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ppt_第1页
老年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ppt_第2页
老年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ppt_第3页
老年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ppt_第4页
老年病人的临终关怀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 主要内容 一 临终关怀的历史发展二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三 我国老年病人临终关怀组织形式四 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五 临终关怀的目的六 临终关怀的目标七 临终护理的内容 2 一 临终关怀的历史发展 临终关怀 安宁护理 发起人 桑德斯医师 1918年生于英国1940年成为护士1947年成为社工人员1951年就读医学院1958年成为医师1967年设立安宁护理于英国伦敦近郊锡典罕 圣克里斯多弗安宁院 3 圣克里斯多弗安宁院 成为专门照顾癌症末期病人的地方 让他们无痛苦和无遗憾地走完生命的最后历程 同时还对其家属进行心理慰藉 帮助他们度过哀恸期 安宁护理成为文明社会与人道主义医护的榜样 桑德斯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临终关怀事业 开辟了临终关怀的新天地 一 临终关怀组织的发展 4 一 临终关怀组织的发展 1976年美国成立了一座安宁院 1990年后亚洲的日本 新加坡 我国的香港 台湾相继成立了专门的临终关怀机构 1988年在天津医学院成立了临终关怀研究中心 1998年在汕大成立了第一家宁养院 我国有22家宁养院是由香港长江集团李嘉诚先生出资建设的 5 二 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现状 自1988年后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和临终关怀基金也相继成立 北京松堂关怀院 上海南汇护理院等不同类型的临终关怀机构先后建立 目前 全国各地建立的临终关怀机构已超过120家 主要分布于大城市 正向部分中等城市延伸 2006年4月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成立 标志着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临终关怀有了一个全国性行业管理的社会团体 6 1992年 卫生部部长的陈敏章 卫生部准备将临终关怀作为我国医疗卫生第三产业的重点之一 列入事业发展规划 促使其健康发展 2004年 医院评审标准中新增了临终关怀的内容 从政策导向上予以重视 2005年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启动了以关注高龄老年人养老问题 建立和完善老年人临终关怀服务机制 为党和政府分忧 促进和谐社会构建为主题的创建 爱心护理院 试点工作 今后 要在全国实施 爱心护理工程 在300个大中城市建立 爱心护理院 专门为老龄重病的老年人们提供临终关怀服务 7 三 我国老年病人临终关怀组织形式 1 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如北京松堂关怀院 浙江老年关怀医院等2 附设的临终关怀机构 如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 温馨病房 北京市朝阳门医院的老年临终关怀病区 3 家庭临终关怀病床 如香港新港临终关怀居家服务部 8 一 医务人员方面 缺乏统一的 积极的伦理大环境 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的缺乏 相关知识不够熟悉 对临终病人仍采取治疗为主的服务方式 总是想方设法用最先进的药物设备去挽救其生命 每天仍有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临终病人身上 给临终病人自身造成了极大的痛苦 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 未全面开展对临终病人家属提供服务 四 影响我国老年人临终关怀的主要因素 9 服务机构和资金来源不足 制约着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临终关怀机构还不属于慈善范围 政府没有专门的资金 绝大多数临终关怀机构没有纳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当中 临终关怀机构还要靠医疗收入来维持 医院为维持运转需要向患者收取相应的费用 这无疑使部分低收入老年人望而却步 也影响了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二 资源方面 10 传统观念的束缚 临终关怀教育尚未普及 长期受传统的死亡观 伦理观的影响 人们对于死亡采取否定 回避的负面态度 也有的人误将临终关怀理解为 安乐死 人们对 生 的问题研究的较多 而对 死 则知之甚少 由于不了解死亡的相关知识 许多人缺乏对死亡的精神准备 死亡过程变成一种陌生而神秘的过程 三 病人认知方面 11 死亡 就成为忌讳提及的话题 家属受传统伦理 孝道 意识影响 担心让老年人接受临终关怀 会不会背上不孝之名 面对濒死的病人要放弃治疗而转为临终关怀很难抉择 很多人都接受不了亲人在最后的时刻由别人照看 认为只有守着亲人才能够表达孝心 四 患者亲属方面 12 五 临终关怀的目的 1 主要目的 1 提高临终病人在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 2 达到 优死 的目的 2 最终目的 1 临终护理除服务于病人外 2 乃在改变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与价值 13 更加关心临终病人生活质量 使临终病人尊严地 无痛苦和无遗憾地走完最后一程 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痛苦 不适症状 或心理压力 尊重临终病人的权益 满足其在物质或精神方面的渴望 通过临终护理 家属接受临终事实 消除临终病人与家属之间的怨态 享受人生的最后亲情 使家属敢于面对亲人死亡 