(选3点,3分)(2)图一:三元里人民抗英、图二: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图三:义和团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村集体资金入股合同范本
- 鱼船买卖合同协议书模板
- 船员的正规劳务合同范本
- 芯模板行业期货合同范本
- 游艇修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照明灯安装合同补充协议
- 高速便道租用协议书范本
- 肇庆正规劳务派遣协议书
- 高价回购铝合金合同范本
- 理发店长期消费合同范本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出口退税培训》课件
- 雾化吸入疗法课件
- 高考补习班招生策划书策划方案
- 康明斯产品合格证
- 矿山废水处理行业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 DB13 5808-2023 餐饮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五升六暑期阅读】专题10.环境描写及其作用-2024年五升六暑期阅读专项提升(统编版)5
- 【电商直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以抖音直播为例开题报告1800字】
- AQ 2003-2018 轧钢安全规程(正式版)
- (高清版)WST 348-2024 尿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