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危情十日》.doc_第1页
影评《危情十日》.doc_第2页
影评《危情十日》.doc_第3页
影评《危情十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危情十日 具有现代启示意义的社会文化惊悚片由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在影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著名的除了肖申克的救赎迷雾闪灵魔女嘉莉热泪伤痕之外,还有这部由Rob Reiner于1990年执导的危情十日。影片讲述了一名作家在完成新作之后驱车出行,遭遇暴风雪引发的车祸,后来被自己的一名患精神病的女书迷救起,将其软禁在农场的房间中,作家为摆脱这一危险境地而奋力挣扎而与魔鬼女士斗志斗勇,并最终胜利的故事。影片情节简单但却引人入胜,将“两人一屋”的戏剧张力发挥到了极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凯西贝茨因成功出演疯狂护士这一角色而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接下来笔者将从影片叙事、演员表演、视听语言、社会文化意义几个方面来对影片进行简评。影片叙事本片的叙事完全符合传统恐怖片的基本特征,开场的激励事件是作家在暴风雪中遭遇车祸,之后便围绕被困农场木屋中作家的命运来展开故事、建构情节。在被救起之后又陷入了被软禁甚至有可能被杀死的危机情境之中,并通过与“魔鬼护士”的斗志斗勇及其最终脱险来表达影片主题。影片的原名、作家的成名作以及作品女主人公的名字都叫Misery.这个词有痛苦、悲惨的意思,很显然小说原作者斯蒂芬金在这个名字上是有所暗示与隐喻的,也许可以理解为,这些书给作家保罗本身带来的不幸遭遇,保罗写完这一系列的畅销书后陷入瓶颈期,于是他希冀摆脱这一系列的作品的束缚,来写新的作品,从影片的部分暗示情节可以看出,他的新作是比较先锋和实验、与之前的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但是这一改变却遭到他的“头号书迷”疯狂女护士的强烈排斥以及谴责,并引发了她的剧烈反应,这一反应也成为剧情的一个转折点,使观众和作家同时觉察到女护士的异样,并引起对作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设置了女护士为何会有如此举动的悬念。随着剧情的发展,保罗愈来发觉自身处境的危险,并竭力策划实施了两次出逃,这两次出逃都拍摄的很紧凑,第一次出逃为观众进行了安妮住宅的全景式展现,第二次则在剧情上起了发现的作用,保罗看到了安妮的剪报册,发现了她精神失常、变态杀人,甚至之前曾经被捕入狱的可怖面目,这也符合传统恐怖片的叙事特征,即主人公在一个充斥了来源不明的威胁和缺乏动机的犯罪行为的环境中发现精神创伤或伪饰身份,并在努力出逃的过程中,试图重新组织出事件的真正逻辑。此外,本片的细节表现也较为出色,全片第一个镜头即为作家写完新作之后独特习惯的展现(用手划一根火柴抽一支烟,喝一杯上好的香槟),对影片最后他用这个习惯来与“dragon lady”进行搏斗进行铺垫;安妮的瓷企鹅玩具被保罗不小心放错了位置,被她发现之后起了疑心,展现出安妮一丝不苟、心思细腻的性格特征,更添恐怖之感;另外还有保罗试图通过将每天安妮给自己的胶囊收集起来放入安妮的酒中这一过程也表现的很是圆润;除此之外还有对于汽油罐以及发卡等细节的展现。这些细节总体呈现出一种极为真实的质感,使整个故事显示出具有生活气息的真实感觉,从而表现出即使没有灵异的魔怪,也能使人毛骨悚然的效果,最恐怖的,依然只是人类自身而已。与保罗在被困的境遇下奋力试图逃脱这一主线相互平行,在外界作家的经纪人以及其家人还有当地年迈的警长不断寻找他的过程(这条线索集中变现为警长的侦查过程)的另一条线索中,导演有意安排了不少警长夫妻之间打情骂俏的镜头,很好的调和了故事节奏。另外这条线索通过对比衬托了主线的真实感,也扩大了影片的叙事容量,最后通过警长对安妮家的探访使之前一直平行的两条线索相交,为高潮的来临进行了很好的铺垫。