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精选)高中语文 第17课 宋词四首导学与探究 粤教版必修3 (2).doc_第1页
(备课精选)高中语文 第17课 宋词四首导学与探究 粤教版必修3 (2).doc_第2页
(备课精选)高中语文 第17课 宋词四首导学与探究 粤教版必修3 (2).doc_第3页
(备课精选)高中语文 第17课 宋词四首导学与探究 粤教版必修3 (2).doc_第4页
(备课精选)高中语文 第17课 宋词四首导学与探究 粤教版必修3 (2).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宋词四首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骤雨()凝噎()暮霭()公瑾() 还酹江月() 寻觅()憔悴() 舞榭歌台()(2)多音字2辨形组词 3词语释义对长亭晚:_兰舟催发:_竟无语凝噎:_此去经年:_故垒西边:_凄凄惨惨戚戚:_最难将息:_封狼居胥:_4名句填空(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2)乱石穿空,_,_。(3)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舞榭歌台,_,_。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一、初步感知1实词(1)通假字一尊还酹江月:_同_,_(2)古今异义都门帐饮无绪古义:_今义:_大江东去古义:_今义:_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古义:_今义: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义:_今义:_2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名词作状语a大江东去:_b强虏灰飞烟灭:_c赢得仓皇北顾:_名词作动词a都门帐饮无绪:_b尚能饭否:_(2)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作动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_形容词作名词多情自古伤离别:_3文言句式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二、深层探究4阅读雨霖铃,回答问题。(1)如何理解雨霖铃中上、下两阕之间的巧妙过渡?(2)作者在雨霖铃一词中是怎样运用虚实相济的艺术手法的?5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回答问题。(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2)有人说,词的最后一句含有消极成分,与上述豪壮情调不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6阅读声声慢,回答问题。(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句话在全词中有什么妙用?(2)声声慢是如何运用铺叙手法营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的?7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回答问题。(1)词中运用了很多典故,请找出一处,说说其作用。(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主旨蕴涵在结句:“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根据上下阕内容谈谈此句蕴涵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技法迁移虚实结合意蕴无穷文本回顾雨霖铃作者巧妙地借助虚实结合的写法,把眼前的送别的难舍难分之景和别后凄寂苦楚的情景融为一体,表达厚重的离情别绪。技法点拨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得很精辟:“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鉴于诗词篇幅十分短小,容量有限,诗人谋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趣味诗韵俱存,使其内涵丰富,外延无边。迁移运用阅读下面的诗歌,分析诗中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的。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答案第17课宋词四首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基础梳理1(1)zhuyijnlim qiocuxi(2)xin/hnun/ln2雾霭和蔼元宵云霄亭榭感谢难堪勘探3古时路旁亭舍,供人歇息,亦是送别的地方。船的美称。形容气塞,说不出话。经过一年或多年。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忧愁苦恼的样子。休养,调理。表示要北伐立功。4(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2)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文本互动1(1)尊樽(罇)酒杯(2)古义:没有好的情绪。今义:没有头绪。古义:长江。今义:泛指大河。古义:英雄的流风余韵。今义: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古义:情形,光景。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2(1)a.向东。b.像灰一样,像烟一样。c.向北。a.设帐幕。b.吃饭。(2)凄凉急切地鸣叫。多情的人。3(1)宾语前置,“英雄无觅”应为“无觅英雄”。译文:无法寻觅到英雄孙仲谋的住处。(2)主谓倒装,“多情应笑我”应为“应笑我多情”。译文:应该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白发。4(1)这首词上阕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阕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又不“明粘”。下阕的开头“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词家称这类句子为“换头”,意思是跟上阕的起拍句字数不一样),也承接得巧妙:先宕开一笔,说离别使人伤心,自古皆然,是由于多情的缘故,似乎有些自慰的意思;忽然又转到现实中来,说在这“冷落清秋节”中离别更使人难以忍受,更深地开拓了词的境界,下面再说别后生活的设想就显得顺理成章了。(2)“寒蝉”、“雨歇”,写郊外送别,实写,不仅捕捉了晚秋景物特色,写出所闻、所见、所感,而且酝酿出足以触动人离情别绪的气氛和情调。“烟波”、“暮霭”,写船开时的情景。遥望南天,暮霭沉沉空嗟怨。结句望空凝想,情意绵绵。“晓风残月”,设想酒醒后岸边景色。“杨柳”、“风”、“月”,本是自然景物,不少文人曾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良辰美景”、“千种风情”,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寂的心境,连“良辰美景”都不能排遣痛苦,可见痛苦之深。联系上阕,可加深理解情人分手时“帐饮无绪”、“无语凝噎”的内涵。这是虚实相济的写法。5(1)此词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即用“浪淘尽”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的非凡气概,体味到作者兀立长江岸边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极大。(2)“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统观全词,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6(1)本词开篇三句用叠字将作者的清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又将这种凄惨愁怨的氛围笼罩全词,使读者不禁为之动容。“寻寻觅觅”,写她内心空虚,如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其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其心情之悲怆。其创意之奇巧,在宋代的词作中实属罕见。(2)这首词巧妙地运用了铺叙手法,选取了一连串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物,如飒飒的秋风、南飞的征雁、憔悴的黄花及飘零的桐叶、沥沥的细雨。描写这些的目的是极力渲染一个“愁”字。(而此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又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一种愁惨而凄凉的氛围笼罩全篇。)7(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理想。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昔对照,不堪回首。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讽今,批评草率出兵。凭谁问,廉颇老矣:自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2)上阕通过追慕古代英雄,感慨昏乱不振的南宋现状;下阕则从嘲讽古人着笔,提取历史的借鉴。南宋的不抵抗主义,带来惨不忍睹的现实,投降派没有丝毫的敌情观念,更无收复国土的雄才大略,谁可改变这令人痛心的现状呢?词人想起了在历史上曾与自己处境相似的廉颇(廉颇当着赵王派来的人的面一顿饭吃了一斗米,十斤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