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doc_第1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doc_第2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doc_第3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doc_第4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统计》众数导学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发区水坡小学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 统计众数导学案(水坡小学 赵世强) 一 学习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含义,2.学会分析和理解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 统计是一门系统的知识,让学生知道在这五年的学习中,每学期都有统计方面统计方面的知识,可知在数学教学中建立统计的数学思想丰富和拓展数学思维,让学生体会从数据中找到问题。4.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初步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量。 5使学生体会众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数学知识合理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众数的含义和它在统计学中的意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领会统计是一门系统的知识,要学会运用不同的统计量来解决具体问题。 难点:通过学习的统计量知识,综合分析数据。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全班同学的右眼视力。教师准备:系统复习以前学习的统计知识,重点把握平均数、中位数的含义好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二预习学案1.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1)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平均数?(2)什么是中位数?怎样求一个数的中位数?(3)用什么数表示一个数的一般水平最合适?2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通过上面对过去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的回顾。我们知道统计还有其他知识点来构成这个体系,本课时我们来学习另外一个统计量众数(板书课题:众数)三导学案1自主学习(1)围绕“如何根据身高选拔参加集体舞比赛的队员”?“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参赛队员身高比较合适”?等问题进行思考。(2)观察后思考下面的问题:这组数中,哪一个数出现的次数最多?出现了多少次?队员身高均匀,舞姿整齐是不是最好看?(3)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告诉大家吗?2 合作探究(1)大家如果有跳集体舞的经历,那么就会知道,参加集体舞表演的队员身高越相近,表演效果就越好,舞姿也才能较好的统一。(2)要从五(2)班里挑出10名学生参加集体舞比赛,由于是挑选,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选择?(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先找出15名学生的合适身高数据1.41m 1.41m 1.41m 1.44m 1.45m 1.47m 1.48m 1.49m 1.51m 1.51m 1.51m 1.51m 1.52m 1.54m 1.54m (4)让学生交流讨论结果,归纳总结第一种策略,以平均数作为统计量来尝试,通过小组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48m,身高接近1.48m为统计量进行选择,发现选人的身高最矮的同身高最高的相差0.08m。第二种策略,以中位数作为统计量来尝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9m,身高接近1.49m为统计量进行选择,发现身高接近1.49m的学生被选择的可能性的数量会出现不足,或过多的现象,发现选人的身高最矮的同身高最高的相差0.1m。第三种策略,观察到在这组书里1.51m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以1.51m为统计量进行选择,选出来的学生数目能够达到要求,发现选人的身高最矮的同身高最高的相差0.07m。3精讲点拨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并重点板书(1)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不符合择优选择的实际情况,因此,在这里用平均数作为统计量不能反映集中的趋势。(2)中位数反映一组数据的中等水平,也不符合优选择的实际情况。(3)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它是一组数据中实际存在的数字。众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对数据进行择优选择时,用众数作为统计量比较合适。四课堂检测(1)平均数的含义是什么?(2)中位数的含义是什么?(3)众数的含义是什么? (4)数据分析 五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身高情况如下:(单位m)1.40 1.42 1.43 1.42 1.45 1.40 1.46 1.49 1.54 1.51 1.39 1.49 1.49 1.19 1.49 1.42 1.49 1.46 1.49 1.50 1.49 1.54 1.53 1.52 1.49 1.48 1.46 1.49 1.56 1.44 1.49 1.60 1.54 1.49 1.47 1.49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 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学生的身高平均水平比较合适?五课后作业1 五年级一班19名男生一分钟内的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个)23 24 32 28 36 29 23 25 28 27 23 28 23 28 33 25 28 3119(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2)如果成绩在2536为良好,有多少人成绩在良好以上?2 五年级一班全体学生的右眼视力情况如下:5.0 5.3 4.9 5.2 4.7 5.2 4.8 5.3 5.0 5.24.8 5.0 4.5 4.8 5.0 4.8 4.9 5.1 4.7 5.05.0 4.8 4.9 5.1 4.5 5.0 4.6 5.1 4.7 5.05.0 5.1 5.0 4.9 5.0 5.1 5.2 5.0 4.6 5.0(1)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右眼视力4.54.64.74.84.95.05.15.25.3人数(2)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多少?众数是多少?(3)你认为用哪一个数据代表全班学生视力的平均水平比较合适?六板书设计 众数 整理复习统计相关知识。 分析例题,用尝试的策略解答。 平均数的策略反映总体水平 中位数的策略反映中等水平 用众数的策略反映集中的趋势 众数的含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众数最早在统计学中的意义:众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七教学反思开发区水坡小学五年级数学 第六单元 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导学案(水坡小学 赵世强) 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2.