本片整体叙事高潮迭起,悬念丛生,集中表现为警长对安妮家的探访。这场戏表现警长在对安妮家进行探访调查的过程中,经历了怀疑/询问/调查/离开/发现/被枪杀这一整个过程,集中展现了导演的叙事功力,使观众一直在希望/失望/绝望的情绪中不断转换,达到了极佳的心理惊悚效果。演员表演最值得一提的自然还是凯西贝茨,她凭借在这部影片中的出色表现捧走了影后的小金人,以一部恐怖片,在奥斯卡这样的传统奖项中获得这样的大奖,实属不易,并且凯西的表演即使放在历届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中去看,也是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凯西曾在泰坦尼克号里面饰演一位暴发户的阔太太,有一段关于上流社会的精辟论断,后来又在逃生时显出助人的品质,虽然是配角,却很有性格。此外她还主演过另外一部由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热泪伤痕,同样表现出色。而在危情十日里她的表演完全可以作为一个惊悚电影的表演范本。首先她的表演风格是非常真实细腻自然的,并且大量的特写镜头使观众能够非常清楚的看到她面部表情的变化,如此多的特写镜头,如果是对角色没有精准的心理把握和深刻的理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凯西的表演完全能够经得起特写镜头的考验,并且把女护士的疯狂表现的淋漓尽致,足见她深厚的表演功力。她所刻画的女护士虽然心理变态,但却依然有人性。情绪在疯狂时完全失控,可是仍然能让观众明白她想要什么。她说,你是名人,而我很丑,你终究会离开我,我是真的爱你的,你这样的人不会明白我的痛苦。由此可以看出她内心作为一名普通的作家崇拜者的失落与自卑,正是在具有人性这一背景之下,安妮的行为才变得更加恐怖。凯西贝茨是属于那种没有漂亮的脸蛋和身材,注定与美丽性感无关,但是却能够在角色中注入属于自身的独特气质,从而表现出小人物的真实生存状态的真正的演员,是当之无愧的演技派。除了凯西之外,詹姆斯凯恩饰演的作家也广受好评,将困境中的恐惧及其与安妮斗志斗勇的过程表现的异常真实且生活化,只不过他的风头完全被凯西抢走了而已。另外,饰演警长及其妻子演员也表现出色,很好的衬托了被困的保罗的焦虑以及安妮的恐怖。视听语言本片的视听也较为传统,基本上表现为如下几个特征:1. 特写的大范围运用安妮出场时几乎每次都会用特写镜头,特别是她发疯时的癫狂状态,导演运用了大量的特写镜头来表现她情绪的突然转变,使得镜头完全被她的面部所填满,能够很清楚的传达出女护士的恐怖。另外还有对一些小物体的特写,比如剃刀、洒在床上的汤,等等。2.快速剪辑这种手法在传统恐怖片中几乎随处可见,在作家两次出逃的段落中,通过快速交替剪辑安妮回家的镜头与作家回房间的镜头,很好的表现了紧张的感觉,表现出一种快速的节奏感。3.倾斜构图使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雨夜安妮情绪低落时对安妮所在的农场建筑的倾斜全景展示,将镜头倾斜了将近四十五度,在雷声和闪电的衬托之下展现出一种极度的压迫感。从本质上来说倾斜构图的作用即为造成视觉上的突兀与不适之感,为影片的整体氛围造势。4.特写+仰拍+推镜头的组合集中出现在安妮的住宅中,除去对她脸部的特写镜头会采取这种组合镜头手法之外,还对安妮强迫烧掉作家新书的烤架以及其他的细节部位采取了同样的手法,这种镜头组合可以最大限度的表现视觉压迫的接受过程,仿佛那些冷色调的物体也具有了如同安妮一般的惊悚能力。5.主客观镜头的突然跳跃这种手法的运用具有讨巧而省力的神奇功用,从而成为导演所最乐于应用的恐怖片拍摄手法,以达到“吓你一跳”的效果,尤为突出的是警长探访安妮家的这场戏,导演将这种手法表现的比较到位,剧情的发展也逐渐达到高潮。6服装色彩/主线与副线的鲜明对比服装及造型方面,依旧传统,主线冷色调,安妮的服装以灰色/棕色/暗绿色等色调为主,并随着剧情的发展偶尔有所调节,与之相匹配,其居室内的陈设也以冷色调为主;副线暖色调,警长及其妻子的服装、警长的办公室、警长卧室内部等都为暖色调。由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7.