去除宿怨 相互道别 使生死两相安 为其家属提供慰藉 六 临终关怀的目标 14 七 临终护理的内容 一 症状 吞咽困难 越吃越少 濒死喉声 越睡越多视觉 听觉 味觉改变皮肤变化 意识变化及烦躁大小便失禁 出现幻觉 临终脱水 呼吸变化疼痛及不舒适通常减弱 15 七 临终护理的内容 一 症状护理1 循环系统 心脏收缩无力 心排出量减少 脉搏快而弱 血压下降 皮肤苍白 湿冷 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变化 维持患者体温 备好治疗 抢救器材 16 2 呼吸体统 由于呼吸肌收缩力减弱 导致分泌物潴留 呼吸困难 呼吸由快到慢 由深变浅 出现潮式呼吸和点头呼吸 应给予给氧 分泌物过多时应及时吸出 出现肺部感染时 给予抗炎治疗 17 3 消化与泌尿系统 胃肠蠕动减弱 气体淤积于胃肠 出现腹胀 呃逆 恶心 呕吐 大小便失禁和尿潴留 也可因焦虑 恐惧 失望和药物副作用等引起食欲不振及营养不良 应予以对症护理 满足病人的饮食要求 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营养要求 若病人放弃进食和饮水 应理解病人的选择 给予心理安慰和口腔护理 18 4 肌肉运动系统 患者肌肉失去张力 全身软瘫 肛门及膀胱括约肌松弛 出现大小便失禁 对尿潴留患者给予留置导尿 便秘者给予通便治疗及护理 包括灌肠 应用缓泻药物等 对大 小便失禁患者应做好会阴护理 及时清除排泄物 保持会阴清洁 19 5 神经系统 临终末期受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患者出现意识模糊 对光反射 吞咽反射消失 应做好保护 避免坠床 20 6 皮肤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加上体质虚弱 常长期处于同一体位 易致压疮发生护理人员应定时给患者翻身 更换体位 翻身时按摩受压部位以及骨突处 及时更换被污染的床单 被褥 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21 二 舒适护理1 疼痛控制 临终的癌症病人常有严重疼痛 许多老年人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 半数以上不能得到合适的止痛治疗 能否得到有效地控制疼痛 直接关系到临终患者的躯体功能 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对三阶梯方法 轻度疼痛 可选择阿司匹林 扑热息痛 中度疼痛 可给予可待因 羟考酮重度疼痛 则给予吗啡 氢吗啡酮 22 三 基础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 呼吸道护理 消化道护理 排泄护理 尿潴留者可以导尿 便秘者给予通便 大小便失禁者 使用合适器具及时更换床单 保持室内安静 空气新鲜 通风良好 对失眠者可给予松弛疗法及暗示疗法等催眠治疗 23 四 心理护理1 否认期心理变化 此期老年人还没有接受自己有严重性疾病的心理准备 对即将来临的死亡感到恐惧和震惊 无法听进有关疾病的任何解释 不能理智地处理与疾病相关的问题 2 愤怒期心理变化 由于病情加重 随之而来的心理反应是愤怒 暴躁 遇到不顺心的事会大发脾气 或迁怒于医护人员和亲属 有些老年人固执己见 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有时甚至拒绝治疗 3 协议期心理变化 随着时间的延长 老年人逐渐开始接受事实 求生的欲望使得他们愿意配合治疗 以求延长生命 24 4 抑郁期心理变化 当进入临终期 临终老人身心承受着巨大的打击 由于身体功能的不断减弱 加上频繁的治疗 以及经济负担和家人负担的加重 使得病人情绪极为低落 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陷入深深的悲哀之中 出现退缩 沉默 哭泣等反应 在实施护理时应尊重老年人的意愿 让老人有更多的时间和亲人在一起 减轻其孤独感 同时应帮助老人安排 处理未完事宜 诸如遗嘱等 指导家属安排亲朋好友见面 相聚 并让家属尽量多地陪伴病人 注意病人的自杀倾向 保证其安全 25 5 接受期心理变化 病人在经历了一切努力与挣扎之后 精神 体力极为疲乏 情绪变得平和 镇定 产生 好吧 既然是我 那就去面对吧 的心理 接受即将面临死亡的事实 此时病人喜欢独处 常处于昏睡状态 对外界反应淡漠 情感减退 静待死亡的到来 应给予病人一个安静 明亮 舒适 独处的环境 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 尊重病人的宗教信仰 注意帮助病人了却未尽的心愿 让病人平和 安详地走完人生旅途 26 陪伴 让老人表达自身感受 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不要过多地打搅处于接受期的临终老人 但应保持适度的陪伴和心理支持 使老人能宁静安详地告别人生 触摸 触摸护理是现代护理一项重要内容 触摸不仅能对新生儿及一般患者起到安抚作用 对临终老人也能获得他们的信任和依赖 从而减轻孤独和恐惧感 护理人员可以针对不同情况 抚摸临终老人的手 额头 胳膊 背部等 使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 感受到被关注 加强与临终老人的沟通 护理人员和亲属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方法与老人沟通 应耐心仔细地倾听老人诉说 适度地表达同情和支持 对无法用语言交流的老人 可通过表情 眼神 手势等表示理解和关爱 了解临终老人的想法和意愿 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 减轻其焦虑和抑郁 鼓励家属和亲人探望和陪伴老人 使临终老人得到安慰 从而减轻其孤独感 增加安全感 也有利于稳定临终老人的情绪 适时适度地对临终老人进行死亡教育 与老人共同探讨生与死的意义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从心理上对即将来临的死亡做好准备 从对死亡的恐惧中解脱出来 以安详 平和的心情面对死亡 空间环境设计 注重临终老人的生活环境设计是终末期护理的一个重要部分 能使终末期老人的最后旅程过得更丰富 更有尊严和价值 房间应光线充足 温暖 整洁 保持室内安静和空气新鲜 有条件的可在房内放置鲜花和老人平时喜欢的物品 适当增加亲友探望 使其多享受一份人间温情 27 五 家属护理应给予他们心理支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