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 学习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包含的信息,并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简单的分析好推测。4.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知识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5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悟观察对比、分析交流、操作实践等探究知识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6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学习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分析和预测。难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学生准备:有纵轴和横轴的方格图每人两张。教师准备:复式条形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例题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二预习学案1.复习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1)什么叫折线统计图?(2)什么叫复式条形统计图?(3)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要注意什么问题?2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之后,我们可以很明晰地分析一组数据的变化,并可以通过折线的发展趋向,来分析数据在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可以对未来进行一定的预测,单式折线统计图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变化,这就是它的局限性,那么如果要比较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时,我们要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三导学案1自主学习(1)观察第9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表。(2)观察后思考下面的问题:要发现两个国家各届金牌数的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最合适?怎样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3)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你还有什么新发现告诉大家吗?2 合作探究(1)同学们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运动,世界上最知名的运动会就是奥运会,亚洲最知名的运动会就是亚运会,通过运动会上获得奖牌的数量,来检测一个国家的竞技运动水平,可以通过获奖情况的统计和比较来发现。(2)小组合作分析演示例题例题中914届中韩两国获金牌的情况统计表,是一个复式统计表,把两组数据放在一个表分析,我们可以比较两国在同一届亚运会中,获得奖牌的数量上的差别,但不能反映变化。(3)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把中韩两国获得金牌情况制成统计图,对照教材上面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用同学们手中的画图仪器,把这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画出来。(4)结合例题尝试合并的设想。在已经画出的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之上,尝试把这两个图合并起来,通过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在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上,它们在横向和纵向上的单位都是相同的,可以合并。(5)合并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参照课本上的图,画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6)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回答例2中的问题。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那一届亚运会上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分析两国金牌数量的发展趋势。3精讲点拨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并重点板书中国和韩国分别在哪一届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数量最多?观察中韩两国各自的折线,分别在折线上的最高点代表的那一届就是两国分别获得金牌最多的一届:中国,第11届,一共获得183枚;韩国,第14届,一共获得金牌96枚。那一届亚运会上两国金牌数量相差最少?在两条折线最接近的那一届就是两国获金牌相差最少的一届:第10届亚运会,中国得金牌94枚,韩国得金牌93枚,相差1枚。(1)中国韩国第9届到第10届获得的金牌都有所增加,韩国增加的幅度更大。(2)从第10届到第11届,中国获金牌数量急剧增加,韩国则是在下降。(3)从第11届到第12届,中国获金牌数首次呈下降趋势,第12届到第13届,中国还是缓慢下降,此后缓慢上升,但始终没有再次达到过最高点。(4)韩国从第11届后就处于上升状,但上升的幅度缓慢。四课堂检测某家电商场A、B两种品牌彩电2009年月销售量统计量如下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123456789101112A758062455342384635323730B304038424543463942504352(1) 哪种品牌彩电全年总销量最高?(2)为了清楚地展示两种彩电全年的变化趋势,复式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运用哪一种更合适?为什么?(3)如果你是商场经理,从上面统计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它对你有什么帮助?五课后作业(1)根据统计表画图下面有一个医疗机构对c城110岁的儿童体重的统计表,请把这个统计表的信息用折线统计图画出来。年龄(岁)12345678910体重(kg)13172022232527283133(2)某家电商场A、B两种型号品牌空调2009年月销售量的统计表如下,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123456789101112A808565607580909580706560B404030356065607050404530 画出两种不同品牌空调各自的销售走向图。 把两种空调的销售走向图合并成一个复式折线统计图。 为了清楚地表现两种空调在全年销售的变化趋势,复式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哪一种更合适?原因是什么?六板书设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例2合并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第914届亚运会中国韩国获金牌情况统计图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解答问题中国和韩国分别获得金牌最多的一届:中国,第11届,一共获得183枚;韩国,第14届,一共获得金牌96枚。那一届亚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