音乐的造型作用恐怖片的音效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重要的陪衬手段,也是考量惊悚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本片中,音乐也较好地完成了烘托的作用。社会文化意义斯蒂芬金有一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恐怖元素的才能,他从自己的个人生活中抽取一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微量元素,然后再竭尽所能地将这些元素放大推进到恐怖异常的程度。危情十日即是他放大生活的典型,金称这本小说的灵感来自他的粉丝们的抱怨他们说金不再写那些早期的恐怖题材了,于是他就写了这本小说作为对他的粉丝们的回答。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小说本身就具有一种寓言的性质,当然作家只是选取了像安妮这样的极端狂热外加精神疾患的粉丝来描写,所以说,正常的偶像崇拜只要是在社会可以允许且不对他人造成负面影响或伤害的情况之下,便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旦越过这条界线,便会产生如同这部电影所描述的可怖情况,为此,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粉丝文化。特意查了一下,粉丝文化的定义是:依附于大众文化滋生的一种文化形式,是指个体或群体由于对自己内心虚拟的对象或者是现实存在的对象的崇拜和追捧的心理造成的文化消费,并由此生发的为了自己喜爱的对象过度消费和付出无偿劳动时间的一种综合性的文化传媒以及社会文化现象的总和。在本片中,作为疯狂粉丝的女护士安妮就表现出了作为粉丝文化最广大受众的极端特征。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人类本身所具有的偶像崇拜心理就是人类自身心理的一部分,大而化之,宗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偶像崇拜,只不过宗教的表现形式各有差异而已,安妮一直戴着一个很小的十字架项链,这可以理解为她自己本身也是一位基督徒,包括她因为在医院因为谋杀婴儿被捕时,她就引用了作家保罗书中的一句话来为自己辩护,这句话大意为:世界上还存在着比人类更高的正义,我将由它来审判。这说明对偶像的崇拜已经完全占据了她的大部分心理活动和思想,在潜意识中,她甚至可能会臆想,“我”这样做,其实是符合偶像的想法和期许的。于是,由此而生的各种作为疯狂崇拜者的行为才显出极为可怖的一面:世俗的道德和法律根本不能够约束他们的行为,他们因为盲目崇拜而变得冲动而自我,而一旦有机会接近自己的偶像,特别是像安妮一样可以将其“囚禁”在自己家里、在生活中一直近距离接触的时候,很自然的发现偶像并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高大如神一般的存在着,从而变得更加痛苦,尤其是当偶像处于弱势地位时,控制偶像的欲望便占据了安妮全部的心灵,出于这种心理,她便甚至不惜以伤害保罗为手段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安妮内心,对保罗的爱慕之情都来源于她的崇拜,但是就如前文所说,安妮虽然很疯狂,但却依然是一个人,她有自己对于婚姻的长篇大论,能将居室收拾的井井有条,但是在内心深处,她依然很孤独很自卑,她会因为保罗偶尔的称赞而由衷地喜悦。她说保罗的文字和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是世界上最圣洁的两种事物。她只能从崇拜保罗的过程中来填补自卑和内心的孤独。其实从被偶像的人自身来说,自己也不能够被粉丝所完全理解,但却被他们疯狂崇拜,他们也是很孤独的,而有时就会如同保罗一样,企图改变,但却被自己的受众所控制,然后被逼迫重新写自己之前的书的续集,这也表现出创作者被受众所控制之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